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难贤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木儿呆
204 铺子开张
正月十六一大早,天还未亮,杨家就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
卯时末,福伯与郑老伯俩人就在外头的临时搭建的棚子下,已经生好了炉子,已经很用石锅开始炖上了,不一会儿,整条街上,都能闻着香儿。
辰时一刻,及时到。
杨立冬揭下了匾额上挂着的红布,“石头宴”!
衙门里的大小官员,纷纷来捧场,还有好些如方府这般,消息灵通的商户,也都聚在这儿,等着开张。
“杨将军,这匾额上的字是谁写的,看着有些稚嫩呢?”主簿大人抬头研究着这几个字,像是个小孩儿的手笔。
杨立冬笑着将自己身边的圆子团子推在众人前,“我是个粗人,哪写得出来。不过,我儿子行呐,这三个字的招牌是我长子写的,杨端辰。这是二子,杨端逸。
这是众位大人,都是你们的叔叔伯伯,叫得勤快些,往后若是学问上的事儿,不拘问哪一个,所以这嘴上可得叫得好听些。”
众人都含笑望着圆子哥俩,心里掂量着杨立冬说的长子的分量,县尉笑着摆手,“除了我,其他的几个伯伯都是从科举这一条血路上杀出来的。”
众人皆知,县尉当初不知道走的是谁家的路子,一步步地才到了如今这个地位。
今日的“石头宴”是不对开张了,只是招待着今日前来的这些人。
石锅鸡是招牌菜,每日特供十二只。半两银子一锅,另送一份石锅拌饭。
这个价儿已经不算是低了,当秦氏等人听到杨立冬定的价格的时候,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慧娘,我知道你想赚些银子补贴家用,但是会不会太多了些,就是一亩地一年能赚上半两银子,那还是看天了。要不,咱不急,咱新慢慢来?”秦氏打着商量,实在是不觉得,这石锅鸡虽说够好吃,但是,也不可能半两银子还会有人还愿意买?
虽说银子收进兜里的感觉是挺妙的,只是,若是炖上了十二只鸡,会不会,都得靠着自家给消化了?
田慧还特意寻了绣庄绣了好多份的菜单子,明码标价。收起这绣庄子,田慧着急着要,绣庄也不愿意接,加银子呢,心里不舒坦。
偶尔想起陈夫人好似有个不大不小的铺面,正是做着绸缎铺子的生意,想着就踏上了陈府的大门。
陈夫人得知原委后,“你这铺子都还不曾开门,怎好让外头的绣庄接了这差事,也幸亏这些绣娘都是不识字的,这事儿包在我身上了,几日要?”
“一两日成不?”田慧也知道要的有些急,不过,菜单子的外头都还得用木架子给包上。
陈夫人也是一早就收到了请帖,知道这铺子十六就得开张了,盘算着自己陪嫁铺子里的绣娘,再加上陈府铺子里的,应该是差不多了。
这事儿就交给了陈夫人,只一日后,就被送到了田慧的手里,专业的绣娘绣出来的东西还真别说,这字儿就跟画出来的一样,光是看着就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石锅鱼,一百五十文。石锅五花肉,一百文。石锅豆腐,八十文,里头可是有五花肉片的。石锅肥肠,五十文。石锅猪内脏亦都是五十文。石锅时蔬,三十文。
这菜单子都是用红色的绸缎上用白线绣上了各式的菜单,附带着白云朵朵。
田慧看着已经做好的菜单子,还偷偷地问过杨立冬,“冬子哥,问你一件事儿?”
杨立冬不疑有诈,“说吧,偷偷摸摸地做啥?”
“你说这东西,像不像怡红院,飘香院里的东西?” 田慧扬了扬一条还未被木架子包上的红绸,在杨立冬面前甩了甩。
杨立冬脸青了半边,“你在说啥!”杨立冬就是不流连花丛,但是也听人说过,“这俩啥院子你是从何处听来的?”
“真有吗?”
“没有!”杨立冬差点儿咬碎了一口银牙,“别教坏了孩子!”
“冬子哥,你曾去过?”
“不曾!”
“冬子哥,想去不?”
“田慧!”
“好啦,好啦——若是冬子哥想去,就别回来了——”
“田慧!”
