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雪云中路
陈翰章兵分三路,分到是有些过于分散了自己的实力,无论那一路,都无法应对意外局面的发生,同时如果易良品那里的兵力再多一些,他突袭取得战果可能会更大,至少不会像现在这样,突击力量不足,只能打成一个胶着状态。
这种分路行动,本身就说明了陈翰章对可能会遭遇的意外突发情况,有些预料上的不足,尤其是集宁方向,这个山西日军增援绥东、察西战场所必经之路,可能会出现的新敌情预料不足,所以杨震对于陈翰章在乌兰花兵分三路的动作,很是有些不满意、
只是考虑到绥南的战况和日军兵力部署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局面,陈翰章分兵采取了两头重,中间轻的分兵办法,至少陈翰章的侧重点选择上,还是相当不错的,虽然让他很是不满意,但是还算能够接受,杨震也就沒有多说什么。
此次陈翰章在归绥已经夺取的情况之下,集中东、中两路兵力,于集宁、丰镇一线,控制平绥铁路集宁至丰镇段,抽调西线部队利用晋西北日军兵力空袭,直插大同一线的计划,才真正让他满意。
能不能拿下大同,杨震到并不是很担心,在六十九师团进入绥南作战之后,整个大同就只剩下了一个独立混成第三旅团,而这个旅团的一部分兵力,还被分割在绥南,还有相当的一部分兵力,分别驻在阳高、天镇、怀仁,留守在大同的此时不过一个步兵大队。
只要穆长秋指挥的迂回部队,抢在新增援的敌军赶到之前及时穿插到位,拿下大同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当然大同周边的城墙,对穆长秋來说,也是一道难关,但从归绥之战來看,问題总还是有解决的办法。
此次长途奔袭,关键的问題就在一个快字,也就是说从杀虎口进入山西境内之后,沿途绝对不能有任何的停留,必须要抢在大同以南日军未反应过來之前拿下大同,否则一旦打成胶着战,整个奔袭部队将会处于一个极度危险的态势。
不过此次长途奔袭,只要进入杀虎口一线,沿途的右玉、左云等都是晋绥军区的根据地,虽说两县的县城以及主要的公路,目前还在日军手中控制,但是受制于绥南的战局,部署总兵力并不多,剩下的那些什么兴亚皇协军、山西剿共军等一类的伪军,杨震还不看在眼里。
整个右玉、左云的广大农村,则在晋绥军区手中牢牢的掌握着,去年冬天的大扫荡,晋绥军区虽然放弃了所有的县城,储备的物资损失也相当的大,但是广大的乡村,却大部分还在晋绥军区手中控制着。
眼下晋西北各县城的日军数量不足,剩下的那些什么兴亚皇协军、山西剿共军,还有什么杂七杂八的伪保安队、警备队一类的游杂武装,杨震还真沒有看在眼里,沒有了靠山的支撑,这些家伙连一群乌合之众都算不上。
尽管这些用日军缴获的晋绥军装备武装起來的伪军,装备尚属精良,相当一部分是由前晋绥军少量投敌部队加上被俘人员组成的伪军,训练还算有素,但这些伪军的士气很低落,相当一部分人只是作为谋生的手段,与伪满军相比,实际的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
这一路上的迂回穿插,基本上可以说相当于内线穿插,有熟悉地形和敌情的晋绥军区留守兵团配合,杨震并不担心一路上会遭遇到什么太大的困难,只要穆长秋在行动上果断一些,应该沒有什么太大的问題。
最关键的问題是要在拿下大同之后,面对周边敌军、日军驻山西的第一军,以及日军华北方面军的后续连锁反应,大同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日军势必会倾巢出动反击,以夺回大同。
现在最关键的是,整个集宁、大同、连同丰镇一线,仅凭陈翰章手中的迂回部队,肯定不足以应对局面,最起码单靠穆长秋手中的两个步兵团,一个骑兵旅,是绝对难以对抗几乎是整个日军第一军的全面反击,而解决集宁战场的困境,也绝对不是易良品手中那两个团能够解决的。
集宁战场到是好说,正镶白旗一线已经全线突破,二十六师团已经被合围,西线的部队,目前正在镶黄旗、化德境内,与日军先后投入的一一零师团、独立混成第九旅团激战之中,如果给西线在增加一个师的兵力,他们完全有能力在短时间之内,抽调出部分兵力增援集宁战场。
如果穆长秋能够抢占大同,那么进抵丰镇一线的陈翰章所部,完全可以抽出手來调头从南线,直扑集宁战场的身后,加入到集宁战场之中,现在关键的问題是穆长秋那边,该怎么样在夺取大同之后增加他们的兵力。
犹豫了一下,杨震给正指挥南线作战的挺进军两位老帅发了一封电报,要求从察南战场上抽调出不少于一个师的兵力,从张北、尚义之间强行向天镇、阳高一线穿插前进,同时希望此刻还兼任着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的挺进军政委,协调晋察冀军区留守部队配合穿插行动。
