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谋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粥

    赵敏禾心知他已同意了,从他手里接过另一只耳坠,自个儿靠近了螺钿镜,双手配合,一张一弛间耳坠已安安稳稳落在了她颈脖间。

    韶亓箫更是郁闷。

    赵敏禾嘻嘻一声挽上了他的臂膀道:“你的手常年练武,手指粗糙,自然不如女子的灵活。再说我都戴了这么多年了,早已熟能生巧。你从前可为别的女子戴过耳坠之物?”

    韶亓箫不想她误会什么,赶紧摇摇头,又想起来什么,回忆道:“只有我小时候调皮,为我母妃簪过发簪。”前世与今生加起来好几十年了,他还真有些不记得了。

    “那不就是了,你第一次帮女子做这些,自然手上生疏得很。”

    她轻吟软语地对他说话,韶亓箫又很快快活起来,牵了她的手往外头去。

    璟郡王府离忠勇伯府近,距离北宫门也不远。

    二人在舆车上草草用了些糕点,又喝了两口茶,便到了。

    此时,韶亓箫倒有些后悔起来。“早知如此,我该早些醒来的,今早你便可以好好用饭了。”

    赵敏禾一滞。不是不该闹她?而是该早些醒来闹她?!

    她白眼一翻,不想理他了肿么破?

    到了明光殿,承元帝还在前头听政,不过却叫冯立人亲自来接了二人往侧殿去。

    他们到的时候,只有未婚还住在宫中的韶亓荿,带着同样没出嫁的三公主四公主,还有孝文太子的遗腹女福仪郡主韶玉凤在。

    不过他们只与众人见了见礼,周氏王氏舒氏便依次到了,其中王氏和舒氏是相伴而来的。

    赵敏禾并不奇怪王氏与舒氏会一起出现。因为襄京城中少有人不知,敏郡王府(四皇子韶亓芃)与颍郡王府(五皇子韶亓荇)是挨在一起的,所以两位皇子妃结伴而行,并非交情莫逆,而是二人去很多场合都是同路而已。

    倒是将来郑苒大婚之后,她们俩又是表姐妹又是妯娌的,就会比其他妯娌都要亲近了,更何况两座府邸都用一扇小门连在一起了。

    赵敏禾正笑着与三位嫂子打招呼,韶亓茽与荣氏便相携而来了。昨日大婚,三皇子夫妇因守着李德妃的孝便没有出席,不过今日新妇拜见长辈,却是得来见过弟妹的。

    赵敏禾迎上前去,与荣氏寒暄了片刻。

    待承元帝下了朝会,带着一同在朝会的韶亓萱、韶亓芃和韶亓荇过来了,众人才各自归位。

    韶亓箫携着赵敏禾依次为上座的承元帝敬了茶,承元帝赞了一句“佳儿佳妇”,又赐了拜见钱。

    二人起身,又朝着承元帝身边代表着宋皇后的空位上送上来了一盏茶。

    在承元帝又给了两份拜见钱,叫赵敏禾讶异地多看了他一眼。

    承元帝温和道:“拿着吧,一份是皇后的份,另一份是皇贵妃的。她们去得早,朕便替着给了。”他又转头对韶亓箫道:“等会儿,领着阿禾去含德殿告诉你母妃一声你娶妻了。”

    韶亓箫低头抿了抿嘴,恭敬应了“是”。

    下首的位置,韶亓荇握着楠木纸扇的手微微一收,很快又松了开来。

    坐在他旁边的韶亓芃眼角的余光一闪,无声一哂,兀自看着上头的七弟和七弟妹拜谢皇父。

    番外1宋氏

    承元十一年,乃是宋氏及笄之年;这一年,也恰好是杨淑妃入宫的一年。

    其时,宋皇后已母仪天下十一年,所生嫡子韶亓蓁自三岁便被立为了太子,可谓地位稳固。

    然而,杨淑妃入宫的架势着实与她人不同。

    大兴宫中其他妃妾或是承元帝潜邸所纳,或是礼部选秀。只有杨淑妃,是承元帝亲自下旨礼聘入宫。为此,承元帝甚至还特意用民间娶妻的法子,办了一场小小的婚仪。即使去掉了许多不合规制的环节,这一切也都在严重考验着宋皇后和宋家人的神经,对马上要步入适婚年龄的宋氏,更是刺激不小。

