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后守则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梅雨知时节
第四百八十一章 身份
等从陈陵的屋里回来,林嫤仍还是忍不住问皇帝道:“你们以为那孩子到底是谁啊?皇上刚才和父亲谈论的话,臣妾怎么一点都听不懂。”
皇帝坐在榻上,脸上仍是微微蹙着眉,跟林嫤道:“先帝时候显赫一时的陈家,你是知道的。”
林嫤当然知道,先帝时候的后族,先帝废后陈皇后的娘家。但是因为后来陈后与祁王联合逼宫谋反,最后陈后被废被诛,陈家作为后族参与了谋反之事,同样遭到抄家灭族。
皇帝道:“那孩子长得很像当年的六国舅陈茗。”
如果说长得像只是巧合,但是再加上一个同样姓“陈”,那这个孩子就极有可能是当年陈家抄家灭族时的漏网之鱼了。
林嫤听着有些明白过来,问道:“皇上是怀疑这个孩子是当年六国舅的孩子。”
难过路上救起这个孩子的时候,皇帝要一起带回来。若是只是普通的孩子晕倒在路上,让太医看一眼,然后让一个人送到附近的人家让人医治一下就是的,倒是并不需要带回来,还耽误自己的行程。
但接着又觉得不对,道:“咦,不对呀,陈家被抄家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若是当年六国舅的儿子,现在少说也有二十岁了。但这个孩子只有十岁左右。”
皇帝道:“当年陈后谋反事发之前,六国舅有个庶子报了病逝。当年那个庶子大概十一二岁左右吧,若是他不是病逝而是被陈家送走逃了出来,然后娶妻生子,孩子十岁也就差不多了。”
林嫤听着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当年陈后和祁王谋反的时候,林嫤年纪不过六七岁,许多事情自然知道的不是那么清楚的。而陈家报了病逝的孩子又是个庶子,实在不引人注目,加上现在已经过了二十年,林嫤不知道也不足为奇。
当年陈家也是手握兵权的重臣,又出了一个皇后,皇后还生有嫡太子,真的是风光无限,显赫一时,就如同现在的林家。结果因为陈后与祁王谋反之事,最终导致一族被灭,连几岁的孩子都不能幸免。
从中也可见外戚虽然看着风光,但也是极其危险的一门活,一着不慎,就可能全族陪葬。
皇帝继续道:“六国舅这个人其实不错,朕小时常受其他兄弟的欺负,他也曾替朕解过围。”说着顿了一下,又道:“其实当年陈家没灭族也算有些冤枉,陈后与祁王谋反,帮着陈后的只有陈家的大房,陈家其他人是不同意她这么做的。但是陈后事败,受牵连的却是整个陈家。”
林嫤叹了一口气,所以这就是宗族连坐的力量。倘若有一天她犯了错,不管林家无不无辜,都要受到她的牵连。而如果林家犯了错,她这个皇后一样坐不稳。
其实陈后这个人也算可怜得很,她是先帝的原配,悼太子未被害死之前,她算得上是个贤惠的皇后。先帝风流,后宫众多,但她却能让这么多的皇子皇女活了下来,可见也并不是一个特别坏的人。
只是后来太子被二王爷毒死,自此之后陈后性情大变。后来皇帝又杀了二王爷立了皇帝为太子,陈后按照谁是最后得益者谁就是凶手的想法,加上祁王的从中作梗和挑拨离间,认为是皇帝撺掇二王爷毒杀了太子,于是在先帝万年病入膏肓的时候,联合祁王逼宫谋反想要杀了皇帝和先帝。
陈后以为是为子报仇,殊不知祁王才是撺掇二王爷毒死太子的那一个。
林嫤问道:“那皇上想要将那个孩子怎么办呢?”说着又担心道:“你说他不会是故意回来找皇上报仇的吧?”然后林嫤顿时脑补了一出“旧臣被冤杀,旧臣之子回来找皇帝报仇”的大戏。
皇帝给了林嫤一个无聊的眼神,道:“什么报仇,当年陈后谋反是事实,陈家受其牵连被先帝下令灭族并不算全然冤枉。陈家就算真要找人报仇,那也该是找陈后祁王或先帝,与朕有什么关系。朕既没有逼迫陈后谋反,也没有下令诛杀陈氏一族,朕当年可还替他陈家求过情。更何况真要报仇谁会派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过来,陈家辛辛苦苦将他父母送了出来,可是为了陈家的香火的,而不是回来报仇送死的。”
说着又问林嫤道:“若是你,好不容易送出去的孩子,你会希望他回来找朕这个继皇帝报仇吗?”
