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抗日之我为战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雪云中路

    他再三叮嘱陈翰章此次作战还是要以抗联部队为主,关内部队因为训练和装备的问題,尽可能的不要放在主要的位置上。同时杨震还从新京前线,紧急抽调易建平赶赴大同战场,接任晋北战场总政委,专门负责与关内兄弟部队沟通。让陈翰章能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作战之中。

    只是杨震认为观念的不同,可以在战后一点点的改变。但眼下与关内兄弟部队配合上的问題,却已经到了不能不解决的地步。按照眼下的态势來看,再不解决这个问題,会造成两军之间严重隔阂的。

    关内部队多年游击作战已经养成了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日军扫荡之前,先破坏所有的公路,切断日军的后勤补给。在寻找战机,对付日军小部队。实在不行,以一部地方武装在根据地内掩护群众,以主力部队跳出外线作战。

    部队能散能聚,各个部队都可以使用不用建制的部队单独作战,这就是游击战的精华。尤其是在敌强我弱,甚至连运动战都已经很少打,主要是以游击战为主的敌后战场上,长期游击战养成的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改变的。

    在加上晋绥军区原來的骨干部队,都出长城一线作战。留守的部队,大部分都是地方武装刚刚升级的。这些部队原來擅长的就是这种作战风格,你让他打阵地战,他恐怕坚持不了太长时间。你让他袭扰的日军鸡犬不宁、疲惫不堪,发挥这些地方武装的威力,将日军困死在据点附近,这才是他们的作战风格。

    打闷棍、下黑手,这是这些地方武装的长项。你让他们面对面的和日军打这种正规作战,他们的能力就差很多。这些地方武装,眼下虽说已经升级到了主力。很多部队的干部,原來也是主力部队下去的。可长期作战养成的作战风格,却不是短时间可以改变的。

    说白了这些部队你给他扔到敌人驻扎重兵的区域,他一样能够生存下來、一样打鬼子,一样的搞破袭。就算日军在反复扫荡,这些部队虽然也会陷入一时的困境,但只要稍微让他们喘息一下,还是会重新发展和壮大起來。

    这个时代的十八集团军,就有这个本事。但是你让他打这种硬仗,不是说真的就不能打。而是很多干部脑子里面形成的观念,觉得这种战斗打起來很不划算。付出了代价,却不一定能有多少的收获。

    多年來武器装备和训练上的劣势,以及复杂的生存条件,让这些部队已经养成各自为战的习惯。这是关内部队的一个优势,但也是一个劣势。即能在需要的时候攥成拳头打出去,也能在分散的时候各自为战,生存能力强,这是关内部队的优势。

    但是在某些方面,也未尝不是一个劣势。再加上天灾的影响,如果沒有杨震这个外來者的参与。实际上十八集团军的部队,因为部队扩充过快,直到抗战末期才恢复抗战初期运动战的能力。甚至有些部队,直到总决战的前夕才完全掌握大兵团的作战能力。

    两种习惯了不同作战模式,两种作战风格完全不同的部队,碰撞在一起协同作战,不出问題就怪了。大家都是按照自己的老经验在作战,但原本对付日军都有用的老经验,在配合的时候,却出现了相互拆台的情况发生。

    去年在热河战场,挺进军与抗联只是在战略上相互策应与配合。在战术上,并未进行过配合。这些问題,还沒有显露出來。而且组成挺进军的部队,都是两大军区的精华部队,底子几乎清一色的都是老红军部队。

    甚至有当年红军时期就担任团长,现在还在担任团长者。虽说训练和指挥上也有一些不足,但是各自指挥员依靠自己的能力,也多少弥补了这一缺点。但现在两军真正在战术上第一次配合,这观念不同也就充分的体现了出來。

    来自,!r405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二百四十八章 整训
    晋北战场上两军配合较好的原因,与太原战场根本就不同。杨继财与两大根据地两个分区之所以配合的比较好,是因为战场就在太原周边,几乎沒有什么回旋余地。几个分区与抗联参战部队,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谁也跑不了谁。

    二也是两个分区的军政主官,亲自坐镇指挥。有了直属上级的压着,下面的部队也不敢太发挥游击水平。至少下面的团营长,沒有人敢在这二位面前扎什么刺。相对于下面习惯了各自为战的团一级干部,这二位红军时期便是高级干部的眼光和水平还是有的。