晋察冀军区下属的北岳、平西两大根据地,是除了晋绥军区之外,距离晋北的大同最近的敌后根据地部队,如果他们能够参战,至少可以牵制部分平绥铁路以南,同蒲铁路以东,太行山以西的日伪军增援大同战场的速度。
接到杨震的电报,挺进军两位老帅尽管为抗联的如此大胆的穿插行动感觉到吃惊,但依旧还是满足了杨震的需要,从配属给自己指挥的抗联部队之中抽调出一个师,外加挺进军一个骑兵旅组成一个支队,向天镇、阳高方向强行穿插前进之外。
命令北岳区抽调出不少于三个团的兵力,立即沿着桑干河两岸展开,这三个主力团是北岳区在去年从夏季一直持续到冬季的大扫荡之后,尽可能的将部队分散活动,以解决给养时候,保存下來完整建制的仅有的三个主力团。
自去年冬季日军进行的残酷大扫荡之后,整个晋察冀军区各大区留守的部队,在过冬物资难以为继的情况之下,只能无奈的将部队除了保留部分机动作战力量之外,大部分的主力化整为零、分散活动,以解决过冬物资和粮食不足的问題。
日军在持续两个月的冬季大扫荡之中,与之前的夏季和秋季大扫荡尽可能的歼灭关内部队主力不同,实际上的作战目标很明确,你们不是生存能力强吗,不是讲究什么所谓的人民战争,有机会就打,沒有机会我就撤的游击战吗。
我不再犯傻找你的主力决战,我摧毁你的储备物资,以及彻底的摧毁你的根据地,让你们即便逃脱我的打击,也因为沒有粮食吃、沒有冬装,只能饿死、困死、冻死在深山老林之中,杀光、烧光、抢光,给华北各个根据地带來了严重的损失。
尤其是晋察冀地区日军重点扫荡的北岳区,更是损失惨重,全区在日军大扫荡结束之后,百分之八十的粮食被抢走,原有储备的过冬物资,全部被烧毁,全区几乎沒有一间房子是完整的,大批的青壮年被掠走,相当一部分的人口被强行迁移出山区。
在残酷的大扫荡之下,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为了在大批物资被摧毁,根据地被日军毁坏严重的情况之下,解决部队的吃饭和穿衣问題,北岳区在抗联战役发起之前,只能将部队尽可能的分散开活动,此次战役发起之前,才陆续开始集中。
政委抽调出的这三个团,是北岳区千辛万苦才保存下來的建制最完整三个主力团,而且此次北岳区除了这三个团之外,其余的部队因为无法解决给养,集中的速度很缓慢,其余的部队想要集中参战,也只能等到四月份。
可以说除了察南抽调出來的兵力之外,还在由政委兼任司令员的晋察冀军区,为了策应陈翰章的迂回行动,将这三个团拿出來,是将北岳区的看家老本都拿了出來,而北岳区,在平西根据地大部已经丧失的情况之下,现在是整个晋察冀军区的主力。
拿出这三个团,也就相当于现在基本上都转入分散游击的晋察冀军区,将最有战斗力的部队都给拿了出來,要知道晋察冀军区现在的部队,大部分已经撤销营一级建制,将所有的团都缩编为五个步兵连的小团。
而即便是这些小团,平时也是以连为建制分散活动,再加上通讯手段的落后,缺乏无线电台,分散活动区域过广,想要集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三个整编团,已经是整个晋察冀军区仅有的主力团,政委为了支持陈翰章的迂回,拿出了晋察冀军区最后一点本钱。
而在晋绥、太行和太岳方向,在接到杨震的电报之后,晋绥军区留守部队,也集中了仅有的五个团主力部队,以及部分县区的游击队立即进入左云、右玉境内,控制从归绥到大同公路沿线,并对沿线日军据点,展开大规模的破袭和袭扰战战。
太行、太岳两大区的主力部队,也陆续开始集中,准备对同蒲、正太铁路,并动员根据地内所有的力量,准备做好营救抗联飞行员的准备,冀鲁豫和冀南军区的部队,也正在兼程北上,准备进入山西境内支援在反扫荡之中损失严重的太行、太岳区部队作战,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一百九十二章 固执的刘长顺
为了配合陈翰章的计划,杨震想方设法的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想办法减轻陈翰章所部即将承受的压力,以及为其增加补充兵员。而关内的部队,也在中央的协调之下,想尽办法以最大的努力配合他的作战。
但集宁战场真正能够解决问题,还是要看西线正面突击部队,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抵达集宁参战,配合已经在集宁‘激’战的易良品所部,彻底的围歼六十九师团。这才是这盘棋之中,最关键的一步。
眼下即将处在整个绥南、晋北战场的这个六十九师团,如果不抓紧时间解决,整个绥南、晋北战场,与绥东、察中战场就无法连成一线。除了察南与察中战场之外,绥南战场上的参战各部,依旧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
而眼下在察南战场‘抽’调出的部队,要策应陈翰章迂回大同的行动的情况之下。那么解决集宁战场的主要担子,就压在了西线正面突击的部队身上。只是接替陈翰章的刘长顺,能担起这个担子吗?
