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谋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粥

    吴氏一惊询问之下,赵攸瀚才道:“是皇后娘娘的侄女。她当时形容狼狈,为了清名考虑,娘娘便嘱咐了保密,只用我的名义掩饰。”

    事实上,那位宋家的姑娘着实叫他惊艳。

    从他在远处听到那声熊哮后,到他赶过去之前,这中间隔着的时间可不止一息半响。若换了别家的柔弱贵女,独自面对一只凶残狂暴的巨大黑熊,只怕早就重伤不治了。

    那位宋姑娘,除了手臂上三道冉冉出血的抓伤之外,伤得最重的地方反倒是从马上摔下来造成的。

    秋猎快结束的时候,赵攸瀚又一次见到了宋氏。

    她受了伤的左臂用一圈白纱吊起来固定在颈脖上,蹦蹦跳跳朝他跑过来的模样有些滑稽。

    赵攸瀚停下脚步,先与她颔首,才对后头追上来的韶亓蓁拱手行礼,恭敬道:“太子殿下。”

    韶亓蓁喘了口气,才上前亲自抬起了他的手,摆手道:“赵大郎不必多礼,还要多谢你昨日救了我表姐。”

    而后,他转头去看宋氏:“表姐,母后叫我看着你。你可别乱跑了。再误闯一次猛兽区,可不会再有运气碰到一个赵大郎相救了!”

    被太子表弟拆了台,宋氏恼羞成怒,一指手上吊的白纱道:“我都成了这个样子,还能去哪里?”

    话音刚落,她才想起来旁边还有一个赵攸瀚,讪讪之下赶紧偷瞄了一眼,见他脸上并无反感之色,才暗地里松了一口气。

    悄悄将身体侧过来一些,用自己没打着吊环的一侧对着他,宋氏才轻声对韶亓蓁道:“我也就是在屋子里待得太闷,才出来走走的。殿下安心,我不往林子里走就是了。”

    而后,她又转身对赵攸瀚道:“赵大郎,那日太慌乱,还没正式跟赵大郎道谢,有失礼数。”

    恰巧此时,有两个少年看见了他们,过来打招呼——当然,他们打招呼的对象是身上挂着“下一任皇帝陛下”招牌的太子殿下,而非其他二人。

    趁着太子表弟应付其他人去了,宋氏飞快靠近赵攸瀚一步,轻声却快速问道:“赵大郎,我听说你们忠勇伯府有‘四十无子方可纳侧’的家规。那你将来,是否会严格遵守这个家规?”

    赵攸瀚不动声色地退后一步,蹙眉道:“宋姑娘,这是家中祖父定的家规,赵某岂会违反?”

    宋氏愣了愣才反应过来,方才她那问题,听起来就是对他人品的质疑。她大急,惊慌之下竟又是上前一步用完好的用手伸过去扯住了他的衣袖。

    赵攸瀚没料到她大庭广众之下会有这样的动作,一时没有挣开,便听急道:“不不、不!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将来有了嫡子后便不打算纳小,那就娶了我吧!我保证自己会做个好妻子……额……”

    四周静悄悄的,宋氏顺着赵攸瀚的眼光转过身看后面,才发现她家太子表弟和那两个少年正呆呆张大着嘴,双眼惊悚地看着他们——准确的说,是盯着她看。

    糟了,太着急忘了压低声音了……

    宋氏懊恼地甩了一下脑袋,又转身对赵攸瀚坚决一跺脚,道:“救命之恩,以身相许,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就这么定了!我回去就与我父亲母亲说。”她芊芊玉指一点赵攸瀚,“你!回去叫世子和世子夫人准备好接了官媒吧!”