    要是沒有这二位军分区司令员亲自坐镇,來的是一帮团长的话,杨继财这一仗恐怕打的远不如现在顺手。首先一个指挥权理顺的问題,就会将他搞的头大如斗。虽说关内部队不讲究职务一类的关系,但是资历却是一个致命的问題。

    搞不好,他就算再想坚持下去,眼前的肉再肥,他也只能全部的放弃了。最关键的是,这二位分区领导,包括外围的晋察冀二分区司令员。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的都被杨继财给画出的大饼给圈了进來。

    等到想脱身的时候,却发现只能硬着头皮,跟眼前这位胆大包天的年轻人走到底了。否则谁事先撤离,都会造成整个战场的崩溃。而回去,自己的上级肯定饶不了自己。就算硬着头皮,他们也得坚持下去。也就是说是形势,将大家逼到这个份上。所以在太原战场上的杨继财,倒是得心应手的多。

    对于眼下晋北战场出现这种配合不融洽,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产生了一定隔阂的情况,头疼的不单单是陈翰章一个,亲临一线指挥,此次太原行动之前才从晋北赶回的晋绥军区代司令员也头疼,甚至连在兴县坐镇的老总也很头疼。

    老总此战之前从延安,受主席委派亲自赶到晋绥军区坐镇,可不单单是督战。老总在这里,对各个战线一直有一个很直接的掌握。尤其是对晋北参战的晋绥军区部队的表现,老总了解的很清楚。

    至于抗联那边,在陈翰章临出击之前,也再三要求陈翰章,将每天的战况给老总做一个详细的汇报。所以老总对整个战局的掌握,其实并不比杨震少到哪里去,所以老总也是为了这件事情很是头疼。

    甚至在杨震赶來之前,老总有心从包头前线抽调回两个旅配合抗联作战,将原有的地方武装升级的新部队替换下來。这些为反扫荡作为骨干使用的主力部队,游击习气倒还是少了很多。

    杨震也正是在接到三次陈翰章的秘密电报之后,才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这才在这个关键时刻,从通辽总部驻地飞抵西北。晋北战场就在关内根据地周边作战,沒有关内部队的支持和配合,这一战想要打好很困难。而这个问題不解决,也会影响到关内外部队团结。

    杨震心中有沒有解决问題的办法,在來的飞机上,他已经考虑过解决这种办法的途径。第一个办法很简单,将所有参战的晋绥军区部队,全部撤出一线战场。用于后方转运物资、看押俘虏、保障通讯线路的安全。

    但这个解决方法看似最简单,但可能引起的麻烦和后续影响也是最大的。将所有的关内参战部队,从一线上撤下來。明显很容易会让人有抗联老子天下第一,对所有兄弟部队都看不上眼的想法。搞不好,会严重影响到两军之间团结的。

    第二个更简单,从抗联抽调出一批干部。将所有参战的晋绥军区部队,团参谋长全部替换下來。营一级,每个营都派一名抗联干部担任副营长。这个办法其实即简单,也更加有效。但这个办法,带來的麻烦却还要超过第一个办法。

    先不说指挥关系的理顺,单就一个部队指挥权的问題,就很是让人头疼。关内部队,不像抗联那样明确军事主官和参谋长之间的权限。向來都是军事主官说了算,军事主官在军事指挥上,有着绝对的权威。参谋长在指挥上并无决策权,甚至很多的部队连建议权都沒有。

    在关内部队,除了高级指挥部之外,团一级的参谋长职责倒是更像部队司令部直属队的一个大管家,或是一个高级的传令官。涉及到具体的指挥上,更多的是军事主官独断专行,当然原來还有政治委员的最终决定权。作战的具体指挥上,基本上沒有参谋长什么事情。

    杨震在与挺进军接触的过程之中,发现太行军区和一二九师出來的部队,也就是自己的老部队,对参谋长的工作比较重视,职责也比较明确。但是其他根据地出來的部队,就差的太多了。很多旅团一级的部队,参谋长甚至就是一个摆设。

    实际上,这倒也不是关内部队所独有的情况。轻视参谋工作,而基本上是中国所有军队的惯例。按照北洋政府明文规定,参谋长转任军事主官需要降两级使用。即便是在重庆方面组织结构和体系,最为现代化的中央军之中,在很多部队之中参谋长起的实际作用也很有限。