林嫤耸了耸肩,那自然是不会的。不管冤不冤枉,陈家一族被灭族已经是事实,回来找皇家报仇根本上蚍蜉撼大树,不能完成的事情。既然如此,她自然希望逃出去的人好好的或者,继承家族的香火。再说,先帝下令灭陈家一族,并不算冤枉。
皇帝又道:“朕已经让你父亲去查这个孩子的身世了,查出来他是不是当年的陈家后人再说吧。”
林嫤看了皇帝一眼,又有些担忧的问道:“查出来如果是呢,皇上打算怎么办?会不会斩草除根。”
皇帝看了她一眼,道:“朕还没这么狠心。”
林英查的还是很快的,不过半天的功夫,就查出来陈陵与父母确实是遇到了山贼,他的父母也确实是遇害了。只知道他们是外来人,几年前搬到附近的一个村子里居住,这一家人平日不怎么与人交往。
但是他们一家来了之后,村子里就接连不断的发生灾祸,村子里的人认为是他们一家将灾祸带到了村子,于是将他们赶了出来。然后他们遇到了山贼,父母遇害,只有陈陵逃了出来。
林英跟皇帝道:“臣还查到,向山贼告发让山贼去打劫陈陵一家的人,就是村子里的村民。”
皇帝听着摇了摇头,道:“真是人心险恶,教化不开。”说着又对林英道:“向当地的官府传朕的话,将山上的山贼窝端了。”说着又皱了皱眉,道:“那些山贼能随意在路上打劫,少不了官府的不作为。”恐怕连官匪勾结都有可能。
皇帝很有些失望,这一路上,皇帝见了太多他的臣子令他失望的事。
林英道了一声是,接着又道:“时间有限,臣能查出来的就这么多,若还要再深入查那孩子的身世,恐怕还需要些时日。皇上,可还要继续往下查?”
皇帝道:“算了,不必查了。不管他是不是当年陈家的孩子,查出来也已经无意义。”他既然没打算杀他,又何必多此一举。
林英又问道:“那皇上打算,将那孩子怎么安排?”
皇帝道:“在附近找一户殷实的人家,留些银子,交给他们抚养吧。”
结果过了没有多久,珺公主就跑来跟皇帝道:“父皇,您让小哥哥跟着我们吧,他没了爹爹又没了娘,好可怜。”
皇帝笑着问她道:“你好像很喜欢他。”说着又道:“让他跟着我们是不行的,以后我们回宫,难道还将他带进宫不成。”
珺公主道:“那又为什么不行,反正宫里空房子这么多,或者父皇你让他住到四哥哥的宫里去,以后让他陪着四哥哥读书。”说着又撒娇道:“父皇,您就留下他吧,您看他多可怜啊。”
珺公主难道有这么坚持一件事的时候,皇帝有些不忍心拒绝女儿,想了一下,于是开口道:“那行吧,暂时让他跟着我们一起。”
大不了以后回京,将他扔给林英,让林家养着他,以后林家就当养一个门生。
珺公主高兴起来,抱着皇帝的脖子在他脸上亲了两口,道:“谢谢父皇,父皇真是好人。”
皇帝笑着摸了摸她的头,然后捏了捏她的小脸。(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二章 挂在嘴边
车厢里面,珺公主坐在林嫤旁边,仰着头忧心忡忡的问林嫤道:“母后,小哥哥在后面的马车里,您说宫人姐姐们能照顾好他吗?”
