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女荣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繁朵
对于小皇子之殇,其实不独太子妃悲痛欲绝,端化帝也深觉痛心。
毕竟才失慈父,继去幼子,搁哪都是祸不单行了。
严格讲起来端化帝比太子妃还要难受些,太子妃同显嘉帝到底只是公媳,谈不上多么深刻的感情。对于公公的驾崩,太子妃其实还有点松了口气。
但对于端化帝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痛入骨髓了。
“如今父皇已然入葬,太皇太后、皇太后与两位皇姑的晋封仪式,是否可以举行了?”端化帝把自己独自关在御书房里半日才传出话来,召了顾韶陛见,同他商议,“朕之发妻虽已居入未央宫,却仍未正式受册,到底也不成样子。”
顾韶知道他这么说,其实主要还是为了给太子妃册后——太皇太后与皇太后这会还没病愈,起身都困难,再弄个仪式不是折腾她们吗?
“卫娘娘乃陛下发妻,正位中宫理所当然。至于太皇太后与皇太后的晋封仪式,臣听说两位娘娘至今不减哀痛,想必提起此事,又要惹动两位娘娘伤心一场,倒不如缓缓。横竖圣旨已出,名份已定。”顾韶揣摩端化帝此刻提这事,主要缘故还是为了安慰太子妃。
是以颔首之后,又不动声色的说道,“不过陛下既然要册后,钟陵郡王等几位皇嗣,是否也一并晋封?毕竟按照本朝制度,太子之子为郡王,天子之子则为王。如今陛下身居九五,嫡长子仍为郡王,到底不合规矩。”
“钟陵就直接册太子吧!”端化帝没听出来顾韶这么讲就是试探自己在立储上的态度,不过他就算听出来了也会这么说。
一来他这大半年同太子妃相处越发和睦,这会太子妃痛失幼子,他自然要想方设法的安慰,而册后本是预料中说好了的事情,委实没有多少惊喜,怎么也得加个立太子才够份量;
二来却是端化帝自己就是自幼为储——他对自己的成长经历感到很满意,对自己的父皇显嘉帝充满了感激与崇敬,那么他教养儿子时,当然也是效仿显嘉帝。所以对于早立太子没有任何抵触,反而认为这么做有助于打消其他儿子的野心。
……毕竟钟陵郡王比端化帝有个优势,就是他不但是长子,还是嫡子,在出身上无懈可击。
但新君册完皇后紧跟着就册了太子——在有心人眼里,很有些不放心兄弟,故此早早立下皇储,以示后继有人,好绝了兄弟的不轨之念!
这里的兄弟,当然是特指肃王与襄王。
继女荣华分节阅读501
按照显嘉帝在世时与各方达成的默契,他驾崩之后,这二王是要就藩的。
原本他们也没打算赖着不走,主要是苏太后这段时间很不好,作为亲生儿子,哪怕名义上不是了,终归是惦记着亲娘的。
所以肃王私下里曾向端化帝请求,等苏太后情况好点了再就藩。
这件事情端化帝是很爽快的答应了,毕竟苏太后不是他亲娘,现在也确实病得不轻,要没肃王在旁照拂,回头也来个三长两短,人家岂能不怀疑新君苛刻嫡母,明知道嫡母病情沉重,还将其唯一的亲子远远打发走,存心逼嫡母去死?
而肃王既然没走,襄王妃舍不得代国长公主夫妇,也装糊涂留了下来。
结果太子这么一立,苏太后率先催肃王动身了:“如今不比先帝在时,今上固然宽厚,兄长当家岂能与父亲当家一样?你不必再管我,且带着舞樱动身去封地罢——只要你们好好的,我也就放心了!”
肃王当天就去了宣明宫请求就藩——端化帝到这会才意识到册立太子之举带来的影响,不过他原也没打算让这两个弟弟在帝都久留,是以听肃王说苏太后已经有所好转,而自己也该起程之后,意思意思的挽留了几句,见肃王去意坚决,也就允了。
不过看着眉宇之间尚带稚气的肃王,端化帝到底有些不忍,道:“你生长帝都,从没去过其他地方,这回一走那么远,想来仓促之间,东西也收拾不齐。再者如今天还很热,不如再待上些日子,等过了中秋再走吧!”
