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难贤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木儿呆
阿花惊得头都不敢抬了,迈着小碎步往后退,稍一抬头,就看到眼尖的村里人正对着她指指点点。咬着牙,看着不远处的田慧,硬是生生地站住了。
只一会儿,就有“好心”的村人过来宽慰阿花了,吧啦吧啦。
“我弟弟最是单纯了。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这话,居然连我也没有听到过——”阿花感激地冲着众位婶娘点点头,只是脸上的表情,却是惊恐万分。
都是一个村子里的,又是看着阿花长大的,阿花的乖巧在村子里是出了名的,村人又心疼她早早地就没有了亲娘。唉。如今又被自己的亲弟弟这般“黑”了……
命运之坎坷……
阿花奶暴呵,可仍是压不住阿叶歇斯底里的声音,这周围能听到的都已经听到了——
田慧没成想。看个热闹,闹到最后还是自家的热闹。可是,她家的圆子,不是才刚刚十二吗?这就被人惦记上了。还是个青梅竹马?
田慧一直盯着圈子里,本就离这个圈子不算远。因为是跟着钱氏一道儿来的。这会儿,就恰巧成了焦点——
钱氏这会儿也闭嘴了,训孙女啥的,还不如让阿花奶来训那个蠢笨蠢笨的乖孙子来得重要。钱氏只是瞪了一眼一一。轻声说着,回去再寻你算账,心里头打定主意了。要好好整治整治这个无法无天的臭丫头。
阿花奶自然早用余光瞥见了田慧一直就是那副神情,半点儿都没有了要说话的意思。好似,她,真的只是来看热闹的。
与阿花奶交好的妇人,随意地跟身旁的妇人说道:“圆子如今可是出息了,秦嫂子,趁着你们婆媳俩难得在村子里,你们也咱说说,可有瞧上咱村子里的?
我那孙女虽说年纪小了些,但是好二郎谁不想留意着,再说秦嫂子你们婆媳俩可是出了名的和气……”
阿叶也已经知道自己闯了祸,端是看着他奶奶面如黑炭,就知道自己要挨揍了。
秦氏从来不知道,自己在村子里是算得上顶和气的人……
至于田慧,那就更是别说了。
秦氏不知道田慧的心思,自是不好冒然开口,只是说了几句场面话,意思意思。
“慧娘?”这事儿她们从来不曾探讨过。
“娘,我不想娶给儿子娶个杨家村的儿媳妇——”田慧心里早就隐隐地有这种打算,只是一直不曾说出来。这会儿附在秦氏的耳边,田慧毫不犹豫。
秦氏一愣神,虽说也觉得杨家村的这些女娃子自然是配不上自己的乖孙,也没想过从杨家村挑孙媳妇,不过,田慧的话,却是对杨家村,怕是没啥好印象——
也罢,本就是受了委屈的。若是,自家冬子娶了旁人,慧娘怕是仍是过得不甚如意。
看着秦氏那忆古的表情,就知道秦氏想岔了,她只是随口那么一说。
“照理说,这事儿大家伙儿都应该知道,也不应该摆在这儿说,我家圆子也才十二岁,并不打算这么小小年纪的就定亲——”秦氏扬声道。
周围议论纷纷。
田慧皱着眉头,“大公,劳烦你走近些——”
田慧客气地请大公往这边走走,村人见这副阵仗,看来这田慧是真有事儿要说,村人都悄悄地挪着步子,靠近些。
“大公,若是我没记错的话,杨家村的男女是不准通婚的!”田慧缓缓地开口道。
大公点头,这条族规,在每年的大年三十那日,族里新增族人时,都会将族规念上一遍。是以,杨家村的,无人不知。
“切——谁不知道——圆子团子是白捡的——”有些在底下窃窃私语。
秦氏怒了,巡视着忘了一圈,也不知道是哪个人在底下说的这些话。
“大公,既然你也在这儿,这事儿就好办了!圆子是我家的长孙,这可是明明白白地记上了族谱的!杨氏一族,世代不得通婚,我家的长孙二孙,以后的三孙都是如此,还望大公给个见证!”
“自然,若是跟杨家村的丫头成了亲,我们几个老家伙定然是要上门的,这事儿绝不可以!”大公严肃地道。这可是关系着族里的声望,切不可容人胡来!
“阿花奶,我看你回去得好好教教你家孙子,这啥事儿都能往外说?可怜了阿花这个小姑娘了,被这么个兄弟给坑了!”大公啧啧地摇头。
“圆子团子一直是我杨家的子孙,我奉劝各位一句,别动啥歪脑筋,否则连累了一房人!族里明确规定,若是违反了族规,逐出杨家村,从此,就不是杨氏一族的族人!”