    宋氏霸气地宣布完,转身昂首挺胸走了。

    徒留下长这么大以来头一次被一个女子惊住了的赵攸瀚,和难得以势压人、板着脸对剩下的两个少年说着“若京中有一丝流言蜚语,孤就只认准了是你们二人所为”云云的太子殿下。

    回到襄京城之后,宋氏那头却并不如她所宣言的那般有动静,在赵攸瀚渐渐将她的话当成玩笑、道了一声“可惜”之后,她才再一次出现在他面前。

    这个时候,时间已经距离她的宣言过去了两个月。因有韶亓蓁的及时处理,宋氏那些在世人眼里“不知羞耻”的话,并未泄露出去。

    恰逢冬至日,赵攸瀚陪着祖母金氏去灵山玄壇寺进香。

    金氏在厢房午憩的时候,赵攸瀚与二弟赵攸浩前往灵山后山赏梅。

    冬梅雪景秀丽无双,赵攸浩喜欢白梅,赵攸瀚则喜欢红梅。兄弟二人一路走一路赏,渐渐便分开了。

    片刻之后,赵攸瀚看了看地上晃动的人影,徒然转身喝道:“何人鬼祟?!”

    入目的是一个穿着绯色镶金丝飞凤纹大毛斗篷的少女,裹在一圈儿白绒绒的毛领子里的娇美面庞如红梅般含苞待放,如花似玉。

    然而,接下来美人的举动却丝毫没有美人该有的风姿绰约。

    只见她看他突然回首,一个怔愣便惊叫一声,而后缓缓倒在地上……

    赵攸瀚抽了抽嘴角。头一次看人把自己摔得如此惺惺作态的,一看就是假的!

    但他面上不显,只朝她过去几步,问道:“宋姑娘怎么在此地?”

    宋氏在嘴角抿起一个对着镜子练习之后自认为最好看的弧度,轻声道:“我来赏花。”

    赵攸瀚差点儿被她轻柔的语气吓得一个哆嗦,心中愈发好笑起来,抬头张望四周道:“你的丫鬟呢?宋府还有没有其他仆人跟着你来的?”

    宋氏摇头,咬了咬唇道:“我扭到了脚,站不起来了。地上好凉,赵大郎可以过来扶我一把么?”

    赵攸瀚再不想忍耐着她这么怪声怪气地跟自己说话,叹气道:“你别装了。方才你装得一点儿都不像,只能够骗骗三岁的小孩子。”

    宋氏睁大了眼睛。

    见她还赖着不起来,生怕她这么下去真的受凉,赵攸瀚上前一步将人一把拉起,随后道:“天色已晚,回去吧。”

    宋氏急道:“别啊。我好不容易借着上香的名义出来见你的!”

    赵攸瀚挑了挑眉,道:“如此说来,宋姑娘家里人并不同意你上回的……”他顿了顿,才吐出一个能用的词,“建议,才拘了姑娘?”

    宋氏一呆,低声嘀咕了一句什么,而后大义凛然地抬头道:“你放心,我一定有办法嫁给你的!”

    赵攸瀚:……

    “大哥。”

    赵攸浩眼看着日头偏移,估摸着祖母快醒了,便寻过来找兄长,却发现兄长正与宋家的姑娘说着话。他没听见二人说了什么,但这位宋姑娘似乎对他的到来有些不愉快,都皱起了眉头。




重生之谋心分节阅读96
    赵攸瀚却对宋氏道:“我该和二弟回去了。宋姑娘可要与我们同路。”

    多出来一个人,宋氏有些意兴阑珊,但好歹还是可以跟他同路,便同意了。

    到了玄壇寺,赵攸瀚与宋氏道别后,转身与赵攸浩一同离去。

    宋氏在身后撅着嘴巴看着兄弟俩的背影,风声中还能清晰地听到二人的说话声。

    “二弟,后日你不是要去西市书坊吗?我刚巧想买一本《虎钤经》,便同你一同去吧。”

    听说他后日要去书坊,宋氏眼睛一亮,心满意足地回去了。

    却不知后头,赵攸浩睁着疑惑地双眼,道:“大哥,我什么时候说过……”

    赵攸瀚淡淡接过了他的话头,道:“是吗?那我记错了。你若后日有空,便陪我一起去吧?”

    赵攸浩挠了挠脑袋。他家大哥自小博闻强记,从没有“记错”的时候啊……再加上,《虎钤经》大哥不是已经有一本了吗?他借来看过,那上面满是他大哥亲笔写下的标注。怎么如今还要再去买一本新的?