杨震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在陈翰章调转进攻方向,杨震在总部忙着调兵遣将,联系各方面支援陈翰章的迂回行动的同时。同样接到总部命令的刘长顺,此刻却是面对着杨震下达的以不少于一个师的兵力,强行向集宁一线穿‘插’的命令深深皱着眉头。
此刻刘长顺已经将手中所有的有生力量,全部放到了一线。除了两个师、装甲一旅正在围歼二十六师团之外。其余的部队连同总部新调拨来的一个师,正在哈拉、都尔马、苏治一线与日军一一零师团,以及新投入战场的‘混’成第九旅团‘激’战之中。
杨震在陈翰章迂回战役发起之初加强给西线的一个师,刚一到战场就被投入到刘长顺加强到化德两翼攻势之中。眼下与‘混’成第九旅团的主力,以及一一零师团的一部,正在紧紧的缠在一起,根本就‘抽’不出手来。
而总部新调拨的一个师,至少在目前看还远在林西,一时半会是很难抵达的。最新章节全文阅读在这个师还没有抵达自己这里之前,这个时候他上哪去‘抽’调兵力,从化德、保康之间突破日军阻击,向集宁方向穿‘插’?
看着地图上与当面日军两个师团、一个‘混’成旅团,紧紧的纠缠在一起的部队,自接到命令之后,刘长顺的眉头就没有放开过。从接手正面战场指挥以来,他并未在陈翰章原来的部署上做任何的调整。但是战局的发展,却并未犹如计划般进展的顺利。
日军一一零师团倾巢出动,试图救援二十六师团。对镶黄旗、白庙一线的反击力度越来越大,尤其是白庙阵地现在几易其手。迂回镶黄旗的快速支队,也被日军一一零师团一部的缠在镶黄旗东南方向,几经苦战却无进展。
而被合围在正镶白旗与苏尼特日军二十六师团残部,则依靠战前修建的大量工事,囤积的弹‘药’和物资,以及大量的反坦克火炮,虽然已经被切断了与纵深日军一一零师团的联系,但是还在拼命的顽抗。
尽管在之前的战斗中,这个二十六师团的伤亡不轻。所属的三个步兵联队以及加强的三十五师团二一九联队,外加三个后备步兵大队已经伤亡过半。其中部署在最北面的二一九联队,连同两个后备步兵大队已经被彻底的歼灭。其余的兵力,也已经被分割开来。
但整体的围歼战斗,进展的速度依旧是很慢。整个日军阵地在苦心经营之下,几乎像是一个火刺猬一样。各个参战部队,只能犹如‘抽’丝剥茧一样,冒着日军纵深炮火,一层层的硬啃。在这种情况之下,进攻的效率是相当缓慢的。
而日军部署在纵深的两个野战重炮联队,使用野战重炮也在不断的拼命压制进攻部队。尤其是其‘射’程极远的*式一百五十毫米加农炮,以及大正四年式一零五毫米加农炮,始终无法彻底被压制。
这些‘射’程最小也有一万五千米,基本上超过抗联使用的各种大口径火炮,利用战前构筑的半永备地下工事,给抗联的进攻部队带来相当的大威胁。尤其是六‘门’*式一百五十毫米加农炮,以一万八千米的‘射’程,几乎成为抗联围歼第二十六师团的最大障碍。
这些日军火炮,以准确而又密集的炮火,给冲击部队带来了巨大的伤亡。而在西线投入的,‘射’程最远的一二二火箭炮,无法穿透日军的这些半永备炮兵工事。威力够的一五五榴弹炮,‘射’程又够不着,始终无法彻底的压制这些重炮。
航空兵多次出动战机,寻找并摧毁这几‘门’火炮,终究因为日军火炮阵地构筑的过于坚固,位置选择的相当也巧妙,而没有能够达到目的。日军远程火炮的火力威胁,一直就没有降低过。
打疯了的日军,甚至将较为轻便的九二式一零五加农炮平‘射’,以抵挡抗联的坦克部队冲击。在镶黄旗一战,日军用这种火炮在一千米的‘射’程之内,采取直瞄平‘射’的办法击毁了六辆玛蒂尔达二型坦克。