众人随着杨立冬进铺子落座,桌子上都有摆着茶点。
“杨将军,这屋子里的小东西,摆着可真够多的呐。”
县尉早就想进铺子里瞧瞧了,原先的这家铺子,县尉也是来瞧过的,据说杨府买下这家铺子到现在,不过是几日的时间,想来重新装点铺子的时间定是不足的。
若是只是原先的样貌,心里头定然还是会有一丝的失落。
就是这间新开的铺子味道再好,也会在心里打了折扣。对于新铺子的落差实在是太大了些。
“这墙上挂着的莫非是名家的题字不成?”县尉对书画并不曾有研究,只觉得这字看着有些怪异,横不纸,就是竖也是歪歪扭扭的,好似提着的笔一直在抖着,抖着抖着勉强才完成了这个“宴”字。
“这些都是小儿以前的涂鸦之作,往后诸位大人府上的小子有墨宝,都可挂在铺子里,也算是给铺子贴些生机。”杨立冬指着铺子里随处可见的,笑得宠溺。
县尉第一个应好,“回去我就找下我家小子以前练过的大字,绝对比这个还看不过眼,我明儿个就送去装裱了送来。我家闺女的字才写得漂亮,一手小楷,可惜,姑娘家的字不外露,哈哈——”
都是有子万事足的。
杨立冬也是听说了,县尉府上的大门都快被踏平了,就是因为府里有个待嫁的姑娘。
“县尉大人就是爱显摆,话说,你家姑娘可有定亲了?”说话的是师爷,家中正有一个适龄的小子,他家夫人也隐晦地提起过,只是北县尉夫人绕了开去。不过仍是不死心。
“还不曾,不过,若是定了亲事,我定然要请各位来吃酒!”县尉大人哈哈大笑,“这是母巴?怎还抽上了老烟了?不会是捏错了吧?”
县尉显然不想在儿女亲事上多说。
众人都争相把玩着,结果发现就没一个是个正常的,怪里怪气的。大老爷们实在是欣赏不来这种到底是哪儿好看了?
不过,要说这铺子倒是真的弄得别具一格,就是一楼的大厅,也有在包间的感觉,格调高了不少,虽说能摆下的桌子少了不少。
气氛倒是好了不少,再贴上了这些小东西,光是如此看着,就觉得视觉上的享受。
田慧喜欢漫画,团子瞧着欢喜,也就偶尔也跟着田慧一块儿胡闹。
至于圆子,一心向学。就是田慧也动摇不了他一心扑在科举的这条道上。
除了圆子,还有阿土,这几日,阿土自觉地已经落下了许多功课,日日秉烛夜读,因为二月将近。
待得午时不到,就开始陆续的上菜了。
杨立冬来回招待的,六人的桌子,整整摆了十桌。
南下镇大商户竟是都来了。
上门皆是客,杨立冬也是头一回地扬着笑招呼着,“今儿个,咱吃饱喝足!”
田慧也只是在厨房里帮忙,这端菜的活计,自是有杨知故几个兄弟在忙活。
石锅烫手,都有在边上用棉布缠着。
杨知故几人上菜的时候,亦都是每道菜都提醒了好些回,“石锅烫,小心烫手。”
这些看着新鲜,再说一早就只吃了些茶水,这肚子早就空着,闻着这香味,哪还受得住。纷纷动手舀了汤来喝。
“诸位先喝点儿汤,不瞒你们说,我还是前几日才头一回吃到,实在是惦记着慌,我就先喝着了——”杨立冬扬声招呼了几句,就自己捧着碗,喝了一大口,舒服地叹了一口气。
众人瞧着哪还受得住这香气,斯文些的,拿了汤匙舀着喝。
“这,真的只是叫石锅鸡,可惜了这锅好汤——”冯知县意犹未尽地道,这些日子来,冯知县因为后院的事儿,给搅得不得安宁,脸色就有些不大好看。已经好些天,不曾吃过一顿安稳的。
知县夫人被送回了娘家,后院就乱了套了,那些个姨娘个个都不是安分的,家宅不宁。
可偏偏,冯知县在处理家事儿不是个好把手。
后院起火,都是轻的。
焦头烂额,衙门里又是日日离不得人,他就只想着能睡个好觉,吃顿热饭。
这不,杨立冬一说自家的铺子开张,冯知县头一个就捧场了。终于能让人清静清静了。
这般好喝的汤,冯知县差点儿忍不住落泪。
说不后悔是假的,早知道就不把人给送回去了,至少自己还能吃饱睡足。
“这汤头里,我家夫人放了不少的药材,男女吃着俱是不错的,特别是冬日里,往后这石锅鸡,可是一日也只特供十二只。
不过今日不同啊,诸位可得敞开了肚子吃。不过,后头还有好菜,留着些肚子吃其他的。”
一句话就勾得众人心里痒痒的。若是有好吃的,谁这心里不欺期盼。
这人呐,天生都是吃货。
这一日,“石头宴”里主客尽欢,各人手里都拿着一个糖人,不拘啥样式的,一个一支,拿着回家逗着小孩玩儿。r1152()
