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拣宝大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酸菜笋丝

    没想到,你坑起人来,也是不声不响呀!胡伟等人开口道。

    杨帆笑了笑,没解释什么,捡起那块被丢弃的石雕。

    感谢莲花处处开跟kgeorgelin的打赏!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启通宝
    见杨帆捡走那块石雕,也没有人有意见,那玩意没多少人喜欢,几十块钱可能都没有人要,雕工一般材料也一般。

    獬豸。罗老看了眼说道。

    那尊小石雕正是古代神兽之一的獬豸,有着羊的身体麒麟外观的瑞兽,黑毛,四足,头上有独角,善辩曲直,见人争斗即以角触不直者,因而也称直辨兽。

    正是因为拥有分辨正与不正的神秘力量,而不正者则会召受惩罚,后世遂将其画像中加入了如判官般的官服。人们经常引用獬豸的形象,取意于对中国传统司法精神的继承。

    没什么特别,花岗岩雕琢的,雕工还很粗糙,没什么价值。胡伟插上一句说道。

    打量着眼前花猫大小的石雕,杨帆没有说话。石雕本身确实没有出奇的地方,很普通,很多人都看不上眼。

    不过,他却知道,这尊石雕还藏着宝物。

    他将目光落在獬豸的嘴上,就看到獬豸龇着牙,像是发火,要发起攻击一样。杨帆用手指捏住一颗牙齿,微微拨动,发现并不是非常紧,可以拔出来。

    如此看来,这些牙齿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后来镶嵌上去的。

    太粗糙,送人也得考虑考虑。戒贪和尚也开口道。

    无所谓啦!反正也是白捡的。杨帆笑了笑。因为现场人多口杂,杨帆并没有马上将藏在石雕里面的宝物取出来。

    一旦拿出来,说不定之前那个农民又会跑回来找他要钱。

    这并不是不可能,一旦宝贝贵重到一定程度,就足以让他们撕开面子跟脸皮。这件物品,毕竟是人家挖出来的,虽然后来不闻不问,但也没说不要了呀?

    胡伟等人有点疑惑,熟悉这家伙的人,都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没有价值的东西,几乎是懒得出手的。他们还真不相信,这家伙刚才所说的鬼话。

    不过,大家也是明白人,尽管有所疑惑,但这个场合也不能乱说什么。

    忽然,罗老停下脚步,将脚挪开,就看见陷在泥土中的一枚铜钱。他马上蹲下来,将那枚铜钱抽出来。

    他也不嫌脏,用手擦了一下,把表面的泥水弄干净。

    杨帆微微一惊,那是一枚珍贵的古铜钱,价值十万左右。走路都十万块搁了脚,这运气也太好了点吧?

    我看看。胡伟伸手过去。

    天启通宝?还是元朝的?戒贪和尚也是眼睛微微一缩。这老家伙,运气丝毫不比他差呀!

    天启通宝算是古币当中的精品,有两种,一种是元朝的,一种是明朝的。

    不少钱币收藏爱好者,只知道有明代天启通宝钱,而不太清楚元代也有天启通宝钱。

    明朝天启年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继以往的方法,仍采用增加铸钱量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省钱局铸造滥钱恶钱,好赚取利润。大量的轻劣钱掺入官钱充数,与明朝前期制钱力求精整美观的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天启通宝初铸为小平钱,天启二年七月开铸当十大钱。天启五年十月,因官私所铸大钱过多过劣,下令停铸,并由朝廷出白银,回收当十钱,大钱铸期不过三年。

    因为这种钱币存世的时间短,所以遗留下来的也比较少,所以在今天,是比较珍贵的。

    而眼前这一枚,则是元朝时期的天启通宝,更加稀有珍贵。

    元至正十一年徐寿辉起义,攻占蕲水,建立政权,改年号为天启,铸天启通宝铜钱,俗称徐天启。

    其钱有三等币值,分小平折二折三;天启通宝钱的制作十分精美,其钱体厚重足值,铜质精良,形制仿元朝至正钱,惟背平素;其钱文楷书对读,启字首笔与二笔相连,与明天启文字有别;其书法端庄遒美,极具艺术价值。

    目前徐天启存世不多,尤以折二钱最为少见,篆书折二大样更是稀如星凤,昔被列为古钱五十珍。

    哈哈!运气不错!罗老也忍不住欣喜。

    确实是徐天启,字体不一样。胡伟观赏了一会说道。

    周围也有人慢慢围过来,看到这种情形,也是羡慕,人家根本没有出钱,就捡到一枚宝贝,这运气还真是让人羡慕不来。

    徐天启太少见,你不认识也不奇怪。一个老人对身边的另一个人说道。

    他介绍:元天启钱‘天’字饱满有力,尤其一捺,刚劲有力,非大手笔不能为之;‘启’字繁体结构中的‘户’字,非常特别为横户;‘通’字和‘宝’字有瘦金体风味,显然受宋钱‘大观通宝’和‘崇宁通宝’影响较大。

