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千秋谋士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莫路

    未时,陇帝接到平叛战报。

    说是战报其实也不是,易凌国在中安城三十里处埋伏了两千弓箭手,是他们回来告诉朝廷的。

    接到消息陇帝震惊,差点气晕过去,靠在床上手扶着头呼吸急促。

    回来的士兵告诉陇帝,易凌国将军全军覆没。这还不是让陇帝震惊的,最让他震惊的是秦议居然能让胡人为他卖命,这让陇帝百思不解,究竟是为什么

    胡人为何会听秦议这个畜生的话难道他们之间有什么协议约定吗139小说

    现在的陇帝只知胡人听命于秦议,不知道秦议已经平定了草原,并且使草原民族安定。

    若他知道秦议平定了草原必定惊的说不出话来。

    不过即便是陇帝不知道此刻他也着急了,胡人有十万铁骑,加上叛军足足有十四万,十四万呀!一支十四万的叛军他岂会不急

    “易凌国将军确定战死了吗”陇帝问下面跪的士兵

    士兵回道:“回陛下,易凌国将军与三万大军皆战死了,他们被叛军铁骑团团围住,全部战死。”

    陇帝心痛,使他心痛的不是易凌国战死,而是心痛那两万兵马以及一万禁卫。

    闭着眼睛,陇帝道:“你下去吧!”

    “是!”

    士兵去后,陇帝对内侍道:“召集丞相御史等人来见。”

    “是!”

    半个时辰后丞相严信,御史周良等一众大臣来至寝宫外。内侍请进他们,几人进入寝宫跪地齐道:“臣,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陇帝道:“都平身罢!”

    “谢陛下!”

    几人见陇帝脸色难看,又急匆匆的召见他们,想来必然是发生了大事。

    深出一口气,陇帝道:“易凌国战死了。”

    严信周良大惊,陇国又道:“三万大军皆被叛军所斩,除两千弓箭兵外无一生还。”

    几人内心震惊,这怎么可能,秦议区区四万兵马易凌国即便不能胜也不可能使全军覆没呀!

    这时,严信小心翼翼道:“陛下,叛军区区四万,而我军有三万,其中还有一万皇城禁卫,应是那易凌国指挥失误才使我军大全军覆没,请陛下下令,诛灭易凌国全家,以安群臣。”

    一人道:“陛下,丞相所言不错,此事若传扬出去必定会人心惶惶,请陛下诛易凌国全家以安人心。”

    陇帝看着几人,道:“非是易凌国指挥失误,而是没有调查清楚。”

    几人疑惑,陇国又道:“秦议那畜生不知用了什么法子使胡人十万骑兵皆听命于他,易凌国将军不知叛军有十万骑兵,准备计取中安城,没想到被叛军骑兵团团围住,皆被叛军诛杀。”

    陇帝说着说着开始咬牙切齿,恨不得将秦议碎尸万段。

    严信,周良几人更是大惊,胡人帮助秦议造反,这叫人难以置信啊!

    胡人虽然凶残,但绝不可能为秦议卖命,这其中必然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谋。

    周良道:“陛下,依臣之秦议应该是答应了胡人什么,不然胡人决对不可能为其卖命。”

    陇帝点头:“朕也是这样想的,就是不知道这个畜生答应了蛮子什么。”

    严信思考一阵,道:“陛下,如今叛军势大,这次我军又全军覆没,想必叛军不日就会攻打济川郡。”

    “严卿所言极是,济川是上京之门户,断不能有失。”

    周良道:“陛下,臣以为现在当立刻派兵支援济川郡,济川郡易守难攻,叛军想要攻下也非易事。陛下一面派兵支援济川郡,一面派人与陈国谈和,然后腾出手来集合兵力让大将军韩玄领兵平叛,必能一举诛灭叛军。”

    陇帝思考,与陈国谈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而且现在陈军尽战上风,又怎会谈和。

    一人道:“陛下,御史之言不错,现在当务之急是平定叛乱,使国内安定,待国内安定之后再伐陈不迟。”

    “陛下,两位大人说的不错。”

    (本章完)




第144章 想说而又不敢说的话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千秋谋士 ”查找最新章节!