    他将疑问脱口而出,赵攸瀚定定地看了他一眼,直把弟弟看的浑身发抖起来,才开了尊口道:“你后日可有空?”

    赵攸浩猛地点点头,表示自己有空可以陪亲亲大哥去书坊买他已经有一本的《虎钤经》。

    过了两日,兄弟二人来到西市的书坊,在门口见到前两日才见过的宋姑娘时,赵攸浩又挠了挠头。

    怪了……这位宋姑娘,怎么走到哪儿都看的到她?

    番外3赵攸瀚x宋氏

    叫赵攸浩吃惊“哪儿都看得到”的宋姑娘,从此开始常常出现在“他”面前——准确的说,是出现在他大哥面前。

    赵攸浩不像亲兄长从小到大就是个人精,他从长相到性子,十足十像了父亲赵毅,是个高壮粗犷的。但他不傻,在宋氏接二连三地同他大哥搭话开始,他便察觉了其中的异样——这姑娘看上了他大哥!

    而他大哥呢?竟在欲擒故纵!

    宋姑娘刻意搭话的样子,就连他都看出来假得不行,他大哥一定更早就发现了,却偏偏不动声色,每次都表现得二人真是巧遇似的;又偏偏,常常“不经意间”透露出自己过些日子会出现在哪儿的消息。

    看着未来大嫂每回都眼前一亮的模样,赵攸浩真想掩面。

    这算是被吃得死死的了吧?

    过完承元十二年的春节,赵攸瀚已十七岁了。

    吴氏开始为长子相看妻子人选。

    当做母亲的拐弯抹角打听儿子中意什么样的姑娘时,机敏练达的赵攸瀚便知母亲言下之意。

    因宋氏在他面前说话向来没有忌讳,他一直清楚宋家从不曾松口。——这其中的原因,他仔仔细细分析过,也暗中试探过宋氏,最后得出结论:宋家只怕是在顾及忠勇伯府与皇商杨家的关系。

    大兴宫中自杨淑妃入宫后,后宫的动静就颇有些草木皆兵的架势。尤其自去年杨淑妃有孕之后,几乎所有朝臣都在揣测,这位叫承元帝捧在了手心里的杨淑妃生下的会是皇子还是公主;若是皇子,承元帝又会如何对待这个儿子;对太子又是否有影响?

    而忠勇伯府中,他的三婶婶恰巧是这位杨淑妃的堂姐,而且姐妹俩从小一同长大,情分非比寻常……

    赵祈和赵毅这一年来,没少被人试探,连赵攸瀚自己也被人旁敲侧击过。

    一时之间,赵攸瀚也不知是否该与母亲实话实说。

    一旦直说,他清楚母亲的性子,只怕会陷入两难。眼看着皇后与杨淑妃渐渐站到了对立面,宋氏很好,还是他自己中意的,但三婶婶就不好吗?一旦宋氏进门,他家里的情分,可还能维持?

    正是他这犹豫的一会儿功夫,吴氏便已认定了儿子害了臊,不好意思与自己明说,便笑道:“好了,我会慢慢看着的。你过几日便要回京郊大营去,不是说要趁着还在家的几日带着几个小堂弟玩儿,快去吧。”

    母亲话已至此,赵攸瀚不好再说,笑笑便走了,准备过些日子再找机会与母亲摊牌。

    不过,他没料到,吴氏的相看动作这么快,而宋氏破釜沉舟的作为也没给他机会慢慢与父母和盘托出。

    他在京郊大营上职,本是一月可以归一次家,但二月时因同僚生病他便帮人顶了一回职,便一连在京郊大营待了两个月才回家。

    待一回到襄京城,赵攸瀚便在城门口看到了急得团团转的赵攸浩。

    等听了二弟的一番话,他才知道这两个月间襄京城中已满是“宋家嫡长孙女非他不嫁”的……“流言”。

    “最开始说的是去年秋猎,大哥你猎的那头熊其实根本就是为了救下宋姑娘,还说宋姑娘因这救命之恩对你一片痴情,在这之后常常与你相会。后来传言渐渐变了味道,有说宋姑娘恬不知耻千方百计要嫁你的,有说大哥你道貌岸然早与宋姑娘暗通曲款的,还有人说……”

    赵攸瀚转身,问道:“说什么?”

