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落长安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唐时星光
当年,庞晃在襄阳迎见他时曾语他云,自己相貌非常,若是有一天荣登九五之位,莫要忘记他。他初听时喝他怎可出此妄言,但心里却有些希冀,他有才无处施展,又怎会不想建功立业?!况乱世之中,谁为天子并无定数。
庞晃当时笑说此非虚言,恰逢有只公鸡在庭院里鸣叫,他就让庞晃射它,说若是射中了,富贵之日,拿这事作为应验。结果庞晃真的一箭命中,他当时击掌大笑,心里也暗觉此乃天意…
但如今的陛下雄才大略,也不像宇文护那样跋扈,不知道庞晃之言能否真的成为谶语…
只是不想齐公会与陛下说如此之言,看来他今后走每一步都要更加小心才可以…
*******************************************
春寒料峭,夜晚的天空月朗星稀,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腊梅清香。
尘落坐在思齐殿池中的小亭里,凝着水面的月光,吹着若有若无的曲子。
宇文邕刚行到门口便听到亭中传来的笛声,一天的疲惫似乎消散了不少。
他缓缓踩着碎石的小径,踏上池中踩脚的大石,一步步走入亭中。
笛声没有停顿,却突然变得缓和很多,还染上些许欣喜。
他轻轻勾起唇,直到曲终才开口道:“这么晚了还不睡,见不到我有这么难眠吗?要在这里一个人吹风?”
“…我只是晚膳吃得有点多,所以坐在这里消消食罢了…”尘落狡辩道。
宇文邕摇了摇头,走到她边上坐下,抬手拢了拢她身上的狐裘,语声温柔:“以后还是在屋里等吧。”
“没关系,在院子里吹吹曲子,看看星星也挺好。”
“你若是不困,我陪你再看一会儿可好?”
尘落笑了起来,抬头望了望天空,才道:“陛下都邀我同赏了,我怎么会困?今晚月色不错,繁星璀璨的,确实适合欣赏。不过你忙了一天,不累吗?”
宇文邕裹着她的小手,没有说话。
尘落长安分节阅读193
温暖环绕在掌间,让她格外安心,见他只是笑看着自己,她起身道:“那我去煮壶茶来,这么好的月色也要配壶好茶才行。你要不先去屋里歇会,我好了叫你?”
宇文邕没有松开她的手:“不用,我陪你吧,你看你,打发宫人都去睡了,现在只好我们自己弄,下次可要好好说道说道他们。”
“你知道这些我喜欢自己弄,干嘛怪他们,而且要是我们赏星月的时候他们都在多没意思。”
说完,两人都忍不住笑出了声,也不再多说其他,踩着池中的大石去了煮茶的小棚。
宇文邕在边上看着她忙得不亦乐乎,时不时帮她递个器皿,又捋捋她额前的碎发。
待到再次坐在亭中边品茶边赏星月,已是月偏西天的时辰。
夜色撩人,亭中烛火明亮,两人互斟对饮,闲话家常。
“夫人今日这茶的味道,似乎有些不同?”宇文邕喝了一小口,不禁开口道。
尘落眨了眨眼:“那可好喝?这茶是前段你说齐国使臣帮我二哥带给我的,我前几日嘴馋,偷喝了些,觉得味道不错,特意留下给你尝尝,这次还顺便加了腊梅进去,清肝明目,你整日忙碌,多喝些有好处。可惜你派去齐国的使臣都走了,要不应该让他们再帮我去求些回来。”
宇文邕又细细品了品,思绪却想起她前几日让使臣带去齐国一包花茶做还礼之事。
那时,他读完她的信,觉得她是思念亲人,便也没有扫她的兴致…
只是想到她此举,心里便有些说不清的烦闷。
他缓缓放下杯子,将她拉入怀里,似是怕她消失一般,抱得很紧。
他知道他只是害怕,害怕失去她,也害怕被自己爱的人背叛…
尘落骤不及防,又被他禁锢地有些喘不过气,她以为他是因为自己夸齐国东西好生气了,忙补充道:“…当然我觉得周国的茶也很好喝,经济实惠,关键是我调得好,又有你陪我喝。这是齐国没有的味道,也是我最喜欢的…”
静谧蔓延开,不多时,宇文邕低低笑出了声,心中的阴霾也跟着散去不少:“我只是觉得这茶和你近日身上的味道很相似。原来是腊梅…”
“额…”尘落听后顿觉无奈,原来他只是在想腊梅的味道…
“不过夫人体寒,以后这种花茶还是少喝些。”宇文邕没理会她的反应,继续道。
“恩…”尘落应着,突然她轻轻推开他,指着天空道,“邕哥哥,你看那颗星星,是荧惑(火星)吧?”
