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长生心不古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浅浅烟花渐迷离
那么至少可以肯定一件事,这个祭盘是那叫羽的人开启的。他又一手安排了还不过十岁的谢小琴来成为他的推手,让她和谢福等人守住这地方不让人知道。
依照古羲的说法是目的很显著,这个人必然是想藏住什么秘密,所以我们再一次回到了围城之中。第一站,我们是按照谢小琴原本的初衷去找那另外三扇石门。
可能是由于一方封闭了的原因,空间的气息变得很沉闷。假如没有新鲜空气再继续流通的话,那么这个地方也呆不长久,但目前还不会有太大问题。
古羲是如何知道石门上的玄机已经不用我多想了,当那些碎片图案的浮雕从石头里凸出时,只叹当真是巧夺天工。原本以为是隐在石门上的纹理,却原来全是能浮动的,单单如此这石门内的机刮构造该是如何的复杂?
等三扇石门都看完后,古羲来问我:“如何?”
我闭了闭目,张眼时很肯定地道:“全都在。”
“都在?”古羲又确定了一遍,知道他在想什么,但我仍然点头,所有的碎片都在这里了,与画中隐藏的一样。
古羲可能觉得这四扇石门上的碎片图案不单单只是囊括了那幅老子骑青牛图,可能还隐藏了别的画。就好像看到顶壁,不,应该说是那千年老树根部核心才对,上面那个被印刻的与青铜方器同样比例的痕迹时,会想成可能有两块甚至多块方器,分别刻了不同的画。然后其中一块被羽藏在了这个地下围城的某处。
这也是古羲执意坚持要看再看这三扇石门的原因。
但现在却显示石门上的碎片单单就只是一幅老子骑青牛图,我不得不想成会否那个痕迹原本就是古羲的青铜方器所留下的?于是问:“你那方器是从哪来的啊?”
他瞥了我一眼,略有迟疑,但还是答了:“是在以个密藏的地方,却因为保存不善导致了它腐蚀严重。”我听后又追问:“那你说有没有可能原本那块方器是在这儿的?之前你也试探过谢小琴问她有没有见过那树根中心的东西,她当时表情茫然不像作假,那就证明至少在她知道那个地方存在时那个位置就已经没有覆盖物了。甚至我觉得连那个羽也不曾见过。”
古羲轻蹙起眉问我:“何以见得?”
“道理很简单,假如他曾见过那块方器,那么石门上的碎片图案他就无需隐藏在画中让我来替他解开谜团了。因为一个画工了得的人,哪怕不一定能将图案拼凑完整,但一定对触笔和线条会熟悉。”
古羲听了我分析后没有说话,兀自沉思着。
我也不去扰他,在这城墙边走走,想看看会不会有什么别的发现。因为手电筒在古羲手上,本意是想就在光照范围内,可当我走出十多米远时,忽然眼前微光一晃,好似看到一个身影闪过。心中一惊,这地方还有人?
定睛去细看时,又只看到迷迷蒙蒙的城墙。以为是眼花,下意识想要回头去看一眼古羲在做什么,却就在转身之际那个光影又一次从眼前闪过。
如果一次是眼花,那么两次就绝然不是。而且前后两次看到那身影都是在大约五米以外的城墙边,并且位置没有变,刚好光线抵达的底线交界处。我双手握了握拳,一步一步朝着那个位置走去,心弦在渐渐绷紧。
这刻我脑子可能短路了吧,假若当真有个人隐藏在暗处伺机而动,那即使片刻之后我发出呼救,古羲离那么远也不可能顷刻之间赶过来。
可是等我走了十多步,离那底线越来越近,几乎只要一伸臂就能没进那黑暗中。我在迟疑,感觉好像是一次生死抉择,假如光的这边是人间,那暗的另一边就像是无尽地狱,一旦踏入,万劫不复。
伸出的手刚到半空,突的一道熟悉的语声抵进耳膜:“小愿。”
我猛的打了一个激灵,缓缓转过身,离了古羲近二十来米远,他的身影就像是被光拉长了般落于视线中。突然间我灵光闪动,回转头又看了看身后的黑暗,恍惚明白过来。
这时古羲已经走到了这边,看了看我脸色问:“刚为什么叫你不应?”
