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继后守则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梅雨知时节

    皇帝听到后,忍不住道:“这两个孩子,也是不省心的,他们往石家庄去干什么。”

    没有人知道太子和桓小皇子在石家庄干了什么,但等太子和桓小皇子从石家庄回来之后,萧敬却安分了许多。

    太子回来后跟皇帝和林嫤商量道:“……二弟如今的脾气不大好,有些暴躁和喜怒无常,几个侄儿侄女跟着他在石家庄始终不好,难免会受二弟的脾气影响。儿臣想将几个侄儿侄女移出来,让他们在外面生活,父皇觉得如何?”

    萧敬如今还存活的孩子有两儿两女,最大的也不过十一二岁。

    皇帝问他道:“将他们移出来后,你打算将他们养在哪里?你就不怕几个孩子因为他们父亲的事心生怨气。”

    太子道:“原来的惠平郡王府不是还空着,让他们住回惠平郡王府去。然后让两位侧妃也移出来照顾他们,只要两个侧妃聪明,就绝不会让他们心生怨气。况且就算心生怨气,比起养在石家庄的庄子里,不是养在眼前更令人放心。”

    皇帝没有说话,只是脸上看得出在沉思。

    太子看着皇帝接着道:“几个侄儿侄女长大后总是要嫁娶的,等几个孩子长大后,找个平常的人家结亲嫁娶过普通人家的生活,父皇也算对二弟对几个侄儿尽了舔舐之情。”

    皇帝明白太子的意思,虽然将老二的几个孩子接出来,但却只打算当成普通人来抚养,不归于宗室,同时也是将几个孩子放在眼前好令自己放心的意思。

    皇帝没有再说什么,点了点头,对太子道:“你自己看着办吧。”

    太子道是,然后告辞离开了。

    等太子走后,皇帝忍不住跟林嫤叹道:“太子是个好孩子,我也可以放心了。”

    老二虽然做得不对,但皇帝还仍是希望太子对这个弟弟留有慈悲之心。他若对老二都能做到怜悯和手足之情,他才真正放心他以后能好好对待其他的兄弟。

    林嫤闻言笑了笑,道:“太子从来都是好孩子。”

    皇帝笑了起来,道:“是,他从来都是好孩子。”

    第六百三十四章 比试

    林嫤还是有些好奇太子和桓小皇子在石家庄干了什么的,所以将桓小皇子叫到了跟前来询问。

    桓小皇子一副没什么大不了的模样,道:“没什么,就是去消一消那个人的气焰!”

    他们都知道萧敬在石家庄的庄子里干了什么事,都说虎毒不食子,但是萧敬却连老虎这样的畜生都不如,所以虽然这人是他的兄长,但桓小皇子还是有些不屑他的。

    但是太子哥哥说要带他去石家庄的庄子,一开始他很不能理解,跟那种人还有什么好说的。但太子哥哥说,他们去不是为了那个人,而是为了父皇。他想了想,觉得父皇肯定又要为这个人伤心,他们去教训教训他,也是应该的。所以最后他跟太子哥哥一起去了。

    桓小皇子想起在石家庄的庄子里,太子哥哥跟那个人说的话,真是威武霸气。

    太子哥哥看着那个人说,语气平淡得再不能平淡了,但每一句话又都像蕴含着睥睨天下的霸气,太子哥哥道:“……你总觉得自己没有被立为太子,是因为你的生母不是皇后,是因为父皇偏心,是因为自己的运气不好。你怨天尤人,恨天恨地,总觉得自己才是最适合继承皇位的人。可是真的是如此吗?是,比起你来,父皇或许更偏爱于孤。但是父皇除了是父亲之外,还是这个天下的王者,肩承着大梁百年基业,他选择继承人,不会只凭自己的喜爱而会考虑谁更适合,谁能将大梁的基业传承下去。倘若不是因为孤比你更适合这个储君之位,父皇不会舍你而立孤为太子。孤知道你心里不服气,但今日孤就让你心服口服。”

