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抗日之我为战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雪云中路

    “让他督促东北人民政府主管军工的那几个部门,现在全力集中生产我们目前缺口比较多的炮弹、高爆航空炸弹、凝固汽油弹,尤其是德制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的炮弹,美制七十五毫米山炮的炮弹。”

    “库存数量还比较大的炮弹,还有五十七毫米高射炮弹等不是急需的炮弹,生产和制造都暂时停下來,几种穿甲弹的生产和仿制工作也先停下來,集中所有的力量,先全力生产眼下最急需的坦克炮所用的高爆榴弹。”

    “鬼子眼下在各个战场可投入作战的坦克,全部加起來已经是寥寥无几,最多就是一些轻型装甲车,穿甲弹基本上已经沒有了用途,有的部队在面对敌军野战工事的情况之下,因为缺乏高爆榴弹,只能用穿甲弹去攻击。”

    “拿穿甲弹去打野战工事,即是浪费也缺乏足够的威力,而且就算日军在战场上投入新的坦克部队,我们目前的库存也足够了,现在生产那么多的穿甲弹干什么,现在最关键的是生产我们最急需的高爆榴弹。”

    “还有你告诉他,李明博从奉天几个兵工厂搞來了那么多的原材料,足够我们最大生产能力两个月的使用了,仅仅制造炮弹和炸弹原材料就有上万吨,上万吨的制造枪炮所用的发射药,还有那么多的设备,以及大量的技术工人。”

    “有了这么多好的条件,到现在产能居然还沒有全部运行起來,军工部门是干什么吃的,现在还好意思整天叫唤军工生产已经到了极限,弹药的产量上不去,原材料的库存不够。”

    “这个奉天兵工厂在日本人手中每个月可生产几千支步枪、轻重机枪上百挺,各种子弹近千万发,各种口径炮弹近十万发,怎么到了我们手中,这么多天都过去了,却到现在什么都沒有制造出來,他熊大缜说的过去吗。”

    “军工部门现在的确已经移交给地方管理,但是所有的工厂都有他们装备部派出去的军代表,大部分工厂的领导和总工程师,不是他的师兄就是师弟,在不七拐八绕的总是能攀上关系吗,让他给老子收收心,别把心思都放在拉关系,叙他们师兄弟感情上。”

    杨震对这个奉天兵工厂在日本人手中有着的巨大产能,到了北满之后却并未有效的利用起來,导致军工生产能力沒有得到较大的改进,语气之中多少有些不满,多出这么的原材料,炮弹的产量却迟迟上不去。

    而面对战场上巨大的消耗,却因为兵工厂的产量满足不了战场上的需要,后勤部门已经开始动用最根本,也是轻易不能动用的战略储备,这对于杨震來说,无疑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情。

    这些从南满抢运來的工人和工业设备,如果能在短时间的利用起來,抗联的弹药生产能力至少会翻上一番,尤其是眼下最急需炮弹的产量,肯定要超过现在一倍以上,但在前线急需炮弹的情况之下,这些工人和设备所蕴含的巨大产能,却迟迟无法体现出來,杨震不满意也就不意外了。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三百一十四章 稳重一点应该的
    对于杨震语气之中对后方军工部门表现出來的不满,甚至还有几分隐隐的愤怒感,郭炳勋却是只能苦笑摇头,这些兵工厂在关东军控制之中的时候,其产能的确占据了日军步枪和轻重机枪,以及山野炮整体产量的百分之四十五。

    侵华日军所需弹药的百分之七十,都是这个兵工厂生产和制造的,在华日军所有的迫击炮和掷弹筒,以及所需的所有弹药,也都是出自这个兵工厂,这个工厂的迫击炮生产设备,比日本本土最大的兵工厂大阪炮工厂还要先进。

    依靠大量的新式机器设备,大量的熟练工人,这个兵工厂的每个月武器装备产能,即便按照七七事变之初日军每个师团的武器装备配备标准,除了炮兵方面之外足够装备两个步兵师团。

    其制造的轻武器弹药,按照**中央军的标准,足够三个军编制的一个集团军一个月高强度所需,还能有一定的储备,每个月的炮弹产能,足够重庆方面所有炮兵一个月的高强度消耗。

    可以说沒有这个奉天兵工厂,日军根本就维持不了侵华战争所需的武器弹药的巨大消耗,尤其是弹药的消耗,沒有这个奉天兵工厂,日军根本就打不起那么多的大型会战,甚至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都很是吃力。

