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妻兔相公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竹西
看着两个小姑娘笑得一阵怪模怪样,雷寅双看着马铃儿也不由得一阵眼神古怪——得,太后老人家倒是相中这姑娘了,可人家姑娘怎么看也不像是看上江苇青的模样呢!
☆、第127章 ·桃花林
第一百二十章·桃花林
这时节,正是桃花开得最为茂盛之际。正德殿旁的那一大片桃花林,远远看去灿如一片云霞。春风过处,落英漫天飞舞,又于地上铺就一层叫人不忍落足的娇嫩。
显然认为这片桃花林景致最佳的人不止苏瑞和马铃儿,她们过来时,那边已经聚了许多的人,却是有男有女,甚是热闹。有人于树下铺了毡垫坐着饮茶赏花,有人铺开笔墨当场吟诗作画,看着倒是风雅得紧。
因心里记挂着江苇青和那些缠着他的女孩儿们,雷寅双的眼便本能地往人堆里找着江苇青的踪影,因此,当宋三儿宋欣悦和石慧双双拦在她面前时,她一时竟都没能注意到,直到她险些撞上这二人。
宋三儿之所以也会出现在这里,是因为她爹宋二老爷刚刚迁升为户部侍郎。宋二老爷完全出乎他家老爷子的意料,竟极是适合当官,进京后他的官位几乎一年一升,如今已是妥妥的正二品高官。大兴开国至今也不过十来年时间,比起立朝之初那些一年升三级,三年位及人臣的,宋二老爷这种稳扎稳打的升迁速度倒也不算是十分惹眼。不过,京中那些精明人士,倒是立时就看出了宋二老爷的潜力,甚至于私底下打赌这宋二老爷何时能再进一步,甚至入内阁为相……
此乃闲话,雷寅双并不关注。叫她关注的,倒是如今宋老爷这么一升职,宋家几个尚未婚嫁的姑娘就变得格外吃香了。她表哥李健和宋三儿的事虽然两家早有默契,可未定下婚约前,万事都有变数的。
宋三儿见雷寅双盯着自己的脸看个不休,便伸手摸了摸脸,道:“怎么了?我脸上粘东西了?”
雷寅双这才收回眼,看着她和石慧笑道:“你俩怎么凑到一处去了?你二姐姐呢?”
“谁知道呀,”宋三上前,习惯性地抱住雷寅双的胳膊,抱怨道:“原还在身边的,可转眼就不见人了。还是慧姐姐告诉我,说是她跟她那几个朋友上画舫游船去了。真是的,走开也不说一声儿!”
石慧也笑道:“倒也怪不得她,她原是被我那几个姐姐妹妹拉上船的,一时没找着你罢了。”
宋三儿心里不以为然,脸上也不好表示,只笑了笑。
石慧和宋三儿都是因着雷寅双才认识的,彼此间并不算是十分了解,所以二人说话都是有所保留的。雷寅双却是对双方都很了解,她甚至还很了解宋二。见宋二这般急得连招呼都没打就上了画舫,便猜到湖上肯定有什么人吸引了宋二。不过她也懒得理会,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宋二的想法原就与她无关,她也管不着。倒是石慧提到她的那几个姐姐妹妹的神情,叫雷寅双忍不住扭头看了石慧一眼。
石慧家里嫡出的女儿就她一个,所以她嘴里的姐姐妹妹,肯定不是一母同胞的,要么是旁支别系的,要么就是她家那些庶出姐妹。雷寅双本人没什么嫡庶观念,可她知道石慧心里是有的,甚至因着家里的一些琐事纠纷,叫她跟她家那些姐姐妹妹的关系还颇有些紧张。
