九狱王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山
天光皇帝夹了一块百花糕给秋莱说:“这是你的母妃最喜欢吃的。”
秋莱呆呆地看着,他本应该感动,却没有一点这样的感觉,反而觉得好没意思。他轻轻地咬了一口,又酸又甜,清香入鼻,却再也找不回曾经的记忆。
天光皇帝接着说:“儿子,朕听说,昨天你见了不少老百姓。”
“儿臣喜欢和乡亲们聊天,事前没有禀报父皇,还请父皇体谅。”
天光皇帝高兴地说:“这样很好嘛!你和朕说说,昨天都和老百姓聊了什么。”
秋莱简单地把昨天的事说了。老百姓都对秋莱的事感兴趣,昨天他们主要聊的是这些事,当然秋莱也会问老百姓过得怎么样。有好有差,有人说天光皇帝好,有人埋怨日子不过好等等。秋莱不可能实话实说,就像对小孩子一样,他连哄带骗,即夸了天光皇帝,也顺便说了些老百姓的想法。
昨天老百姓说了什么,天光皇帝早已经知道了,秋莱没说实话,他不仅不生气还很高兴。他开心地说:“你做得很好,以后要替朕多体察民情。既然你喜欢和老百姓聊天,你就好好和他们聊,多了解民情,多安定民心。你好好办这件事,父皇一定会全力支持你。现在你已经是郡王了,想事、办事要更有分寸,要更有格局。有不明白的地方,你多来向朕禀报。你的大哥脾气不好,你要体谅他,不要和兄弟们疏远,要多和他们来往。京城不比别的地方,你不要义气用事。”
“儿臣知道了。”
“这就好。你这么早来,不会就是为了刚才那件事吧”
秋莱犹豫了一下说:“儿臣还有一件事,只怕说了会让父皇生气。”
第153章 真戏+假戏=心戏03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九狱王朝 ”查找最新章节!
天光皇帝笑了说:“你都没说,怎么知道朕会生气说!”
“父皇对儿臣好,儿臣明白!忠郡王府里的东西那么好,儿臣却住得不习惯,请父皇把那里的东西都拿走!”
天光皇帝愣了一下,笑了说:“你是忠郡王,那里的东西都是你的,朕相信你能安排好。”
秋莱竟然说:“我想把那些好东西都卖了!”
天光皇帝哈哈大笑说:“朕怎么有你这样的儿子如果你真去卖东西,朕的脸面何在这样吧!你派人把东西送进宫来,把东西卖给朕。”
“父皇……”
天光皇帝摆了摆手说:“你的意思,朕明白!有人来投奔你,你总不能亏待别人,你放心,朕会帮你安排好。还有没有别的事”
“没了!”
“这些东西朕吃不了,你带着回去给薛飞他们尝尝。什么时候想吃百花糕,你什么时候来,朕派人给你做。”
秋莱愣愣地看着天光皇帝,好半天才说:“父皇,你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
“因为你是朕的儿子!”
秋莱出来的时候,还有点发蒙,他把事发的经过告诉了李非墨。李非墨笑了说:“殿下,我早就说过,你比你老子差多了,你还不信。”
秋莱苦笑着说:“我这个儿子还没有你了解父皇。”
李非墨却说:“别人对你的好,都是债,得还!”