    两套指挥体系的不同,甚至在某些观念上不同的部队,在指挥理念上会有很多的冲突。这些事情,从当初抗联选派的人员去组成挺进军部队工作,主要被分配担任参谋长的时候,就已经吃足了苦头。

    现在从抗联抽调人员,去接替参谋长,除非老总亲自下命令,否则能起到的作用恐怕会相当有限。而且这么做,也很容易产生一些隔阂。在很多人的眼中,会认为自己手伸的太长了。人家是搭档多年的老战友,自己贸然插手进去很不好。

    当谈到最关键也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題时,杨震的突然沉默,让老总在短时间之内有些不明所以。但老总什么人,虽说性格宽厚,但军龄比杨震这个后起之辈,年龄还要长很多统兵剩下下來,对于的部下的心思那里还不明白。

    杨震在这个问題上的沉默,老总很快便想出症结所在。杨震的顾虑,老总很清楚出现在什么之上。不过老总认为作为几大战略区军事主官之中,资历最浅、年纪最轻的他,在这方面有所顾忌倒也算正常。这也说明杨震的头脑冷静,并未因为自己的地位发生变化,而有任何的高烧。

    犹豫了一下,老总还是最终拍板道:“包头地区形势现在已经稳定下來,剩下的几方面交涉,主要是我们和后套、榆林方面打嘴仗。而且以后套方面那位主官的为人來看,他不会在这个时候挑起冲突的。绥西地区爆发冲突的可能性,现在几乎沒有太大的可能。”

    “再加上包头孤悬绥西,虽然有铁路线与后方相连,但本地毕竟属于贫困地区。大量驻军长期驻扎在那里,不仅给当地带來了极大的负担,我们也无力保证后勤供应。我看这个时候,是该抽调回一部分主力的时候了。”

    “这样,我让晋绥军区将所有的骑兵全部留下,炮兵留下一个团,步兵留下两个旅,担负包头至归绥、托和托一线的防御。在抽调三个团,负责归绥至集宁一线的防御。其余的部队立即经平绥铁路,以最快的速度车运至大同一线。

    “现在我们控制区内有了铁路,调动部队上也不用怕因为部队连续行军作战,带來的极度疲惫。将晋绥军区主力快速的调回,不仅可以节省出包头、归绥的存粮供应晋北战场,也可以大大减轻你们的压力。”

    “最关键的是,在包头周边短时间不会有明显战事的情况之下,可以将最大的有生力量,放在晋北战场上。我们既然已经打了大同,那么这场战斗我们就一定要打好。不仅要守住前一段时间的胜利果实,还要进一步的在华北日军腹地狠狠的捅上一刀。”

    “好好的回应某些方面,对我们游而不击、不打日军专打友军的无端指责。让全国人民都好好的看看我们,抗日决心究竟有多大。看看我们是不是真心抗日的,看看谁才是在真心的抗日。”

    “我马上让负责留守根据地的代司令员,立即赶回晋北战场。现在配合作战的这几个团,除了表现最好的两个团之外,其余的部队全部撤下來,转入后方守备。等晋绥军区主力返回之后,所有部队全部调往凉城整训,并担任晋北战场的预备队。”

    说到这里,老总看着杨震听完自己想法之后微微皱起的眉头道:“随着你们陆续开始入关参战,与关内的交通线全面打通,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我们的斗争思路也该采取一些改变了。一些部队原有的游击习气要该改掉的,必须要改掉,”

    “游击战,只是我们一种在特殊情况之下采取的一种作战方式,过去在残酷的环境下,在缺枪少弹的情况之下为了生存,采取更加符合我们自身条件作战模式这并沒有错,因为过去我们沒有那么厚的本钱,实在是赔不起,也打不起消耗战,”

    “过去部队平均每支枪只有五发子弹,汉阳造步枪都是好枪,轻重机枪弹药不足一个基数,极少的炮兵有炮无弹,打完一场战斗,还要想办法返回战场去捡子弹壳,交回上级以复装子弹,这种条件逼得我们,只能采取这种打一场战斗要计算一下是不是赔本的买卖,”

    “但现在条件转变了,作战的要求也出现了相当大的变化,我们很多的各级干部思维方式,却沒有得到一个根本的扭转,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明知道兄弟部队装备了大量的汽车和坦克,却还要坚持破坏公路,结果可倒好日军机动能力有沒有下降,至少现在还看不出來,反倒是把你们给困住了,”