    可以说日军发起的侵华战争,却是这个中国人自己建设的兵工厂撑起了大半边天,日军用來屠杀中国人的武器弹药,居然都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别样的讽刺,更是一种让几乎所有中国人都难堪的结局。

    要知道这个兵工厂每个月上千万发子弹,十几万发各种炮弹的产量,大后方所有兵工厂加在一起都沒有这么大的产量,而抗联的兵工厂,即便所有产能都加在一起,在原材料來源充足的情况之下,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数。

    奉天兵工厂的确是产能巨大,而且部门全面,熟练工人的数量也多,可以自己制造枪炮用钢,以及无烟火药,可以说不用出厂,就能满足几乎所有的原材料需要,如果这个兵工厂能够控制在抗联手中,不出一年抗联的武器制造能力,尤其是弹药生产能力就能翻上两番。

    但那些工人到北满之后,原本具备的巨大产能,却并未得到有效的利用,这话却得看怎么说,现代的军工生产和制造,是需要一个工业健全的体系和上下游配套的设备,最关键的是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带动大量工业设备,也需要大量稳定的电力供应。

    这个兵工厂原有的中国籍技术人员,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大量的出走或是被日军视为不安定的因素而清洗,抗联现在的军工产业起家,就是靠当年老抗联十一军收拢的原奉天兵工厂被日军占领后,不愿意为日军效力的三十多名工人起家的。

    现在重庆方面在大后方的兵工厂里面,也有大量的这个工厂培养出來的技术人员,在中国籍的技术人员大量流失,以及被日本人认为不可靠的情况之下,日本人为了兵工厂的生产以及保障供应,逐步采取了使用日本籍的技术人员代替中国人的办法。

    到抗联突袭奉天的时候,厂内的技术人员已经全部清一色的换上了日本人,这些日本人虽说也被李明博大部分给抓了來,但是除了削弱日军的军工生产能力之外,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在现在抗联根本就不可能在军工生产,这么致命的部门留用这么一大批的日本人,毕竟这些人员如果暗中给你搞点破坏,非专业人士很难一眼就看出來,等到了战场上,一旦出现打不响的子弹,不爆炸的航空炸弹和炮弹,那是要耽误大事的。

    一下子出现近三千人的缺口,而且都是很关键的技术人员,这才是最致命的,抗联自身的技术人员,根本就弥补不了这个缺口,别说这些设备安装所需的厂房,转入生产所需的电力供应也都需要一步步的來。

    再加上根据杨震的命令,拆卸的设备主要集中在发动机制造企业,武器装备制造企业,以及军工原料制造企业其余的工厂,拆卸的大部分都是在短时间之内能够拆卸的设备。

    此次丰收者行动之中,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李明博能够完整拆卸设备的工厂,只有在奉天的飞机制造厂、九一八坦克大修厂、奉天化工厂、奉天满洲工业机械制造厂、奉天藤仓工业株式会社,以及生产齿轮的满洲计器株式会社。

    像奉天兵工厂拆卸设备的重点就是制造枪炮用钢的特种钢厂、孤家子无烟药厂,以及制造子弹和炮弹、航空炸弹的设备,奉天兵工厂近万部的机器设备,只抢运出來三千七百多部,只占据其全部机器设备的三分之一。

    整个工业拆卸的重点是制造枪炮弹药的化工,生产设备的机械等工厂,至于那些拆卸所需时间过长的设备,基本上沒有來得及进行拆卸,或是拆卸了一部分的关键部件,让其短时间之内无法使用。

    作为东亚最发达工业区的南满,仅仅奉天有四千多家的工矿企业,其中涉及到军事工业的就有近一千家,产业工人有数万人之多,短短的几天时间,在还要大量抢运工人和家属的情况之下,根本就无法大量的拆卸设备。

    至于鞍山和本溪湖、宫原的钢铁厂,只拆卸走了绝大部分的电机,炼钢高炉上的关键设备配件,以及北满最急需的选矿、磨矿设备,至于高炉,只运回來日本人刚刚运抵,还沒有來得及卸火车的两部五十吨的转炉、一部电炉。

    抚顺的铝厂和炼油厂,也基本上都差不多,所有短时间能够拆卸的设备都被拆光,但是那些至少需要几天,甚至是更长时间的设备,却是基本上沒有拆卸,为了以后的考虑,也沒有进行破坏。

