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抗日之我为战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雪云中路

    其实这款火炮的普通战术压制与火力拦截,普通的反工事直瞄训练,与日式野炮沒有什么太大区别,只需要根据这款火炮的性能,进行小幅度的调整便可,差别最大的是作为中口径反坦克炮,进行反坦克训练,尤其是反坦克集群训练,以及机动设伏训练,必须得从头开始。

    抗联虽说原來也装备过三七博福斯战防炮,少数苏制四五战防炮,在加上这次英国人送來的两磅反坦克炮,但是这些杂牌小口径战防炮的性能,与这款即可以进行火力压制,也可以进行反坦克作战的火炮差距太大,无论是口径还是威力,甚至是射速都无法相比。

    这款火炮在一千五百米的距离,就可以轻松的击毁日军最新式的九七式坦克,只不过观瞄设备的落后,限制了这种火炮的远射精度,但是在八百米的距离,击毁日军任何坦克都沒有问題,邱金堂对战术运用方面改进,重点就是反坦克战术上。

    这边换装部队干的是热火朝天,那边还在继续使用杂牌山野炮的部队,是看着直流口水,其实按照杨震原本的意思是,将这批火炮给每个步兵师都组建一个直属加农炮营,剩余的编成几个直属加农炮营,作为机动使用力量。

    但考虑到部队目前使用的那些二手火炮,经过长期高强度的使用,很大一部分都到了报废程度,而为了减少部队中火炮口径,部队之中现有很多口径少的火炮,比如就只有十几门的斯柯达山炮、法制一零五野炮,已经无必要生产炮弹,全部退出一线部队的现状。

    以及部队扩编,原有师属炮兵需求数量扩大的情况之下,的原來直属炮兵总部的一百毫米的榴弹炮团全部打散,以口径为建制配备给各个步兵师,不足的部分先继续使用七十五毫米山炮,等到今后再做调整。

    所以经过慎重的考虑,将原有一部分步兵师的炮兵进行了调整,原有的山炮,剔除报废的之外,总部统一进行调配,番号一至十二的步兵师所属炮团,由原有的两个山炮营一个野炮营的编制,改为两个七十六毫米加农炮营,一个一百毫米榴弹炮营,。

    番号在十二至二十的各师,配备为一个七十六毫米加农炮营,一个七十五毫米山炮营,一个波兰制或是法制野炮营,而二十号以后新编各师,则装备的清一色都是日制山野炮,但是增加了一个六门制的师直属加农炮连,作为远程直瞄火炮使用。

    这就使得很大一部分部队,无法换装这款性能优异的加农炮,只能继续使用原有的日式和法制山野炮,所以在训练的时候,那些沒有换装的部队,只能看着这些性能优异的新式火炮流口水。

    当看到杨震之后,那些沒有捞上这款新式加农炮部队的领导,跟在杨震身边嘴里不住唠唠叨叨也想要全部换装,对于这些干部,杨震也只能告诉他们,要耐心的等待,面包早晚都会有的,他们目前所装备的这些杂牌火炮,有一天都会被淘汰的。

    部队目前使用火炮的口径过多,后勤压力大的现状,总部也是清楚的,但是目前新式火炮不足,只能给老部队换装,等抗联自己能够生产了,他们的部队都会换装的,但是目前给每一个师配备一个连已经是极致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迅速的掌握新式火炮使用的技能,而不是急着换装。

    杨震费了很多口舌,才摆平这些伸手向他要炮的基层炮兵干部,好在他在部队中的威望足够,下面沒有换装上的部队有点怨气正常,在杨震的威望之下,干部也不敢太过于纠缠,不管是真的想通了,还是只是嘴上想通了,但也沒有在这个问題上纠缠杨震太久。

    但是部队目前火炮口径过多的问題,杨震也清楚早晚都是要解决的,只是这款火炮的量产,是需要时间的,目前最重要的是,解决这批火炮炮弹不足,尤其是使用的穿甲弹不足的现状。

    不过这款火炮目前能使用的穿甲弹不多,但这款火炮却能通用抗联目前还有库存的二十二式野炮使用的爆破杀伤弹数量还有很多,要说炮弹匮乏,主要是新式的穿甲弹与高爆榴弹,至于普通的杀伤爆破榴弹,数量到勉强还算充足,至少满足这些加农炮的训练,还是基本上不成问題。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一百五十七章 拉开序幕
    虽说部队训练的热情很高,但是杨震并未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只是到这里看两眼就走,而是在炮兵训练基地,仔细的查看了一遍炮兵所有的训练课程,來这里培训的人,都是各个师属炮兵团的骨干,以及预定换装部队的营连长,这批火炮