林嫤正在看书,闻言摸了摸她的脑袋,笑着道:“当然。”
珺公主放心了一点,重新托着下巴垂着头好像在想些什么。
过了一会,珺公主又抬起头来对林嫤道:“那母后,您让父皇下令让大家走慢一点,小哥哥身上有伤,走太快了不利于伤口痊愈呢。”
林嫤还未来得及说话,在帮珏公主解着一个九连环的瑞公主这时候开口道:“自从救了你的小哥哥,你就整天小哥哥长小哥哥短的,这么喜欢你的小哥哥,以后让他做你的驸马得了。”
珺公主听着不高兴起来,抱着林嫤的手臂不满的撒娇道:“母后,您看姐姐。”
林嫤笑了笑,然后对瑞公主道:“好了,别逗你妹妹,你又不是不知道她不禁逗。”
瑞公主嘿嘿的笑道:“母后,我可不是开玩笑。您看珺儿,是不是将小哥哥挂在嘴边。”
珺公主嘟囔着道:“我才不像你,早早的就想嫁人。我以后是要陪着父皇和母后,才不要嫁人。”
等到队伍中途休息的时候,珺公主说要到后面的马车去看看陈陵。
结果去了之后就没有再回来,而是派了一个人回来告诉林嫤,她觉得小哥哥一个人在后面马车太孤单了,她要在后面的马车陪着小哥哥。
瑞公主听着忍不住跟林嫤道:“母后,您看吧,珺儿就是十分喜欢那个叫陈陵的,她对别家的小公子可不像对陈陵这样殷勤。”
林嫤道:“珺儿现在渐渐大了,喜欢自己交朋友很正常。”说着用手指按着瑞公主的脑袋,将它推了一下,道:“你呀,乖乖的坐着,别像个长舌妇似的。”
瑞公主不满的林嫤做了个鬼脸,然后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继续帮着珏公主解九连环。
过了一会,桓小皇子被人抱着从车厢外掀开帘子走了进来,进来后笑眯眯的看着林嫤。
他身上穿着一身银光闪闪十分威武的铠甲——那是皇帝特意给他做的服饰,他很喜欢,所以三天两头都会让林嫤找出来给他穿上,无论天气有多热。
他走到了林嫤身边,伸手抱着林嫤的脖子。再接着,皇帝也从外面上了马车,瑞公主和珏公主见了纷纷笑着喊了一声:“父皇。”
继后守则分节阅读313
林嫤在劝桓小皇子将身上的铠甲脱下来,正值五月的天气,中午的时候天气热得很,哪怕车厢里放了有冰山。而铠甲厚实密封且重得很,桓小皇子穿着在身上,林嫤随便在他身上一模就发现他身上全是汗。
但尽管这样,桓小皇子却仍是对着林嫤摇着头道:“不要,不要脱。”
皇帝在车厢里扫了一眼,然后问起珺公主道:“珺儿呢?”
林嫤道:“在后面的马车呢。”
瑞公主则是笑嘻嘻的跟皇帝揶揄道:“父皇,珺儿去陪她的小哥哥去了。”
皇帝听着没有说什么,然后便走到林嫤身边坐了下来。
从江南往西北,在直道的一路上风光极美。新修建完成的直道还看得出新土的模样。
皇帝和林嫤在这一路,白天慢悠悠的赶路,晚上或者歇在驿站,或者是在附近的城镇歇息一晚。偶尔遇到有趣热闹的市镇,还会停下来游玩两天,偶尔还能遇到有趣的事。
他们这一路上走走停停的,等到达的西北的时候,夏天都已经快过完了,而陈陵的伤势也已经好得差不多,可以下地走动了。
南北直道只剩下延州一段还不曾开通,他们到达延州时,绕道另外一条官道到达榆林城。
林承正和林承刚领着榆林的官员和军中的一些将领,在榆林城外跪迎了他们。
瑞公主和珺公主都还记得林承正这个疼爱她们的舅舅,一从马车上下来,便挥着手喊了一声“舅舅”。
林承正来西北的时候桓小皇子和珏公主年纪虽然还小,但多多少少也已经有些记事了,对林承正也有些影响,但感觉起来就比瑞公主和珺公主要生疏了许多。