    杨淑妃入宫当日,宋家人不好进宫,第二日宋皇后的母亲宋老夫人便递了入宫的牌子。宋皇后却传出话来,只叫了宋氏入宫陪伴她几日。

    这一年宋首相才刚刚入了政事堂,只是宰相之一。

    听了女儿从宫里传出来的旨意,宋相叹了口气道:“罢了。娘娘还稳得住,我们也别自乱阵脚了。”

    言罢,他便对孙女嘱咐道:“娇娇此番入宫,就当跟从前一样,万勿在宫中惹事,给娘娘添乱;娘娘不开口,也无须提起杨淑妃之事。”

    宋氏从前也常常进宫探望宋皇后,宋皇后无女,留下她几日陪伴也是常事。皇后姑姑疼爱她,从前宋氏也很开心能往宫里去;然而如今,她却有些闷闷不乐,不知该如何面对被她人夺了夫君之爱的宋皇后。

    一看孙女的样子,宋相便猜到了孙女心中的想法。

    他一整肃容,厉声道:“娇娇,收起你这副样子!娘娘是一国之母,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

    宋氏长这么大,第一次遇到祖父对着自己这么疾言厉色的时候。她一个哆嗦,吓得呐呐不敢言。

    宋老夫人赶紧上前拉了宋氏到一边,委婉地对宋相表示孙女还小,慢慢教便可。

    第二日进宫时,宋氏还委屈着。不过她想到祖父的叮嘱,自己本身也不愿叫宫中突然多了个宠妃的宋皇后操心,便还是打起精神来。

    宋皇后对她照旧温柔可亲,嘘寒问暖。

    宋氏在进宫小住的第三日才见到那一位新进宫的杨淑妃。

    彼时后宫的众位妃嫔来永宁宫向皇后请安,宋氏偷偷从侧殿溜过来,躲在一展翠绿玉屏风后暗中看了看人。

    杨淑妃长得眉清目秀,并不如宋氏想象中那般倾国倾城,甚至……宋氏觉得端庄秀丽的宋皇后都比杨淑妃好看,更别提后宫里可以称得上是绝代风华的秦华妃了。

    宋氏这儿正凝眉想着杨淑妃究竟哪里值得承元帝倾心,就听绝代风华却一直嘴碎的秦华妃挤兑道:“淑妃妹妹今日穿得也艳了些,你长相寡淡,该穿得素净些,才体现得了妹妹的弱质纤纤呐。”

    然而,那位杨淑妃竟霎时就不知该如何是好,只畏缩着手脚求救般看向宋皇后。

    宋氏震惊了。她不信陛下姑父竟会中意这一款?!

    不计皇后姑姑,后宫里的美人,哪一款更得宠些朝野上下大致都是有数的。承元帝先前的口味,分明是更喜欢像秦华妃那样又直又大方的性子,哪怕秦华妃偶尔恃宠而骄,只要没乱了嫡庶尊卑,他也并不计较。

    现在,这位新宠杨淑妃,却是个如此上不得台面的?!

    这一日晚膳,承元帝又去了珑翠宫杨淑妃那儿,永宁宫这里只剩下宋氏陪着宋皇后用膳。

    宋氏终究忍耐不住,出口问道:“姑姑,姑父这么看重那位杨淑妃,你……”

    宋皇后淡淡一笑,道:“娇娇,等你再大一些就会懂得,身为皇后,只有别人羡慕我的份。若我有朝一日去羡慕了别人,那便说明我这个皇后也做到头了。”

    况且,她的丈夫什么时候变的,别人不清楚,她却不会。他看着淑妃时的模样,也不像看着自己心爱女人的模样。

    但帝王的**,哪怕是娘家人,也是不可透露的。宋皇后只能说到这里。

    宋氏似懂非懂,但她也并不愿去懂。

    她在宫里小住了半个月,便出宫回了家。

    回到宋府的当日,她便对母亲郭氏道:“母亲,我以后的夫婿,一定要挑一个不会纳妾的!”她想了想又补充道,“通房也不能有!如果能很喜欢我,那就最好了。”

    郭氏差点儿昏了头,若不是宋氏见母亲脸色不对赶紧溜之大吉,郭氏几乎要跳起来打长女了。

    宋氏一边跑,还一边回头道:“其他条件就无所谓了。长得丑也好,没本事也罢,家里官职低也没问题,就是不许纳小!”

