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谋士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莫路
说话之时不给林妤反应便直接端过丫头手中之粥,张如此举有试探之意,看看她们二人有何表情。
不料二人表情没有一点变化,林妤笑道:“如此,劳烦大人了。”
张如一点头,大步走入堂中。
“鲁将军,小女一直没敢问,不过这位大人如何称呼”张如进去后林妤问鲁嶙
鲁嶙回道:“他是我家军师张如。”
一言使林妤的内心震惊,这位少年居然便是那平定胡蛮打败韩玄的张如,他居然如此年轻,实在叫人震撼。
不过林妤的表情没有变化,笑容依旧,风轻云淡。
(本章完)
第190章 治国之道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千秋谋士 ”查找最新章节!
张如大步入内,见秦议挑灯看书,心中甚喜,笑道:“主公,时候不早了,还是早些休息罢!”
秦议抬头看去,亦笑道:“先生来了,请坐。”
张如将粥放置桌前以针验之,见针无变化,道:“主公,这是那醉香楼女子特意给您煮的粥,主公趁热喝了吧!”
“哦!先生见过她了”
“方才见过。”
“先生以为此女如何”
“红颜祸水。”
秦议不解,问:“先生何以知其是红颜祸水”
张如道:“因她一人使三十余人白白送命不是祸水又是什么若非她那三十余人皆不会死。”
说罢!张如又道:“主公,如有一言不知当不当说”
“先生但说无妨。”
“主公,此女乃风尘女子,而今主公登基在即这个时候将其留于府中只怕会惹人非议呀!”
秦议放声而笑:“先生是想说不要被此女迷惑吧!”
张如亦笑:“差不多吧!”
“先生放心,秦议绝不是好色之人,深知美色误国之理。”
“主公圣明。”
说完便听秦议喊了一声:“来人,拿一付碗筷来。”
不一会,一士兵拿来一付碗筷,秦议将粥一分为二,对张如道:“先生,你我同食。”
张如知不会拒绝,道:“如谢主公。”
两人喝完,秦议问张如:“先生,方才我看书时多有担心,今继位在即,本王怕自己做不好啊!故请教先生,望先生教我。”
“主公请说!”
“如何才能做一位好国君”
张如道:“请主公允许如先说说自己。”
秦议疑惑:“先生请说。”
“如不会在部下面前显示自己的高明因为在部下面前显示高明,一定会遭到愚弄。有了过错而不能自知,定会被蒙蔽。如不会无故辱骂部下,因为辱骂会招致部下的怨恨,时间一长定会有祸患。如不会发布思想与政令不一样的命令,因为政令前后不一,必然是会失败。”
秦议像个求学的学子一般认真听着,不时点头。
张如继续道:“如不会当众侮辱将士与他人,因为侮辱他们他们必定会记在心上,这样是会有灾难的,如惩罚将士从来不会过当,因为过当,会有危险。怠慢德高望重的人,必定会失去人心。为将者表面上关系密切,实际上心怀异志的,一定会陷于孤独为大军所弃。亲近谗慝,远离忠良,一定会被敌人打败。亲近女色,疏远贤人,眼睛会被蒙蔽,不能看清远方的道路。为将者若听信妻妾之言,一定会有动乱。?任命将领不能人尽其才政治就会出现乱相。”
张如这番话有针对林妤的意思,意在提醒秦议重色与听信女人之言对国家的危害。591看
秦议自然也知道张如之意,笑着点头。
他知道先生这是担心他走他父皇的老路,可谓用心良苦啊!
