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狱王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山
秋莱不一样!
以前秋莱和秋丰、秋韵一样,可是经历让他彻底改变。
从离开京城那天开始,他就天天和老百姓呆在一起,刚开始他也说不好,总是带着皇子的威风和架式,不少老百姓骂他装样,后来他用心听了,好好改了。
天天和老百姓打交道,他深知老百姓是怎么过的,知道老百姓要什么,知道老百姓想听什么,他应该怎么说、说什么。
他有经历!从血里、火里滚过来,他经历的事太多,可以说的事太多,而且这些事还和老百姓有关系。不要说一个月,如果全细细地说,他可以说半年。
再加上,他有太多传闻、传说,老百姓先入为主地认为,秋莱和他们一条心。这就为秋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都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他对老百姓真心。他喜欢和老百姓在一起,喜欢帮他们办事,喜欢和他们说话,喜欢让他们开心。他们开心了,他就更开心。
秋丰和秋韵是,他们说,老百姓必须听;秋莱却是,你说我说,大家聊。聊天能聊出多少事来不要说一个月,一辈子都聊不完。
还有一点,为了争面子,秋丰、秋韵只是自己说,不让任何人帮忙,而秋莱不一样,他有几个人帮他说。
秋莱有李非墨、药典、薛飞他们帮忙,还有阿风它们提气。这些人当中,李非墨和药典的功劳最大,一个会唱疯歌,一个死不要脸,他们比秋莱还会吵热气氛。
李非墨创作的诗歌红遍整个京城,茶楼、酒楼、青楼……到处在传唱,不仅老百姓喜欢,文人们也爱。不要说他们,就连天光皇帝都喜欢。为了帮秋莱,也是因为真喜欢,他特地召见了李非墨。一聊,他就大赞,不仅把自己写的《梦赋》送给李非墨,还赏了乐器、美酒和美女。借着酒兴,他还和李非墨共同创作了一首《梦游天城》。这下完了!《梦游天城》成了神曲、名曲,整个京城都在传唱。李非墨的名气大增,简直成了天机国词曲第一人。再加上秋莱的名声,李非墨的名气就如天风一般肆虐。在京城出了名,这就等于全国闻名,等于天下闻名!
药典的套路和李非墨完全不一样。秋莱毕竟是皇子、王爷,李非墨毕竟是读书人,他是从世俗城滚过来的,亲民的本事,他们根本比不了。在拉人心这方面,他帮了秋莱的大忙。不要看药典粗俗,他却有经历、眼光和格局,在这些方面,薛飞他们完全不比了,甚至秋莱和李非墨都比不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秋莱和药典最有共鸣,他们最像。他懂、他会,这是他的专长,他乐,他想,他愿意干。
他们在,老百姓就兴奋、开心,甚至是发疯。秋丰和秋韵以为老百姓是来听秋莱说,是也不是,其实他们把忠郡王王府当成了自己家的戏院、茶馆。这里的乐趣太大了!清风文学
花钱如流水,还没有效果,秋丰、秋韵却必须赢,他们是绝不会认输的。他们还有王府、门客要养,花销巨大,这样下去,人财双失,必然一败涂地。秋莱根本没想着赢,他就是要让秋丰、秋韵互斗。他的王府花销小得多,还有那么多人帮忙,他想败都败不了。秋莱可以穿着破衣烂衫,啃着馒头和老百姓聊,他们却一点也做不到。
这样一来,秋丰、秋韵必败,而且败得找不到原因,败得憋屈而窝囊;秋莱必胜,胜得知道为什么,而且赢得轻松而快乐。
就怕有比较!