见雷寅双看过来,石慧笑了笑,转移开这个叫她不痛快的话题,对雷寅双道:“你也要去看他们吟诗作画吗?小心被人缠上,叫你也下场一试。”
雷寅双笑道:“叫我下场我就下场?我可没那么听话。”又指着那些坐在林间饮茶闲聊的人道:“倒是像他们那样挺不错的。”
宋三儿立时笑道:“才刚看到你之前,我和慧姐姐就在树底下坐着的。”说着,回手指着她俩刚才坐着的那块绣毡,却是这才发现,那块绣毡又叫人占了去。她不禁遗憾道:“呀,有人了。”
石慧道:“大不了叫人再拿一块来,我们往林子深处走走,不跟她们混在一处。”
苏瑞是个坐不住的,立时就学着宋三儿抱住雷寅双的另一条手臂,反对道:“光坐着多无聊啊,我们还是先逛逛吧。”
马铃儿却是好静不好动的,道:“坐着看风景也不错呀。”
对于是坐着还是四处走走,雷寅双没个意见,可除了她之外,其他人都觉得坐着更惬意,只苏瑞纠缠着雷寅双,非要她陪她四处逛逛。雷寅双没个妹妹,苏瑞性情又格外娇憨,缠得她没了法子,便安抚着她道:“这半天了,你不渴?略坐坐,喝杯茶,然后我们再逛去。”
不一会儿,那内侍拿来绣毡,几人便往林子深处过去。找了个平坦处,石慧指挥着人铺开绣毡,马铃儿吩咐着人准备茶水,宋三儿在一旁帮忙,倒是雷寅双和苏瑞两个袖手旁观。那苏瑞不知道看到了什么,却是放开一直缠在雷寅双的胳膊上的手,扭头往林子外面跑去。雷寅双喊了她两声都没喊住她。不过雷寅双也知道,今儿这是在皇家上苑里,苏瑞再淘气也不会出事,便也就放任了她。她则依旧抄着手,看着石慧马铃儿等忙碌着。
这般看着,雷寅双忽然就是一阵自我怀疑。她忽然发现,也怪道太后看不上她,比起马铃儿、石慧和宋三儿来,她果然没个女孩儿家的模样。从进林子起,她就万事不操心,既没像石慧那样想到要叫人备绣毡,也没有像马铃儿那样想到要备吃食,更不会像宋三儿那样指挥着人拾遗补漏布幔帐……总而言之,她竟是一点儿也不懂得照顾人,倒总是反过来叫人照顾着她了……
想到之前在江河镇上时,也是小兔照顾她多于她照顾着他,雷寅双忍不住就咬了唇,扭头往四周一阵张望——江苇青受太后之命照顾着那些被太后看好的女孩子,那么,他是不是也像当初照顾她那样,在照顾着那些人了?!
顿时,雷寅双就如咬了口酸枣儿一般,满嘴的既酸又涩还牙疼。
她这里醋海翻波时,那边石慧等人已经布置妥当。见四周都已经围好了幔帐,那石慧当先脱了鞋正襟跪坐于绣毡上,又拍着绣毡对站在一旁皱眉发呆的雷寅双道:“过来坐呀,发什么呆啊?”
雷寅双这才回过神来,赶紧学着她的模样也脱了鞋,在绣毡上坐了,那神色仍有些怔怔的。
“我说,”石慧猛地一推她,道:“今儿你是怎么了?从刚才起,看着就魂不守舍的。”
雷寅双看着她一阵猛眨眼,却是这才想起来,今儿她来可不是要吃小兔的醋的,她来是要向太后表示,便是没小兔,愿意娶她的人也大有人在的。偏自打看到江苇青,又听苏瑞说起太后支使江苇青招待那些世家女起,她就什么都忘了。
她一咬牙,微甩了一下头,振作起精神笑道:“哪有魂不守舍了?不过是第一次来,看呆了罢了。”
石慧笑道:“这就看呆了?这里比起西山皇家猎苑的风景可差远了。将来若是有机会跟着皇上去秋狩,那满山的层林尽染,你岂不是要连眼珠子都转不过来了?”