遏制住了刘长顺调动装甲部队,从地面摧毁这些炮兵阵地的想法。这也是整个西线作战之中,唯一能够在五百米的距离之外摧毁玛蒂尔达二这位钢铁夫人的武器。在首开摧毁抗联这种坦克纪录的同时,这次战斗也让刘长顺在装甲力量投入上,变得更加犹如小脚老太太一般的束手束脚。
对于刘长顺来说,眼下攻击进展缓慢。而自己手头原来就三个师,即便是加上总部后调来的一个师,也不过四个师的兵力。现在围着一个日军师团,又夹着一个日军师团和日军的一个‘混’成旅团。
现在自己的兵力已经使用到了极致,到哪里去‘抽’调部队执行总部的要求,总不能放掉二十六师团不管吧。二十六师团的残余兵力虽说不多,但是留在后面也总归还是一个相当大的麻烦。不先彻底的解决掉他们,自己的后方怎么办?
最关键的是‘混’成第九旅团,就挡在总部要求的穿‘插’方向上。如果不解决这个‘混’成第九旅团,自己即便是‘抽’调出部队,也很难在总部要求的方向打开突破口。即便是打开了,向集宁突击的部队,也有被日军拦腰截断的风险。
刘长顺认为现在西线整个正面战场,口中吃的东西已经太多了。如果还要往下硬咽,是很容易被撑到。而且过于分散自己的兵力,只能让自己在整个战场上陷入被动局面,并不有利于加快整个战斗的进程。
犹豫良久,刘长顺还是决定先集中兵力解决掉二十六师团再说。至于总部的要求,还是等到新增加的一个师赶到之后,视战局发展的情况再说。总部的命令是要执行,但是自己现在真的是无兵可派。
见到刘长顺不愿意执行总部的命令,边上的王明贵与杨继财对视一眼,却是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略微犹豫了一下,王明贵指了指地图道:“司令员,按照目前的态势来看,总部的这个要求,我们目前还是有实力可以执行的。”
“二十六师团现在剩余的兵力,已经不足战前一半。除非短期之内得到大量的增援,否则也只是在拖延时间而已。而这种情况,现在看基本上已经是没有任何的可能。一一零师团虽说从今天早上开始,增加了兵力上的投入。”
“但其所有的救援部队,已经被我军死死的缠住。以我军的战斗力,即便在兵力相等的情况之下,日军也很难彻底的打垮我们的阻击力量。而且从二十六师团方向的战况来看,我们在这个方向继续保持两个师外加一个装甲旅的兵力,也有些过剩了。这么多的部队放在那里,也多少有些施展不开。”
“我看我们完全可以从围歼二十六师团的战场上,‘抽’调出两个步兵团和一个坦克营出来。同时从正与一一零师团、第九‘混’成旅团‘激’战的两个师之中,‘抽’调出一个步兵团,一个坦克营出来。”
“四个团外加上三个坦克营,围歼日军已经只剩下半数兵力的三个步兵联队,我想还是足够了。而在镶黄旗、化德的战场上,五个步兵团加上两个坦克营,也足以可以应对一一零师团。”
“现在我们完全可以先牵制住这个一一零师团,等到总部加强的一个师抵达,并不是现在就要彻底的歼灭这个一一零师团。而‘混’成第九旅团那里,不是日军主要的防御重点方向,又‘抽’调一部分兵力配合一一零师团作战。”
“现在化德以南的地区,不过三个步兵大队的兵力,很难阻击我们全力以赴的迂回作战。尽管这么做会在一定程度的削弱我们在一线的兵力,但只要我们坚持一下,总部调拨来的那个师就会抵达。最关键的是总部的命令就是命令,我们必须得不折不扣的执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