    见女儿跑了,郭氏又愁又恼。女儿从宫里出来就说了这话,郭氏便想到一定是宫里的事情刺激了她,才叫人突然生出了这么个心思来。

    不纳妾还好说,襄京城中好些官宦人家规矩严、家风正。然而通房……正妻每月总有不方便的几日,还有怀孕生子时,京中有谁家的男人会委屈自己憋着的?

    郭氏只能寄希望于长女只是说说,或者只是一时想不开,过些日子便会慢慢明白过来。

    然而,这一日之后,宋府每每有人上门提亲,宋氏甭管提的是歪瓜裂枣,总会过来问问郭氏:“这个家里有通房吗?”“可以保证以后不纳妾吗?”“母亲,您帮我问上一声,这一家若能保证以后不纳妾,不收通房,我便嫁!”

    郭氏面对着络绎不绝上门提亲的人家,只恨不得将官媒踢出去。

    身为后族,女儿从前年便开始有人上门提亲。从前家里精挑细选,总想为宋氏找个前途大有可为、人品又贵重的谦谦君子。

    因一直没有满意的人选,宋氏那里,便也没人想到要去问她的意见。宋氏自己也从没插手过这些事。如今一插手,却是叫郭氏头疼不已。按长女这个标准,她的夫婿便真的只剩下要依附宋府的歪瓜裂枣了!

    郭氏一面筛选着女婿人选,一面还要尽心尽力瞒着公公婆婆关于长女的异想天开,免得叫二老斥责女儿,真真是伤透了脑筋。

    一晃几个月过去,皇家秋猎到了。

    宋氏在六月时办了及笄礼,这预示着她已到了可以成婚的年纪。

    郭氏在她耳边劝说了几个月,妄图给她洗脑,叫她放弃那个对未来夫婿的条件,却不见成效。好不容易能有出门躲开郭氏碎碎念的机会,她自然不会错过。




重生之谋心分节阅读95
    宋氏与几个交好的贵女,一起背了弓箭,骑着骏马进了秋猎围场。没多久,又与大家分开狩猎了。

    她一路策马往密林里去,一面又忍不住把心思飘远了。

    母亲的谆谆劝说并没有叫宋氏妥协,但现实的困境却叫宋氏郁闷不已——这几月来,往府里提亲的人选,她叫了身边的人一一去打探过,能符合她条件的人少之又少,且都是落魄到宋府看不上的人。这倒还罢了,这仅存的几个,宋氏稍稍派人用了些美人计,便叫他们原形毕露了。

    她叹了口气,计算着这么下去,她什么时候才能嫁得出去呐?

    她想得太专心,丝毫没注意到周遭的坏境,直到一声凄冽的马鸣声过后,她只觉一阵天旋地转,便从马上摔到了地上。

    粗吼在她耳边爆开,惊得整座森林似乎在颤抖,宋氏忍着整个左半身直接摔在地上产生的钝痛看过去,入眼的是一头一人半高的黑熊从她身侧奔过来。

    宋氏瞳孔一缩,立刻坐起来,捡起掉在她旁边的弓和箭矢,飞快搭弓疾射。奈何,她本就是女子之身,要狩猎想的也是最多猎个狐狸,用的是一把轻弓。这射出的羽箭力量不足,只堪堪伤了皮肉,反倒激怒了这头黑熊。

