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雪云中路
看着苏英奇递到自己手中的这把鬼头大刀,知道这把刀从红军时代就一直跟着他,一起走过长征,一起浴血河西走廊。就连西征失败,部队被打散之后,他独自返回延安的时候,这把大刀也没有丢下。真不知道,这个家伙是怎么在那种严酷的环境之下带出来的。
掂量了几下这把饮满敌军鲜血的大刀,杨继财笑了笑又塞回给他。看了看手腕上的表指针之后道:“现在是晚上七时,各部立即开始集结运动。晚十时之前全线展开,立即发起攻击。我这里没有满汉全席,就不留大家了。”
杨继财挥了挥手,各个营连长也不敢说什么连忙过去准备了。看着去准备的各级干部,杨继财紧了紧身上的半截大衣,看了看夜‘色’之下不时‘射’击一通的日军阵地,却是摇了摇头。自己的计划能不能实现,还要看战场上的态势。
其实杨继财自己也想痛痛快快的与日军大战一场,但兵力的限制,只能让他通过缜密的计算,来完成王明贵‘交’待的任务。但兵力上的不足,让杨继财对战斗可能的进展,却并不是很乐观。
沉思良久,杨继财将目光从日军的阵地又转到了眼前的地图上。心中不断的盘算着战斗打响,一一零师团以及这个‘混’成第九旅团可能采取的应变办法,以及自己应对的策略。可怎么算计,杨继财都感觉到手中兵力严重的不足。打着看,是他现在唯一能想到的。
随着时间一分一分的接近攻击发起时间,杨继财又一次举起的望远镜就从来没有放下过。他拧着眉头,一边不断的在观察着眼前的日军阵地,一边在心中还始终为正向日军两部结合部穿‘插’的苏英奇而担心。
相对于右翼主要是从日军正面偏东,身后并无日军的进攻方向。左翼苏英奇那里,除非从右翼偏东的方向硬啃,否则如果要抵达进攻出发地,必须要在日军两部阵地之间隐蔽穿‘插’至少一个小时,才能抵达进攻出发地。
苏英奇在红军时期,虽说就是为全军开路的先头连长,指挥这种战斗已经可以说熟能生巧。但现在与往日不同,正面战场打的是热火朝天。自己今天在抵达康保境内之后,白天的时间什么事情都没有干,就是进行了多次的试探‘性’的攻击。
虽说只有半天的时间,但这一番虚虚实实下来,势必会让日军警惕‘性’极高。他指挥的部队,又是在两部日军结合部之间穿‘插’。如果一个不小心,暴‘露’了目标,在没有抵达穿‘插’位置之前,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两面夹击。
杨继财在为苏英奇担心,而此时的正带队小心翼翼沿着化德与康保,两部日军之间狭小的空隙,正在向进攻出发地穿‘插’的苏英奇,平日里的大大咧咧也早就不见了,在行动上也是格外的小心。
在领受任务的时候,苏英奇便很清楚,这不是一件好差事。而在白天侦察兵观察的情报来看,在这个方向的两部日军结合部,虽说在一一零师团主力被‘抽’调走之后,因为兵力不足有几公里的空隙。
但是两个方向的日军却用炮火,代替了兵力封锁这段空隙。只要有一丝的暴‘露’,两侧日军的炮火便会随时封锁这道宽度不足几公里的缝隙。而且这一线的日军防御,也不是一片空白,日军真的未放一兵一卒防守。
兵力不足,并不代表着连少量的警戒部队也没有放。在这个方向隔着一千五百米,在山脚下便有一套小型的梅‘花’型连环的野战工事群。而所有制高点上,都有日军的警戒阵地。这些野战工事群的机枪‘射’界,都是相互‘交’叉的,足可以封锁这道宽度只有几公里的缝隙。
一旦穿‘插’行动暴‘露’目标,整个穿‘插’部队将会受到日军机枪‘交’叉火力打击,以及日军纵深炮火的打击。在只能利用山沟迂回的情况之下,一旦部队被压制在山沟里面,面对居高临下的日军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这条路线上,虽说都是丘陵地带,无论是海拔高度还是坡度,都远比不上‘阴’山山脉的那种高大和险峻。但毕竟丘陵也是山,也有高度的。制高点,都控制在人家手中。一旦行踪暴‘露’,后果不堪想象。所以苏英奇一改往日的大大咧咧,带着他的一个加强营,小心翼翼的一点点的向前‘摸’。
但很多的时候,往往越怕什么就偏偏来什么,走夜路却偏偏碰上鬼。在行进至距离满德堂还有不足三公里的距离的时候,却因为一个意外的突发事件让此次穿‘插’行动彻底的暴‘露’。
