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刚一开始指挥东线集群的易良品,以为当面的日军,只是驻扎在集宁、丰镇一线的日军第三混成旅团发现了自己的行踪,调集兵力围攻自己。但随着周边的日军数量越来越多,实际兵力已经远远超过一个旅团的兵力之后,易良品感觉到有些不对劲。
不过易良品到底是老兵出身,面对着优势敌军的围攻,非但没有就地防御,反倒是利用坦克集群的机动能力,以中型坦克为先导,与日军打起了对攻战。以坦克的冲击力,将日军整个行军队列冲的乱七八糟。
实际上这场战役,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糊涂战。易良品一直以为当面的日军是现在驻扎在集宁、丰镇、卓资山一线的独立第三混成旅团。直到周围的日军数量越来越多,已经远远超过一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兵力之后,才感觉出来不对劲。
而当面的日军第六十九师团,则压根就没有想到抗联的坦克集群,会从他们一向认为根本就不可能通过坦克和装甲集群的大青山之中冲出来。更没有想到抗联会在正面战场,还处于激战的情况之下,会抽调这么多的坦克采取大纵深迂回的战术,直插自己的纵深。
尽管归绥那边已经率先打响,但几乎全蒙疆驻屯军,还有华北方面军谁都不相信抗联的坦克集群,会翻越传统意义上根本就不可能翻越的阴山天险,绕道乌兰花一线强行向绥南穿插。在他们的印象之中,坦克是离不开公路作战的。
即便是在山区作战,大量的坦克集群也不可能翻越那么险峻的阴山。日军在对华北敌后根据地扫荡的时候,也不止一次的使用坦克。但那些所谓的坦克,其实就是一堆履带式装甲车,也只能沿着山间公路行动。翻山越岭,根本就没有可能。
再说抗联的坦克都已经投入到了战场上,察东、满洲都有大量的抗联坦克部队参战。他们到哪里去,还能找到那么多的坦克?所以整个华北方面军上下,在接到归绥方面的通报之后,基本上没有当回事。
几乎华北方面军所有的参谋,依旧认为是西原一策中将小题大做,将大青山中的那点共产军的骚扰,当成了抗联的主力在进攻。开什么玩笑,险峻的阴山山脉不是那些低矮的丘陵,很多的地方别说坦克,就是步兵翻越都极为吃力。大量的坦克进攻,那是他西原一策中将幻觉吧。
而沿着东线突击的易良品,在一开始也没有料到这个时候,会在这个时候与日军从晋北调集的一个师团援军在集宁一线遭遇。整个集宁城内外的日军兵力,远远的超过了当初预期的数量。而同时在平绥铁路线大同到集宁段的铁路上,还有更多日军在源源不断的赶过来。
也就是说这个原本用于察东战场的六十九师团,最终被现在的易良品,以及随后赶到的陈翰章带领的主力阴差阳错的给截了胡。可以说眼下的局面,无论是此时防守的一方日军,还是进攻的易良品都没有丝毫的准备。
这场集宁战役从一开始就处在一个混乱的状态,大家都是措手不及。更让两方面都没有预料到的是,随着双方投入的兵力越来越多,这场原本只是一场局部遭遇战的战斗,最终演化成了一场空前规模的血战的开端。
如果华北方面军在接到西原一策的求援电报的时候,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做出最快的反应,这个六十九师团也不至于一开始就陷入被动。坦克既然能翻越阴山,直插归绥一线。那么迂回陶林境内,直插集宁也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既然有了这个判断,那么集宁方面肯定会在六十九师团通过自己辖区的时候加强戒备。至少会在集宁北面的陶林境内各个山隘口,或是山间平原地区放上警戒部队的。那样六十九师团,即便在集宁境内与易良品的迂回部队遭遇,也不会如此的被动。
有了心理准备的六十九师团,也会提前做一些准备。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在与抗联的迂回部队遭遇的时候,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兵力没有来得及下车,就被人家堵在火车车厢里面,劈头盖脸的一顿暴打。
但整个华北方面军,却是根本就没有将西原一策的求援电报,当做了一回事。从上到下,都在固执的认为坦克不可能翻越险峻的阴山,从绥北直插绥南。归绥方面肯定是遭遇到围攻,但肯定没有他说的那么大的威胁。