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成和不成,而是比你成和不成。
比秋丰、秋韵、秋莱更聪明的,当然是天光皇帝,所有的好都是他的,所有的坏都是儿子们的。
除了天光皇帝和秋莱,真正得实惠的当然是老百姓。又吃又喝又拿,他们差一点把平郡王王府和贤郡王王府瓜分得就剩砖头了。
看到局势快要控制不住,又已经达到了目的,天光皇帝就立刻下旨。褒奖了所有皇子,特别夸奖了秋丰、秋韵和秋莱,他适时地制止了抚民之策。
秋韵早就不想拼了,他知道这是无底洞,毫无意义,赶紧上奏折谢恩。秋丰不一样,他气疯了,觉得亏大了,上奏折谢恩的同时,他还要和其他皇子们比武,还说要以此来提升天机国尚武的风气。天光皇帝当然不可能答应,他暗中斥责了秋丰,反而要秋丰好好读书。
表面上这件事结束了,其实还没有。
秋丰、秋韵给佃户减租,现在没有必要减了,可是他们不能就这样把田租又涨回去。他们聪明,用了同样的办法,那就是把庄园“卖”给自己的门客。门客接收庄园后,他们立刻涨回到原来的田租。他们还口口声声叫穷,说是为了抚民,他们都把庄园变卖了。
李非墨肯定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罗元、安心、郑图他们暗中带人四处哄传,很快全京城都知道了秋丰和秋韵的把戏。
秋丰和秋韵恨疯了,明着不能办,他们准备派门客去收拾那些毁坏他们名声的人。
他们还没下手,秋莱就下手了。总要有一个人来帮天光皇帝得罪人,秋莱就当这个人,他上奏折说明了这件事,不仅没有借机弹劾秋丰、秋韵,他反倒帮他们说好话,说他们被势力小人坑骗。
损害皇子的名声,这可不是小事。天光皇帝立刻召见秋丰、秋韵,夸奖他们为国出力,为民用心,赏了他们每人一万两银子,以贴补家用。同时,他派卫客“彻查”那些庄园。
第158章 真戏+假戏=心戏08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九狱王朝 ”查找最新章节!
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假的,绝不是为老百姓好,只是为了表面文章,就是为了让天光皇帝高兴,只是为了让自己有好名声,从来没把老百姓放心里,完全看不上老百姓,一心认定,他们必须、应该要听他们的。这样一来,他们只按自己的想法去说,老百姓只想听他们想听的,风马牛不相及就不可避免。
秋莱不一样!
以前秋莱和秋丰、秋韵一样,可是经历让他彻底改变。
从离开京城那天开始,他就天天和老百姓呆在一起,刚开始他也说不好,总是带着皇子的威风和架式,不少老百姓骂他装样,后来他用心听了,好好改了。
天天和老百姓打交道,他深知老百姓是怎么过的,知道老百姓要什么,知道老百姓想听什么,他应该怎么说、说什么。
他有经历!从血里、火里滚过来,他经历的事太多,可以说的事太多,而且这些事还和老百姓有关系。不要说一个月,如果全细细地说,他可以说半年。
再加上,他有太多传闻、传说,老百姓先入为主地认为,秋莱和他们一条心。这就为秋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都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他对老百姓真心。他喜欢和老百姓在一起,喜欢帮他们办事,喜欢和他们说话,喜欢让他们开心。他们开心了,他就更开心。
秋丰和秋韵是,他们说,老百姓必须听;秋莱却是,你说我说,大家聊。聊天能聊出多少事来不要说一个月,一辈子都聊不完。
还有一点,为了争面子,秋丰、秋韵只是自己说,不让任何人帮忙,而秋莱不一样,他有几个人帮他说。
秋莱有李非墨、药典、薛飞他们帮忙,还有阿风它们提气。这些人当中,李非墨和药典的功劳最大,一个会唱疯歌,一个死不要脸,他们比秋莱还会吵热气氛。
李非墨创作的诗歌红遍整个京城,茶楼、酒楼、青楼……到处在传唱,不仅老百姓喜欢,文人们也爱。不要说他们,就连天光皇帝都喜欢。为了帮秋莱,也是因为真喜欢,他特地召见了李非墨。一聊,他就大赞,不仅把自己写的《梦赋》送给李非墨,还赏了乐器、美酒和美女。借着酒兴,他还和李非墨共同创作了一首《梦游天城》。这下完了!《梦游天城》成了神曲、名曲,整个京城都在传唱。李非墨的名气大增,简直成了天机国词曲第一人。再加上秋莱的名声,李非墨的名气就如天风一般肆虐。在京城出了名,这就等于全国闻名,等于天下闻名!