“对自己马虎,对别人求全责备的,无法处理事务。对自己宽厚,对别人刻薄的,一定会被众人遗弃。因为小过失便取消别人的功劳的,一定会失去大军之心。论功行赏时吝啬小气,将士必然不能奋勇杀敌。承诺多,兑现少,必招致怨恨。念及别人旧恶,忘记其所立新功的,一定遭来大凶。任用邪恶之徒,一定会有危险。处理问题、制定决策时向不智谋之人问计,必有危险。奋勇征战的将士生活贫穷,鼓舌摇唇的游士安享富贵,国势一定会衰落。依靠道德的力量来治理军队,军队就会团结;若一味地依靠军法来维持统治,则士兵将离散而去。小的功劳不奖赏,便不会建立大功劳;小的怨恨不宽赦,大的怨恨便会产生。”
说罢!张如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大喝一口,秦议道:“先生之言如甘露一般,实另秦议收货。”
张如一笑,又道:“主公,奖赏不能服人,处罚不能让人甘心,必定引起叛乱;赏及无功之人,罚及无罪之人,这就是昏庸。听到谗佞之言就十分高兴,听到忠谏之言便心生怨恨,这也是昏庸。藏富于民,以百姓的富有作为本身的富有,这样,老百姓才会安定。”
“主公,这些便是如一直以来真正的用兵之道,若只有奇谋没有这些如根本不可能打赢韩玄。”
秦议点头:“先生,秦议明白了。先生先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才与敌交战如此安能不胜。秦议以为先生之言也是治国之道,为君者当明辨是非,亲贤臣,远小人,广开言路。”
张如大喜,如今的秦议确定不一样了:“主公圣明,此确是治国之道。”
“先生乃秦议之镜,有先生在秦议便不会有错,若错立改之。”
“主公真乃明德之君。”
随后二人又聊了一阵便各种回房休息。
秦议今日收货颇多,张如之言实乃金玉良言,使他眼睛顿时明亮。心中隐隐的担心也被跃跃欲试所取代,他现在有信心治理好天下。
……
次日
张如秦议与诸将皆早早起床。
张如洗漱之后便向正堂而去,一进正堂便见秦议与韩玄已到,行礼之后张如落坐,不一会其余人皆至。
这时秦议对张如道:“先生,您说罢!”
“是!”
张如起身,一看左右对诸将道:“云将军,命你部士兵看镇守东南西北四门。”
云艺起身,道:“末将遵命!”
“鲁将军,你带两万人马先镇守皇城各城,待宝拉楚与众将回后再做定夺。”
“末将遵命!”
“今日午时张榜出告,将分地之榜张贴大街小巷。同时告知各郡,愿降者继续担任郡守一职,负隅顽抗者立刻派大军攻城,下城之后诛灭其家已震他郡之心。”
众人其道:“是!”
一番布置后秦议与张如韩玄等人进入皇宫。
这是张如第一次到皇宫里面,不愧是一国之君住的地方,那叫一个气派,玉砖青瓦,金碧辉煌,这与他那个世界电视剧中的皇宫差不了多少。
果然,那个时代的皇帝都喜欢这个款呀!
(本章完)
第191章 科举制度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千秋谋士 ”查找最新章节!
入宫之后秦议为体现新朝气象将先帝上朝之殿改为紫宸殿,将宣和宫定为寝宫。其余各宫殿皆按原称,不作改动。
又命太监宫女以及一众士兵打扫皇宫内外,该换的换该加的加。但有一点,不能铺张浪费,一切从简。
酉戌交接之时一骑飞驰入京,与城上守将说明后策马入宫。
士兵报后秦议与张如等人在紫宸殿召见了这个士兵。
入殿后士兵跪拜秦议:“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廷有规定,先君驾崩臣子便可称新君。张如韩玄等人不称“万岁”只因秦议不许,非要登基之后才可,张如说他不过便也就从了。
但士兵不知,故称秦议万岁。
“平身罢!”
“谢陛下!”
“宝拉楚与几位将军可拿住严信了”
“回陛下,宝拉楚将军与江来将军在会城将出逃之人全部拿下,现在正在回京的路上。”
秦议大喜:“好,你且下去歇着,待众人回京本王一一封赏。”
士兵谢恩:“谢陛下隆恩!”