    赵攸浩吞了吞口水,道:“说这一切,这其实都是宋相暗中策划,包括去年的英雄救美在内。目的是为了拉拢父亲和忠勇伯府,怕将来杨淑妃生了皇子后父亲存了从龙之功的心思,从而站到杨淑妃那边去。宋相便干脆嫁一个孙女进府里,以防、以防三叔和三婶婶撺、撺掇了父亲……”

    他越说越吞吞吐吐,赵攸瀚便明白一家子最担心的部分是什么——也果真被他料中了!

    满是权贵的襄京城中,忠勇伯府权势其实压根儿一点儿都不高,但架不住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承元帝与赵毅的亲近。有些话,连宋相都要拐着弯儿来说,赵毅却能在承元帝面前直言无忌。今后小皇子出生,赵毅对承元帝的影响谁也不敢保证,这才有了这一番不靠谱的推测。也是他先前踌躇的关键所在。

    赵攸瀚抚了抚额,宋相明明对他唯恐避之不及,流言传成这样,想必气坏了。但那时候皇后分明已下了禁口令,秋猎之事又是如何传出去的?

    然而事情已经这样,他便只能坚定朝前走了。

    赵攸瀚顾不得回家,头一次主动去寻了宋氏。

    比起赵祈赵毅喜欢把忠勇伯府的守卫排得像个小型军营似的,宋府的守卫简直是松散,他轻而易举便从后门翻进了宋府。

    宋氏曾叽叽喳喳在他面前说过几句她的小院的位置,赵攸瀚大致上还记得,一路稍稍小心便寻到了宋氏的小院。

    待见到了人,他才晓得流言最先是从哪里来的——原是宋氏自己往外传的,只因吴氏给他相看的消息瞒不住,宋氏急了,怕吴氏已有中意的儿媳人选才出了这么个昏招。

    “我本来是想着,英雄救美,美人以身相许,才子佳人终成眷属,多好的故事……”宋氏微红了眼睛,绞着手指道,“人家也没想到,后面会这样的……”

    流言若如此简单叫人控制,还能叫“流言”?

    赵攸瀚头疼问:“你不会傻到对你祖父他们也实话说了,是你自己传出去的吧?”

    宋氏即刻摇摇头,片刻又呐呐道:“但我可能装得不好,被我母亲看出来了……但她一直很满意你的!就是我祖父一直不松口,我父亲听我祖父的……”

    事实上,在经历了宋氏先前那番折腾后,郭氏一度以为女儿以后只能嫁个歪瓜裂枣了,现在抓住了这么个优秀的才俊,以后还能得个伯夫人,即使比起自家来家世上差了些,郭氏也是一百个赞同这个女婿人选的。

    赵攸瀚若有所思,而后道:“以后,对着谁你都要咬死了你并不知晓流言是谁传出去的。至于秋猎之后,你我几次见面也只是巧遇,而且身边还有其他人在,并不是私会。那些事都是有人恶意中伤你的。”

    宋氏丧气地点点头:“知道了。我母亲也是这么跟我说的。”

    听到她母亲靠谱,赵攸瀚总算安心了些。

    见他要走,宋氏才期期艾艾地拉起他的袖子问起自己最想知道的:“你打算怎么做啊?”

    赵攸瀚翘了翘唇角,道:“过几日你便知道了。”

    留下急得捉耳挠腮的宋氏,赵攸瀚如来时一般神出鬼没,从容从宋府中潜了出去。

    回到忠勇伯府,赵攸瀚想了又想,放弃了首先攻克吴氏的想法,一迈进厅堂,便在赵毅面前跪下道:“父亲,我倾心宋府的姑娘,求父亲成全!”
1...7374757677...1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