药典的套路和李非墨完全不一样。秋莱毕竟是皇子、王爷,李非墨毕竟是读书人,他是从世俗城滚过来的,亲民的本事,他们根本比不了。在拉人心这方面,他帮了秋莱的大忙。不要看药典粗俗,他却有经历、眼光和格局,在这些方面,薛飞他们完全不比了,甚至秋莱和李非墨都比不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秋莱和药典最有共鸣,他们最像。他懂、他会,这是他的专长,他乐,他想,他愿意干。
他们在,老百姓就兴奋、开心,甚至是发疯。秋丰和秋韵以为老百姓是来听秋莱说,是也不是,其实他们把忠郡王王府当成了自己家的戏院、茶馆。这里的乐趣太大了!清风文学
花钱如流水,还没有效果,秋丰、秋韵却必须赢,他们是绝不会认输的。他们还有王府、门客要养,花销巨大,这样下去,人财双失,必然一败涂地。秋莱根本没想着赢,他就是要让秋丰、秋韵互斗。他的王府花销小得多,还有那么多人帮忙,他想败都败不了。秋莱可以穿着破衣烂衫,啃着馒头和老百姓聊,他们却一点也做不到。
这样一来,秋丰、秋韵必败,而且败得找不到原因,败得憋屈而窝囊;秋莱必胜,胜得知道为什么,而且赢得轻松而快乐。
就怕有比较!
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成和不成,而是比你成和不成。
比秋丰、秋韵、秋莱更聪明的,当然是天光皇帝,所有的好都是他的,所有的坏都是儿子们的。
除了天光皇帝和秋莱,真正得实惠的当然是老百姓。又吃又喝又拿,他们差一点把平郡王王府和贤郡王王府瓜分得就剩砖头了。
看到局势快要控制不住,又已经达到了目的,天光皇帝就立刻下旨。褒奖了所有皇子,特别夸奖了秋丰、秋韵和秋莱,他适时地制止了抚民之策。
秋韵早就不想拼了,他知道这是无底洞,毫无意义,赶紧上奏折谢恩。秋丰不一样,他气疯了,觉得亏大了,上奏折谢恩的同时,他还要和其他皇子们比武,还说要以此来提升天机国尚武的风气。天光皇帝当然不可能答应,他暗中斥责了秋丰,反而要秋丰好好读书。
表面上这件事结束了,其实还没有。
秋丰、秋韵给佃户减租,现在没有必要减了,可是他们不能就这样把田租又涨回去。他们聪明,用了同样的办法,那就是把庄园“卖”给自己的门客。门客接收庄园后,他们立刻涨回到原来的田租。他们还口口声声叫穷,说是为了抚民,他们都把庄园变卖了。
李非墨肯定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罗元、安心、郑图他们暗中带人四处哄传,很快全京城都知道了秋丰和秋韵的把戏。
秋丰和秋韵恨疯了,明着不能办,他们准备派门客去收拾那些毁坏他们名声的人。
他们还没下手,秋莱就下手了。总要有一个人来帮天光皇帝得罪人,秋莱就当这个人,他上奏折说明了这件事,不仅没有借机弹劾秋丰、秋韵,他反倒帮他们说好话,说他们被势力小人坑骗。
损害皇子的名声,这可不是小事。天光皇帝立刻召见秋丰、秋韵,夸奖他们为国出力,为民用心,赏了他们每人一万两银子,以贴补家用。同时,他派卫客“彻查”那些庄园。
第159章 门客的幌子毒如针0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九狱王朝 ”查找最新章节!
带着御前侍卫,卫客立刻把那些买庄园的门客全都抓了。门客们当然不敢说实话,人人承认庄园是他们的,个个认罪。就算他们敢说实话,卫客也不会要这些实话,既然他们这么懂事,他自然高兴,立刻以假当真,把案卷、供词给了天光皇帝。
天光皇帝大怒,他把负责管理京城的“京守”孙诚叫来,狠狠斥责了一顿,以损害皇子名节的罪名,把那些门客全都抄家、流放、充军,还把那些田地分给了佃户,以国法收租。凡是卖身的,他全都还以自由之身。
圣旨一下,京城欢腾!