最多也就是河套地区的重庆方面军队,一些骚扰性的攻击而已。这类的攻击,这几年可并不少见。前年的一次突袭,骑兵第一旅团不是还丢了一个骑兵联队长吗?就河套方面那几辆自己改装的装甲汽车,还称得上大规模的装甲骑兵集群,他西原一策中将开什么玩笑。
再说第四骑兵旅团现在已经归建,你骑兵集团现在实打实的两个骑兵旅团的建制。再加上直属炮兵队、战车队、机动步兵队,这实力远远的超过普通的一个师团。面对着几辆装甲汽车,至于这么害怕的大喊大叫吗?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一百八十八章 八苏木之战
秉承着这个观点的,不单单是坐镇北平督战的中国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大将,还有华北方面军的参谋长,以及几乎所有的作战参谋,甚至包括蒙疆驻屯军司令官七田一郎中将,也是这么认为的。
当然在整个华北方面军之中还是有清醒的人的,至少他们的司令官冈村宁次就不这么认为,尽管他不认为归绥方面出现的大量敌军,像西原一策汇报的那样,拥有大量的坦克,但是真正的敌情,却肯定不是西原一策在虚张声势。
但他在眼下已经将所有的机动力量,都投入到了战场上,除非打算真的放弃山西部分地区的控制权,从目前已经不稳定的山西,抽调出大量的兵力,出杀虎口增援归绥一线,否则以他现在手头可以调动的兵力,已经实在无法抽出兵力支援归绥。
原本按照他的意思,归绥与包头一线,最好还是暂时放弃,以集中有限的兵力,尽可能的防守晋北,至于归绥一线,放弃了还随时可以在夺取回來,但是亲临北平的畑俊六大将却固执的认为,前任打下的地盘绝对不能在自己手中丢掉。
畑俊六大将宁肯冒着分兵防守的风险,也要固守归绥和包头,甚至就连冈村宁次让骑兵集团放弃包头的命令,全军收缩到归绥的命令,也被他直接通过他在陆军大学的学生,西原一策中将给直接撤销了。
当然这其中也有西原一策自身认为归绥与包头这两个战略要点,基本上是位于整个战线后方,北面又有阴山天险可以依靠,除了河套方面的敌军之外,东部战场上的敌军,短时间之内很难威胁到这个方向。
本身又是是日军在中国内地向西最远的控制区,与后方又有铁路相连,是日军向西进攻占领宁夏和甘肃,或是南下陕西,包抄中国抗战大后方的前进基地,而固执的不愿因放弃包头的一部分原因。
如果西原一策能够按照冈村宁次的命令,将包头的守军撤回归绥,那么即便是第四骑兵旅团,在归绥城外被穆长秋打的全军覆灭,但整个归绥城,也不至于最后到了无兵可守,短时间之内便被攻破的地步。
如果归绥作战久拖不决,占据整个迂回穿插部队三分之一,步兵甚至占据了一半的兵力被牵制住,无法在短时间之内投入到集宁战场,那么抗联在绥南可投入的兵力,将会显得严重不足。
而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西原一策主动放弃包头,那么河套方面必定会趁虚而入,抢占包头,甚至向东争夺归绥,除非杨震想要在这个时候同室抄戈,否则他的整个作战目标,根本就无法实现,至少包头的控制权将会异手。
但正是畑俊六大将对华北方面军指挥和部署,不断的在指手画脚,相当严重的干扰了冈村宁次的整体指挥,而西原一策中将固执的不愿意放弃包头,将全军收缩到归绥应变,也直接导致了归绥城在短时间之内便异手。
而且这师生俩个的捣乱,也使得冈村宁次集中兵力固守察东、察南,以有利地形消耗抗联有生力量,然后调动预备队反击的整个计划给彻底的搅乱,西原一策现在是上了西天,但是他的固执,给日军整个战局带來的危害,却是日军很难去弥补的。
冈村宁次大将的作战计划,被自己直属上级的一再干扰,这固然是日军到现在陷入被动的自身原因,但冈村宁次自己也完全沒有料到,抗联真的会出动整整一个装甲师,加强大量的步兵和骑兵,采取这种大范围迂回穿插,直接翻越阴山天险直插绥南的战术。
这次一向嗅觉相当敏锐的冈村宁次,在判断上的确有些失误,即便是西原一策发來的告急电报,他并非是全然不相信,但也始终在将信将疑之中,在接到西原一策的高级电报之后,他依旧不认为险峻的阴山山脉,是坦克可以翻越的。
冈村宁次认为即便是百灵庙、乌兰花到归绥一线有公路,但是这种地形,也根本就不适合大规模的装甲、机械化集群穿插行动,更何况还是这么大规模的装甲集群翻越阴山,坦克那玩意,是在山地战之中可以大规模使用的吗。