    见它用比之前更快的速度冲过来,一个错眼便已近在咫尺,宋氏骇然就地一滚,躲开了黑熊愤怒之下的致命一爪。

    她喘着粗气,狼狈从地上站起来,趁着那头黑熊笨重地转身对着她的时刻飞身躲到两棵相距不到三尺的大树后。

    黑熊又一次冲过来,无奈这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对它庞大的身躯而言太过狭窄,它只能用挤的方式穿过来。即使震得两棵大树枝桠乱颤、树叶横飞,也不能叫它用如常奔跑的速度穿过。

    宋氏得了这微弱的缓和时间,瞥了一眼手上仅剩的弓,又看向远处散落在她落马处的羽箭,咬咬牙想从两边绕过黑熊折回去取箭,那黑熊却已然紧追在她身后不放,她只好又改变方向绕着大树跑,时而从两棵树中间穿过,试图减缓这黑熊的追逐。

    只是,黑熊挤过一次,便不再上当,只从外围追逐。

    脚踝处的疼痛愈发显著,宋氏深知自己撑不了不久了。

    她再次转过一道弯后猛的背部紧贴大树,紧紧抓着一头弓臂,深吸一口气,下一瞬间便转身面对紧追着她转过来的黑熊,用末端的弓梢狠狠往黑熊的眼珠子中一捅!

    黑熊吃痛,发出一声凄厉而愤怒的咆哮,挥爪将身前胆敢伤了它的人扇了出去。

    宋氏只堪堪躲过,臂上却还是被划出了几道血痕。惯性之下,她站立不住往外倒去。

    她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这回还没来得及站起来,那头黑熊却已不顾自己被刺中的眼睛,连着血肉将她的弓□□,重重丢在地上便朝她奔袭而来。

    那暴怒的模样叫宋氏一阵晕眩,只来得及想到——这下好了,不用等她嫁不出去她便已殒命了。

    就在她已闭上了眼睛认命时,忽然间一支白羽箭从她头顶飞过,如闪电般准确击中黑熊的咽部。

    一道人影极速从她身边掠过,飞快蹿上黑熊的背部,抽出腰间的短剑,笔直刺入黑熊脑袋。

    黑熊只来得及发出最后的哀鸣,便已轰然倒地。

    宋氏呆呆抬头,去看叫这熊瞬间便毙了命、又救了她的命的人。

    面前的少年星眉剑目,脸如冠玉,看起来还有几分熟悉。宋氏此时脑子里混乱极了,压根儿记不起来这是哪家的郎君,只觉得——这大概是她见过的最好看的人了!要是他不纳妾,不收通房,那她就嫁给他!

    番外2赵攸瀚

    赵攸瀚匆匆回到赵家在上林苑的别庄时,三十四岁的吴氏正在厅中来回不停地踱步。

    从长子在上林苑英勇无比地猎下一头成年雄黑熊的消息传来后,她便一直左立不安。

    再过两个月便要出嫁的小吴氏这一回也跟着姐姐来了,本是想着这是婚前唯一一次逍遥自在的日子了,没成想秋猎才开始三天,大外甥就这么身先士卒了一回。

    她也有些后怕,见着姐姐这般着急,也稳下心神来对姐姐说些安抚的话。但她自己也怕这,说着说着便哭丧着脸起来,倒惹得吴氏还得分心回头劝妹妹。

    赵攸瀚进来时,大小两个女人便正相互安慰着彼此。

    见儿子回来了,吴氏即刻上前去检查儿子的全身上下。

    赵攸瀚通红着脸,见与自己年龄相近的小姑姑也在,赶紧抬手阻止了母亲,连连保证自己什么事都没有。

    吴氏忍不住埋怨道:“你想历练你自己,照理母亲不应拦你,但如今你才十六岁,如何可以单独一个挑上一头如此凶残的畜生?”

    赵攸瀚左右看了看,扶了母亲上座,吴氏见他神色,心知情况有异,便遣散了丫鬟,厅中如今只剩下吴氏赵攸瀚母子俩,还有小吴氏。

    赵攸瀚这才道:“母亲,当时我也是救人心切。若等我寻了人去,只怕那姑娘早已葬身熊肚了。”
1...7273747576...1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