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继后守则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梅雨知时节

    那是不是以后六皇子想要太子之位,皇上说给也就给了。

    还有皇上对待长坤宫的态度,从发现朱砂笔开始,就从没有一刻怀疑过是长坤宫起了贪心。

    皇上对长坤宫太过信任了,这对太子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若是长坤宫真的起了私心,她想要离间皇上和太子的关系,简直是太容易。太子只能期望着皇后永远没有私心,会一心一意辅佐太子来坐稳储君之位,这实在太过于令人不安。

    太子低头看了太子妃一眼,知道她可能对长坤宫又觉得不舒服了,心里叹了一口气。

    太子不想留在太子妃这里听她隐晦的暗示他要防着长坤宫,等换好衣服出来之后,对太子妃道:“孤去看看谢氏,晚上就留在她那里用膳了,你不用等孤。”说完拍了拍太子妃的肩膀,然后带着房公公出了太子妃的院子,然后往谢氏的院子而去。

    太子妃看着太子出去,心里有些恼意,等太子走后,便坐在椅子上有些生闷气。

    她觉得太子有些不识好歹,难道她不是为了他好吗?她不是为了延庆宫吗?难道真的要等到皇上生了易储之心之后再来后悔。

    过了一会,叶桑轻手轻脚的从外面走进来,唤了一声:“殿下……”

    太子妃抬起头来看着她。

    叶桑表情有些复杂,轻声对太子妃道:“勤政殿有个小太监,让万公公用火活活给烧死了。”

    太子妃听着有些睁大了眼睛,吸了一口气。

    而叶桑继续道:“还有伺候六皇子的刘奶娘,也被处置了,还有她的孩子,刘奶娘在宫外的夫家,全都处死了,一个活口都没有留。”

    太子妃心道,这也有些太狠了吧,连孩子都没有放过。

    而到了第二天,太子妃就听到连惠王也被训斥了,皇帝夺了他上朝的资格,让他回府好好反省。

    太子妃听着倒是高兴起来,看来朱砂笔的事跟惠王脱不了关系。皇上禁了惠王上朝的资格,不许惠王议政,太子倒是因祸得福。

    后宫吴贵妃自然也听到这个消息了,气得将昭阳宫里的花瓶茶碗之类的东西摔在了地上,她心里认定是林嫤在皇帝耳边吹了枕边风,咬牙切齿的道:“林嫤,我绝对不会放过你!”

    而被吴贵妃惦记的林嫤在长坤宫里打了个喷嚏,本在说话的胡淑妃不由停下了说话,看着林嫤有些忧心的问道:“娘娘,您可是生病了?”

    林嫤用帕子擦了擦鼻子,然后摆了摆手,道:“没事!”说完看向胡淑妃身边的大公主,笑道:“本宫都差点忘记了,我们大公主也是个大姑娘了,下个月就要及笄了。”

    大公主听着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红着脸低下头。

    胡淑妃也笑起来,扭着头温柔的看了大公主一眼,然后继续对林嫤道:“琉儿与婠玉向来要好,琉儿昨日跟臣妾说,她的及笄礼想请婠玉来做她的赞者,不知道行不行。”

    林嫤笑道:“这有什么可不可行的,幼玉向来也把你当成最好的朋友,你让她来给你做赞者,她定然也高兴。”

    大公主长这么大,也只有林婠这一个交心的朋友,高兴起来,对林嫤道:“那母后明日将幼玉接进宫来,儿臣亲自跟她说去。等过两个月幼玉及笄的时候,儿臣也去给她做赞者。”

    林嫤听着笑了起来,道:“好!”

    少年时候的友谊总是最纯最纯的,恨不能自己所有重要的时刻都跟对方分享。林嫤看着她们,倒是有些想起了自己和嫄娘小的时候。

    林嫤又问胡淑妃道:“大公主及笄礼上的正宾,你想要请谁来?”