雷寅双笑道:“那倒未必。你也知道的,我自小就在山林子里钻进钻出,一年四季的山景我看了不知多少,倒是这皇家园林的气派,我是头一次见。说起来,我家那里也有桃花林的,不过我家那边的桃花跟这宫里的桃花不尽相似,看着也就只一种粉色的。不像这林子里的桃花,竟是从极浅淡的粉到极浓艳的紫,竟有这么多种颜色。”
“那是因为,这片林子里种的桃树不是为了结果,光是为了看花的。”
答着雷寅双的,是个男子的声音。
几个女孩儿一阵诧异,回头看去,就只见那围起挡风的幔帐后面露着一张人脸。春风过处,那树顶的花瓣随风飘零,有一瓣花瓣淘气地粘在那人的发鬓处,却是愈加衬得那人脸若桃花一般了。
“苏大人。”
石慧赶紧站起身向苏琰行礼。
苏琰摇了摇头,笑道:“今儿这场合就不讲究什么礼仪了,几位……”他话还没说完,忽然像是被人猛地推了一把似的,身体往前倾了一下。紧接着,那帐幔后面就传来苏瑞的声音:“哥哥可真是的,站在这里说话做什么?过去嘛!”
随着苏瑞的话音,不一会儿,雷寅双便看到,苏瑞以两只手拉着苏琰的一只手,硬是把他从帐幔后面拽到了绣毡前。
这小姑娘的怪力,雷寅双可是多有领教。而苏琰看着仍是一副“病卫玠”的苍白模样,却不想居然要苏瑞用两只手才能拉得动。
自去年随雷爹祭陵回来后,雷寅双就再没见过苏琰,听说他被皇帝外派了什么差事,最近才回京。如今见苏瑞把苏琰拉过来,她忽然就想到江苇青曾告诉过她的,苏琰曾向她爹提过亲……
顿时,雷寅双抬起头,用心把苏琰一阵上下打量。
若拿苏琰跟江苇青相比,显然江苇青要低人家一头的——不是说身高。
若论身高,苏琰要比江苇青略矮一些。就相貌而言,二人应该在伯仲之间。虽然近年来,江苇青常常被人评说“少年老成”,说他虽然才十六岁,那行事作派竟是比个二十来岁的青年还要沉稳,可他与苏琰相比较起来,却显然是苏琰更能得人的信任。不为别的,只因江苇青身上总缠绕着一股阴寒之气,便是他看着人总是唇角含笑,却终究能叫人察觉到他骨子里的一种傲慢和疏离。苏琰则正和他相反。这苏琰虽然看着一副不太健康的模样,可他待人接物却全然一派温和风范,便如这拂面的春风一般,叫人打心眼儿里愿意跟他亲近。
就他了!
看着唇角含笑,向着她们盈盈施礼的苏琰,雷寅双默默一握拳。
☆、第128章 ·破绽
第一百二十一章·破绽
跟着苏琰一同被苏瑞拉过来的,还有三个年纪在十七八岁到二十上下的青年。
这三个人里,雷寅双只知道那个卫胜的名字;其他两个,一个她勉强知道那人姓蒋;另一个,则就只是面熟而已了。
要说起来,雷寅双天生就不是那种心思细腻之人,虽然这几年里她在京城也算是混得如鱼得水,勋贵家的女孩子少有她不认得的,可许是因为她不上心的缘故,对于那些女孩子家的兄弟们,她就少有能叫得上名字的了。这三人里,那卫胜家里跟她家走得极近,卫胜的母亲跟花姐还有板牙娘很是要好,所以雷寅双才记住了他的名字。至于那个蒋姓少年,则是因为他曾是某个流言故事的主角,才被雷寅双记住了个姓氏。至于剩下那个,雷寅双知道他们曾在不同的酒宴上见过,大概也曾被人介绍过姓名的,可她这时却是一点儿也想不起来那人叫什么了。
她那里打量着来人时,苏瑞已经拉着她哥哥在绣毡上坐了,又对众人笑着解释道:“才刚我就说好像听到我哥哥的声音了。我就想着,我们几个这般枯坐着多无聊啊,既然我哥哥在,倒不如把他拉过来,叫他给我们讲讲他们出使关外的故事呢。可好?”
最后两个字,却是回头征求苏琰意见的。
虎妻兔相公分节阅读119
苏琰看着苏瑞一阵无奈且宠溺的笑。他还尚未开口,那个雷寅双叫不出名字的少年已经笑道:“拉都拉过来了,这会儿就算他说不行,你肯放他走?”
“那自然是不行的!”苏瑞立时直起腰,跪在那绣毡上冲那少年噘嘴道:“霖表哥真讨厌!”