就连冈村宁次都出现判断上的失误,那么下面无论是正在集宁集结的六十九师团,还是去年年底从晋北调过來,接替二十六师团担负晋北防御的独立混成第三旅团,对北面可能会出现的危局,更是几乎沒有任何的防备。
在加上杨震在陈翰章的迂回穿插行动发起之后,在整个绥东地区实施的大规模电子干扰和压制,日军的无线电联络始终时断时续,大部分的情报交流,只能通过不是太可靠的有线通讯联络,第一手的情报,往往无法在第一时间之内查明,也在很多时候影响到了日军对战局的判断。
在陈翰章带领的迂回穿插部队行动开始之后,整个华北方面军,包括绥东地区的日军,对前线战况掌握就始终不太理想,二十六师团被合围,也是依靠一一零师团用有线电话汇报的。
西原一策给七田一郎的求援电报,第一封是发出去了,但是后续的几封电报,七田一郎却压根就沒有受到,在自尽之前给七田一郎发的诀别电,七田一郎则干脆压根就沒有能够收到,也就是东线突击集群都打到了集宁,这边的华北方面军还不知道归绥已经丢掉了。
这么一搞,直到抗联的坦克已经冲到当面的时候,二十六师团才反应过來,但反应过來,与立即想出对应之策,完全是两码回事,在加上抗联航空兵时不时过來一顿乱炸,这种混乱的情况之下,就算日军在训练有素,也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稳定下來。
刚在平绥铁路线上集宁、三岔口、苏集诸站下火车,准备集结的二十六师团部队一下子被冲的阵型大乱,除了在红沙嘴车站下车的独立五十九旅团两个大队,下车的位置在纵深,暂时还沒有受到攻击之外。
所有正在集结,或是刚刚进站正准备在下车的部队,全部被抗联的坦克掩护的装甲步兵冲乱,甚至在三岔口车站刚刚进站,还尚未來得及下车的部队,被突然冲过來的抗联一个坦克连堵在车厢里面,车载机枪和坦克炮的打击之下死伤惨重。
一列正停靠在三岔口站的弹药列车,被冲过來的抗联坦克炮命中引发了剧烈的爆炸,这列火车上装运的大量炮弹,殉爆时引发的冲天浓烟,十几公里之外的集宁县城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面对着在突然出现的坦克冲击之下,造成的混乱局面,六十九师团长井上贞卫中将与参谋长山本良一大佐,在无线电联络时通时不通的情况之下,利用尚未被切断的铁路系统有线电话立即调动部署,在此时还沒有出现敌情的卓资山一线的一列装甲列车出动。
这二位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利用这列日军九四式装甲列车厚重的装甲,以及列车上两门大正十四年式一百零五毫米高炮,两门八八式七十五毫米高炮的强大火力,冲乱敌军的坦克集群,掩护师团部队完成集结,敌军不是有坦克吗,我用装甲列车跟你对抗还不行。
只是这列装甲列车刚一驶过八苏木车站,还沒有來得及靠近集宁,就与抗联横切过來,准备用來冲击集宁日军侧翼的,一个坦克加强连掩护下的一个机械步兵营遭遇,都高度紧张的双方,一照面便展开了激烈的炮战。
尽管凭借这列装甲列车上配备的,也是日军在此战之中威力最大的,可以作为反坦克武器的那两门一百毫米高射炮,以及两门七十毫米高射炮,在六百米之外开炮射击的情况之下,首开纪录击毁了一辆冲过來的三四坦克和一辆b快速坦克。
但这列装甲列车的四门火炮,随即便被抗联的全线压上的其他冲上來的坦克,第一轮齐射后全部被打哑,沒有了火炮,这列装甲列车也就成了无牙的老虎,五分钟之后,便被击毁在八苏木与三岔口两站之间的铁路线上。
而这列装甲列车上配备的这两门装备了穿甲弹的一百零五毫米高炮,成为这一战之中日军所有武器之中,唯一能够击穿抗联三四坦克的武器,而这辆倒霉的坦克,也成为此战之中唯一被日军火炮在远距离击毁的三四坦克。
这一战虽说损失不大,但是三四坦克固有的观瞄系统落后,以及车长兼任装填手的毛病却是暴露无遗,此战之中原本是这辆坦克面对的是日军头车,但是观瞄系统的落后以及六百米的距离,首先开炮的第一发炮弹直接打飞了。
等车长重新确定了准确目标,正在装填第二发炮弹的时候,日军的炮弹却是率先飞了过來,日军的观瞄系统虽说只是一般,但是装甲列车高大的车体内宽大的空间,让车上火炮的观瞄设备的精度和距离,超过抗联手中的苏制坦克。
再加上日军的训练程度,这发一百零五毫米高炮打出的穿甲弹,直接命中了坦克的车体,尽管日军装备的只是普通的穿甲爆破榴弹,但是这发六百米之内直接命中的一百零五毫米炮弹,也给这辆坦克造成了毁灭性的损伤。