    胡淑妃笑着道:“娘娘的面子大,臣妾想让娘娘给臣妾拿个主意。”

    林嫤想了一下,然后问道:“请清河王妃来你觉得如何?”

    清河王府是几代圣宠不衰的王府,清河王府在宗室里也有威望,清河王妃的名声也好,又是皇后的姑母,胡淑妃笑着道:“若是清河王妃愿意来,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她原本是想请延王妃或者恒王妃的,但既然皇后提出清河王妃,胡淑妃觉得这个人选也好,而且清河王妃的资辈也老。

    林嫤道:“到时候大公主的及笄礼就在长坤宫办吧,这里的场地大。到时候你想请些谁过来,写个单子给本宫。”

    胡淑妃笑着道是。

    林嫤又和胡淑妃继续讨论了一下大公主的及笄礼,比如及笄礼上的衣服要什么样的,该请谁来等等,等说完之后,林嫤又说起了胡淑妃的父亲胡大人。

    林嫤笑着道:“你父亲这些年做得很不错,如今南北直道已经修建过半,其中少不了你父亲的功劳。皇上在本宫面前,对你父亲多有夸奖。”

    胡淑妃听着高兴起来,连忙对林嫤道:“都是皇上的信重,父亲是皇上的臣子,自当尽忠皇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林嫤道:“皇上是不会亏待忠臣的,胡大人忠心,皇上心里都会记得。”

    说着还故意卖了个人情给胡淑妃,道:“总之胡大人将直道修建完成之后,会前途无量。”

    胡大人如今是户部侍郎,等到直道修建完成,少不了就能升为一部尚书。再熬个两三年,等现在内阁有人退下来了,他有修建直道的资历,就是入阁也不足为奇。

    为官为官,最大的理想不就是封侯拜相,入阁是所有文官最高的目标。

    胡淑妃自然明白林嫤说的话,简直高兴得有些不知所以然,道:“皇上厚爱,臣妾代父亲谢过皇上的主隆恩。”

    大公主看着胡淑妃,也为母妃和外祖家高兴起来。

    林嫤喝了一口茶,没有再说什么。

    胡淑妃又陪着林嫤说了一会儿话,然后就告辞离开长坤宫了,走得时候,连脚步都有些像是在飘起来。

    穆清倒是笑着跟林嫤道:“好久没有看到胡淑妃这么高兴的样子了。“前段时间因为四皇子的事,胡淑妃有好一段时间都是闷闷不乐,与四皇子重归于好的时候,毕竟之前还是留下点嫌隙,仍还需要时间渐渐淡忘和磨合。

    林嫤没有说什么,转而吩咐穆清道:“你去吩咐慕枝一样,让她明日去一趟武国公府,将幼玉接进宫来。”想了想,又道:“将承鸿也一起接进来。”(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九章 封号(10月月票90的加更)

    皇帝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林嫤正坐在榻上,手握着笔在画什么东西,认真得连皇帝进来都不知道。

    皇帝背着手走过去啾了一眼,然后问道:“你这是在画簪子?”

    皇帝是知道林嫤有时候会自己花一些簪子钗子之类的首饰让人打出来戴的。

    林嫤没有抬头,继续一边画一边“嗯”了一声,接着才反应过来,扭过头看着皇帝,道:“皇上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一点声音都没有。”

    皇帝道:“是你画得认真,连朕进来都没发现。”

    林嫤笑了起来,然后指了纸上画好的簪子的模子给皇帝看,问他道:“皇上觉得,这样的簪子好不好看?”

    皇帝问道:“你是要打出来给自己戴?”