    另外,明天启通宝钱启字左上部的户字,其上不是点,而是一横,与下部尸字不相连,而元天启的启字上的尸字上方一横是连接的,二者有明显不同。

    没错,这就是鉴别两种天启通宝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罗老笑道。

    说完,他就将铜钱好好收入囊中。物件太小,容易丢失,所以罗老也特别注意。

    拿出去拍卖,十万以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他这枚是其中最为珍贵的折二钱,很稀少。不过,他不准备出售,自己也没有收藏有折二钱的徐天启。

    挖的时候注意点,铜钱也是很值钱的。这时候,那些挖掘的农民也留了个心眼。

    铜钱太小,还真不容易留意,一不小心,可能就被泥土包着埋没掉,根本注意不到。

    我挖上去的泥,你们也弄碎看一看。挖掘的人对上面的家人喊道,也是生怕错过宝物。

    刚才那些人的讨论,他们也是听到了。那枚铜钱竟然价值十万以上,让他们非常心动。要是弄到一两枚,他们可以少奋斗五年以上。

    这回,轮到胡伟有点着急了。几个人当中,就他还是两手空空。当然,杨帆那个石雕可有可无,压根不值钱,没必要计算在内。



第一百二十六章
    杨帆等人没有聚在一起,而是分散开来。在一起没意思,出现物品都不好意思争夺,毕竟都是一路人。

    分开走也好。罗老也不喜欢老是凑在一堆。

    只有走散,他才有机会。不然的话,他一个老头,动作没有这些小家伙迅速,太吃亏了。因此,还是分开走比较好。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他不好意思跟别人说。

    这群当中,别看他的岁数最大,但论起能力,貌似他比起三个年轻人好不了很多,某些方面甚至更差点。

    比如杨帆那样的变态,跟他同事遇到一件物品,保证那小子更快看出那宝物的价值。正是这样,捡漏的时候,他是挺不乐意跟这些厉害的年轻人走一堆的,太打击自己信心。

    分开没太久,杨帆发现脚下就有一件物品,微微一惊。

    这家伙压根没有去凑其他人的热闹,而是到处走,四处地下扫描。不过,他的精神力不能支撑太久,超过十分钟,就需要休息一会。

    这里的物品非常分散,杨帆猜测,应该是古代有船只在附近沉没,然后被河水冲散,形成现在的宝物汇聚地。

    大叔,你的锄头能借我用一用吗?杨帆询问道。

    他看见几米远的地方,一个中年人正坐下来休息,还一边抽闷烟。看来,他的收获并不好,没有挖掘出什么宝物。

    那中年人看了眼杨帆,点点头:行,你用。不过,我现在挖这块地方,你暂时不能挖掘。

    杨帆连忙应是,规矩他懂。人家好不容易挖出来那么深,你趁人家休息,就跳下去挖。挖不出东西还好说,挖出来宝物,那就麻烦了。

    拿到锄头,杨帆就用力干起来。他发现,那件物品并不深,只有三十厘米左右的泥土遮掩。

    这一幕,胡伟等人也看到了。他们心想:这家伙,要不要那么拼命呀?

    看来,他对自己之前得到的那件石雕也是非常不满意呀!不然的话,不会表现得如此急切。

    大海捞针,难呀!罗老也是苦笑不已。

    阿弥陀佛!杨兄好兴致!戒贪和尚说道。

    这话说得,也不知道是真的赞赏,还是嗤笑。反正大家听着不像是欣赏赞同。

    没有两分钟,就挖了一件物品出来,看得那个中年人目瞪口呆。值不值钱先别提,但人家随便一挖,就挖出来物件,这运气还真是没得说的。

    小哥厉害呀!他举起拇指说道。

    多谢大叔你的锄头了。运气不错。杨帆笑道。

    那名大叔呆呆地接过自己锄头,看了看自己挖过去的地方,又看了看杨帆挖的这个地方。

    你不继续了?

    杨帆摇摇头,他查了一下,能力范围内,已经再也发现不了物品。他才不会那么傻继续挖,简直就是做无用功一样。

    大叔一听,心中大喜,连忙往手掌呸了一口口水,然后擦了擦,接着用力挖掘起来。他有预感,这里肯定还有宝物。

    看到这,杨帆微微一笑,再深的地方有没有他不知道,但半米深的范围内绝对是没有的,祝他好运吧!

    胡伟一转眼,就看到杨帆手里又多了一件物品,心中大惊,连忙跑过来。

    我靠!