大公朗声道,一大把年纪了,仍是中气十足。
之后的日子,就是数着日子过的。
这几日,隔壁村的徐亮带着他的媳妇,娇儿,也来了一趟杨家村。
徐亮有些失礼地盯着田慧的肚子看,倒也坦然,转头就对秦氏说道:“婶子,不瞒你说,我这是羡慕冬子哥的好福气,我爹娘可是催得紧了,不说娇儿,就是我,这心里也着急——”
秦氏对这个小时候就时常来自家的小子还算是不错,这会儿看着他有些失礼,但也说得过去,也就大度地笑笑,“可不就是,你爹娘可也是千盼万盼地才将你给盼回来的,可就你一个孙子,可不指着你传宗接代的……”
秦氏已经见过娇儿好多回了,这人还是瘦瘦弱弱的,举止间就能看得出来,跟咱这种乡下人家不一样。
真替人着急。
徐亮在镇上也开了家成衣铺子,据说,生意也还过得去,勉强糊口。
只坐了一小会儿,徐亮就又领着娇儿告辞了,说是等下回冬子回来了,再过来坐坐。
“我看那娇儿瘦瘦弱弱的的,就不像是个好生养的。”秦氏摇头叹息,比划了下那娇儿的盆骨,又摇了摇头。
田慧低头不说话,因为,她在秦氏的眼里,一直是个好生养的——
因为,她用事实说话了!
四月三十,太阳都快下山了,由远及近地一辆马车疾驰着靠近杨家村,到了杨家村的门口,才险险地勒住缰绳。
“娘,娘——”田慧正在自家院子里散步。
院门也已经落了锁了,杨家村里的村民一向睡得早。
田慧听得熟悉的呼唤声,三步并做两步就去开门了。“等等啊,我来开门——”
“你让娘来开门,这门栓子重!”杨立冬一听到田慧的声音,就觉得自己想得慌,这都多久没好好说话了——
“没事儿——我这吃好喝好的,这点儿力气还是有的。”杨立冬是听人说,这有了身子的,不能做重活儿,不能朝上举东西。
吱呀!
团子最是直接,直接扑到田慧的怀里,田慧的肚子好似有了感应似的,肚子一鼓,冲着团子挨着的地方拳打脚踢。
“娘!”团子惊恐地不敢动。
“这是你的弟弟还是妹妹的,在踢你呢!”田慧自然感受到了肚子突然鼓起的一处。
圆子团子之前也没少围着田慧的肚子,不过,肚子里的这个好似都不怎么给脸,从来不曾在这俩哥哥面前“露一脚”。
圆子灵活地将团子挤了一旁去,伸出手,附在田慧的肚子上,又是一脚!
圆子两眼放光地望着团子,吓得立刻不敢动了,只是,只有一脚。
阿土也小心地伸出手,腼腆地看着田慧,有些不好意思附上手去,田慧冲着阿土点点头,将他的手放在肚子上,一脚!
之后,再也无动静了。
杨立冬看得心痒痒,正想伸手,就被田慧瞪了回去了。
“好了,不会再动了,你们的这个弟弟还是妹妹的,可懒了,等闲不愿意动……赶紧进屋子里,都站在门口做啥呢!”田慧将三只手给拍走,领着人蹒跚着往院子里走。
秦氏也是听着动静,从茅房里出来了,“可算是回来了,我早就在那儿算着日子,想着差不多这两日就该回来了——可有吃过东西了?”
杨立冬几人是在镇上停了停,将福叔几人送到了杨府,顺道地在“石头宴”用了饭再过来的。(未完待续)
( 寡妇难贤 p:///3/3296/ )
227 温府小姐
亲热地说了一会话,田慧才注意到,阿土的脚好似更利索些,虽然走得仍是很慢,但是能看得出来,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阿土的脚没事了?”慧娘并不曾说谎,当初她真的尽力了,没有设备,她无法知道阿土的脚到底如何。
阿土晃着脚,“干娘,没事了,说来也多亏了干娘。”
自打腿受伤了以后,阿土愈发不爱说话了,或许是突然到了变声期的缘故,阿土就在自家亲近的人跟前,才愿意张嘴。
原来,杨立冬递了帖子,几次上门拜访,都不曾见到温大人。就是知府大人作保,也被喝斥了回来,杨立冬被激得好大的火气。
府试前一日,杨立冬拿着田慧给的玉佩,进了温府的大门,成了温府的座上宾。等温大人回府,就挨到了温老夫人的拐杖柄,喝斥温大人如此对待恩公!
“误会,误会!杨将军,都是误会呐!下官出任之前,就得了陛下的口谕,这不就是实在是皇命在身……”
杨立冬也知道自己这是不管用了,自己这么拼命地在办事,还被康元帝给摆了一道。“那这事儿是班不了了?”
“哪能呢,杨将军都拿出了小妹的玉佩了,下官就是豁出去不做这个官,也得替杨将军把这事儿给办妥了!”温大人拍拍胸脯道。
“行了,有啥条件你就说吧!”杨立冬知道这面前的温大人,年纪不大,可好歹也是年长自己几岁,能得了陛下的口谕,看来也是心腹之人。
都是同道中人。杨立冬半点儿都没有打算客气。
不过,温大人丝毫不以为意,“杨大人还是先喝口茶,尊夫人可有问起舍妹来?”