林嫤也想见见这个已经有两年多未见的弟弟,跟着皇帝下了马车。
跟两年多前比起来,林承正的模样有了一些变化,西北的风沙将他磨砺得比以往更加的粗糙强健和成熟,还有已经留了胡子已经步入而立之年的林承刚。
皇帝含笑着对他们叫了平身,林承正和林承刚领着官员将领谢恩之后站起来,先对着皇帝恭敬的喊了一声“皇上”,接着林承正再将目光转向林嫤,显得有些热泪盈眶的唤了一声“娘娘”,又对着站在皇帝身边的林英喊了一声“父亲”。
亲人见面,总是格外的令人心生感动。林嫤也有些红了眼睛,对着他们点了点头,而林英看着面前的两个儿子,一边是欣慰另外一边也心生喜悦。
林嫤手里牵了桓小皇子和珏公主,低头笑着对他们道:“来,喊四舅舅和六舅舅。”
桓小皇子的性子向来大方爽快,马上就开口喊了一声:“四舅舅,六舅舅。”珏公主却有些纠结的抬起眼看了眼林嫤,然后才有些疑惑和犹疑的喊了一声:“四舅舅好,六舅舅好。”
林承正应了一声,然后目光温柔声音柔和的笑着道:“臣也问两位殿下好。”接着又叹道:“没想到两位小殿下已经长得这么高了,臣离京的时候,两位小殿下还只有这么点大。”他用手比了比,当时的他们究竟有多小。
林承正很想将两位小外甥抱起来与他们亲近,只是碍于旁边这么多的官员将领,他握了握拳头,最终将这种不合规矩的冲动忍下去了。
林承正又笑着对皇帝道:“皇上,臣已经让人在城内给皇上和娘娘还有几位小殿下安排好了住处,皇上和娘娘一路上舟车劳顿,可现在先回住处休息?”
皇帝点了点头,道:“你带路吧。”然后又带着林嫤瑞公主等人先上了马车。(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三章 西北
皇帝和林嫤入住的是在林家在西北的一处宅院。
林家的老家就是在西北榆林,林家的族屋在榆林城内占了很大的一片地方,林家除在京城的二房这一支以外,其余七房人都聚居在族屋之中。
皇帝和林嫤入住的当然不是林家的族屋,而是在榆林城内的另外一处别院。
榆林的房子与京城不同,不像京城的这么精致漂亮,花卉园林成群,里面景色优美,但是这里的房子更能挡得住西北的风沙,更加的结实。
林嫤洗漱换衣之后先休息了一会,然后与皇帝一起用了晚膳。
皇帝将林英、林承正和林承刚也一起叫了过来一起用膳,所以算得上是一顿家宴。
里面是西北特色的一些菜肴。西北地处内陆,冬天气候严寒干燥,所以菜肴一般麻辣浓酸这样浓重的口味,其中还有一碟正是林嫤以前常爱吃的酸辣凉面。
但大约是怕皇帝和几个孩子吃不惯的原因,里面还夹放了一些京菜,甚至还有一盘新鲜的小白菜和一碟新鲜的菌子汤——西北的水土不宜种植蔬菜,菌类也极难得,又因为路途遥远难以从其他地方运送蔬菜和菌类到这里来,所以蔬菜和菌类都是这里的富贵菜,甚至比一般的羊肉牛肉这些更不容易得。
动筷之前,林承正和林承刚先依次举着酒杯敬了皇帝,酒巡三盏,皇帝也显得极其高兴,笑着对林英道:“林卿,如今见到两个儿子,心里感觉如何?”
林承正和林承刚相互对视了一眼,脸上解带上了微羞的笑意,而林英则举着酒杯站起来,对皇帝道:“臣能见到两个儿子,全因皇上皇恩浩荡,臣敬皇上一杯。”说完一杯干了,然后将酒杯反面倒下表示喝完了。
皇帝笑着道:“今日你们父子三人是打算灌朕一个人。”说着又闻了闻酒杯上的酒,又道:“今日的酒是什么酒,嗯,烧刀子,极烈的酒啊。看来朕今日要醉一场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