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后守则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梅雨知时节
林嫤不以为意的道:“这可不一定,说来他们应该是遗传了本宫的呢。”
穆清笑了笑,将燕窝端起来递给她。
林嫤挥了挥手,让慕枝和慕兰都不用帮她揉了,然后结果白瓷碗像喝药一样将燕窝吃了。
等放下碗,林嫤擦了擦嘴巴,又想起了什么,于是问穆清道:“对了,这两日太子还有没有来过行宫?”
穆清道:“没有,自从上一次回去之后,太子已有半个月没有来过了。”
林嫤听着点了点头,没来是好事,这种时候什么都不做比胡乱做一些事情要好。
林嫤接着又问道:“皇上呢?”
穆清回答道:“在花园里呢,陪着几位小殿下玩。”
林嫤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道:“走吧,我们也去花园看看。”
穆清道了声是,让人多拿了一件薄披风来,然后扶着林嫤去了花园。
花园里面,桓小皇子正在跟着林英练习扎马步,两个人一大一小并排站在一起,两个人都摆出马步的姿势。
林英脸上气定神闲,表现轻松得很,显然扎马步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而六皇子就不行了,额头冒汗,身子摇晃,腿脚颤抖,显然是有些支撑不住了,于是咬着牙撑着。
而在不远处的荷花池边,皇帝则带了瑞公主珺公主和珏公主三个一人举了一个鱼竿在钓鱼。
林嫤先看到桓小皇子和林英,停下来驻足含笑看了他们一会,但也并没有出声打扰到他们。
倒是桓小皇子,看到了她脸上高兴起来,喊了一声“母后”,接着想要起来。
林英这时候却是眼睛都没抬的开口提醒道:“殿下,现在还没扎够一刻钟呢,不能起来。”
桓小皇子脸上不高兴起来,嘟了嘟嘴,不过还是听话的继续扎着马步没有起来,但声音里却带了埋怨,道:“外祖父就会哄我,说好外祖父教我功夫,外祖父却天天让我扎马步,马步又什么好扎的。”
林英嗯哼了一声,道:“所有的功夫都是从扎马步开始的,殿下如果不想扎马步了那就起来吧,那臣也只能不教殿下功夫了。反正就像臣说的,殿下肯定吃不了苦最后都是会放弃的,殿下不如现在就认输吧。”
桓小皇子一边咬牙坚持一边哼道:“我才不认输呢,外祖父说好了,我今天要是能扎满一刻钟,外祖父就要开始教我功夫,外祖父不许骗我。”
林英道:“等殿下能坚持扎完马步再说吧。”
林嫤觉得自己有必要鼓励一下儿子,笑着道:“桓儿真厉害,现在居然能扎满一刻钟的马步了。”
桓小皇子听着有些得意起来,昂首挺胸将姿势表现得更加标准起来,一边跟林嫤道:“我以后还能更厉害,等我跟外祖父学了功夫,我就可以保护母后了。”
林嫤笑着道:“好,那母后等着桓儿以后来保护母后。”说着又道:“你继续加油,母后不打扰你。”
说完先去了皇帝那里。
皇帝带着三个女儿却是气定神闲的钓着鱼,旁边的小桶里已经放了好些钓上来的鲫鱼鲤鱼等,中间还有一只手掌大的王八,王八伸着腿在爬,而鱼则在桶里扑通扑通的在跳。
荷花池边瑞公主和珺公主都跟皇帝一样,脸上气定神闲的,唯有珏公主停不下来,一会将鱼竿拉起来又放下去,一会又起来走到荷花池边去摘荷叶,一会再捡起地上的石头往湖里扔,听着石头落水的咚咚咚声,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瑞公主很是不满的道:“珏儿,你不许干坏事,你看鱼都被你们吓走了。”
林嫤看了看桶里钓上来的鱼,伸手碰了碰,然后笑着道:“不错嘛,够吃两顿的了。”
珏公主听到声音转过头来,见到林嫤笑着跑过来,抱住林嫤的大腿,撒娇一样的喊道:“母后,母后。”
林嫤笑着摸了摸她的小脑袋。
珺公主也转过头笑着唤了一声“母后”,接着又开口道:“父皇说钓鱼炖汤给母后喝,鱼汤对母后现在最好了。”
一直背着身的皇帝这时候则道:“鱼儿上钩咯。”说着用力甩了一下鱼竿,然后便看到钓上来的是一条大约有一斤重的鲫鱼。
珏公主连忙跑过去,笑着道:“好大的鱼,父皇好厉害。”说着伸手去解鱼钩,将鱼放到了桶里,一边抬头对站着的林嫤道:“母后,这条鱼晚上炖给你喝汤。”
林嫤看着满是淤泥的荷花池,皱着眉道:“这么脏的池塘,这鱼得要清水养几天才能吃吧。”
皇帝放下鱼竿,笑着站起来,问她道:“怎么过来了?”