    而后就是太子哥哥与那个人的比试。

    太子哥哥让那个任选择一样东西来跟太子哥哥比,哪怕有一样,只要他胜过了太子哥哥,太子哥哥就向父皇求情,放他出石家庄的庄子,还他自由之身。

    但是比下棋,那个人输了;比骑马,那个人输了;比经史子集,那个人输了;最后比的是射箭。

    两个人站在五十步远的地方,彼此不动,互相向对方射箭,看谁先把谁射死。

    桓小皇子那时候明白,那个人提出这个提议,是知道自己没有好下场,但却还想拉着太子哥哥来垫背。他是不好了,但也不想让太子哥哥得意。

    桓小皇子并不想让太子参加这种无理取闹的比试,但没想到的是太子最后还是答应了。

    两人箭羽相对,那个人先放出了箭,他射出箭的时候甚至露出了一个得意的笑容,他自信满满。哪怕他最后也会被太子射死在这里,但只要太子躲开了这一箭,便说明太子胆怯了,这一场比试他便输了;但若是太子没有躲开,这一箭便会将太子射死在这里,到时候有太子陪着他走黄泉路,他也算不亏了。

    比起太子来,他是个光脚的,太子却是个穿鞋的,太子会比他更惜命。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太子在他之后放出的这一箭,却从中的对准了他的箭头,那支箭就像是疾风,在空中将他射出的箭打落在地之后,再准确无误的擦过他的脸,让他连躲避都不及,却又故意的让他毫发无伤。

    他简直有些不敢相信,太子的箭法会好到这种程度。

    但太子在那支箭落下来之后,却将手里的弓收了起来,抬了抬下巴,脸上带着几分不屑和嘲弄,仿佛在取笑他的自以为是和自不量力。

    太子并没有再与他多说话,然后便带着桓小皇子离开了,而萧敬却在那里一动不动的站了许久许久,久到自己的脚都走不动了。

    有什么比自己落到了泥里,但自己视为敌人的人却对自己不屑一顾更令人愤恨和恼怒的,太子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他,在他眼里他什么都不是,从前他做的那些在他眼里就跟跳梁小丑一样,他比不上他,甚至让他正眼瞧的资格都没有。

    桓小皇子从回忆里回过神来,忍不住跟林嫤赞叹道:“我都不知道,原来太子哥哥的箭法这样好。”

    他是外祖父亲自教导的,但是比起太子来,倘若那天同样的情形他射出那一箭,也未必能做到有太子那样力大无穷和精准。

    林嫤笑道:“怎么样,小看你太子哥哥了吧?”

    若说桓小皇子是继承萧家和林家共同的血脉,有着萧家人的睿智也有着林家人的血性和骁勇,那么太子又何尝不是。姑姑当年,甚至比她更巾帼不让须眉。

    桓小皇子有些不好意思的抓了抓自己的脸,他是知道太子哥哥的骑射还不错,但不知道好到这种程度。

    林嫤道:“你太子哥哥是个很有本事的人,只不过他这个人低调,不会往外炫耀。”说着抓了抓桓小皇子的耳朵,嗔道:“不会像你,有点能耐就恨不得让满天下的人都知道。”

    桓小皇子有些不满起来,哼道:“什么啊,我也是很低调的好不好。”说着想到了什么,又用手指比了比,道:“只不过是比太子哥哥高调了那么一点点,就一点点。”

    林嫤笑了起来。

    转眼又到了冬日,旭小皇子已经能让人牵着走几步路了,只是这小子怕冷,十分喜欢往烧着炭的熏笼旁边去,他又不知道怕,蹲在那里就想将手往熏笼上面伸,一点都不能离开了人的视线。

    珏公主现在带着他,除了皇帝和林嫤之外,他倒是十分喜欢往珏公主身边凑,有时候像条小尾巴似的。

    而这个时候,瑞公主的肚子也已经大了起来了。

    林嫤想念女儿,但这样的天气又打着肚子,却也不敢时常将女儿叫进宫里来,所以只能每日让慕枝或者慕兰出宫去看看她,回来后告诉她瑞公主的情形。

    慕兰笑着跟林嫤道:“娘娘您呀,不用担心,咱们公主殿下好得很呐,能吃能睡,连小张太医都说,公主这一胎会很顺利。”说着又道:“对了,越国公太夫人找了几个会看的麽麽来看,都说公主殿下的肚子尖,以后会是个小公子呢。”