    林嫤道:“不是,给大公主。”说着转过头看着皇帝,道:“皇上可别跟臣妾说,您不记得大公主下个月就及笄了。”

    皇帝当然记得。

    林嫤继续道:“我让尚服局给她裁了衣裳,也打了一些首饰,但我还想亲自花几个首饰的样式打出来赏给她。”正好幼玉也快及笄了,到时候就做一式两份的东西,给大公主一份,给幼玉一份。

    大公主和幼玉的感情也好,也喜欢这样戴一模一样的东西,有时候首饰都是会换着戴。

    林嫤想了一下,又念起道:“就是不知道到时候程家会不会送簪子进来,大公主的及笄礼上,是用程家送的簪子好,还是用我赏给她的簪子好,或者胡淑妃那里也有准备。”

    皇帝倒是有些有女初长成的失落感,走到另外一边坐下,随便翻了翻几**嫤已经画好的簪子样式,然后说起道:“今日七郎的父亲跟朕说起,说是汤和大长公主最近的身体越来越不好,想让琉儿早点与七郎成亲。汤和大长公主最疼七郎这个孙子,想让汤和大长公主看到七郎娶妻生子。”

    林嫤道:“程家的意思,是想让大公主及笄之后就成亲?皇上不是说要留大公主到十六岁。”

    皇帝拍了拍自己的额头,所以这才是让皇帝苦恼的地方。

    想不答应吧,又显得他这个皇帝不近人情,汤和大长公主毕竟是他唯一的姑母,辈分也摆在那里,想答应吧,皇帝又是真心想多留大公主一些日子的。

    林嫤又问起道:“汤和大长公主的身体真的很不好吗?不会是想让大公主早点下降说出来的托词吧?”

    皇帝道:“程家怎么会拿姑母的身体开玩笑,更何况汤和大长公主今年也七十有三了,这两年也的确是身体状况每况愈下,随时可能会发生点什么谁也说不好,程家有这样的担忧也不足为奇。”

    林嫤听着点了点头,汤和大长公主这两年的确是极少出来活动了。

    林嫤想起了自己的祖母,李氏过了今年也是七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过了七十也是一样活一天少一天。

    李氏这两年也很少出来了,家里的事交给了齐氏和庄氏,外面的事则交给了林勇和林英,想一想,李氏进宫都是大半年前的事情了。




继后守则分节阅读262
    只要想到李氏可能很快就会如同庄老夫人那样老去,林嫤便觉得心里不好受,有些空落落的。

    林嫤不让自己去想这些事,又问起皇帝道:“那皇上是打算今年就让大公主出阁,还是等到明年再说。若是今年,臣妾总要让六尚局准备起来了。大头的东西虽然礼部会准备,但是一些衣裳首饰摆件家具之类的,还是要准备的。”

    皇帝道:“让朕想想再说吧。”

    林嫤心道,那就从现在开始准备吧,早准备总比晚准备好。

    皇帝坐了一下,想到了什么,又站起来,从林嫤手里接了笔过来,找了一张干净的白纸,然后在纸上下了几个大字。

    皇帝一气呼成,在纸上写下“福慧”和“永安”两字词,然后问林嫤道:“你觉得这两个词,哪一个好?”

    林嫤问道:“皇上是给大公主定封号?”

    皇帝点了点头。

    林嫤想了一下,然后指了指“福慧”两个字,道:“福慧吧,意头好一些,希望大公主福气永寿,慧字也合了大公主的聪慧。”

    皇帝想了一下,然后将“福慧”两个字圈了起来,这就将“福慧”定下了给大公主作封号。

    林嫤准备好了给大公主及笄用的首饰,不过林嫤的准备明显是多余了。

    在大公主及笄的前几天,汤和大长公主府送了一支簪子进来。

    林婠和大公主围在一起看着匣子里放着的簪子,林婠自小也是见惯了好东西,但也还是忍不住惊叹起来,“哇”了一声,道:“好漂亮啊!”