    尤其是那几个直属炮兵司令部,新编成的以三零式一二二榴弹炮作为主战装备的直属炮团训练,杨震亲自检验了训练成果,还有挺进军在这里驻训的炮兵,杨震也亲自检查了一下训练成果,他一直待到七日晚上九点,才乘飞机从富锦返回哈尔滨。

    等到杨震从哈尔滨下飞机,并乘车赶回总部的时候,已经是八日凌晨一点,连日來的奔波,与装甲兵、炮兵负责人谈话,以及与陈翰章商讨下一阶段作战计划,使得杨震在返回总部之后很是感觉到疲惫。

    尽管连日來的奔波使得杨震很是疲惫,但杨震却并未休息,甚至就连袁芷若与小妹谈话进展都沒有提起,除了告诉通信部自己回來之外,就只有一个人坐在办公室内,闭着眼睛陷入沉思。

    自这个月开始,杨震就通知通信部只要他在总部,对日无线电监听情况要六个小时上报一次,而在他离开总部下去视察的这几天,通信部将无线电监听情况上报给参谋长,如果有特殊的异常情况,则由参谋长直接与自己联系。

    回來连已经休息的袁芷若都沒有通知的杨震,之所以一进办公室就直接要通了通信部值班电话,就是告诉他们自己回來了,所有的情况汇报,还是按照自己定下的规定,每六个小时上报一次给自己,但如果有特殊情况,要在第一时间通知自己。

    尤其是从现在直到八日晚七时之前,所有新出现的日本海军远程无线电信号,不管什么时间出现,或是自己在干什么,都要第一时间上报给自己,自己要的不是无线电信号的内容,是他们出现的时间和规律。

    直到八日清晨四点,杨震办公桌上的那部新架设的,进入十二月份之后只与通信部、情报部联络的保密电话铃声才急剧响起,通信部值班的一名副部长,向杨震报告通信部刚刚截获到一封奇怪的电报。

    这封电报从使用的频段來判断,应该是日本海军发出的,但是电报來源的方向却是暂时无法查清,根本就不是从中国本土或是台湾发出的,从使用电台的波长,以及电报信号的强度來判断,应该是远程无线电报无疑,只是因为距离太远,就连大致的位置也无法确定。

    同时通信部的部署在东宁、珲春的两个秘密无线电监听站,自七日午后开始还监听到日本本土与南方军,以及台湾日本海军航空兵基地之间的无线电联络信号突然激增,甚至日军大本营与驻中国南方的二十三军之间,直接的无线电通讯联络也极其频繁。

    这次首次截获日军大本营与中国派遣军建制内的二十三军联络信号,对于抗联來说还是第一次,二十三军是由原日军华南方面军改编的,原本归属日军大本营直辖,大本营与其直接联系,并不是什么问題。

    但是在今年日军华南方面军撤销,改编为二十三军之后,便划归中国派遣军建制,日军大本营与之联络,一向都是通过南京中国派遣军总部,这次突然与一个总军下属的军直接联系,就显得很特殊了。

    虽说原本在杨震出行前,日军与南方军无线电通讯联络就相当的频繁,但眼下的无线电信号的密集程度,却远远的超过了以往,同样密码更换程度,也远远的超过以往,自十二月五日开始,日军南方军平均两天便更换一次密码。

    而日本海军与台湾海军航空兵基地之间的无线电联系,也还是首次如此的频繁,到夜间,日本海军无线电信号突然激增,使用的频段从海军舰队到海军航空兵都有,几乎可以说,自七日夜到现在,短短十几个小时之内,日本海军出现的无线电信号,几乎覆盖了日本海军的所有兵种。

    至于那个使用日本海军无线电频段,短暂出现过但只是惊鸿一瞥之后,却又彻底消失的神秘远程无线电信号,更是让通信部摸不到头脑,所以才按照杨震的要求,在截获之后这个信号之后,第一时间便上报给杨震。

    让通信部这个时候上报的理由除了这个信号过于奇怪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按照负责监听的李慧兰推断,这个信号应该是來自西太平洋地区,而且从使用的波长來看,只能是日本海军大型舰艇配备的超大功率无线电台,才能发出的这个信号,一般的中小型舰艇,是不可能安装这种大功率无线电台的。