原因很简单,作为先头部队的一个侦察排。在一座单独的院落‘门’外,发现了一部日军军用卡车。作为先头部队,出现敌情必须要查明。更何况这里距离驻扎了日军一个中队,伪康保县警备大队,也就是皇协军两个中队的满德堂只有不到三公里。
不查明这股敌人的来路,无法保证部队能顺利拿下满德堂,取得进攻的出发地。满德堂是康保西北方向日军的一个重要据点,遏制康保至德化的公路,同时正处于丘陵地带与平原‘交’界处,是整个康保日军筑垒地域的一个战略要点。
按照苏英奇的计划是部队尽可能的秘密接近满德堂,打哪里的日伪军一个措手不及之后,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满德堂,然后立即全军向东攻击前进。
但是在距离满德堂不足一公里的地方,突然出现一部日军军车,必须彻底的查明这股日军的来历。是满德堂日军原有驻扎守备兵力,还是后调来的‘混’成第九旅团的部队。最关键的是,迅速的解决掉这个院子里面可能存在的日军,为后续大部队通过打开通道。
尤其如果这股日军是在这里住宿的,那么大部分通过的时候,根本就无法瞒过这股日军。不解决这股日军,后面的大部队就无法隐蔽的接近满德堂。而在周边都是日军火力点的情况之下,这个时候如果暴‘露’行踪,无疑将会导致苏英奇的计划全部失败。--15469800波18452340--≈;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一百九十七章 只能打着看
带队的这个侦察排长是老兵了,而能被苏英奇抽调作为此次穿插行动的先头部队,说明至少他的军事素质,也相当的高,在迅速的判明情况,并悄无声息的解决掉车上留守的司机之后,他带队从院子的后墙翻进了院落,试图查明里面的情况,并解决掉院子内的日军。
但是让他却沒有想到是,在他带着一个班小心翼翼的进入院子内的时候,却发现车上的十几个日军,正在房子里面**这座房子的女主人和她的儿媳妇、女儿,而院子的三个男主人连同几个孩子,孩子和年岁较大的被日军用刺刀捅死在院子里面,两个年轻人,被捆在院内的一颗树上。
见到这幅情景,但凡是一个有些血性的中国人那里还控制的住,虽说带队的那个经验丰富的排长,在解决这些日军的时候尽可能避免开枪,利用这帮家伙心思都放在那几个被他们蹂躏的中国妇女身上的机会,使用刺刀几分钟之内,分别解决了这十几个日军,并活捉了两个。
但却偏偏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个意外,一个被刺倒的时候,裤子还在腿上挂着的日军曹长,在倒下的时候身上佩戴的南部式手枪,却因为倒下的时候猛烈的撞击,当场就走了火,虽然沒有打到任何一个人,但是这一声枪响,却是连鬼都惊醒了。
不过首先反应过來的不是满德堂据点内的日军,而是距离这座院子不足五百米处一个小丘陵上日军野战工事内的日军,枪声还沒有彻底的落下,那边的机枪子弹已经横扫了过來,随即几发炮弹,也落在了院子周边。
至于满德堂的日军,也许是驻扎在一个地方的时间太长了,习惯了往日的宁静,反应速度,却是出奇的慢,这边的机枪加上炮兵打的是激情四射、热火朝天,那边却迟迟沒有任何的反应。
日军的反应速度和反应方式,很是出乎带着主力同样在五百米外的苏英奇预料,但这个家伙到底是在关内打了几年游击的老兵,心理素质硬是相当的了得,山顶上的日军机枪和火炮打过來,他却硬是压制住部队不许还击,就地隐蔽在山沟里面,一动不许动。
尽管身边的作战参谋小心翼翼的提醒他,距离上级要求的攻击发起时间,已经不足十分钟,现在距离满德堂还有近两公里的路程,本就时间上已经來不及了,如果在这里在耽搁下去,恐怕会耽搁的时间更多。
现在日军是在瞎打盲射,并无什么危险,部队应该快速通过,至少抢在满德堂据点日伪军反应过來之前,以最快的速度抢占那里,否则这声枪响不可能不惊动满德堂日军据点,而一旦抢占满德堂的行动被拖延,那么将会影响整个作战进展。
但对于身边参谋的催促,苏英奇好像根本就沒有听到,他只是举着望远镜,借助日军打出的照明弹,仔细的观察着这个突然暴露出來,如果不开火根本就看不出來的日军火力点,以及日军火力点所在位置周边的情况。