    那是极漂亮的一支点翠鸾凤衔珠流苏簪,鸾凤鸟展翅,嘴里衔着一颗东珠,尾巴上的流苏层层垂落,鸾凤鸟身上全由点翠做成,簪头上的鸾凤鸟看起来栩栩如生,仿佛能飞起来似的。

    大公主看着既有些害羞,又有些欣喜,更有着喜欢。

    林嫤笑着道:“听说这簪子是当年徐后常戴的东西,太宗皇帝亲自画的样式,让人制成送给了徐后。后来给了汤和大长公主,倒是没有想到汤和大长公主会将它送给了你。”

    说起是长辈的东西,总是会怀有几分敬畏的,更何况这还是当年徐后的东西。大公主听着,看这支簪子立刻就敬畏和郑重起来,问林嫤道:“既然是徐后的东西,那儿臣及笄那天戴这支簪子好吗?”

    林嫤温和道:“有什么不好的,汤和大长公主既然送给了你,那就是你的。这也正说明了汤和大长公主和程家重视你,你若真的想让程家高兴,那就在及笄那天漂漂亮亮的戴出去给人看,告诉大家这是汤和大长公主赏给你的,这样汤和大长公主才会心里高兴呢。”

    林婠小心翼翼的在簪子上面摸了一把,然后笑着道:“我看,说不好是程七郎从汤和大长公主那里搜罗来的,然后将这好东西送进来讨好你。”

    大公主有些脸红的道:“你别胡说,七哥哥才不会做这样的事呢。”说着又故意对林婠撇了一下嘴,道:“等你及笄的时候你就知道了,说不好王家也会给你送簪子来。”

    林婠有些不以为意的道:“王家能有什么好东西,难道还能拿出比这支鸾凤簪更好的东西来?”说着又笑着对林嫤撒娇道:“等到我及笄那天,我要戴我姐姐给我的簪子。”

    林嫤无奈道:“你呀,别小看王家。王家是几百年的世家,底蕴不是常人能比的,家中不乏好东西。”

    林婠仍旧不服气,道:“他们家诗书传家,底蕴是书,又不是簪子这些东西,听说他们家的书倒是有好几院子。”(未完待续。)

    第四百章 大公主及笄

    长坤宫里。

    林嫤笑着跟清河王妃道:“……要麻烦姑母了,大公主是皇上的长女,她的及笄礼重要办漂亮了,才好给下面的公主们做榜样。如今宗室里,除了汤和大长公主,资历辈分最长的也就是姑母,所以只能拜托姑母来给大公主做这个正宾。”

    清河王妃大手一挥,十分豪气的道:“这算什么,娘娘是知道臣妇的,最喜欢掺和这些闲事。再说,给大公主做正宾,那也是臣妇的荣幸。”说着顿了一下,又跟林嫤道:“不过臣妇也有件事要求娘娘的,娘娘赏臣妇件东西,臣妇好给我家大郎下娉去。”

    林嫤听着愣了一下,才惊觉清河王妃是孙子都快娶媳妇的人了。

    这几天,林嫤总有一种身边的长辈一个一个都在老去之感,这真是不怎么好受的事情。

    林嫤笑着道:“这算什么难事,等一下我就挑几样东西,让姑母带出宫去。”说着又问起道:“大郎定下的是哪家的姑娘?”

    清河王妃道:“静宁长公主的孙女。臣妇本来有些看不上静宁这个人,一辈子爱钻研投机取巧,不过她家那小姑娘臣妇倒是去看了,模样好,性儿也不错。最重要的是,她母亲的品行不错,教出来的孩子应该不会差。”

    大约是受到先帝晚年皇子争储的影响,先帝的几个长公主,也都爱钻营取巧喜欢折腾的人,像是静安长公主,像是静宁长公主。

    不过静宁长公主大约是长子和长媳还能拎得清,所以静宁长公主府至今还没闹出什么乱子来,不像是静安长公主府,只从宁玉远嫁苗疆之后,公主和驸马争吵不休,几个儿子也是互相指责,如今都快乱得不成样子了。

    静宁长公主最喜欢的不是长子,对长媳也有一百个不满,最得她喜爱的反而会讨好卖乖能奉承她的次子和二媳妇,而她的次子有个二房正是中山侯的庶女。
1...185186187188189...2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