    这句粗口不是胡伟爆出来的,而是戒贪和尚看到杨帆那件物品,忍不住脱口而出。

    这时候,其他人也回过头来,看到了这一幕,都是大为诧异,纷纷围上来。自己挖都能那么快挖到手?不会是已经看到了的吧?

    至少在很多人心中,肯定是那小子发现什么猫腻,才那么快得手的。

    什么宝贝?胡伟询问道。

    大家走进,才发现那是一个小酒蛊,表面竟然是血红色的。没有细看,大家心里已经是震惊,有了初步的猜测。

    不会是祭红吧?有人马上猜测。

    看它的样子,的确就是祭红。毕竟整个血红色的瓷器,在古代非常少见,也异常珍贵,除了祭红,很多人想不出还有什么。

    杨帆笑道:应该是,不过还不清楚是什么朝代的。

    祭红釉色似初凝的鸡血,深沉安定,莹润均匀,釉中无龟裂纹理,因祭红器作祭祀郊坛之用,故名。

    在古时皇室常以它作祭器,人们在配制祭红釉料时,往往将黄金珊瑚玛瑙玉石等珍贵之物掺入釉料中,真可谓不惜工本。即使这样,也往往烧制不出好的成品。由于祭红釉瓷器历来难烧,因此它比其它色釉更为名贵。

    杨帆知道,这种瓷器是利用铜在还原气氛下呈现红色烧制而成,但这种生产气氛不易控制,因而十分名贵,明中晚期曾一度失传,至清代才恢复烧造,色泽更加艳丽多样。

    你问这种瓷器有多稀少,杨帆能告诉你,在景德镇陶瓷馆的近万件藏品中,祭红只有九件半,其中一件明代宣德年间的祭红,收藏时只剩下了残缺的一半。

    大家围过来看了会,基本是确认了,这件瓷器就是异常珍贵的祭红。

    真的是祭红呀!一个老人声音都有点打颤了。

    这件保存那么好的祭红瓷器,实属罕见,国内绝对找不出二十件出来,说是稀世珍宝也不为过。拿出去拍卖,肯定是要引起疯抢的。

    胡伟舔了舔嘴唇,他找了好几年,都没有找到一件祭红。前年,在潘家园看到一件,但只有三分之一。

    其实,从唐代开始,中国陶瓷艺人就发明了红釉烧制技术,北宋年间,河南的钧窑完善了这一工艺,烧出了世称"钧红"的红釉陶瓷。

    但是,钧窑的烧制工艺还不成熟,红釉中往往掺杂进其他的颜色,而景德镇人在宣德年间烧出的祭红,从颜色的色泽和纯度上,都超过了钧窑,人们把它叫做"宣德祭"。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这种红釉的烧制技术莫名其妙地失传了。

    烧制这种瓷器,从来不能保证产量的,就算是皇帝的死命令,也难以保证,也就注定了它天生高贵。

    转让不?胡伟问道。

    周围的人全都两眼放光,这问题问到他们心坎了。

    感谢书虫餮兄弟的粽子,书友150616001522449莲花处处开c366097712ckgeorgelin这些兄弟姐妹的打赏。大家端午节快乐!粽子不要吃太多啦!今天熬了一章,明天放假,可以将之前欠的章节还了。这两三天真是太对不起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 香炉
    这种存世仅仅只有两位数,甚至个位数的稀世珍品,是谁都想要收藏的。当然,杨帆这个怪胎例外。

    没等杨帆开口,一个声音就打断了。

    不转让,不过,到时候欢迎大家到我拍卖行来。

    杨帆转头一看,晕!不知道什么时候,何探那家伙已经来到这边。

    你怎么也来了?杨帆苦笑道。

    何探两眼望着杨帆手中的宝物,身上的疲劳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也是收到第一手消息的人,不过,因为一点小事耽搁了,所以比杨帆晚到一些。

    本来,是准备通知杨帆,一起来的。但杨帆跟他不在同一个城市,又要耽搁一些时间,所以就没有通知,跟拍卖行的一个老师傅就匆匆赶来。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刚才现场,就听说有人挖出了非常稀少的祭红瓷器。

    当看到是杨帆,他既是欣喜万分,又是无比诧异。

    胡伟看到这家伙就有点腻歪了,什么东西都搬去拍卖,有本事你将杨帆藏宝室里面的影月神灯之类都搬出去,到时候,大爷肯定捧场。

    妈的!倒霉!

    何探没有理会胡伟,但看到戒贪和尚,也还是一愣,微微警惕起来。

    呵呵!没想到老弟你还抢先一步。

    其他人则是急切地询问:真会拍卖?什么拍卖行?

    何探急忙给大家派送名片,还介绍了一大堆的东西,表示过几天就会举行一次拍卖,欢迎大家前往捧场。
1...5354555657...7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