肃王明白这是让自己跟苏太后再过一个中秋节,他忍住复杂的心绪道了谢,接受了新君这番好意。
而他开了头,襄王那边也不敢再拖——端化帝一视同仁,也许他过完中秋再就藩。
这消息传出来后,晋国大长公主差不多每天都要把聂舞樱召到跟前说话。
当着聂舞樱的面,大长公主言笑晏晏,精神抖擞,但这个小女儿一旦离开,她便神情黯淡,有时候还会偷偷哭泣。
佳约看在眼里十分心疼,却也无可奈何,只得私下向宋宜笑透露:“大长公主殿下原因先帝驾崩悲痛万分,如今景慧县主也要远行,殿下嘴上不说,心中却犹如割肉一样难受!奴婢在旁瞧着,都觉得悲戚之极!”
“佳约姑姑的意思,是想咱们帮忙在陛下面前说话。”宋宜笑把这番话一五一十的转述给丈夫听后,简虚白摇头道,“陛下已经许了二王过了中秋再走,咱们再去说情,只会适得其反——陛下向来尊重娘,娘这会都没开口,自然是明白事不可为。佳约姑姑虽然一片好心,但此事已成定局,无可更改的。”
他轻声道,“真要更改了,那才要命!”
——没准,就是端化帝打算违背显嘉帝生前的安排,对两个弟弟赶尽杀绝了!
宋宜笑闻言心里有数,佳约下次再说时,她不再含糊,委婉表达了无能为力的事实,佳约叹息之后,也不再提了。
大半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尽管晋国大长公主与苏太后都很不情愿,中秋节,依然如期而至。
这一年的中秋格外冷清。
因着距离显嘉帝驾崩还不到百日,宫禁之中依然守着种种禁忌。
再加上端化帝决意要守足三年父孝,其他人谁敢逾越?
所以节宴上乏善可呈到了只太皇太后跟前的食案摆放有荤腥,其他人面前都清爽之极。
虽然说御厨做素食的手艺也不差,但一无丝竹二无酒水,这样的宴饮如燕国公府之前给纪家洗尘一样,也是又寡淡又寂寥。
唯一的好消息大概就是太皇太后与苏太后终于能够起身,并完整的出席了宴会——不过真正在场看到这两位气色的人,心里都有数,两位娘娘的凤体绝对没有好全,不过是念着肃王、襄王即将远行,特意强撑着出来聚一聚罢了。
次日一早,肃襄二王皆携王妃入宫辞行,在太皇太后与皇太后宫中少作盘桓——襄王夫妇再去了趟养母蒋贤太妃的地方——之后王妃出宫,二王至宣明宫拜别。
端化帝坐在高高的御座上,目送两个弟弟躬身退出广殿的身影,唏嘘之中,却也别有一种巨石落地的放松。
“日后年节,二王处的赏赐不可懈怠!”他吐了口气,对身侧的内侍叮嘱。
内侍伏地领旨,道:“陛下仁厚!”
尚未起身,殿门处人影一闪,却是梁王走了进来:“皇兄!”
“什么事?”端化帝虽然对肃王襄王心存芥蒂,但对于同胞弟弟,还是很喜欢很纵容的,看到他,神情顿时缓和了下来,边摆手示意他免礼,边道,“上来说话,你我兄弟,何必如此见外?”
“礼不可废。”梁王不是很谨慎的人,话是这么说,却也三步两步上了丹墀,到御案前两尺处才站住,拢着袖子道,“皇兄,我有一事想求您!”