我抓了他的手,有些激动地把刚才发现的告诉他:“刚刚我走到那时,突然看见这里有个人影晃过,以为是有人躲在暗处就走了过来。”看古羲嘴一动要说什么,我想也没想就伸手去捂住他的口,“先听我说完。刚刚你站在那边,手电筒在你手上,光照刚刚好到我这站的位置,只要迈前一步我就到了光界之外,而我走过来时却没有发现有任何别人残余的气息,这相信你现在有察觉到了。”
以古羲的敏锐,空气中但凡有属于第三个人的气息,是逃不过他眼的。
他应该是看出了我的激动以及我讲这么一番话是铺垫,于是拽下了我的手问:“然后呢?”我说:“然后你就喊我了,我回过头看到了你被光拉长了的影子。”
他眸色一深,立即明白了我的词不达意:“你是想说之前你看到的一晃而过的身影,其实是我的?”我激动地连连点头,对,我就是想告诉他这事。
却见他挑了下眉,反问了句:“那又如何?”
我被问住了,一下满腔的激动仿佛被浇了一盆凉水,从头凉到脚。怔怔不知该说什么,是啊,发现这个怪异现象又能说明些什么?
第一卷:无根简书 第126秘密
失落地转开眸光落及那城墙上,一块块大小相近的石头有层次地堆砌而开,隐约还有斑驳的痕迹述说着它年代的久远。
咦,斑驳的痕迹?
我倏的拉近视线距离,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城墙,从上到下一点点搜掠过来。随而一把夺过古羲手中的手电筒,也不多解释只道:“你站在这里别动,一会看看能发现什么。”
说完我就往回奔,刚刚他是站在石门的位置的。等我跑到石门处,我回转过身将灯光朝着古羲打过去,立即扬声而问:“能看到什么吗?”
过了片刻,他沉暗的语声飘来:“你先过来。”
我立即利索地又跑回到他身边,一脸期待地看着他重复了问题:“你看到了什么?”只见他的目光从我脸上移转到城墙,我笑了,他明白了我要表达的意思。
之所以在光界交接点能够看到他的身影一晃而过,那是因为明与暗的反差在某一瞬间就像是一面光镜,可这仍然构不成那么远的距离能将古羲身影映照过来,就是能也只会是极小的人影。真正的原理是,点影成像!
点影成像,点从何来?点从那带了年代感的城墙上来。光从石门照射到这里,刚好是光暗临界点,使得此处成为一面光镜,而古羲的身影从石门前的城墙起就被城墙上无数个肉眼看不清的点层层折射一路延伸,直到撞上这面光镜成像。
古羲也笑了起来,伸手抚了抚我的脑袋说:“知道你这发现意味着什么吗?”
我难得傲娇地抬了抬头,“这还用说?意味着不光石门另有乾坤,连这城墙都藏了秘密。”
“那是藏了什么秘密呢?”
愿你长生心不古分节阅读61
听他又问了句,我也学他用小眼神飘了眼道:“这不是该你来想的吗?”
终于见他有怔愣的时候了,转而失笑着摇了摇头,却在瞬间笑意渐渐敛去,一字一句问:“为什么连肉眼都看不见的细孔你都能发现?”
我看他眉眼幽深认真,甚至眼底隐藏了一丝严肃。这是我自认识他以来第一次用这种眼神看我,心不由惴惴不安起来。
知道说与不说的选择在我,但是一念错可能结果就不同。迟疑之后有了决定,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迎视着他的眼我说:“假如我告诉你,我的眼睛与别人不同你相信吗?”
“哪里不同?”
静了一瞬,我答:“打小我就喜欢盯着一些旮旯角落的缝隙看,看着看着就发觉自己能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可能你会觉得我说得抽象,但事实就是这样。这世上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东西,哪怕仿制,都会有其偏差。可能就是因为如此,我才走上画画这条路的吧,我发觉很多看到的模糊概念能通过画来呈于纸上。有人说我画的是叫抽象画,可是没有人知道,我画的每一幅画都是真实存在的物或者景。只是可能视角不同,我与正常人所看到的就也不同了。”
“所以你的拼图不是靠记忆?”