( 寡妇难贤 p:///3/3296/ )
205 各种安排
“石头宴”就这样子开张了,生意算不上是太火爆,但是来往的皆是有身份的,不过,但凡是用过餐的隔个几日就会来上一回。
有些人还会带了家中的女眷,小子一道儿来用餐。
这后院里,住着杨知故并着俩个伙计,还有阿土的爹娘,都是住在后院里的。
白日里,福婶几人亦都是过来帮忙的,就是秦氏也是一日不落的。
田慧心疼几个老人早出晚归的,吩咐了阿土每日都定量准备食材,东西一卖完就关门歇业,可算是将几个老人给解救出来了,只是,长久下去,亦不是法子。
岂料生意才有了看头,这人手却是腾不出来。
“其实,这么些活儿根本就不累人,不过就是炒几个菜,哪会累得到。再说,如今好不容易寻着点儿事做,挺好,挺好的。”如今杨府的都是在铺子里解决二餐的。
若是长久以往,可是乱了套了。
“不得,不得,还是得寻几个人来,听说一品楼的大厨都是男子,问问阿土爹,可愿意学?还有知事知通,若是这几人来,就尽够了。”
几人先学着做几道菜,有福婶几人先带着过些日子,等上了正轨了,也能抽开身来,就能安稳地收银子了。
秦氏哪里肯依,怎么都不肯服老。
“娘,我这肚子也越老越大了,难不成要等到我生了以后再安排人手来接替你们?”
秦氏一听可不就是这个理儿,哪会再拒绝。
田慧一听这法子有效,仍是安慰道:“不过咱如今还是无事儿的,这铺子里还是得靠婶子和娘撑着,就是咱家有新菜,也不得靠着婶子先做出来,如今,可是老师傅了。”
秦氏三人一听,可不就是师傅了,这下子哪还有不满意的。
“我已经想好了,给钱婶子一成干股,给两婶子也是一成干股,至于阿土爹娘也是一样,不过,知故这小子的工钱另外算。若是以后生意好了,再涨工钱。”
因着钱氏一家三个儿子都在自己铺子里帮忙,铺子后院都用来住人了,田慧也歇了后院也弄成包间的心思,完全是用来住人了。一人一间,就是钱氏的儿媳妇也能住在镇上,总不能让人夫妇俩分隔两地吧。
福婶俩人哪里肯受,”如今我们四个老的吃喝不愁,哪还用得着用银子,不要不要——”
无论说啥也不肯受。
“这是慧娘孝顺,你们就收着吧。手里头有银子,就是想买点儿啥,伸出手来的事儿。”秦氏也帮着劝道。
“实在是拿着也没啥用处,冬子夫妇俩孝顺咱几个老的,咱就收着吧,这银子咱也花在几个小的身上,往后娶媳妇啥的,咱可是能涨一回大脸了。”这几人中,郑老伯年纪最长,郑老伯出言应下了,如此,这事儿也算是定了下来。
“娘,过两日休沐,我想请书院里的同窗们吃顿好的,还有先生跟先生的家人。”团子家的铺子已经开业了,几个小娃儿早就闹着要来瞧瞧了。
团子也算是机灵,加上了先生的家人,哪会惧田慧不答应了。
不过头顶挨了一下那是难免的。
“你母亲岂是这般小器的,下次想请你们同窗就直说,左右不过就是自家的铺子,方便得很。啥时候来,记得提前跟你几个奶奶说就是了。
娘最近脑子不好使儿,东西忘得快。”
田慧已经不怎么再去厨房里了,就是杨立冬的疗效再好,也实在是经不住闻着厨房里各种味儿。
日日吐得晕天暗地,偏偏田慧也一直就不是个矫情的,吐完,漱口水,若是正是掐着饭点儿,就忍着肚里的难受,囫囵地吃个一顿饭。
好不容易长得肥嘟嘟的双颊,迅速地瘦了下去,也幸亏精神头还不错。
过了两日,团子就早早地领着他的小同窗一道儿过来了,一共也就九个娃儿,今年又新来了一个。
这个点儿,铺子里还没有人进门吃饭,几个小娃子也乐得自在。
还未到变声期的几个小子叽叽喳喳地在铺子里转悠,看着一个个摆在那儿的面人,惊为天人。
“若是你们喜欢,就一个挑一个吧?我家铺子里每人来吃饭,都有送一支的。”团子很大方。
田慧还特意请了个面人师傅,专门捏面人,以供作“伴手礼”。
话才落,不等团子招呼,自己就开是挑了几来,可是个个都觉得好看,这可如何办?
“下回多来几回呗,我娘若是得了闲了,就会画新的打发时间。”团子仍是不好意思自己也有跟着学,实在是说不出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