说着还作了个揖,很是郑重的样子。
端化帝意外道:“什么事?”
vip卷 第三百四十一章 恩科,暖太嫔有喜
“皇兄也知道,我那王妃乃是庶出,没出阁前一直养在庄子上,是以颇有些不知事。”梁王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但既然同她结为夫妻,如今嫡长子都有了,自然也只有好好过日子——许是当了娘后移了性情,她最近倒是越发的体贴起来了,追想从前,每每觉得后悔!”
听到这里,端化帝还以为弟弟是来替弟媳妇赔礼的。
要说梁王妃当年做的事情,端化帝自是不喜。
不过事情都过去了,如今登基的终究还是他——而且,梁王贵为天子之子,竟只娶了个庶女,归根到底也是受了东宫牵累。
所以端化帝早就把这么点小事忘记到九霄云外,此刻自是一笑了之:“都是自家人,弟妹何必如此?”
继女荣华分节阅读502
他略想了下,又说,“皇后近来一直愀然不乐,想来还是惦记着朕那个无缘的幼子。弟妹若是愿意,可以带瑰儿去看看皇后。”
端化帝觉得这么说这么做,应该可以让弟媳妇不再惶恐了。
谁想梁王谢恩之后,却没有告退的意思,而是更加不好意思的看着他。
“还有事?”端化帝见状,索性住了批折子的朱笔,活动了下手腕,好奇道,“说吧——这吞吞吐吐的做什么?”
“王妃早前受过徐表哥之妻、谢表嫂的襄助,但那时候不懂事,反倒对谢表嫂颇有恩将仇报之举。”梁王被他催了两遍,才尴尬道,“是以这会想起来,想给谢表嫂做点什么,聊作补偿。只是皇兄也晓得,谢表嫂出身莱国公府,嫁的徐表哥又是鲁国姑母爱子,哪有什么事情轮得着王妃搭手的呢?她思来想去,倒找到了一事,就是……就是谢表嫂之父,如今却还在外放任上,无法与谢表嫂骨肉团聚。”
端化帝闻言,笑意渐淡,倒不是觉得弟媳妇后悔前事,居然不是头一个跟自己这皇帝认错,而是:“三弟与弟妹伉俪情深,朕心甚慰!但,前朝之事,终非女眷可以操心的。弟妹自幼生养城外庄上,不谙规矩,朕也能明白,不过夫为妻纲,三弟往后还是教导她一点的好!毕竟那是你正妃,往后也代表着瑰儿的脸面。”
以新君的性情,这番话是很重了。
原本他对梁王妃的印象,不能说咬牙切齿,但也绝对算不上好。
这会听了梁王的话,却是更讨厌了。
——卫皇后都没有这样急着借助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利,给自家人捞好处呢,区区一个梁王妃,倒是这样迫不及待了?!
至于说梁王妃这回提到的谢依人之父,与梁王妃似乎没有直接的关系。
在端化帝看来,所谓报恩不过是个幌子,梁王妃此举,应该是想借此事试探自己的态度。
如果他答应了,那么梁王妃下一步,就该为司空家谋取好处了——一个在庄子上养大的庶女,未必转得过这个弯,也许,自己应该敲打的是司空家?
端化帝心念数转。
但梁王道:“皇兄误会了!我那王妃不大懂事,我岂不知轻重?若只为了她的私人恩怨,我今儿也不会跑这一趟——她当年冲撞得罪皇兄的事情都还没来跟皇兄正经赔罪呢,凭什么叫皇兄拿国之重器与她还人情?!”
“你说!”端化帝闻言这才缓和了神色,“这里面有什么道理?”
“谢表嫂之父,这些年来一直在青州任职。”梁王看了眼那内侍,待那内侍在端化帝的示意下退出殿外之后,才小声道,“就在之前没了的青州刺史赵悟手底下,做别驾。虽然说父皇去年当机立断,将四弟过继给了肃惠王伯,但……青州苏,到底是青州苏!”
而谢依人之父在青州任职多年,哪怕不是地方最高长官,对青州苏氏的了解,也会比帝都这边深入!