    “这种情况必须要得到改变,我们不能总是以游击队自居,条件和环境都改变了,我们的思维也该有一些改变,等这场战役结束之后,不仅仅是晋北战场的部队要整训,就连其他的根据地部队,也要进行大规模的整训,山东和新四军各部距离远一些,部队实在抽调不回來,那就抽调一批干部回來,”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二百五十章 先弱枝杈、再掘主根
    回想起自己当初在东北对抗联进行重新整编时候,遇到的难題,杨震摇了摇头道:“当时收拢四军和五军的时候,有总指挥的全力支持,又有两位军长亲自坐镇,还沒有惹出什么麻烦。”

    “但是对一路军和三路军的整合,却是始终有些挠头,甚至就连二路军内部的七军,收拢到统一指挥、调整编制,打乱干部使用的时候,就惹出了不少的事端,甚至三路军有的师一级的干部,在撤到下江根据地休养生息的时候,只想从我这里要给养、要补充弹药和装备,至于统一指挥,集中使用却是根本就不情愿。”

    “一提到压缩编制,甚至跟我拍桌子,这一点尤以那些山林队出身的干部,表现的特别显著,最后还是大的生存环境持续的恶化,部队分散作战,只能被敌军一口口的吃掉,很多部队再分散游击下去,都很难生存才解决了问題。”

    “长期的艰苦游击战争,让有些部队领导已经习惯了各自为战,这头顶上突然來了一个上级,说是要全体统一指挥,但实际上给你找了一个婆婆,换了谁都不舒服,关内部队虽说有些部队游击习气很重,但是这一点上要比当初的抗联好的多。”

    “最起码服从指挥和命令的坚决上,沒有任何的问題,虽说也处在分散游击的情况之下,但是能聚能散,需要的时候,上级一声命令,闯刀山火海也不皱眉,苦战、硬仗,都沒有任何的问題。”

    “即便是为了生存,无论跑的再远,再分散,他们也牢记自己的使命,牢记自己是什么样的部队,一声令下,马上就能归队集结,老总瑕不掩瑜,优点就是优点,不能因为一些缺点就将我们这些干部的优点看沒有了。”

    “至于改变游击习气的事情,老总这不是撤销一两个干部的职务,我们就能做到的,现在我们的部队有这些毛病,也怪不到我们的干部,我还是那句话,板子不能都打到我们的基层干部身上。”

    “我看现在出现了这些问題,也未尝完全不是一件好事,正好也暴露了我们部队的一些弱点,以及一些不太好的苗头,这些问題早暴露,要比晚暴露好的多,越早暴露,我们才能越早的解决问題,以免遭受更大本來沒有必要的损失。”

    “老总,我看现在配合我们作战的晋绥军区留守部队,还是不要撤离战场了,暂时先撤到右玉境内,调整一下部队的心态,尤其是各级军政主官的心态,一定要调整好,都是老骨头了,大局观和能力都不差,只要调整好,我想这些干部会起到上级期待他们所能起到的作用。”

    “在代司令员赶到晋北之后,有了这位德高望重的老首长亲自坐镇,我想进行一下战场整顿还是能起到作用,至于晋绥军区主力回师的决定我支持,我这让陈翰章调集专列马上前往包头,立即抽调两个工兵连,对包头至大同铁路线进行清理和检查。”

    “老总,我不得不说一句,关内兄弟部队的敌工工作和群众工作做得太到位了,大青山游击支队形势那么艰难的情况之下,在平绥线西段的地下工作做的还那么的好,整个铁路中国籍员工,甚至都不用动员,就主动协助我军运输。”

    “按照现在晋绥军区主力在包头一线分布的态势,我认为两三天之内完全可以将主力部队从包头一线撤回,只要晋绥军区主力撤回,晋西北目前兵力空虚的情况,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

    对于杨震语气之中掩饰不住的赞赏,老总却是摇了摇头,却是什么都沒有说,这些东西不是一时半会能说的清楚的,想要了解详细一些,即便老总也不是很清楚,各个根据地的敌工部,都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在这种事情上,中央也只下了一个规范而已。

    想了想,老总将话題还是转向了晋北战场:“杨震同志,日军的援军现在也陆续赶到了华北,随着日军的援军赶到,面对新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我军在整个华北战局之中,势必要有一个调整,而我军冀南军区部队已经赶到战场,冀鲁豫军区部队正在苦战摆脱晋东南日军之纠缠。”
1...10271028102910301031...11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