人人称颂天光皇帝的时候,李非墨派安心、郑图带人去教佃户们。佃户们写了万民书,到梦神宫外谢恩。
天光皇帝非常高兴,特意召见了几个佃户,看到佃户们这么感恩,他一高兴就立刻下旨,免除了佃户们一年的赋税。同时他还下旨,大大夸奖了秋丰、秋韵和秋莱。
秋丰、秋韵简直就是欲哭无泪,他们恨得不行却只能暗气暗憋,再也不敢提这件事,更不敢派人报复。
天光皇帝因此占尽好处,一举三得。
忠郡王府。
六皇子秋山和十三皇子秋水受秋莱的邀约来忠郡王府参加午宴。
秋山中等个,其貌不扬,看上去平庸,但是内心刚强。他的下颚有一个青色胎记,形如顽石。秋水有点胖,笑起来特别招人喜欢。他为人亲和,在兄弟们中人缘最好,从小到大,他没做出一件出格的事。他的左太阳穴有一枚黑色胎记,指甲大小,形如弯刀。
他们和大皇子秋丰、二皇子秋韵,被世人称这“四大皇子”。贾顾施案后,他们逐步集聚势力,形成了四大派系,为争夺皇位斗得你死我活,其中秋韵的实力最强,秋丰次之,秋山和秋水的势力弱小很多。
秋莱被封为忠郡王的时候,秋丰被封为平郡王,秋韵被封为贤郡王,秋山被封为义郡王,秋水被封为仁郡王。
秋莱回来后,秋山和秋水对秋莱的态度非常好,不过他们只来探望过一次秋莱,平时根本没有来往。之前秋丰和秋韵斗法,他们没有参与,只是做了一些表面功夫给天光皇帝看。
秋莱在大门外等着,看到秋山和秋水来了,他赶紧迎上去说:“六哥,十三弟!”
秋山笑着说:“老九,我听说你请客都是萝卜、白菜,这次你请我们来吃饭,不会想把我们当兔子养吧”
秋水说:“九哥,既然请客,你可得大方一点,如果你没钱,我请你也行。”
秋莱说:“既然你们这样说,我只能萝卜管够,白菜管饱了。”
秋水说:“好啊!九哥,我听说你这里的白菜甜,人人爱吃,我一定要好好尝尝。”
虽然天光皇帝下旨停止了抚民之策,但是忠郡王府还是有不少老百姓,他们看到三位郡王来了,纷纷行礼。
秋水说:“九哥,我早就听说,你这里已经是全城最有名的地方,今天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秒山说:“这也就是老九,别人哪里行”135中文
秋莱说:“我也就是喜欢热闹而已。”
后院,大厅。
桌上摆着酒菜,酒普通,两荤两素,四菜一汤。清炒白菜,清炒萝卜,溜肉片,酱汁排骨,青菜猪肝汤。
一进屋,看到桌上的菜,秋水就说:“原来你这里竟然有肉”
秋山哈哈大笑说:“恐怕是假的!”
秋莱说:“你们就不要打趣我了!”
三个人坐下,喝着酒,聊了一些闲话,秋莱说:“这次请你们来,我是想和你们商量一件事。”
秋水说:“咱们是兄弟,有什么话,你就直说。”
秋莱说:“如果大哥或者二哥当了太子,你觉得咱们兄弟会有什么结果”
秋山冷笑说:“无非是早点进棺材罢了!”
秋莱说:“既然咱们兄弟都想好好活,就总要为自己想想办法。父皇总说要我们兄弟和和气气,他老人家的话,咱们兄弟肯定要听。大哥和二哥实力这么强,我们想和气都很难。你们都知道,我这个人愣,想了半天,只想到这样一个不成器的办法。”他拿出一份奏折说:“你们先看看这个。”
看过奏折,秋山和秋水大吃一惊。原来,秋莱想削减各个郡王的幕僚和门客。他在奏折里写得明白:现在各个郡王、士绅、富商养有大量的门客、幕僚,其中甚至有死士,这不仅有违法典,而且是巨大的隐患,必须彻查、清退这些人,以礼制、国法为准,限制相关人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