林嫤回答他道:“我一个人待在屋子里闷,所以出来寻你们了,顺便走一走。”
正说着,桓小皇子已经扎完了马步,正由宫人扶着往这边走了过来。
皇帝看着他笑道:“扎完马步了?不错,父皇等一下奖励你。”
桓小皇子却一直碎碎念道:“腿好麻呀,我站不住了,母后快扶着我。”
皇帝道:“等一下回去让太医给你看一下,就是站久了,应该没有什么大碍。”
继后守则分节阅读322
说着过来扶了他,走到荷花池上的亭子里坐下,一边抱了桓小皇子的双腿放到自己的膝盖上,轻轻的替他按着。
林嫤跟着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一边道:“皇上在这里倒是浮生偷闲,京城这时候恐怕是闹翻天了。”
现在京城皇帝遇刺重伤的消息只怕是已经传开了,只怕很快这里也清净不了。
皇帝道:“由着他们闹去,出不了大事。”(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七章 试探
林嫤看了皇帝一眼,既然皇帝不着急,她也没有什么好着急的。
皇帝继续低着头帮桓小皇子按着腿,一边问他道:“好点了没有?”
桓小皇子看着他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皇帝又继续帮他按了一会,然后才将他的双腿放下来。
接着不久,万公公带领着朱檐从外面走了进来,走到亭子里,对林嫤和皇帝行礼后道:“皇上,朱大人来了。”
朱檐则又单膝跪地给皇帝和林嫤行礼,道:“微臣拜见皇上和娘娘。”
皇帝点了点头,让他起来,然后问他道:“朕让你查的事情查得怎么样了?”
朱檐看了林嫤一眼,有些犹豫起来,不确定政事是否应该当着林嫤的面说。
皇帝道:“没事,你说吧。”
朱檐道了一声是,然后开始道:“……微臣查到,行刺之人训练有素,应该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他们身上虽都纹有前朝的标志,但纹身都是最近纹上去的,应该是故意扮成前朝之人以混淆视听。继续追查之下,有人认出咬毒自尽的其中一个刺客,曾是镇海侯军中的一名士兵,有一年曾跟随镇海侯回过京城,所以认得……”
有一名刺客曾是镇海侯军中的士兵,而镇海侯崔琦是太子的岳父,这倾向性就很明显了。
朱檐抬起头来看着皇帝,问道:“皇上,可还要继续往下查?”
皇帝道:“不用查了,朕能猜到是谁派他们来的。”
有时候皇帝也并不想将父子间最后一块遮羞布掀开,然后逼着他不得不对他进行处置。
朱檐垂着头,恭声道了声是。
皇帝闭了闭眼,脸上露出几分疲倦之色。
过了一会,他又睁开眼睛看着朱檐问道:“朱檐,婥娘已经给你生了几个孩子了?”
朱檐有些莫名其妙皇帝怎么会问起婥娘给他生了多少个儿子来,但还是抓了抓腮,有些想念妻儿又有些害羞的回答道:“回皇上,已经有两个孩子了,都是儿子。臣年初跟着皇上一起出巡的时候,老二刚出月子。”
皇帝笑着问道:“孩子刚出生就让你跟着朕一走就是大半年,应该很想孩子吧?”
朱檐实话实说的道:“是有些想。”
不仅想念儿子,更想婥娘。他们成亲到现在,夫妻还没有分开这么久过。
皇帝道:“那这样,朕放你假,放你明日就回京去与婥娘和孩子团聚。”
朱檐有些讶异的唤了一声:“皇上……”
皇帝问道:“怎么,不想回去啊?”
朱檐虽然不知道皇帝为何让他现在回京,但想来皇上必然有用意,于是便跪下来谢恩道:“微臣谢皇上。”
皇帝点了点头,然后就让他下去了。
朱檐走后,林嫤转过头来问皇帝道:“皇上,你让朱檐这个时候回京去,是想让他将京城的水搅得更浑?”