之前有些草木皆兵的日军,此时明显也发现了刚刚那声日军制式手枪发出的枪响,很可能只是走火,或是与某些方面联系,查明了可能响枪的原因,在一顿猛烈的射击之后,发现山下并无任何反应,也就停止了射击。
不过丘陵上的日军,明显得到了命令,只是开枪射击,对出现的可疑动向进行火力侦察,或是火力压制,但却并未派人下山查看究竟出了什么情况,尽管只间隔五百米,却根本就沒有派人下來。
后來通过审讯那两个被活捉的俘虏之后,苏英奇才明白康保城内外的日军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只负责对抗联作战,至于周边的治安,还是由原來便驻扎在这里的日军负责,只要不是抗联的进攻,专司守备的独立混成第九旅团是不会脱离阵地的。
这也是为何山上的日军在听到枪声之后,只用机枪和火炮进行火力打击,而未进行任何的侦察与反击,因为枪声只有一声,还是日军制式的南部十四型手枪射击的声音,并未显示出有大部队的踪迹,也许只是治安案件。
当照明弹带來的亮光最终消失,面前的整个区域又重新归于平静和陷入黑暗,将望远镜转向了满德堂方向,又仔细观察了一下之后,转过头对着身边的侦察一连长道:“这样,你将你手下的三个排分成三份,你带着一个排将刚才那个机枪工事给我摸掉。”
“在摸的时候尽量用刺刀,非到万不得已不要开枪,还有从今天白天的情况來看,这个机枪工事肯定不是单独的,你看着左右两边相连的两个山头沒有,刚刚虽然沒有开枪,但是肯定也有日军的工事,你让你的另外两个排一边一个,都给我摸掉。”
“结束任务之后,让他们沿着山脊向你所在的位置逐次清扫之后再汇合,你的任务完成之后,在步话机里面轻微咳嗦三省作为信号,但记住,不要一个排全部投入上去,以班为建制,成三角阵型摸上去。”
“另外这几个山头虽说不高,但是你们也一样要小心,我担心日军很有可能,会将这一带的丘陵都给挖空了,他们在整个山体上,还有其他的工事,告诉你的部队,在上山的时候一定要多加小心。”
“如果发现一个工事,就摸掉一个,上山的时候,注意点脚下,搞不好这片丘陵地带,日军埋设了地雷,别大大咧咧的将地雷踩爆了,暴露我们的战术意图,还是那句话,能不开枪尽可能的不要开枪。”
苏英奇的部署,让侦察连长不由的一愣,却是有些挠头,沒有明白他的意思,强行克制住因为烟瘾引起來的急躁,苏英奇道:“这里距离满德堂不过两公里,从这里发起突击,与到满德堂发起攻击,沒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再说白天侦察的目标,不意味着一点变化不会发生,刚刚暴露的那个日军机枪工事,就是白天侦察部队沒有查明的,还有,时间上已经不允许我们在赶往满德堂一线了,既然到了这里,就从这里发起攻击,我给你三分钟准备的时间,三分钟之后你的部队立即出发。”
“在你们打开通道之后,留下一个排的兵力控制这里,然后其余的兵力,立即向纵深继续渗透,如果你们能够一枪不发的解决掉这三个山头上的日军,那么在进入纵深之后,向东南方向穿插过去。”
“但是如果你们的行动被发现,在打开缺口之后就向东西两翼扩张,同时主力立即利用你们打开的进攻通道,从这里向日军阵地纵深,由北向南的横切过去,这场战斗,我沒有详细的计划交给你,因为我也不清楚当面的敌情究竟怎么样,现在只能打着看。”
有些不耐烦的交待完侦察连长,苏英奇又转过头來对着身后的作战参谋道:“告诉部队准备战斗,如果侦察连搞砸锅了,咱们就只能强攻了,告诉部队,除了三连作为预备队之外,一连、二连成战斗队形散开。”
听着苏英奇有些烦躁的声音,作战参谋不敢说什么,连忙下去布置了,而在作战参谋走后,苏英奇举起望远镜,尽管知道在一片的漆黑之下什么也看不到,但是他却一直沒有放下手中的望远镜。
时间一分一秒的走过去,山上却始终沒有传來突破的信号,整个山谷之内,一片的寂静,面对这种情况,苏英奇却是很能沉得住气,即沒有让步谈机员催促,也沒有命令身后已经做好战斗准备的部队压上。
看着手表上的时间,身边的作战参谋有些沉不住气的问道:“团长,都半个小时过去了,怎么还沒有信号发回,我们这里是不是催问一下,现在距离上级指定的攻击发起时间,已经过去二十多分钟了。”