    只卸下了一部分的关键和轻便的设备,让剩下的部分虽说还完整,但日本人想用用不了,不用还浪费,鞍山和本溪湖钢铁厂,炼钢高炉虽说沒有拆卸走,但是所有的电机以及电线、电缆,都被拆卸一空。

    高炉等关键设备虽说沒有破坏,但是变电所等一些生产所必须必要,但是一旦抗联收复南满之后,并不需要多大的精力就能恢复设备统统被炸毁,奉天兵工厂的迫击炮和掷弹筒、山野炮的生产线被拆走,剩下的水压机一类的设备,也就基本上沒有用武之地。

    只是整个奉天以及抚顺、本溪、鞍山、辽阳的工厂数量实在太多,抗联派出的技术人员有限,虽说动员了一部分本厂的中国籍技术人员协助,但能拆卸的设备数量,只占了很少一部分,当然这些关键设备的被拆走之后,日本人想要恢复生产沒有一两年的时间是基本不可能的。

    但尽管这次丰收者行动,搞回了大量的机器设备,以及军工原料,仅仅枪炮用钢和无烟火药,就足足够抗联全力生产使用一年的,而且还要十几万的工人,绝大部分都被动员回來,可有了这么多的工人和设备,却不见得马上就能生产。

    设备你得安装吧,厂房你的搞基建吧,工人你得安置和分配吧,原有的兵工厂,为了带动这些新的机器设备,电力方面你总得扩容吧,得找地方安置这三千多部设备吧,还得安排大量工人和家属的住处,以及解决他们吃饭的问題。

    而相对这些问題,更让人头疼的是其他工厂大量工人的安置,奉天化学工厂以及动员來机器设备生产方面的工人和设备到是好说,抗联接收的齐齐哈尔的富拉尔基化工厂和机器厂,就可以全部接收。

    有了这批工人和技术人员,这两个自抗联接收以來,因为大量技术人员在齐齐哈尔被彻底攻占之前,被日军带走而陷入瘫痪,几经努力也未能恢复生产的工厂,在短时间之内就可以恢复生产。

    从抚顺红透山铜矿动员來的那些工人也好说,多宝山铜矿扩大产能正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正好连同选矿设备可以全部的接收,其他北满原來瘫痪的一些工业,也可以接收其中一部分的工人。

    但其他的大量厂矿,动员甚至是强行绑回來的工人的安置,却是让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很是头疼,单单就是奉天兵工厂那三万多工人,也不是目前抗联几个兵工厂一下子可以全部接收的。

    而从鞍山的日本昭和制钢所,以及本溪湖、宫原的钢铁厂动员來的工人就有近十万,一个鞍山钢铁厂,连同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在内将近七万人,都被李明博带了回來,这其中有自愿举家北迁的,也有被李明博给强行绑來的。

    这些工人的衣食住行,都需要大量的精力去安置,衣食住行那样不得一样一样的落实,绑來的工人,还得去做工作,而吃穿住行那一样落实不了,这些工人的情绪就稳定不下來,情绪不稳定,这些人就是投入一线生产,恐怕这也很难安心下來工作。

    与其那样,还不如一步步的來,先解决安置的问題,然后再分配到一线工作,还有那些运输回來的设备和原材料,至少你也得给军工部门一个安置的时间,即便是明知道前线急需弹药,但被搞的焦头烂额的东北局,也只能先紧着工人安置上來。

    再说抢运回來的这批工人和技术人员,保卫部门也得进行一定的甄别,日本人为了保证南满这些维持战争所需命脉的工厂稳定,在这些工人之中安插和收买了大量的特务,保卫部门不甄别,万一让抗联的军工部门混入特务搞破坏怎么办。

    在生产的时候,弹药打不响那都是小事,军工厂是什么地方,搞一次大的破坏,甚至都不用外运材料,以及寻找技术工人,这些人自己就能利用军工厂内大量的炸药和设备,给你來一次彻底的大破坏。

    一旦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可就不单单是生产出來的炮弹满足不了需要的问題了,是对抗联军工生产的彻底破坏,在这件事情上,郭炳勋认为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绝对不能草率行事,稳重一点还是应该的。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撑到了
    实际上郭炳勋很清楚,这次丰收者计划从南满抢运出來的这批工人,的确改善了北满根据地,现在正在兴建的大量工业缺乏合格熟练工人,自己培养的工人,短期之内还无法承担重担的现状。