    陇帝沉默,看向严信,问道:“严卿你有何良策”

    严信道:“陛下,臣以为御史之言不错。今我平叛大军全军覆没,这个时候秦议定会趁着叛军士气高涨来攻济川郡,济川郡是京都门户断然不能有失。”

    啪!的一声陇帝一把拍在床上,大怒道:“这个畜生朕非斩了他不可。”

    骂完又,对寝宫外喊道:“来人!”

    “在!”

    一侍卫走了进来,跪在地上,陇帝道:“速去请大将军回京。”

    “是!”

    “记住,不要声张!”

    “是!”

    侍卫去后,陇帝又道:“立刻征集人马,支援济川郡,告诉济川太守让他务必死守住济川郡,待朕大军一到必叫叛军灰飞烟灭。”

    群臣齐呼:“陛下圣明!”

    说完,周良道:“陛下,臣以为陛下可给秦议至书一封,以好言劝之,也能拖延一些时间。”

    陇帝思考一阵,道:“嗯!此法不错。”

    说完便让周良代笔写给秦议写了一封信,周良写完交给陇帝观看,看后陇帝点头,盖上了自己的印章派人给秦议送去了。

    这时,严信道:“陛下,秦议府中的哪些下人如何处置”

    陇帝道:“统统斩了。”

    “是!”

    一听全部要斩周良心里一惊,虽说王丽命数如此可能活一天是一天呀!连道:“陛下不可呀!”

    “哦!有何不可”陇帝疑惑

    周良解释道:“陛下,如今叛军未平,这个时候就将这些下人斩了秦议定会立刻来攻,不如留着他们待秦议攻城之时将这些下人拉至城上,以此迫使秦议退兵,他若不顾这些下人的死活那他手下的哪些人必定不会为其拼命。”

    陇帝觉得周良说的有道理,这个时候将这些下人杀了确实不妥。

    “好,就依御史所言,先留着他们。”

    “陛下圣明!”

    说完,陇帝问几人:“那个妖人张如的籍贯可查到了”

    严信道:“回陛下,已经查到了。不过此人不是我大陇国人,而是梁国人。”

    “梁国人”

    “回陛下,臣从多个方面调查过,此人确实是梁国人,一年前来到我大陇居住在青龙山,去年大雪此人教百姓一个火炕法御寒,青龙山附近的百姓称他为‘苍龙先生’,大概四月中旬被秦议带回了府中。”

    陇帝眉头紧皱:“火炕法苍龙先生此人究竟是何来历”

    严信道:“回陛下,据秦议府中的下人说这个妖人是被人追杀,逃命到我大陇。”

    “如此说了对其来历身世一无所知了”

    严信点了点头,陇帝又问:“青龙山中可有其家眷”

    “回陛下,没有。不过山中有一青龙观,观中有两个道人,这两个道人曾经与妖人来往甚密。”

    “派人将这两个道人抓来。”

    “是!”第一文学网

    “好了,你们都退下罢!”

    几人齐道:“臣等告退!”

    严信周良去后陇帝闭上眼睛靠在了枕头上,神情显得很疲惫。

    ……

    次日酉时

    秦议接到了陇帝写给他的信,看后交与张如观看,张如看后问秦议:“主公以为陛下何意”

    秦议道:“父皇是被我给逼急了,想用这样的方法骗我罢兵,只要我一罢兵接着便会身首异处。我了解父皇,他这人极为善变,永远都是心口不一。”

    张如心里暗暗赞叹秦议,这段时间以来秦议还是成长了不少。

    “主公所言极是,这一封信恰是朝廷惧怕的证明,陛下怕主公挥师攻取济川郡,济川一失上京唾手可得。”

    “先生,我该如何回之”

    张如一笑:“主公,竟然已经撕破了脸您就将这些年压抑在心里想说而又不敢说的话都写出来吧!不能当面与陛下说,在信中说也是一样的。”

    秦议点头!提笔给陇帝写了一封回信。

    这一封信中秦议将他这些年想说又不敢说的话统统写了下了,从太尉被诬陷,母后被冤枉,在到自己如履薄冰等等全部写了下来,整整写了三大页。

    写好之后派一士兵送往了上京。

    这时张如道:“主公,用不了多久韩玄便要引兵而来了,陛下这一封信就是最好的证明。”

    “先生所言极是!只不过现在我秦议无所畏惧,他韩玄若识像则罢!如若不然本王定灭了他。”

    果然人一旦有了实力就会强势起来,虽说刚才写信有些影响,但是骨子里已经发生了变化。

    这才有点君临天下的样子,为君者,掌天下,决生死。谁不从就杀谁,杀到你从为止。

    “主公放心,韩玄是个聪明人,若败他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秦议点头:“先生,朝廷估计现在要准备与陈国谈和了,我们要不要将消息放出去让陈国知道,给朝廷施以压力”

    张如摇头:“主公,不可呀!”