    林嫤笑着道:“孩子从肚子里出来之前,这种事怎么说得准的,那些麽麽不过是为了哄窦太夫人高兴,顺着她的心意说罢了。”

    慕兰笑道:“那可不是这样说的,这些人眼睛尖着呢,看的孕妇多了,没有几个看错的。”

    林嫤道:“不管生的男孩女孩,本宫都喜欢,只要大人和孩子平安就好。”

    等晚上皇帝回来的时候,拿了笔一个人在书案前写写画画的,写一下就站着沉吟几番,好像在思考。




继后守则分节阅读407
    林嫤走过去看了一眼,却看到那纸上写的密密麻麻都是人的名字,男孩的女孩的都有。

    林嫤问道:“怎么,你想亲自给瑞儿的孩子取名?”

    皇帝嗯哼了一声,然后问道:“你觉得这些名字哪一个好听?”

    林嫤道:“我觉得都挺好,都是寓意好的名字。”说着往中间一个“熙”字,接着道:“像是这个,‘熙’本意太阳,又有光明美好之意,且它又古意同‘禧’,又有福和吉祥的意思。而且这个字,不管是男孩女孩都能用。”

    皇帝听着,将这个“熙”字圈了出来,然后再左右看了看,再从上面将“琛”字圈了起来。

    皇帝放下笔,牵了林嫤坐下,然后念叨道:“你说我们要不要让瑞儿在宫里做月子,宫里人多又有太医,可以照顾得更好一些。”

    林嫤听着忍不住道:“皇上还是别这样,我知道你心疼瑞儿,但你这样让越国公府怎么想。瑞儿是公主之尊,但一家人过日子,也总不能端着公主的架子。您这样盛宠瑞儿,连个月子都让瑞儿住到宫里来,让越国公府以后怎么对待瑞儿,只能高高的供着了,但这样对瑞儿真的好吗?”

    第六百三十五章

    皇帝叹了一口气,道:“女儿嫁出去了,真的就像是泼出去的水了一样,连疼一疼她,都还要顾忌这个顾忌那一个。”

    林嫤笑道:“总归陪她走完人生的是晟郎,我们只能陪她走这一段路。皇上就算心酸,但也忍住吧。”

    皇帝想到了什么,又道:“珺儿的婚期也定下来了,明年三月就有一个极好的日子。倒是让桓儿亲自送了珺儿出阁,也该让他回西北去了。”

    林嫤听到这里,忍不住心里也有些失落起来。

    孩子一个个长大,不是嫁人就是离开自己的身边,明明生了这么多孩子,但却感觉身边越来越清静。

    林嫤并不想让皇帝看出她的失落,笑着道:“知道了。”

    今年的春节,因为孩子都在身边,所以格外的热闹。

    皇帝将大公主二公主瑞公主们都叫进了宫里来一起过年,还有景王和渤海王,大公主和二公主还有景王与渤海王又都有孩子,小家伙们在长坤宫笑咯咯的跑来跑去,显得格外的热闹。

    桓小皇子和昭小皇子带了侄儿们亲自去放烟火和炮竹,珏公主则带着小侄女们一人拿一把火树银花在院子里甩来甩去。

    皇帝抱着旭小皇子笑呵呵的,指着外面的烟火和响起的炮竹给他看,时不时的再嘱咐一下桓小皇子和昭小皇子小心些,别让烟花烧着或让炮竹弹着了。旭小皇子在皇帝的怀里,乐得一边拍手一边跳上跳下。

    萧长业则带着弟弟们或堂弟们在一旁玩抽陀螺。

    胡淑妃抱着景王最小的儿子坐在林嫤旁边,一边拿了糕点哄孙子一边笑着跟林嫤道:“过年啊,就要像是这样子,才有过年的味道。”

