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后守则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梅雨知时节
林嫤将大公主叫到身边对她道:“你的汤沐邑在山东济南,有良田十万亩,那里的土地肥沃,每年的出息都是丰足的。母后是有教过你管家的,你的汤沐邑你要派谁去管理你自己决定,以后的出息也都会归在你的公主府里。”
大公主有些羞涩,有些腼腆的笑着道:“父皇和母后疼儿臣。”
林嫤拍了拍她的手,道:“你是个好孩子,值得人疼。在宫里有你父皇母妃还有母后疼你,等以后成了婚,七郎依旧会疼你的。”又道:“夫妻之间难免会有小口角,若是以后成了亲,你和七郎之间有些无伤大雅的小矛盾,相互宽容着也就过去了。倘若七郎做了大的错事,你就进宫来告诉父皇和母后。别忘了,你是皇家的公主,是你父皇手里捧着的明珠。”
大公主道:“是,儿臣记得。”
在给大公主办完册封礼之后,崔家那边,也终于挑出了准备送进东宫的人选。
是太子妃一位堂叔的女儿,庶出。
太子妃领着她进宫来给林嫤看了一眼,模样挺周正,性子看着也乖巧,温温驯驯的跟在太子妃的身后,每说一句话都会先看一眼太子妃。
听说崔家的人特意请了相士来看,说她有宜男像。
林嫤让人赏赐了她一个玉手镯,问了两句话,然后就打发她和太子妃走了。
太子妃和太子商量着给了她正七品昭顺的份位。
继后守则分节阅读268
到了七月的时候,林婠及笄。
林婠和王家大郎的婚期最终定在了九月初,林婠出了阁,林承正就走马上任和林承刚一起去往西北。
而在林婠及笄之前,林婼带着自己的小儿子从泉州回到了京城,回来后进宫来给林嫤请安。
如今的林婼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长女栗娘和长子文郎,当年林婼随着赵凛外任的时候,两个孩子由赵老夫人带着,后来林婼和赵凛在泉州任上又生下了幼子词郎。
算上赵凛那位姨娘生的儿子,如今的赵凛是三子一女。
林婼这次进宫,只带了自己的长女和长子。
林嫤招手将栗娘和文郎叫到了身边来,笑着给他们递了一块糕点,然后含笑问林婼道:“怎么没将词郎一起带进宫来?我这个姨母可还没见过她。”
如今的林婼比以前温柔了许多,大约是日子过得好的原因,眉目间还多了一份和善,对林嫤温笑了笑,道:“回娘娘,词郎太小了,性儿还有些不定,将他带进宫来,恐会冲撞了宫里的贵人们。”
林嫤没有再说什么,又问起道:“这次是你带着孩子先回来,赵凛呢?”
林婼又道:“回娘娘,相公在任上不能随意走开。听相公说,待到明年开春,相公也要调回京城来了。既然如此,臣妇想着刚好兄长从西北回来,我们兄妹将近十年未见,加上幼玉九月就要出阁,不如臣妇带着孩子先回京,赶在兄长和六弟回西北之前与兄长和六弟相见上一面,顺便送幼玉出门子,等到明年开春,相公也就回来了。”
林嫤道:“回来也好,赵老夫人一人在家教导抚养几个孩子也辛苦。”说着又摸了摸栗娘和文郎的脑袋,道:“何况栗娘和文郎也需要母亲陪在他们身边。”
林婼道:“是,臣妇正是这样想的。”说着也看向自己的两个孩子,又道:“何况文郎现在也大了,需要找个先生来教他读书。臣妇这次回来,正要给她找个好先生。”
赵老夫人虽然有这个心思督促孙子念书,但毕竟没有这个人脉能找到好先生。赵家是走科举路子的,文郎以后能有什么样的前程,除了看他老子能走到什么位子,还要看他自己能不能考出来。
林嫤听着点了点头,又问道:“姐姐这几年与赵凛在任上好吗,皇上对赵凛多有夸赞,说他任上干得很不错。”
林婼道:“回娘娘,相公这几年在任上勤勤勉勉,总算没有大过,未曾辜负圣恩。”
林婼留在长坤宫里继续与林嫤说了半天的话,然后就带着孩子告退离开了。林嫤给她赏赐了东西,然后让人送她到宫门口。(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章 许诺
婼走后,林嫤坐了一会,觉得无聊,干脆让人将库册拿了出来。
皇帝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林嫤坐在榻上,拿了一支毛笔在库册上划来划去。
皇帝走到她背后,凑上前去看了一眼,然后问道:“你这是在做什么?是要给谁赏东西?”