这个倒是有,田慧知道当时的温小姐,身不由己,后来不知道为何就断了信。没有了音讯。“在我来之前。还特意问起了,若是能碰见温家人,还让我打听打听来着。说是想着宝儿了,温小姐可是说过让宝儿来小住几日的……”
见杨立冬能冷静下来说这许多话,想来也是杨夫人特意吩咐的,温大人脸上的表情也郑重起来。
“说来。应该是后来杨夫人的信笺,小妹不曾收到过吧。因为,小妹和离了。”
卫府,温小姐作为卫府的大少奶奶,护不住自己的儿子。卫老夫人的嫡孙!
就算是宝儿的身子骨好了些,也渐渐地能进一些肉食,不过厨房一向不准备宝儿的肉食。只弄些白粥,或是一些素菜。连一点荤腥都见不着。
宝儿已经恢复了食欲,自然就想吃些肉食,温小姐怎能忍受宝儿受这种罪,又不是吃不上肉食。温小姐就领着宝儿,在自己的院子里用餐,也是按着田慧吩咐的,每餐都吃些少量的,看着宝儿满足的表情,母子俩抱着偷偷乐。
饶是这种偷着乐的日子,也不让人过。
温小姐被卫老夫人唤了去,“你那院子里,怎的每日都让人熬药?难不成你还不曾死心!宝儿这是有佛缘,旁人就是求都求不来!”
“老夫人,这药是给自己吃的,我娘弄来的秘方,我娘家嫂子不是连生了两儿,听说吃的就是这方子——”温小姐温顺地道,如今宝儿无恙了,等到痊愈了,再一点点地跟府里透露出“宝儿喜欢吃肉食”。
卫老夫人自然是喜欢多子多福,还有多寿。闻言,老脸都笑出了菊花来。“如此便好,你与大孙儿可要多生几个。你能如此想,我便放心了。懂事的丫头,可不枉我担心了这一阵子——”
“劳烦老夫人担心了,孙媳和宝儿都无事……”温小姐恭顺地道,做回了那个乖顺的孙媳妇。
卫老夫人点点头,“嗯,你一向最是乖巧的,宝儿毕竟是你的亲儿子,往后还能不惦记着你?我就说,这事儿你想得多了,如今跟大孙儿再生一个,也少了个牵绊,宝儿的落处已经寻好了,是京城的大寺庙,等过了年,就送去!
原本,想着你可能看不开,如今,我也放心了——”
温小姐一直捏着拳头,长长的指甲扣进了手掌心,才让她得以冷静下来。
一直憋了两日,到了第三日,因为是温夫人的寿辰,温小姐名正言顺地带着娘家陪嫁的婆子丫鬟,还有自己的嫁妆单子,光明正大地回了娘家。
温老夫人经历了温府由盛转衰,真正地握着温府的实权。关键是,温老夫人对出嫁的温氏女子,都护得紧。这些年,温府,正谋划着东山再起。
几十年来,温府出嫁的姑奶奶,大都已经在各府握有一定的实权,成了老夫人了,感恩着当初温府对自己的维护。自然是力挺温府的大少爷,也是如今的温大人。
温老夫人沉吟了半晌,第二日就让温大人带着温小姐及宝儿,坐船上京城去了。
过了三日,卫府上门来接大少奶奶回去,说是老夫人想念宝儿了,日思夜想。被温府的下人用大棍给打了出去。
后来这事儿闹到了衙门,温府都不向外交人,只说要和离。
卫府怎可忍受得了被算计了,誓不甘休。
宝儿母子在京城的消息传了回来,卫老夫人领着家人,坐船北上,顺带地直接将宝儿送进京城的大寺庙。
还免得一番折腾了。
这事儿还闹到了康元帝的案前。
温大人早就将这事儿求上了康元帝的跟前,就是连赵菜子几个跟着康元帝的近侍的府上,温大人也是每日的常客。
也算是运气不错,温大人得了这几个新晋的将军的眼缘,四皇子那会儿正病了,每日都是恹恹地,宝儿就被宁将军给带到了宫里,宝儿本就讨喜,又比四皇子的年岁小了些,四皇子头一回做了哥哥,恨不得将自己宫里的好东西都让宝儿给带回去。
后来,痊愈了,四皇子时常缠着康元帝让宝儿进宫来。
康元帝也见过好几回宝儿,再三地让人盯着宝儿与四皇子在一起时说的话,做的事儿,确认了这才像是温府的子孙,也算是在暗地里默认了温大人的动作。
温府赚得了先机,等到卫老夫人穿着诰命服,进宫求见了太后,被太后好一顿敲打。
最终得以和离,康元帝还下了旨,大意,你卫府不珍惜孙儿,想把好好的孙儿往寺庙送,那还不如给真心疼爱宝儿的温府吧!若是卫府不改初衷,卫府的孙子辈的又不缺宝儿一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