秋莱回到王府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在等着,有了天光皇帝的认可,他可以开放手脚干了。
院子太小,为了能容纳更多人,李非墨派人把墙拆了,把两个最大的院子合并成一个院子。
李非墨能说会唱,极懂人心;药典能言善辩,深通人性;秋莱巧舌如簧,他懂民心、知人性,能敏感地感应到人情。秋莱的故事多,人人想听,李非墨、药典经历广,人人爱听,他们的事说起来比长篇评书还精彩。有他们三个在,还不翻了天吗
有人还有兽。阿风它们极通人性,它们喜欢和老百姓接触。特别是阿风,它已经被哄传成了神马,不仅名气大,还喜欢和人逗趣,傻得无人不喜欢。梦生小说
只要去了的,满怀期待而去,兴奋满意而回。离开王府,他们遇人就说,逢人就讲,个个夸张着炫耀,人人拼命帮秋莱宣传。这下好了,听者就来,闻者必去。这件事如风传遍全城,外城和辅城的人纷纷前往。
“莱党”的官员都是小官、闲官,反正没事,已经来过了,他们就不怕多来几次。士绅、商人、百姓、官兵……有头有脸的不敢来,凡夫俗子没人在意,他们欣然前往。绝大多数人就是好奇,想见见秋莱,他们一来一听就喜欢了。不少人今天来了,明天还来,有人来了就呆一整天,他们比看戏还过瘾。
去了总要拿一些东西,从金银器皿,到点心瓜果……送来的礼物五花八门,其中大部分是小东西,最多的是吃食。秋莱下令,不收任何礼物,还派人在府门外立了牌子。可是这根本没用,你不收,我偏给,很多人把礼物放下就走。
送来的点心、瓜果等食物全放到院子的长桌上,王府还准备大盆饭菜和茶水,以供老百姓食用。
来的人太多,王府不够人手,老百姓就一起帮忙,有的帮厨,有的打扫,有的搬东西,有的维护次序,他们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尽心尽力。士绅和商人们也来锦上添花,饭馆送饭菜、派厨子;茶馆送茶叶、派伙计;士绅送米菜、派家仆。
别的王府规矩森严,忠郡王王府却比菜市场还热闹。欢声笑语,大呼小叫,有吃有喝有乐有戏,成了京城最大的也是最有名的“茶馆”!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秋莱他们还在做其他事。
一是,调人。
罗元带来了五百多人,洪武海珠带来了五百多人,李狗顺带来了一千五百多人,这些人不能全都进王府。他们从中挑选了五百多人进王府,其他人隐藏在城中各处。
秋莱没对天光皇帝“隐瞒”,他“如实”地把这些人报了上去。曾经的梦州大乱,这些人又来自“梦州”,梦州又是秋莱的地盘,李非墨有的是办法给这些人安排来历。
天光皇帝根本不问详情就立刻同意了,他还给李非墨他们封官。李非墨成为长史,药典、洪武精卫、铁邪、阿傻成为侍从武官。奉国将军薛飞兼任忠郡王王府侍从武官,负责王府安全。
每个王府都有长史、武官,还有幕僚、门客,这即是制度也是规矩,秋丰他们找不到理由弹劾秋莱,因为他们的人比秋莱多得多。
二是,联络。
一,组建“莱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得不说,“莱党”已经的确存在。一些官员一直在力挺秋莱,帮了秋莱不少忙,他们是小官、闲官,却人人都是忠勇、清廉之士,否则他们也不会险着风险帮秋莱,其中有像山雪那样的清官、干吏。以前“莱党”只是一个名头,有了李非墨,莱党就逐步成形了。李非墨绝不会让秋丰他们抓到把柄,一边派人在王府门外立下“不接待任何官员”的牌子,他一边暗中联络。
二,联系旧部。早在梦州的时候,秋莱收拢了一些其他派系的人,比如赵文。他们已经被天光皇帝调回京城,都是空有名头的散官,表面还在各个派系中游走,其实他们却是秋莱的人。秋莱没去找他们,他们纷纷暗中和秋莱取得了联系。秋莱和李非墨当然不会完全信任他们,他们却知道,这些人有大用。平时他们能为秋莱提供情报,在特殊的时候派得上大用场。
三,联合三地。梦州、千会郡和望海郡是秋莱的地盘,王兴、山雪和洪武德早已经取得联系,互相派人,互相帮忙。有望海郡这个财源,千会郡和梦州能得到有力的帮助。现在秋莱到了京城,李非墨就派人去联络,把三地和京城联为一体。
四,联络沈万山。同样是联系,李非墨却没有把天秘城的沈万山,和其他三个地方联系到一起。他派人去找沈万山,要沈万山慢慢收拢人才、积累财富。沈万山得到信后,他立刻派心腹到京城,以便日常联络。
第154章 真戏+假戏=心戏04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九狱王朝 ”查找最新章节!