林嫤突然听到他的声音吓了一跳,惊呼了一声然后拍着胸口,然后回过头来看着皇帝,有些抱怨道:“皇上真是的,进来怎么也不出声。”
皇帝笑着拍了拍她的额头,道:“看得这般认真。”说着绕到她另外一边坐下,继续问道:“你打算给谁赏东西?”
林嫤放下笔,一边道:“不是,我是打算挑一些东西出来给大公主和幼玉做添妆。”大公主和幼玉都是今年出门子。
说着又道:“对了,上次苗疆王不是上贡了许多宝石和玉石,皇上给了我许多,我打算给大公主和幼玉各一匣子做添妆。”
皇帝笑道:“你倒是舍得,平时不见你拿出来做首饰用,给大公主和幼玉倒是大方。”
林嫤笑着道:“臣妾的首饰多得都快戴不完了,尚功局送来的,皇上赏的,还有其他人进献上来的,臣妾只有一个脑袋两只手,那里戴得下许多,就是天天不重样的戴着也戴不完。反正这些东西留在我这里也是压箱底,用也用不上,还不如给了大公主和幼玉。”
说着又笑了笑,对皇帝嗔道:“再说皇上私库的册子和钥匙还在臣妾这里,臣妾想要好簪子戴了,还怕在皇上的私库里找不到好东西。”
皇帝谑笑道:“朕那点东西,可不够你惦记。”又道:“罢了,一个是朕的闺女,一个是你的妹妹,也不算给了外人,你爱给就给吧。”
林嫤笑了笑,然后又拿起桌子上放着的两只簪子,举起来给皇帝看,问道:“这两支簪子,哪一支好看?”
皇帝随意的用手摸了摸,一支是金崐点珠桃花簪,一支是翠翘金雀碧玉簪,都是极精致的簪子。
皇帝问道:“你要戴?”
林嫤摇了摇头,道:“不是,给幼玉及笄礼上用。”
皇帝瞧了两眼,指了指那支翠翘金雀碧玉簪,道:“用这支碧玉簪吧,小姑娘家,戴玉好看。”
林嫤想了想,然后将那支翠翘金雀碧玉簪放了出来,将金崐点珠桃花簪放了回去,道:“那我就将这支金崐点珠桃花簪给幼玉及笄礼上用,那支金崐点珠桃花簪就放在她的添妆里。”
林嫤招了招手,让宫女将桌子上的东西撤走,然后又一边问道:“对了,今日婼娘进宫了,听她说赵凛明年就要调回京城来了?”
皇帝点了点头,道:“赵凛外任也有几年了,他在任上做得很不错。南北直道修建,要不是有他在任上镇住一些伺机挑事的人,绝不可能进行得这么顺利。赵凛是个可用之才,调回来放在六部,再历练个几年,正好给太子用。”
林嫤倒是有些好奇起来,道:“直道修建也有三四年了,如今究竟修到什么地方了?还要多久才能修好?”