宇文邕闻言,将落在她身上的视线收了回来,望向天空上那点朦胧的红光,眸色深深。
今日晚归,正是庾季才找他,报他荧惑犯舆鬼之事。
荧惑主兵,舆鬼中央为积尸,主死丧祠祀,二星相位,乃战争涂炭之兆,从卜卦上占得的结果是大臣有诛…
“…前两日看书的时候,我看到荧惑行使无常多为兵起,我师傅也曾说荧惑出则有天罚。不知道是不是要出什么事了?”尘落说着,越发觉得心里堵得慌,不知为何,那红光让她忐忑不安…
“…夫人何时也开始识得星象,还为星象担心了?”宇文邕见她轻蹙秀眉,转移话题道。
“平时无事做所以看了看,以前不是很信这些,可读多了却突然觉得古人们长期的总结也非毫无道理,只是后世的处理可能存在些偏激…”尘落侧头望着他,“邕哥哥难道一点都不在意?”
宇文邕弯了弯唇:“一点都不肯定不会,况且黄老之术和玄学也有很多道理在其中,比佛学让人信服更多。只是我相信事在人为,人定胜天,星星告诉我们的不过是表象,真正决定一切的还是人,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终归是儒学的点评更胜一筹。”
尘落点了点头,靠在他肩上:“也对,或许是我多心了…不过你先前说西土不宁,让太子去巡视,如今这荧惑出,看来也是有原因的,我看不如让庾大人卜一卦?”
宇文邕听到她说起这事,心里安心很多,笑道:“傻落儿,别瞎想。有的时候本来没事,卜卦后反而多了很多暗示给自己,到时候真亦假假亦真,你都难以辨别了。”
尘落脸一红,嘟囔道:“我这是替你这个做父亲的担心儿子的安危,你也真狠心,让他去那么辛苦的地方。”
宇文邕被她的语气弄得心情大好,大笑道:“怎么突然不善妒了?这个姨娘当得似乎不错?”
“喂,不许笑话我,而且你都不担心吗?他是你儿子,你不希望他早日平安归来?”尘落不满道。
“有什么担心的,太子那么大了,我那个年纪都可以领兵打仗,出镇一州了,他若是连这点都做不好,怎么当好这个太子。而且那么多人跟着他,真有事也肯定会有人上奏的。”
“还是别上奏的好,边境安宁点才能过平静的生活。”尘落伸了个懒腰,将刚刚那些烦心的事情统统抛掉,蹭着他道,“不说这些了,难得你能陪我,应该好好珍惜才是!被这荧惑搞得心烦,还是看月亮好了。”
“夫人说得对,良宵苦短,是应该好好珍惜。”宇文邕意味深长道,“这茶喝得差不多了,天寒地冻,我看我们还是回去休息吧…”
尘落望了望还剩下半壶的茶水,正想说还有很多没喝,却觉得身子一轻。
下一秒,她已经被他抱起来,跨着轻松的步伐,向屋里走去。
她无奈地窝在他怀里。
一阵风过,她不自觉地缩了缩。
进屋的瞬间,她又瞥见了天空中闪着朦胧红光的荧惑。
心,没来由地一跳。
尘落长安分节阅读194
可她不知道:荧惑不动,兵不战,有诛将…
更不知道,这荧惑之灾会与自己有些关联。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更晚了,上午忙得没来得及改存稿。本章过渡,下章转到齐国舞台。
第57章 陈齐开战
简介:齐朝堂明争暗斗,陈寇扰兰陵出征
--------------------------------
千里之外的邺城,杨花落尽,空气里涌动起夏季的浮躁。
孝珩一身窄袖白色胡服,手中抱着卷轴从文林馆中走出。
他向中书侍郎李德林、黄门侍郎颜之推告了别,便往宫外行去。
已是夕阳西下的时分,淡淡的橙色光彩洒在身上,为他的白衣镀上一层金边,也让他渐渐融入了阳光的色彩中。
这文林馆是前些日子祖珽因陛下爱好文学请求设立的,馆内延揽了许多文学之士,他偶尔会来此处共同探讨《修文殿御览》之事。今日便也是为此而来。
他们齐国从和士开掌权以来,朝政体制毁坏紊乱。到如今祖珽执政,倒是一派新的气象,且因祖珽颇能收罗举荐人才,也得到内外的美誉。
刚刚的中书侍郎李德林曾被祖珽的亲信告发为赵彦深的党羽,但祖珽重其才华,言德林在家服丧已久,常恨赵彦深不肯用此等人才,不仅给予他要职,还对他承诺未来的名禄。
这李德林少时便聪慧机敏,才华出众,被誉为神童。当年他由十叔举荐入邺,深受宰相杨愔等人赞赏。
天保后,他曾谢病还乡,等到六叔孝昭皇帝当政,才被九叔再次举荐,拜官升迁。其后他又为了照料父母请求卸职,甚至因母亲丧事不饮不食,终至卧病。守丧后亦不肯还朝。