三是,收人。
京城人才济济,秋莱有这么大的名气,自然有不少人来投靠秋莱,其中不乏忠勇的能人、义士,也有来攀附的平庸之辈。
秋莱和李非墨绝不会随意收人,和打仗一样,他们宁可只要一个精英,也不要十个混混。再说了,谁敢保证秋丰他们不会暗中派人来
凡是来投靠的人,李非墨都会收,他不得罪任何人,可是这种收,不过是交个普通朋友。他会派人调查每一个人的背景,只要有一点可疑,他就敬而远之。
四是,分田。
为了维持忠郡王王府的用度,天光皇帝赏赐给秋莱一处五千亩的庄园。这个庄园就在玄天城的辅城外,是很好的田地。
经过天光皇帝同意后,以天光皇帝的名义,秋莱烧了所有卖身契,把地无偿分给了佃户们,以后只按国法收租。
佃户们兴奋不已,全都涌到王府去感谢。当着老百姓的面,秋莱告诉佃户们,地给了,租要交,以后他们一定要好好种地,还要多到城里打杂工,好好养活家人,如果没本事、偷懒而养不活家人,那是他们的事,他不会一直照顾他们,他不养闲人、懒人。这一招,他是从乐升那里学的。说得难听,他却不会真这样做,如果谁真的有困难,他还是会帮的。他的这个做法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都认为秋莱做得很对。
五是,节约。
第一是换家具:秋莱派人把摆设、家具等等所有的名贵物品,全都送到宫里,得到了天光皇帝给的十万两银票。一听说秋莱要换家具,家具店的老板们立刻跑去王府,不用秋莱操心,他们按照秋莱的要求,打造新家具,而且只收成本价。秋莱没答应,他按实价先付钱,老板们自然高兴,干得更带劲。华丽的王府转眼就成了民宅、兵营,房间里全是最便宜的粗木家具,包括秋莱的房间在内。
第二是统一标准:有秋莱在,想享受,这绝不可能。除了房子好一点,王府的用度和比京城的老百姓好不到哪里去。用品普通,吃的更平常,从上到下,标准一样。
六是,厚饷。
秋莱一分钱不要,吃穿住行都不在意,他什么也不管,放权让李非墨管账。李非墨个性豁达,他也不擅长管账,他却会用人,也有人可用,他从洪武家找了几个人专门管王府的账目。
对李狗顺他们,对新收的幕僚、门客,对太监、宫女,李非墨都大方地给充足的月饷。就算御前侍卫不用王府开支,李非墨还是给他们发赏银。明明知道太监中有天光皇帝的人,他还是没有亏待他们。
充足却不是丰厚,李非墨定的标准是参考京城普通富裕老百姓生活。
其中不同的是药典他们,他们想拿多少拿多少,账房只给不问。
秋莱和秋丰他们不一样,秋丰他们用重金养着大量的幕僚和宾客,秋莱是要花钱,他却绝不靠钱收买人心。
忠郡王王府的规矩是:钱就这么多,必须把事干好,谁敢打歪主意就军法伺候;事前就告诉你规矩,你可以不来,来了就得守规矩。好易小说
七是,立规矩。
一,建立名册。除了御前侍卫,包括太监、宫女和李狗顺他们在内,特别是那些新来投靠的,李非墨对每一个人都详细登记,细问情况,不仅要本人登记,还要记下其家人、亲友等等相关情况。
二,言行有规。王府出入的人即杂又多,不能因为这一点就没有规矩。既然是忠郡王王府的人,就不能丢秋莱的人,对内对外都要行要正、言要善、品要德、心要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随便议论王府里的事,嘴得严。李非墨当然管不了天光皇帝暗中派的人,其他人却必须管严。
以情服人。规矩是要有,忠郡王王府绝不能冰冷冷,一定要暖入心。如果没有这一点,秋莱干脆散伙,这是他特意定的。这是不是规矩的规矩,是最大的规矩。
哪怕对太监、宫女和御前侍卫,秋莱也告诫李非墨他们,可以不信任,但是必须以情相待,绝不能只把他们当外人、敌人。
无论是府内还是府外,对于李狗顺他们这些外来的兄弟们,秋莱鼓励、资助他们娶老婆,还同意他们老家的亲人到京城来。为了秋莱,他们不要命,秋莱绝不能只要他们拼命,而不管他们的生活。
秋莱没有架子,对谁都真心地好,李非墨、药典他们都一样。有事一起干,有问题一起解决,有难一起上!他们个个有本事,人人真用心,谁不服
这才是忠郡王王府最核心的力量!