端化帝凝神片刻,轻轻颔首。
……皇帝兄弟私下里的交谈外人自是不知。
数日后吏部接到中旨,谢依人之父谢衍从青州别驾调回帝都任国子司业。
青州是上州,上州别驾与国子司业都是从四品下,但一个是地方官,还是距离帝都千里之遥的地方;一个是京官,常伴天颜。
——看似平调,实则等于是升迁了。
而且这道调令还是出自宫中,谢衍简在帝心的推测,自然是尘嚣甚上。
一时间连莱国公府都热闹起来了。
“我真没想到会这样!”这天谢依人来看简清越,提起来还觉得一头雾水,“你晓得,我对梁王妃一直都是敬而远之的。要说得罪她应该没有,要说对她有恩,我还真想不起来什么象样的恩了!不想这回她居然会为了我爹说动梁王殿下亲自去求陛下。”
那内侍没告退之前,端化帝与梁王说的话,这会已经传了出来。
谢依人是以觉得很是纳闷,“这梁王妃的性子,我还真是摸不准了!”
“摸不准就随她去吧!”宋宜笑劝道,“横竖一家团聚总是好事——说起来,你们姐妹还没见过呢!”
“倒也是。”提到尚未照过面的妹妹,谢依人也期盼起来了,“嘉绮今年都五岁了,也不知道学着文静点没有?上回接到家信,还说我娘被她闹得头疼!”
“小孩子么闹腾些才健壮。”宋宜笑含笑道,“我倒情愿我家清越往后闹一点,只要她健健康康的就好!”
提到这个问题,谢依人神情就是一黯,笑容也有点勉强了:“谁说不是呢?我要有个孩子,不拘男女,天天来闹我都成!”
——从去年年底太皇太后阻止徐惜誓纳妾到现在,已经大半年过去,转眼又要快年底了,谢依人却依然没有消息!
如今太皇太后身体不是很好,端化帝三番两次吩咐务必不能叫太皇太后伤心难过,倘若毅平伯再提子嗣之事,谢依人总不可能再去向太皇太后求助吧?
虽然说作为嫡亲外甥,得给显嘉帝守孝,但外甥所服的小功统共也就五个月。
显嘉帝是六月里没有的,现在已经是八月末,距离外亲出孝也就那么三两个月了,一转眼即过,快得很。
到那时候……
宋宜笑见状,暗悔自己失言,正要转开话题,不想外间忽然传来一阵窸窣的脚步声,跟着锦熏脸色有点古怪的走了进来,道:“夫人,世子妇:宫里传出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宋宜笑正想着怎么引开谢依人的心思,闻言忙问。
“说是之前被送去行宫的暖太嫔有喜了。”锦熏道,“算算时间应该是先帝才去那会怀上的,当时也不晓得,故此将暖太嫔与其他侍奉先帝却未曾有子的妃嫔一块送去了行宫。前些日子暖太嫔身边的人察觉不对,上报行宫总管,从帝都派了太医过去请脉,这才确认。”
继女荣华分节阅读503
宋宜笑颇觉头疼,心想原打算随便来个什么话题,只要同子嗣没关系的就好——结果怎么偏偏就是暖美人,噢不,现在该称暖太嫔了,怎么就是暖太嫔有喜了呢?
谢依人倒来了兴趣,道:“那么这件事情现在是怎么个处置法呢?”
“回世子妇的话,宫里传出来的消息说,皇后娘娘认为暖太嫔乃是伺候先帝的人,不敢擅专,所以上报了太皇太后与皇太后做主。”锦熏道,“两位娘娘商议之后,决定再派太医前往行宫给暖太嫔诊断一番,若是暖太嫔的身孕受得住颠簸,便立刻接回皇宫调养;若不然,就在行宫安胎到能回来、或者皇嗣诞生再还都。”
又说,“不过皇太后说,先帝子嗣不丰,虽然现在还不知道暖太嫔所怀的是男是女,到底也是先帝骨血,暖太嫔只居太嫔之位,未免委屈了点。太皇太后也是这么觉得的,是以已经下了懿旨,晋暖太嫔为太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