现在京中正为皇上究竟有没有受伤而各种猜测和惶恐不安,这个时候一直跟随在皇帝身边的朱檐却回京了,大家还不赶着到他这里打听消息。而在打听消息的这个过程里,人性百态便可看出来了。
皇帝浅浅笑了笑,没有回答她的话。接着站起来,将手伸给她,道:“走吧,回去吧,在外面吹太久的风也不好,万一着凉了你这身子还不好用药。”
林嫤见他不说,便也不多追问,将手交给了他。
皇帝和林嫤带着孩子们回去屋子之后,珺公主将装鱼的小桶交给万公公,交代他道:“万公公,你把这个交给厨房,让他们将鱼养几天,以后每天顿一碗鱼汤给母后喝。”
万公公接过小桶,笑着夸了一句,道:“四公主真孝顺,现在都懂得体贴娘娘了。”
珏公主跑过来,指了指自己道:“还有我还有我,我也钓鱼了。”
万公公笑呵呵的道:“五公主也孝顺。”
瑞公主对珏公主翻了一个白眼,道:“你还说呢,你一条都没有钓到,鱼都还被你吓跑了。”
珏公主嘟着嘴巴不满的瞪了她一眼。
皇帝看着在斗嘴的几个女儿,脸上不由露出了几分愉悦的笑容。
而就在这时候,外面突然有宫人进来禀报道:“皇上,娘娘,礼部侍郎杭大人在行宫外面求见,说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向皇上禀报。”
林嫤奇道:“礼部侍郎也来凑什么热闹,就算礼部有重要的事也该是礼部尚书来禀报,他来禀报什么。”
想来这时候来,又是为了试探皇帝是否真的受伤的吧。
皇帝却对林嫤使了使眼色,道:“你去吧,见见他。”
林嫤点了点头,站起来带着人去了外面,到了皇帝的书房,让人将礼部侍郎请了进来。
杭大人进来后见到的是林嫤,脸上倒是并不觉得奇怪,先跪下来给林嫤磕头行礼。
林嫤低头看了他一眼,开口问道:“杭大人千里迢迢从京城赶到保定来,急着要见皇上是有什么重要的事?”
杭大人道:“娘娘,微臣有重要的事情要禀报皇上,还请娘娘替微臣通传。”
林嫤瞥了他一眼,道:“皇上最近不想见客,杭大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告诉本宫或直接写成折子递上来也一样,本宫会为你向皇上转达。”
杭大人道:“微臣禀报之事十分重要,事关太子殿下和惠王殿下,只能面圣后直接向皇上禀告,还请娘娘替微臣通禀皇上。”
林嫤敛了敛脸上的表情,对他道:“杭大人,你是听不懂还是耳朵聋了,本宫已经说过有事直接向本宫禀告,你若是无重要的事,就请回吧。”
说完站起来,打算起身离开。
跪在下面的杭大人这时又突然叫住了她,喊道:“娘娘……”接着问道:“微臣想问娘娘,皇上最近圣体可安?”
林嫤转过头来眼神凌厉的盯着他,语气微怒,道:“杭大人,你是什么意思?你这是诅咒皇上?”
杭大人垂了垂眼,道:“微臣不敢,微臣只是在京城听到一个说法,说是皇上在路上遇刺受伤。微臣听到这件事十分惶恐不安,心中虽不相信此种谣言,但又恐圣上龙体确实有碍,所以特请面圣以破谣言。”
林嫤呵了一声,道:“杭大人,听到这种谣言,你应该将谣传的人处死,而不是跑到保定来确认皇上受伤了没有。”
杭大人道:“若是皇上圣体安康,让微臣见一面有何不可,何况微臣确有要事禀报,娘娘为何一直阻止微臣见到皇上。”说着抬起头看着林嫤,不惧的接着道:“微臣在京城还听到一种说法,说是皇上身受重伤,娘娘故意将圣驾滞留在了保定,是为了万一皇上有什么意外,娘娘好假传圣旨让六皇子继位。微臣原本不相信这种无稽之谈,但此时见娘娘态度,却不知道这种说法该不该信了。”
林嫤目光锋锐,脸上带怒,斥道:“杭侍郎,你放肆!”(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八章 御驾回京
林嫤从外面走进来,皇帝抬头看着她,伸手让她坐到自己身边来,问她道:“如何,将他打发走了吗?”
林嫤摇了摇头,坐下来,道:“没呢,还在外面跪着,非说要见到皇上才肯走。”
皇帝又问她道:“他说了什么?”
林嫤扶了扶自己的腰,然后微叹口气,回答他道:“说是我故意瞒着皇上受伤的消息,我故意拦着御驾不让回京,为的是万一皇上有个万一好假传圣旨让桓儿继位。”说着呵道:“明明知道是不可能的事,亏他想得出来。”
太子还好好的在位置上呢,她说皇帝要传位给桓儿就有人信了。
明明听着应该生气的话,皇帝倒是笑了出来。
林嫤微恼的瞪了他一眼,道:“皇上还笑,臣妾替皇上背着锅,都快成祸国殃民的奸后了。”
皇帝笑道:“杭侍郎故意来闹这一通,可不是为了来坐实你奸后的名声。”
林嫤听着哦了一声,等着皇帝给她解释。
皇帝道:“猜猜这杭侍郎是谁的人。”
林嫤自然知道他是谁的人,但此时便要道:“杭侍郎的儿子娶的是崔家的姑娘,与崔家是姻亲,按理说自然是太子阵营的人。”
皇帝道:“要真是太子的人,今天就不会来闹这一场,给太子惹事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