虽然官路坎坷,但因其才华,很多人都对他大为赞赏。
在他守丧其间,连文豪魏收与阳休之都与他通书信讨论《齐书》的编撰问题。
就此,李德林引论而言,分析在理,提供了诸多很好的建议,特别是强调了祖父神武皇帝和父亲文襄皇帝的功业虽为天保前事,却不可忽视,需做帝纪,而不可只入魏书列传。
当时又逢九叔武成帝离世,中书侍郎杜台卿奉令上《世祖武成皇帝颂》,当今陛下听览后不甚满意,认为未言盛德,便让和士开将它交于李德林重写一篇,并令尽快完成。李德林挥笔成章,很快便上颂十六章并序。陛下观后更为欣赏李德林。
这次,祖珽举荐李德林入了文林馆,不仅让陛下更为信任他,荣宠也如日中天。
他借着官职的便利和陛下的恩德,开始时常调整政务,筛选淘汰官员,整顿朝堂。这不免引来了诸多官员和朝中佞臣们的不满。也使得陆令萱、穆提婆与他开始相左。
去年年底的时候,祖珽因担心陛下长期沉溺于亲近的小人之中,所以想引揽皇后的家族势力作为自己的后援,便请陛下任命胡皇后的哥哥胡君瑜为侍中、中领军,又征聘胡君瑜的哥哥梁州刺史胡君璧为御史中丞,以此改变后宫中的局势。
陆令萱听闻此事后,心中恼怒,不仅千方百计加以反对诋毁,把胡君瑜调出为金紫光禄大夫,解除中领军的职务,还将胡君璧遣回梁州当刺史。
同时,因为忌惮陛下对胡皇后的感情,她又在胡太后面前挑唆她们姑侄,说皇后对陛下言太后行为很多不合法,不可以作为准则。
胡太后顿生愤怒,把胡皇后叫了出来,也不问其他,直接剃掉她的头发,将她送返回家,并令陛下废了她。
胡皇后走后,陛下虽然思念,也常送礼物致意。但陆令萱等人谗言在侧,他也不便现在召回。
顺理成章地,也只得按陆令萱的意思册立了穆氏为后。
穆后的母亲闻听女儿飞上枝头,本想来相认。但因官婢出身,脸上有刺字,先是被穆后拒之门外,后来治好脸上的伤,又被陆令萱叫人拦在宫外,掌掴后轰了出去。
穆氏因感激陆令萱,又一直以穆提婆为外家,不敢多言,便也不再见生母。
自此,穆氏荣宠日盛,陆令萱与穆提婆势倾内外,卖官鬻狱,聚敛无厌,自皇太后以下,宫内皆不敢不从。
而外朝唐邕等人也皆听命于穆提婆。朝中内外勾结,生杀予夺,皆由母子二人随意所欲。朝政大权,更是专于陆氏之手。
祖珽见到此势不妙,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恰逢正月时,邺都、并州曾有狐媚作祟,多截人发。当时坊间突然传起此乃枭首之灾,更是女娲媚主之兆的流言。这正是祖珽为了对付陆令萱及穆氏派人所为。
不久,他又暗示御史中丞丽伯律弹劾主书王子冲接受贿赂一事。
王子冲,是与有“画圣”之称的杨子华合称“二绝”之人,其人擅长围棋,精湛无比,长与自己论道。
表面上看,祖珽弹劾的是他,但实际却是想借此事牵出他身后的穆提婆,好使陆令萱也一并连坐…
“广宁王。”
一个声音打断了孝珩的思路,他停下来,正看到执刀而来的韩长鸾。
尘落长安分节阅读195
他神色淡然,忙拱手道:“昌黎王。”
韩长鸾走到近前,嘴角轻勾道:“陛下有诏,近日将往晋阳,请殿下同行,还请殿下尽快回去准备。”
“劳昌黎王回禀,小王定当谨遵陛下之意。”孝珩恭敬道。
“那便告辞了。”韩长鸾说完便又迈起了步子。
擦肩而过的瞬间,他轻声说了句:“殿下毕竟是鲜卑贵族,还是少与那些汉狗来往的好,免得祸及自己都不自知。陛下最讨厌结党营私的事情,殿下身为文襄帝之子,又才华出众,虽是陛下的兄族,但若哪日惹得陛下不快,可能再想给陛下吹个曲子都难了。”
孝珩心里一惊,回头再看时,韩长鸾已经走远。
他暗暗捏了把冷汗,凝着他离开的方向观望良久,心里却开始腾起不好的预感。
这韩长鸾,现在不仅是领军大将军,还封了昌黎郡王。与录尚书事高阿那肱,总管外兵和宫内机密的穆提婆一同担任朝廷中枢的要职,三人荣宠之至,号称“三贵”。
韩长鸾的弟弟韩万岁,他的儿子韩宝行、韩宝信,也都因他富贵,还尚了公主为妻。
每当群臣早朝,陛下常常先召韩长鸾入殿咨询,等他下殿后,才让奏事官上朝奏事。如果陛下不上朝,内省有紧急的奏事,都会由韩长鸾去奏报,军事和国家的重要机密,也多经其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