这才是真正的规矩!
漂亮的房子,闪光的金银,美丽的女人,耀眼的官帽,这些是忠郡王王府吸引人的地方,真正最吸引人的,却是那份不可言表的热情和干劲!
八是,分人。
王府里有一百名宫女和一百名太监,秋莱本来想遣散他们,但是他不能这样做,因为这是天光皇帝派来的人。
秋莱不会亏待李非墨、薛飞、药典、洪武精卫和铁邪,他让他们每人挑十名宫女,作为他们的侍妾。天光皇帝的宫女都不差,再说还是经过挑选的,他们算是得了大便宜。随后,他才挑了十名宫女,让其他宫女自行婚配。这种婚配无非是和秋莱的心腹们配对。不过,秋莱没有强迫她们,她们可以自由选择。
所有太监分到各院,负责粗重杂活,他们接触不到任何有关王府重要的事。
秋莱没闲着,秋丰他们更不会闲着。
秋丰、秋韵他们暗中派人上奏折,弹劾秋莱结党营私、拉拢人心,秋莱就上奏折据理力争,莱党的人却没有一个帮忙。这当然是李非墨的安排,如果有人帮秋莱,反倒成了别人的口食。
天光皇帝假装派人去忠郡王王府查,然后斥责了那些弹劾秋莱的官员,夸奖秋莱与民同乐的同时,他还下旨,各皇子各自抚民、爱民。
第155章 真戏+假戏=心戏05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九狱王朝 ”查找最新章节!
忠郡王王府。
既然天光皇帝下了旨,秋莱他们按圣旨办就好了,围绕接下来应该怎么办,他们却起了争执。
洪武精卫说:“殿下,你爹可真有意思,现在各地有灾乱,他不好好用你,却偏偏只让你天天和老百姓聊天,他这是打的什么主意他不是说过吗,如果你有好办法,可以随时去找他,我们不能这样呆着,你赶紧和他说,让我们去办大事。”
薛飞说:“臭鱼这话有理。不是说聚集民心不好,只是这没有关键作用。以前我们能在梦州办大事,那是因为我们手里有军队。现在我们闹得再欢,也不过是眼前的风光。”
铁邪说:“我也这样想。你们跟着殿下办了不少大事,我一直闲着没事干,早就憋得受不了了。殿下,你总得给我一个立功的机会。”
药典却说:“你们说的是什么鬼话民心不重要我告诉你们,咱们兄弟能活着坐在这里废话,就是因为殿下有老百姓帮忙。什么军队,那是有用,现在却不是关键。只要有民心,咱们兄弟就什么都有。石头,你好歹也是大帅出身,这点道理你都不明白”
薛飞反驳说:“你能不能听懂人话现在殿下的名声还小吗我们再这样呆下去,全都会废了!趁着我们还有用,各地还有灾乱,我们得赶紧办点事。如果太平了,咱们兄弟会怎么样,谁都说不清。”
药典说:“行了,你最有道理!你有你的道理,我有我的道理!现在咱们在京城已经有了一些根基,是不能再这样干等下去。去外地没有什么意义,就算咱们再平几次乱,也不过是这样,现在关键是把想对付我们的人都收拾掉。殿下被暗杀的案子不是还没了结吗,不如我们拿这事来做文章。是谁动的手,咱们兄弟心里都有数,只要把真凶查到,咱们就下狠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