    胡淑妃比皇帝小不了几岁,如今也都是快五十岁的人了,脸上有了深深的皱纹,但脸上却越活越平和,真的成了一个含孺弄孙的祖母。

    不仅胡淑妃,崔贤妃也都是,如今完事不管,除了关心关心儿子孙子,或到林嫤这里说说话,对外面的事情万事不管。

    王德妃这时候插嘴道:“宫里有几年过年没有这么热闹了。”

    胡淑妃道:“可不是,要年年都今年这样子才好呢。”

    正说着,桓小皇子和昭小皇子抬着一个大烟火已经上到了屋顶上,昭小皇子在屋顶上跳来跳去挥着手对林嫤大声喊道:“母后,你们快出来看,我和哥哥放烟花给你们看,很好看的烟花……”

    林嫤等人闻言“哦”了一声,笑呵呵的走出去。

    林嫤笑着对他们道:“你们小心把屋顶上的瓦都给震碎了。”

    昭小皇子笑呵呵的道:“震碎了就让父皇拿银子修。”

    说着桓小皇子已经点起了火把,在烟花的火线上点着,然后拉着昭小皇子道:“快走。”然后便跑到一边去了。

    烟花“砰”的一声,升到天空中,照亮了整个皇宫,然后再四处散开,五彩斑斓,火树银花,时而绽放出云彩的图案,时而绽放出蝴蝶的图案,或时而绽放出一个“福”字,或者是一个仙翁追逐仙鹿……

    胡淑妃转过头来笑着道:“这烟花真好看,绽放的图案寓意又好。谁将它做出来的,应该赏他。”

    林嫤只是看着那烟花,含笑不语。

    年前那阵子,桓小皇子和昭小皇子一直不见人,原来是捣弄这个东西去了。

    大家在长坤宫里守完了岁,然后便各自散了。皇帝带着林嫤和旭小皇子回到了殿内,然后让万公公捧了满满的一盘子的荷包进来。荷包里面放了沉甸甸的金子。

    皇帝笑呵呵的道:“来来来,发压岁钱了。”

    先给珺公主,道:“很快就要大婚了,能陪着父皇和母后的时间没有多少了,趁着还在父皇和母后身边,想肆意的时候就肆意些。”将荷包亲自放到珺公主的手里,又道:“今年给你的荷包格外大了一些。”

    珺公主想到很快就要离开父母,也有些舍不得,红了红眼道:“父皇,母后……”接着却有些说不出话来。

    然后再给珏公主,跟她道:“是大姑娘了,过两年就该跟你姐姐们一样,给你找个驸马了。”

    珏公主却不满了,道:“父皇你是不是讨厌儿臣啊,老是想着将儿臣嫁出去,儿臣都说了儿臣不嫁人,一辈子赖着父皇。”

    皇帝笑呵呵的,然后又拿了荷包给桓小皇子,道:“你去年没有在京里,所以你的是两个,补上去年的。”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又道:“长大了,不可再淘气,行事更不可像以前一般胆大妄为,让父皇和母后担忧,以后要给弟弟妹妹们做榜样。”

    昭小皇子笑呵呵的道:“父皇就放心吧,儿臣一定做个让父皇骄傲的儿子。”

    接着再是昭小皇子,道:“要努力用功读书和习武。”

    昭小皇子端正了一下自己的小身板,对皇帝道:“是,儿臣知道了。”

    最后是最小的旭小皇子,抱着他笑呵呵的将荷包塞到他的手里,一边道:“我们旭儿是第一年收压岁钱,收了压岁钱好快点长大。”

    旭小皇子听不明白皇帝的话,却对荷包里面装着的东西好奇,荷包一到了手里就用劲儿的拆开来,将里面的金豆子拿在手里玩了一下,然后放到嘴巴里面去咬。

    皇帝连忙从他嘴巴里将金子弄出来,一边道:“这个可不能吃,吃了旭儿就要生病了。”说着将所有洒出来的金豆子都放回了荷包里面,又道:“算了,旭儿的压岁钱,还是让母后先帮你收起来。”
1...2922932942952962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