    按照李慧兰在新四军时,对日本海军中国方面特设舰队无线电监听的经验,这个频率是日本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专用的频段,一般海军舰艇部队是不使用的,她在新四军的时候,曾经监听过当时在舟山海域活动的日本海军航空母舰队,使用过类似的频段。

    因为这个频段在日本海军之中是专用的,除了舰载航空兵之外,即便是路基航空兵都不使用,所以李慧兰记得很清晰,所以尽管这个信号只是惊鸿一瞥,但是李慧兰可以很肯定的确定这个信号就是日本海军航空母舰专用频段发出的。

    这个通信部的副部长之所以迷惑不解,是因为在那个方向日本海军并无基地,从最近的日本新闻之中,也从來沒有日本海军出访的信息,最为重要的是,这个信号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便再一次消失,对方很明显,应该是在实施无线电静默,这个信号发出,只是因为事情重大或是其他的原因。

    听完通信部的汇报,杨震轻轻的放下手中的电话,却沒有对那位电话之中汇报的通信部副部长一副怀疑的语气,做出任何的回答,因为这些无线电信号究竟意味着什么,尤其那个神秘的,惊鸿一瞥的日本海军无线电信号意味着什么,杨震此刻心中已经是很清楚了。

    看着墙壁上指针与日本东京时间同步的指针走向,杨震之前所有的顾虑,此时已经全部彻底的打消,那封从远距离发來,用汇报的那位副部长的话來说,今晚亲自上机负责监听的李慧兰判断位置很可能在西太平洋上,使用日本海军频段的陌生信号的无线电报,虽然暂时还无法破译,但杨震已经可以确定是日军偷袭珍珠港舰队发回的报捷电报。

    在这个时间发出的,使用的又是日本海军的无线电频段,位置又无法确定的远程无线电报,除了此刻在西太平洋正在对珍珠港进行狂轰滥炸的日本海军舰队之外,几乎沒有任何的其他可能。

    至于日军大本营与南方军、台湾日军海军航空兵之间无线电联络信号激增,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昨晚开始日军南方军已经发起对马來亚的作战,以及正在准备对菲律宾美国海陆军航空兵基地实施空中打击。

    杨震并未怀疑这些新增加的无线电通讯联络,是日军在故作玄虚,马來亚与珍珠港是有时差的,提前几个小时动手或是晚上几个小时动手,都是很正常的,反正都是要打的,早点晚点对于日本人來说无所谓。

    怎么样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战果才是他们最喜欢考虑的事情,至于国际尊则,日本人一向认为那是强者的游戏,更何况一贯喜欢偷袭的日军,不会干等着那边日本正式对美英宣战才会发起攻击。

    自明治维新以來,日军所发动的历次战争,几乎全部都是以不宣而战拉开序幕的,这次面对着更加强势的美英两国,日本人依旧不会遵守游戏规则,如果真的老老实实的等待宣战声明完毕,再动手那就不是日本人了。

    而日军大本营与驻广州的二十三军之间无线电信号激增,也只能有一个解释,说明日本人要向香港动手了,否则除非是对美英作战这种涉及到国际作战的事情,否则日军大本营不会绕过二十三军直属上级中国派遣军的。

    香港这根在日军眼皮子底下的中国抗战很重要的输血管,日军早就处之而后快,之前一直顾及着香港的主人英国人,动手始终犹豫,现在既然已经决定对美英开始大打出手,那么此时不动手还等到何时。

    此时的杨震,伴随着通信部的这次汇报,心里那最后的一块石头已经彻底的落地,这场战争最终的走向,还是沒有脱离自己所熟知的历史轨道,日本人总归还是沒有控制住自己的贪欲,将自己彻底的推向了深渊。

    习惯性的走到窗前,看着窗外正在警惕的看着一切的游动哨兵,杨震脸上露出了一丝久违的笑意,这场大戏,终于按照自己所期待的那样拉开了序幕,剩下的就看自己在这场大戏之中,究竟能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了。

    已经发了疯,彻底走上了不归路的日本人,将自己彻底的推进了深渊,但是这场真正预示着战火已经燃遍全球的大战,却给了中华民族一个重新崛起的机会,现在要看的就是自己该怎么做了。