而跟在这辆坦克后面的一辆b坦克,也被日军七十毫米高炮平射打出的穿甲爆破榴弹,直接命中击毁,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连续两辆坦克被击毁,其中还有一辆是抗联防护性能最好的坦克,这无疑很是说明一些问題。
日军这列装甲列车上只有四门火炮,但第一轮射击就击毁两辆高速运动中的抗联坦克,也足以说明了日军装甲列车乘员训练水平之高,如果双方遭遇的距离在远一些,这列装甲列车的灵活度在高一些,行动的目标再小一些,恐怕与之遭遇的抗联装甲部队的损失还要大。
尤其是坦克身后的那些,防御性能只能抵御轻武器射击的几十辆满载步兵的半履带装甲车,在日军如此远射精度如此高的情况之下,在加上日军火炮的威力,恐怕损失的数字绝对不会轻到哪里去的,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一百八十九章 吃撑到了
尽管这场战斗只是这场战役之中,爆发在局部的一场规模不算大的战斗,并未影响到整个战役的最终走向,但这场战斗也给了装甲一师的部队,上了生动的一课,让他们也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距离一支完全合格的钢铁雄狮,最终还有那些不足。
其实这已经不是抗联的装甲部队,第一次表现出射击精度不如日军了,在林西战场上的那场坦克战,抗联坦克炮在远距离的射击精度就明显不如日军,只不过经过改装后的抗联坦克,防护力上占了绝对的优势,苏制四十五毫米坦克炮的威力也超过日军,才出现一边倒的战局。
如果是大家在装备性能相等,火炮威力大致相同的情况之下,那场坦克战恐怕就不是当时的结果了,中间苏制坦克的观瞄系统落后,坦克的减震功能差影响到了射击精度,缺乏专用装填手也影响了射速,这是一定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抗联的坦克兵在训练水平上,和日军有着一定,甚至是不小的差距,无论是在林西战场还是在这一战之中,日军炮兵的反应速度与射击精度,普遍都要超过抗联的装甲兵,尤其是五百米之外的远射精度,更是超过了绝大部分的抗联装甲兵。
这场局部战斗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因为真实的显示出抗联装甲兵与日军训练水平的差距,战后被陈翰章亲自列为抗联装甲兵训练的必修教材,战后陈翰章亲自将参与此战的坦克连长找來,总结此战的经验。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列装甲列车并未能成为井上贞卫中将期待的稳定战局的法宝,但分兵之后的东线集群,坦克的数量毕竟只有三个连的兵力,虽说在战役的突然性达成了相当完美的程度,给日军六十九师团主力带來了不小的伤亡。
在集宁战场上,六十九师团的四个步兵大队之中,有两个在这场遭遇战之中,被打成了残废,甚至易良品打过來的时候,正在集宁车站下车的第六十旅团司令部,以及独立步兵一一八大队,被易良品的装甲集群直接堵在了车厢里面。
一顿炮弹下去,这个第六十旅团司令部当场就被打成了残废,六十旅团长太田藤太郎少将虽说躲过一劫,但是其尾部加挂的客车车厢,因为与其他的闷罐车相比目标太过于明显,被三发四十五毫米炮弹同时命中身负重伤。
而与他的旅团司令部通行的一一八步兵大队,两个步兵中队被堵在车厢里面,连车都沒有來得及下便被打垮,车厢里面到处都是残肢断臂,与日军的尸体,只是尽管突袭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但毕竟在面对一个师团日军的时候,数量上还是很不足。
实际上易良品在查明当面日军实际情况之后,也沒有打算一鼓作气将这个六十九师团直接打垮,他的兵力不足,是一个最大的弱点,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这场遭遇战,将日军这个六十九师团分割开來,并尽可能多的杀伤当面的日军,为主力最后围歼这个六十九师团,创造一个最佳的战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