对于作战参谋的催促,苏英奇连手中的望远镜都沒有放下,只是淡淡的道:“上级催促我们行动沒有,如果沒有,你着什么急,晚上个把小时发起攻击,耽误不了什么大事,天也塌不下來,这点事就沉不住气,将來你能干什么。”
“他们肯定是遭遇到大范围的雷区了,老子自己部队的侦察连能力,老子很清楚,不是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十五分钟之内肯定能解决这几个机枪工事,老子不让他们开枪,雷区不得一点点的排。”
作战参谋被苏英奇这几句不软不硬的批评,搞的是面红耳赤,心中却是很是不以为然,这距离上级要求的攻击发起时间,已经过去快半个小时了,如果再这么耽搁下去,天亮之前无论如何也到不了上级要求的攻击终止线。
这么慢吞吞的行动,天是塌不下來,但是完不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是要耽误大事的,一场战斗是各方面配合行动,不是只有自己这一方,此次攻击作战,是三方面联合行动,那边佯动的方向已经打响,这边主攻方面却还在磨磨唧唧,这算是怎么一回事。
只是尽管这个参谋心中很是不以为然,但已经挨了一顿批评的他,却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在去触碰团长的霉头了,团长既然不着急,自己无论再着急也是沒有用的,自己只是作战参谋,不是政委,也不是参谋长。
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这是部队的传统,参谋是提供建议供军事主官考虑,或是根据军事主官的战略意图,制定行动计划的,至于军事主官怎么考虑,却不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身后的参谋闭上了嘴,苏英奇自然也不会再说什么。
这件事情,苏英奇不想解释,着是他的一贯风格,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也沒有办法解释,当面的敌情不明,但看表面是什么也看不出來的,究竟这一仗该怎么打,他心中也一点数也沒有,打着看,也并不是他说说而已,现在的情况,也只能这么打。
有些事情,理解就理解,不理解他也不勉强,等战斗打响了,他自然会摸清楚自己的真实意图的,但如果战斗打响之后,这个作战参谋还不能领会自己现在的意图,那么自己就真该考虑更换作战参谋了
( 抗日之我为战神 p:///3/3342/ )
第一百九十八章 日军的苦心布置
实际上苏英奇的预料还是很准确的,此时他的侦察连三个排不仅沒有摸上山,甚至基本上还困在山脚之下,在侦察连刚一抵达山脚之后,便在山脚下发现了数个布置的极其隐蔽的火力点,以及一大片的雷区。
仅仅从表面上观察这片雷区,就几乎从山脚一直蔓延到山顶,而在山体上,通过抵近观察,他们发现了不止一个日军机枪火力工事,每个丘陵山体表面,仅仅是观察到的火力点,便有十余个,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的那座机枪工事。
这还不算那些过于隐蔽,还未能发现的火力点,这个不用想,在日军修建的工事群之中,隐蔽火力点的数量从來就沒有低于过表面上的工事,通辽一战,那里的隐蔽火力点,甚至还要多于暴露出來的固定火力点,这也是当初通辽一战,陈翰章所部伤亡很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表面日军工事的结构,火力点的布置,雷区的宽度和密度,以及未发现任何一条暴露在表面的交通壕情况來看,侦察连长马上便判明,眼前这三座通过两道山脊相互连接,海拔并不高,山势也很平坦,甚至很多地方轻型坦克都,可以冲上去的丘陵山体内肯定是挖空了。
因为侦察连几番寻找,并未发现山脚下在丘陵的表面,有日军预留通过雷区的通道,如果山体内沒有通道,这么密集的雷区,日军自己恐怕也上下不了山,这并不符合军事常理,更不符合日军的风格,崇尚进攻的日军,在修建工事群的时候,都会预留反击出发点,而且这个出击点的设置,都是相当的隐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