我点了点头,若要论记忆力,或许我要比普通人要好一点,但当初与鹿野相比是不可能赢的。当我眼睛接触到图案,那点与线就会在脑中自动交汇形成一幅画,而这画却并非是正常视界里看到的,如果硬要给个解释的话,我觉得更像是——心画。
自古有心算,那么有心画也不足为奇,当然我这心画是建立在自己这特殊的眼睛上的。
古羲唇角微扬:“有意思。虽然早有察觉过你的眼睛可能对尺度测量有着特殊的敏锐力,可后来又见你对尺度没有精细的概念,一直都觉得疑惑,你到底凭借什么来判断我那四叠钱的差异,又是如何丈量青铜马的刻度的。”说到这他划转过眸凝于城墙上,志得意满道:“一个能够超越正常肉眼视界范围的人,那些小儿科的又怎会难得到?”
我被他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赧然说:“也没你说的那么神啦,就是看的深入一些。有时候也会觉得困扰,尤其是在儿时不明白原理会很孤独,觉得别人不懂自己的世界。”
“那你后来怎么适应过来的?”
“很简单,只要我不刻意去盯着看,控制自己想要探寻到底的意念,那我就与正常人没区别。而且压抑的、克制的、晦暗的情绪,我能通过画来发泄。”
古羲点点头,“我现在要你将视线拉长看进这些细孔,能做得到吗?”
“看进里面?”我看了看城墙,有些不确定地道:“我试试看,不一定能成功。”集中注意力凝目于墙,起初我被那一个个细小的孔在分散精神,也可能是孔实在太小了,没法把目光钻进孔里面去。但当我将点揉成平面时,发现真的目光能够穿透而过了。
这就好像站在纱窗前看窗外的景色,初看总觉得被纱窗遮挡了视线看不清楚,可当你忽略了纱窗,将视线拉长时,那遮挡就没多大影响了。
突的我心中一动,穿透进孔后的目光依稀间真的看到了什么。无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又退了一步,盯了一阵往旁边慢慢移动,我越看越惊奇。蓦然间眼前开始影动,心里明白那是我将刚刚目光所看到的在转换成影像于脑中,可是当一幅幅画面如电影过场般闪动后,连自己都陷在了其中不能自拔。
仿佛间我站在一艘轮船上,身边是密密麻麻的人跪着,轮船停靠在海岸边。在最前方有一个身着古装的人站在船首,他正目光虔诚地看着海岸上。海岸上是比之船上更多的人,从服装看应该是士兵,而人群之中有一个身着黑袍霸气凌然的人昂首立于风萧中的平台上。这个人绝对是全场的焦点,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凝着他,带了虔诚与崇敬。
只见他缓缓抬起了双手,身后士兵全都跪倒于地,包括船首本站着的那人。瞬间除了我就只剩那黑袍人还站着,好似他像我这处瞥来一眼,顿觉双腿发软也有跪拜的念头。那眼神太过凌厉,让人不寒而栗。
不过他像是没有看见我般,目光划过就仰面朝天,不知说了句什么,底下的人就沸腾着喊了起来。而后船首的人起了身,抬起右手时那艘轮船缓缓驶离了岸。
这时黑袍人负手而立,目光凛凛凝着这处,在目送着我们的轮船渐渐离开。那种无法言语的霸气与神威,恐这世上没有人能企及。即使船离岸极远了,我看到身周的人也不敢起身。
等沿海岸终于成一线时,眼前只剩茫茫一片的沧海。船首的那人回转过头来,我重重一震,那个人怎么一股晕眩铺天盖地袭来,瞬间就淹没了我的意识,陷入昏沉。
醒来时看着灰暗的屋梁,恁是没想出来自己身在何处?脑子浑噩的很,什么也想不起来,等过了一会坐起身来,发现自己是躺在一张木板床上。屋内陈设似曾相识却又记不起来,怔忡着下地走出屋门,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又回转头扫视了一圈,看到那边有扇门,于是走过去推开,身形顿住。
怔怔看着那个背影,我不自禁地轻喃了三字:“谢到源。”这个名字犹如打开记忆锁链般,事情一点一滴地慢慢回归脑中。
我看到那张脸回头过来时,模糊不清,使我感到恍惚,仿佛看到了画中的情景。
可是有不同,即使看不清他的长相却也能发觉他比画中那少年要轮廓高大了一轮,想张口问他为什么在这里?可是嘴巴动了动出不来声。
其实到刚才看到那张模糊的脸时我已经意识到是在梦中,所以不能说话并不觉得惊慌。
我在等待,要么等着看他下一步有什么举动,要么等着自己从这个睡梦中醒来,所以心绪很平静地垂落了眸。低头间看见自己双脚站在门外,不由失笑,何必要等,我自己走进去不就可以找到答案吗?