皇帝道:“快了,最多再修个两年,就可以完全通行了。”
皇帝说到这里,却是心里舒出一口气。
南北直道从开始修建到现在,走得十分不容易,国库拿不出足够的银钱便算计吴家的银钱,中间有人以劳民伤财反对和伺机阻挠,甚至将一些天灾说成是对他这个皇帝劳民伤财好大喜功的天罚。
中间国库拮据,皇帝一度担心直道工程会因为资金不足而半路腰斩。
好在这两年海埠开通之后,海外贸易繁荣,赋税快速增长,填补了直道修建的资金缺口。
可见当初他坚持要开通沿海商埠的确是正确的,虽然导致倭寇海盗增多,但有崔家在沿海镇守,并未过多的伤害到沿岸百姓。
皇帝又拉着林嫤的手笑道:“等到直道修好,朕带你走直道到江南看一看去。”
林嫤眼睛一亮,有些欢快起来,道:“皇上金口玉言,可别哄我,到时候可要真的带我去。”
说到江南,林嫤还只是在小的时候和庄氏一起去庄家的时候去过,若是真能去看看,林嫤心里倒是极高兴的。
自从她进宫之后,年年月月的被关在宫里,除了偶尔陪着皇帝去千行山狩猎,几乎没有机会出过宫。别说去江南了,哪怕就只是去近一点的地方透透气,林嫤也是觉得是好的。
皇帝见林嫤高兴,心里顿时也觉得这件事重要起来,坐直了身子,捏了捏林嫤的手,认真道:“自然带你去,朕什么时候骗过你。”说着又跟他规划起了路线,道:“咱们先去江南,从京城出发沿途一路到江浙去,朕带你去看看如今海埠繁荣的海外贸易。再从江南出发,一路沿着直道去西北看一看。西北是你生活过的地方,你一定想去看看。”
林嫤听着也憧憬起来,她也有些怀念西北。西北的风沙,那里淳朴的百姓,以及那里镇守边关的将士们,都是她小时候的记忆。
不过林嫤想着想着,又觉得不对,道:“这样一去,少说也得半年吧,朝里的事情皇上不管了?”
从京城到江南,再从江南到西北,最后从西北回到京城,相当是将大梁绕了一圈,就是赶路走完,也要两三个月,更别说是这样一路游山玩水的去。
皇帝可是爱操心的性子,勤政爱民,真让他半年不上朝,出去游山玩水,林嫤可不相信他能说扔下就扔下。
然后便有些控诉的看着皇帝,可见他还是哄她的。
皇帝笑了起来,道:“不是还有太子在,到时候让太子监国,我们就带着孩子出去玩去。”
太子已经二十多岁了,正好也该放他练练手了。让他全权监国,也能树立他的权威。
林嫤这才有些雀跃起来,道:“那要将直道赶紧修好,臣妾可有些迫不及待了。”
皇帝看着她高兴的样子,忍不住自己也高兴起来,道:“好,朕这就下令督促中山侯和胡炯赶工完成。”(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一章 换牙
林婠及笄。
庄氏给这个小女儿操办了一场盛重的及笄礼。
林嫤请了恒王妃在自己妹妹的及笄礼上做正宾,大公主给她做赞者,让慕枝和慕兰回去帮着庄氏一起操办。
林嫤并没有亲自去林婠的及笄礼上观礼,倒是瑞公主和珺公主跟着大公主去了,回来后叽叽喳喳的跟林嫤说起及笄礼上的事。说起武国公府真热闹,去了好多人,有谁谁谁和谁谁谁等等。
说完又问林嫤道:“母后,我以后是不是也要办这样的及笄礼?”