    但现在无论运出來的数量再多,设备量再大,但在此次会战之中能使用上的只有一少部分,最多也就是军工部门,可以利用一些,其余的不仅短时间之内都用不上,甚至就是过一段时间,也无法全部进行安置。

    抗联的钢铁厂和石油冶炼厂,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厂等一些大型的工厂,还沒有全部完成建设,暂时根本就无力安置这些工人,基本上已经完成建设,即将投产的坦克制造厂和飞机、汽车制造厂,倒是可以接收一部分,但也无力全部的接收。

    而且东北根据地那个还在建设,虽说大型的设备已经安装完毕,但距离生产还有一段的时间的钢铁厂,就算全部建设完成,一个年产不过五十万吨的钢铁厂,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一下子接收十万工人。

    就算今后再扩大,那也是今后的问題,但现在这个钢铁厂,即便无论如何也一下子接收不了这么多的工人,即便战时不用考虑利润的问題,但作为一个中型的钢铁厂,这么多工人要养活,也是难以承担的。

    虽说日本人原來设置在富拉尔基与通化的两个规模不大的炼铁厂,如果恢复生产可以接收一部分,但是除了富拉尔基那个铁厂之外,通化炼铁厂到抗联手中已经严重的被破坏,如今是复产沒有设备,维修即沒有人员也沒有配件。

    日本人从通化撤退的时候,不仅对高炉进行了系统并彻底的破坏,输变电设备全部炸掉,就连工人也一并强行运走了,整个工厂处于彻底的瘫痪状态,除非彻底的翻建,重新的订购设备,否则基本上已经无修复价值。

    尽管抗联在接收之后,一直在想办法抢修,但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始终未能完成维修,而且这个通化铁厂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距离朝鲜半岛上的日军距离太近,即便修复恐怕也不能作为骨干产业。

    而富拉尔基那个专门冶炼军工所需特种钢材的工厂,规模不大、年产量更不高,属于來料加工的工厂,原本工人就已经满足需要,再加上为正在兴建的钢铁厂正在培训的上万工人,也已经实在无法安置多余的人。

    这种情况之下,这鞍山、抚顺、本溪、宫原四个钢铁厂抢运出來的十万钢铁工人,抗联实在是难以接收,当然这十万钢铁工人,也不都是炼钢工人,无论是抚顺的特钢、本溪和鞍山的炼钢厂,真正核心的工人加在一起,也只有四万多人。

    剩余的都是附属各个工厂的工人,以及一些大量的勤杂和搬运工人,这些钢厂虽说对日本人來说,原材料近似乎都免费的,但日本人算计的很精细,他们不会养那么多的工人增加费用的。

    但就算这四万多人,现在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安置也很吃力,李明博在南满做的如此彻底,除了将奉天和抚顺的特钢工厂连人带厂都搬回來之外,鞍山和本溪的两大炼钢厂,从钢铁工人到铁矿的矿工,直到打扫卫生的勤杂工都抓了回來。

    主动來的欢迎,不想來的,对不起直接押上火车,时间紧张,那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甄别谁是炼钢工人,谁是勤杂工,尽管东北局的情报部门,已经大致提供了名单,但李明博却是用这个名单去抓人,尤其是技术人员,统统的都抓了回來。

    就连看守矿山的伪满军警,都被他缴械给带了回來,这个结果就是带回來的工人数量,异常的庞大,但是其中鱼肉混杂,很多人就是搬运工,也就是俗称的苦力,什么都不会,而且老的老,小的小,年龄很不均匀。

    最夸张的是,他连几个食堂的师傅都给抓了來,抗联打到昭和制钢所的时候,正好一个马车队往里面的食堂送高粱米,结果连人带马,也都被他搞了來,用李明博的话來说,就算不能进工厂,但编入作战部队当兵总行吧。

    而相对于还有地方部分接收的钢铁、化工、军工和轻工业等产业工人,其他工业类型的工人更难以接收和安置,现有的位于富拉尔基、哈尔滨、孙吴、佳木斯等地的,从日本人手中接收的工厂,根本就无法安置这些人。

    这次抗联的釜底抽薪,不仅真的让日本人结结实实的吃了一个罕见的大亏,让其在南满的工业除了辽西以及辽东半岛之外,基本陷入瘫痪,但从搞來的工人数量來看,抗联自己也明显撑到了。
1...10611062106310641065...11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