士兵去后秦议问张如与韩玄:“先生,大将军。这各部官员是按旧制还是从新制定”
韩玄道:“殿下,此时当立刻安定国内,依臣之见还是按旧制任命,新制须要时日,如此一来人皆荒之,于殿下不利。”
秦议点头,看向张如:“先生,您以为如何”
张如道:“主公,韩将军所言不错,现在最重要的当是安定,安朝廷,安百姓。这个时候制定新制确实不合适。”
张如是打算将三公九卿制改成三省六部制的,担现在还不行,首先三省六部大家都不了解,突然制定出来显得突兀,在一个现在不是制定新制的时候,国内不安,有功之臣皆等分赏,这个时候改变官制只怕他们会抵触,这不是他希望看到的,还得慢慢来,这个急不得。
秦议又点头,张如又道:“臣还有个建议。”
“先生请讲。”
“臣以为选拔官员方面可用稍微改动一下,由地位推举改为朝廷考试。”
秦议疑惑:“朝廷考试”
韩玄亦是疑惑,不知张如所言朝廷考试是什么意思
“自大陇开国以来举孝廉入仕者皆是各处有名望以及世子弟,及少有寒门入仕者。臣以为此乃一大弊端,这些举孝廉入仕者多为贿赂地方官员或者是一些沽名钓誉,装模作样之辈并无多少实学,真正有才能的人不多。臣这个朝廷考试制可以消除这一大弊端,无论是世家子弟还是寒门学子,只有有真本事皆可为官。”
说罢!韩玄激动道:“军师此法妙呀!请问军师如此行之”
张如道:“由县到郡然后是朝廷总考。所谓县考即是让读书人到自己所处的县里进行考试,通过者则可参见郡考,郡考通过者则参见朝廷总考,朝廷总考可由主公出题,三公阅卷,通过朝廷总考者即可入仕为官,称之为“进士”,然后可先任命其为地方官员,如果政绩出众则调入京都。”2k
秦议大喜:“好,好啊!先生此法实在太妙了。如此一来则可避免世结党营私,老百姓亦会欣喜,同时朝廷亦你选拔出一批有真才实学的官员,实在是好。”
韩玄亦是惊喜,不知道张如这脑子里想的都是什么如此法子也能被他想出来,厉害,厉害呀!
“推举出来的官员良莠不齐,军师也说过了有些世家为了让自家子弟做官不惜花重金贿赂地方官员,如此推荐出来的人确是没有多少才学,而军师次法之妙便是一举多得。如此一来即便县郡可以贿赂官员但总考这一关不过亦是无用,而且如此选拔出来的官员必然是刻苦学习,心有抱负之人,军师次法实另韩玄佩服。”
三省六部制可以缓缓,但这个是不能缓的。如此一来老百姓必然大喜,以后自家孩子也可以读书做官了。
当然这样一来有些肯定不高兴,至于反抗什么的肯定是不会的。新君举兵入京,朝廷弃京而走,如此大势之下谁敢反抗
总之现在是改革最好的时候,这个时候谁反抗便杀谁。就和分地一般,你敢反抗我就敢要你的命。
秦议问道:“先生,依您看这考试一事应定何职”
这个问题张如考虑过,道:“主公,依臣之见此事由御史大夫担任吧!待日后改革新制再一一分出。”
秦议与韩玄皆点头,秦议道:“就依先生之言,此职由御史大夫担任。”说罢!秦议又道:“本王打算将军事方面也稍微变动一下,本王打算成立军事阁,由本王,丞相,太尉三人担任,先生大将军以为如何”
秦议这一个稍微的改变将丞相的权利放大了不少呀!
张如未言,韩玄也知秦议意,道:“王上圣明。”
韩玄心知肚明,秦议这就是要给张如足够大的权利,丞相一职那必然是由张如担任的,至于太尉现在还不好说,反正无论是谁都没有张如的权利大。
秦议这一个军事阁将一出政军两面皆离不开丞相,如此权利不可谓不大。
“先生,您以为如何”
张如摇头:“主公,如此丞相之权便就大了,这于皇权不利,还请主公三思。”
秦议一笑:“先生,这丞相一职本王便要你担任,您的才能大家有目共睹,不管是内政还是军事只有先生您才能使秦议安心。”
韩玄心道:果然如此呀!
不过凭张如的本事也无可厚非,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他皆不如张如。不过如此一来张如便是大陇开国以来的第一人,倘若他有异心朝廷顷刻之间便不复存在,由此可见秦议是相当信任张如的。
张如依旧推辞:“臣请主公三思。”
秦议道:“先生,陈不伐否”
张如一愣:“必伐之。”
“既如此,先生安敢推辞”
张如一笑,起身跪拜秦议:“臣谢主隆恩!必不辱使命,为主公取九州四海。”
秦议起身连紧扶起张如:“这才对嘛!”
韩玄震惊,同时亦对张如佩服之至。
(本章完)
第192章 尘埃落定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千秋谋士 ”查找最新章节!
次日正午宝拉楚与江来一人护送先帝梓宫,一人押着质帝一行先后回到上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