林嫤一边绣着一个荷包,一边回答她道:“当然,等你办了及笄礼,就表示你长大了。”说着顿了一下,又道:“不过这还要好多年以后,你现在还小呢。”
瑞公主笑嘻嘻的凑到她跟前道:“其实我不小了,我七岁了。”
林嫤将针插进荷包里,将手指按在她的额头上将她推开,道:“不要靠太近,小心母后的针扎到你。”然后又道:“七岁也小,还没有母后的胸口高。”说着想起了什么,又问道:“你连牙都还没换。”
瑞公主嘟了嘟嘴,道:“我不要换牙,上次二姐姐的牙齿掉了,说话都漏风的,丑丑的,二姐姐都不敢出门,我才不要像她那样。”
林嫤道:“你不换也不行,每个人都是要换的。”
瑞公主然后就有些不高兴起来了,坐到一边,脸上带着忧愁,然后用舌尖刮了刮自己的牙齿,然后发现上门牙好像动了一下,松松的。然后瑞公主连忙将舌头收了回来不敢再碰,心道,她才不要换牙齿。
林嫤倒是有些碎碎念道:“说来也怪了,你小时候出牙早,母后还以为你换牙也会早,结果你却到现在还没开始换牙。”
结果不说还好,一说到了第二天吃早膳的时候,瑞公主正在咬一个虾饺,结果“咯噔”一下,瑞公主突然咬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然后她便感觉自己的牙床好像空了一个地方。
瑞公主连忙将嘴巴里的虾饺吐了出来,然后发现上面赫然有一个乳白的底端带着血的牙齿,瑞公主一见,马上“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皇帝见了,连忙问道:“怎么了?”说着放下筷子伸手过去哄她。
林嫤也放下筷子看过去,一脸的奇怪。
瑞公主“哇哇”的一边哭一边道:“我的牙齿掉了,都怪母后乌鸦嘴!”
皇帝看向她的嘴巴,发现门牙少了一个,再看向桌上的碟子,然后呵呵笑了起来,道:“父皇还以为是什么,原来是父皇的小宝贝换牙了。”
继后守则分节阅读269
说着伸手将她揽在自己怀里,道:“好了好了不哭了,换牙是好事,说明瑞儿要长大了。”说着又问道:“是不是牙床疼?先用水簌簌口,里面可能有血。”
说着叫宫女端了水过来,亲自捧着喂她漱口。
瑞公主喝了两口水,漱了漱,吐出来后,转身靠在皇帝怀里继续哭,伤心得不得了的唤道:“父皇……”一喊发现自己嘴巴漏风了,连忙又打住,然后越发伤心起来。
皇帝揽着她轻轻的拍着哄着她。
林嫤见了不由好笑起来,道:“换个牙齿就能让你伤心成这样?”
珺公主也在旁边道:“姐姐,你太爱哭了!”说着想到什么,又有些担心起来,转头仰着头问林嫤道:“母后,以后是不是我的牙齿也会掉?”
林嫤道:“当然!”
珺公主默默的低下头去,哎呀,好害怕,难怪姐姐哭。
皇帝一边哄着她一边道:“不哭不哭,牙齿掉了很快就会长出来的。”说着又推开她道:“让父皇看看,你掉的是上门牙还是下门牙,要是掉的下门牙就要丢屋顶上去,下门牙要丢床底下去,要不然以后牙齿会长不齐。”
瑞公主却一直赖着靠在皇帝身上,并不肯给她看。
皇帝哄了她许久才将哄停了,但肩膀还是一抽一抽的,眼睛红红的,像只可怜的小竹熊。
用完的早膳之后,皇帝带着她将掉下来的牙齿一起扔到了屋顶上,然后笑着对瑞公主道:“看,一扔就扔到屋顶上去了,瑞儿以后的牙齿一定会长得漂漂亮亮的。”
瑞公主这才点了点头。
因为掉了牙齿,瑞公主这一整天都心情不好,待在长坤宫里不肯出门,也不肯说话。
林婠因为昨天及笄得了林嫤的赏,今日自然要进宫谢恩的,进来之后知道瑞公主掉了牙齿,又看她坐在角落里谁也不理一副伤心的样子,于是想要逗一逗她,故意走到她身边笑着道:“……听说瑞公主你换牙了,来来来,张开嘴巴让姨母看看。或者说句话听听,看会不会说话漏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