    “为何呀!先生”

    “主公,若陈国知道主公有十万之兵必不会与朝廷谈和,陈国会借这个机会疯狂进攻,如此一来反而与我们不利。现在陈国估计知道我们清君侧的消息,但他们不知道主公有十万之众,这个时候朝廷与陈国谈和最多也就让几个郡出去,得了便宜陈国必定谈和,届时朝廷就会派韩玄来伐我,对我们来说是有好处的。”

    秦议赞道:“先生深思熟虑,秦议佩服!”

    张如笑道:“主公,让出几个郡也是有目的的。”

    “哦!”秦议惊讶!道:“什么目的”

    “待主公登基,国内安定,我们便可以此为借口而伐陈。”

    秦议恍然大悟,惊喜道:“先生您这一双眼睛绝非普通人的眼睛。”

    张如笑道:“主公,如就是一个普通人,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位谋其政。这都是如必须要考虑的事,并不奇怪。”

    秦议及为高兴,每一次张如都能给他出其不意的惊喜。

    “先生,您说楚国会出兵支援朝廷吗”

    “这个如不敢断言,就看楚太子在朝中有没有人了,如果有楚帝想支援朝廷也不容易,没有主公也无须担心,他来多少如灭多少。”

    秦议重重点头,先生说能灭那必然能灭。

    (本章完)



第145章 吴通之死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千秋谋士 ”查找最新章节!

    上京御书房中

    御书房是皇帝读书藏书的地方,室内空间尽陈书格、多宝格、案、几、长条桌、半圆桌、月牙桌、琴桌、椅子、绣墩、方案等家具。

    这些家具精细小巧,非皇家不能用也!

    陇帝坐在半圆桌前,手中拿着一封已经打开了信。左右站着三人,左边之人很是威武,剑星眉目,鼻梁高挺,盔甲着身。他正是书门大家韩百里的儿子,陇国大将军韩玄。

    右边二人是严信周良,他们三人是陇国的中流砥柱,也是陇帝最为看重的三人。

    “你们看看吧!”

    陇帝将几页信递过,严信恭敬接过,看后眉头紧皱,周良却无多少变化。接着严信将信交给韩玄,韩玄看后轻轻摇了摇头。

    陇帝道:“这个畜生,反倒怪起朕来了,当真该死,早知道有今日那时就应斩了他。”

    陇帝说罢!韩玄道:“陛下,当年吴通造反一事臣也以为疑点颇多,确是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证能够明吴通造反,只是事出突然罢了!此事又经丞相之手,新王难免记恨。”

    当年严信告发吴通谋反,陇帝便立刻派兵将吴通一家擒拿,将此事交给严信全权负责,当时并没有证据能直接证明吴通谋反。

    陇帝未经调查便将吴通九族诛杀是有原因的,其一,吴通功高震主,使陇帝不安。其二,吴通在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呵斥过他。

    陇帝是知道吴通没有造反,只是想借此机会除掉吴通,所以自己不理全权让严信负责。

    韩玄之言使陇帝不悦,却没有表现出来。这时,严信道:“大将军是觉得本相陷害吴通吗”

    韩玄道:“哎!丞相严重了,本将只说吴通造反证据不足,并没有这个意思。”

    “哼!”严信冷哼一声,道:“吴通谋反一案就是本相负责的,大将军如此说不就是指本相诬陷他吗”

    韩玄冷笑一声:“严相,若有证据本将安敢如此啊!”

    严信道:“吴通谋反,证据确凿,只是这贼不知从哪里得到了消息,将证据毁了。不过大将军可以去看看当年的案卷,吴通手下的哪些人可都一一交代清楚了。”

    “屈打成招,是丞相贯用的手段,丞相说什么就是什么。”

1...8384858687...1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