这么一想后,我就抬脚迈入了,一步、两步、三步二十步,咦?从门口到桌子不过三四米远,为何我走了二十步都还没走到桌前?一抬头惊了一跳,那坐在桌前的身影居然离了我还有三四米远,再左右看了看,我走了这许多步居然还是在门口。
就是说,我其实是靠不近他的?
第一卷:无根简书 第127城墙之秘
刚念划过,突见他站了起来,因为桌前就是窗户不能再走了,所以总以为他会回转身走往这边。可我却眼睁睁看着他越过了桌子,影穿过了窗!
这还不是最奇特的,更加诡异的是他的身体穿过窗户后,却在片刻之后凭空出现在右侧墙角了。他仍然是背对着微仰起头,像是在看着什么,好一会都没有回走到桌边的意思。如果不是我没法走近,真想过去看一看他到底在看墙上的什么东西。
不过也没机会了,意识快速抽离中,眼前影像逐渐模糊,我知道自己是要真正醒来了。
当意识回到脑中的一瞬,我在想:以往每一次做梦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完全不知自己是在做梦,为何这次我这般平静而且用着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在看待自己这个梦?
答案自然是无解的。
睁开眼定视着那灰色的屋梁足有半分钟之久,才失笑着醒过神来,谁说梦境就一定是假?我这不就真的在那间房子里吗?
只不过我躺的不是木板床,而是头枕在古羲的腿上,身体躺在了地上。
有光照明是因为古羲将手电筒就搁在了地上的手边,而他却闭着眼坐靠在墙角,一腿弓起在我头顶,一腿平放让我枕在头下。听他气息均匀,胸口起伏也很平均,应当是睡着了。我不敢乱动,怕敏锐如他只要我一动就会醒过来。只见那眼帘下的黑影愈见深了,算起来他有三天没睡觉了。
钝钝的心疼是陌生的,尤其看到他下巴上长出青色的胡渣,虽然无损他的英俊,却多了颓废的沧桑感。这种环境于他而言,估计是从没经历过吧。
本是天之骄子,不管是在萍城还是帝都,都是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到底什么值得他如此花血本并不顾一切地去寻找呢?想自作多情地想成是为了我,都觉得脸上臊的慌,还是不花费这脑细胞去纠结这些了。
人不能动但眼珠能动,瞥见古羲头顶上方的灰墙突然心中一顿,这个角度我用眼角的余光去扫略四周,突然间明白梦中那诡异的一幕缘由了。
因为之前古羲就已经为我分析过了,画中的场景与这房间的布置并不一致,呈现于画的只是投射于顶上黑光矿石镜面里的一幕。所以桌子是在屋子正中间,梦中人穿过的窗户也是虚像,真正他走向的方位是我与古羲所在的这里。
刚刚我没法在梦中走近了去看那人背身而站是在看什么,现在回到了现实却可以安安静静地看了。灰色的墙并没什么特别的,单纯就只是一面灰墙而已,可能因为潮湿的原因曾斑驳脱落过,所以显得灰迹斑斑的。
但是我看着那灰迹斑斑的墙越久,就像之前告诉古羲的一样,看到的东西就越多,渐渐入了神,连近在咫尺的那双眼睛悄然睁开也没发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