    自己的希望可不仅仅是那些坦克、飞机,更重要的是美英两国的机器设备以及先进的技术,至于与美国人签署的那份协议,如果需要真正的大致得到执行,还需要珍珠港会不会响起日军炸弹的爆炸声。

    有些时候,事情就是这么玄妙,自己的屁股沒有**上一刀,永远都不知道疼的滋味,做事情永远都会三心二意,只有被别人的刺刀捅进了屁股,他才会真正的着急与上火,认真的去履行自己本应该去做的事情,只有真正吃了疼的,才会真正的认识到自己之前的错误。

    普通人尚且如此,更何况这些关系到国家利益的事情,珍珠港沒有落下炸弹,美国人在认为抗联已经沒有利用价值的情况之下,随时都可能将这份协议变成一张废纸,但真正被日本人捅上一刀之后,至少在他们在战场上占据绝对优势之前,他们还是大致会履行的。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计时
    尽管完全彻底的履行,基本上沒有什么太大的可能,美国人有美国人的考虑,他们永远不会做出任何损害他们自认为美国利益的事情,但是他们只要大致履行,就已经够抗联,或是中国人的工业发展搭上一趟快车了,而只要底子打下來了,那么真正发展壮大还会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渴望吗。

    杨震在窗子前整整站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将自己的思路彻底又捋顺一番之后,才返回自己的办公桌前,拿起电话,要通了航空兵司令部,在通话的时候,杨震沒有任何墨迹,只告诉那边的航空兵指挥员,如果天气允许,他们行动的时间就定在今晚九时。

    原來杨震定的出击时间是八日凌晨,但是经过几度犹豫之后,还是给航空兵下达了八日凌晨起飞的计划暂时停止,但航空兵所有参战部队,要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至于时间,还是等待自己的通知。

    而眼下既然心中最后一块石头已经落地,那么自然还是要在第一时间执行为好,所以他在接到通信部的监听报告之后,经过反复盘算,将最终执行的时间定在了今晚九时,夜间起飞,经过日本海的时候正好是可以避开日军的警戒舰艇。

    至于行动计划,是早就制定好的,这方面基本上沒有什么好说的,所差的就是行动的时间上,还沒有最后的确定,因为在还沒有确定日军的炸弹,会不会按照自己曾经所熟知的历史轨迹那样,落到珍珠港的美军头上之前,杨震对最后行动的决心还始终在犹豫。

    所以计划已经制定完毕,一些技术上的准备也已经完成,部队也陆续开展的一些相对的训练,但最后轰炸的时间,杨震还是几度修改,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分是气象上的原因,但主要还是杨震的最后决心还沒有下。

    但航空兵在杨震的要求之下,到现在为止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全部完成,只要最终决心一旦下达,在气象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随时可以展开行动,所以杨震不用多说什么,只要告诉航空兵最后行动的时间便可。

    那边准备参与行动的飞机与飞行员,都已经准备完毕,所需要的炸弹和油料,都已经全部到位,所以杨震的命令下达的简单明确,那边详细掌握情况的航空兵司令部答复也沒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放下手中的电话,杨震又要通了政治部,让高禹民马上挑选最好的两名拍摄纪录片的干事,一名摄影干事带上最好的相机与摄影机,立即赶往航空兵司令部报道,下午有一架a七高级轰炸运输教练机送他们去东宁。

    接到杨震电话,早就对此次行动心知肚明的高禹民二话沒说,立即派人挑选了最好的摄影干事与器材送往东宁,至于此次空袭东京为什么需要摄影干事与相关的器材,原因也很简单。

    军事行动本就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也是需要斗争的,尤其是此次空袭东京,是中国人第一次真正对日本本土实施军事打击,也是日本本土自明治维新以來,第一次有外国人的炸弹落下,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意义重大,政治上的意义更加的重大。

    如果能拍摄一些很好的影像资料,不仅仅可以研讨此次空袭的得失,向美英两国表示抗联与日军决战到底的决心,更多的还有鼓舞国内民众的士气,以及在政治上的宣传,一向只有挨炸的中国人,也有力量轰炸日本本土,这对国内民众士气鼓舞的作用可想而知。

    所以此次轰炸,除了轰炸机群以及技术保障飞机之外,还将会有一架德制一一一型中型轰炸机随同,而这架抗联出动的苏制轰炸机群之中,唯一的一架德国轰炸机上挂载的不是炸弹,而将会是三名摄影记者。
1...978979980981982...11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