雷寅双的眼从苏琰身上转开,看向那个少年。
那是个跟江苇青年纪相仿的少年,长而窄瘦的脸上生着两道极为引人注目的浓黑大刀眉,眉下的眼精光四射,看着就是一身彪悍的武人气息。
虽然不记得此人的名字家世,雷寅双倒还记得,她和这位“霖表哥”曾在宫宴和外面的酒宴上都见过面的。既然苏瑞叫他“表哥”,就是说,他不是那“小和尚”定文侯苏文山的外甥,就该是皇室中人了。
她打量着那位“霖表哥”时,那个“霖表哥”也在看着她。只是,他打量她的眼神却多少有些奇怪,似暗含着某种审视一般。
想着太后要替她做媒之事,雷寅双不由就暗皱了一下眉——这家伙,不会就是太后的那个“打算”吧?!
她瞪着那人时,就听得石慧对苏瑞笑道:“苏大人此次是出使去的,只怕不方便说吧。”
苏琰笑道:“倒也没什么不方便说的。不过,石姑娘有一点说对了,因是出使去的,我还真没怎么注意关外的风情,倒是霖哥儿,跟关外的那些人打成了一片。不如叫他给你们讲讲。”
此时苏琰正巧被苏瑞拉着坐在雷寅双的身边。苏瑞看看雷寅双,忽然扭头对那位“霖表哥”道:“要说起说故事来,我哥还真没霖表哥讲的好……”说着,她便挤到那“霖表哥”的身边,缠着他说故事去了。
雷寅双则撑着手臂凑到石慧的身边,低声问着她道:“那人是谁啊?”
她这里话音刚落,就看到原正逗弄着苏瑞不肯说故事的那个“霖表哥”忽然抬头看了她一眼,就仿佛他耳力惊人,听到了她问石慧的话一般——她却是不知道,人家还真是耳力惊人,真听到了。
雷寅双心里正疑惑着时,石慧已经拿衣袖遮在脸旁,低声笑话着雷寅双道:“知道你不爱记人名,可也不至于连他都不认得吧?那是淮安王。”
“啊,他呀!”雷寅双立时低低叫了一声,那眼忍不住又往淮安王郑霖的身上扫去。
这淮安王郑霖的父亲老淮安王是天启帝族兄,娶的恰是太后的亲侄女。老王爷也是当年跟着天启帝一起造反的元勋之一。只是,抗鞑子、打大龙军那种千军万马的大战役老王爷都安然闯过来了,却不想最终陨落于大兴立国后一场平定山匪的小战役,身后只留下郑霖这么一个遗腹子。
太后那里虽然没有明确给花姐说过,她要给雷寅双牵线的是个什么人,雷寅双的第六感却在告诉她,应该就是此人了。
那郑霖见雷寅双频频往他这边看过来,便猜到,太后打算给他俩做媒的事,这女孩儿应该也是知情的。只是,叫他诧异的是,这女孩儿的表现却是一点儿也不像他所认识的那些姑娘家——任是哪个女孩儿知道眼前之人是即将跟她相亲的,大概都不会像她这样,竟如此直白而不知闪避地瞪着他吧。
其实要说起来,郑霖认人这一方面恰和雷寅双是四斤八两。虽然他和雷寅双曾在好几个场合里见过,可就和雷寅双不记得他是谁一样,他也从来没有怎么关注过雷寅双。
这一年,郑霖已经十七岁了,家里也早就操心起他的婚姻大事来,可他自己却是一点儿也不着急。自幼听着父辈故事长大的他一心向往着做个征战杀伐的将军,对女孩子可没多大兴趣,特别是,他自幼认识的那些女孩子们一个个都装着个淑女模样,那弱不禁风的小身板叫他看着就不感兴趣。倒是像雷寅双和苏瑞这样爽利的,比较合他的眼缘。太后跟他祖母说起雷寅双时,郑霖原都没想起来是谁,这会儿名字和人对上号,他忽然就发现,若是娶了这姑娘也不错,至少这姑娘看着精气神十足,不像其他姑娘那样叫他看着就腻烦。
他这般想着,心下不禁一阵活络,便也不再逗弄苏瑞了,开始眉飞色舞地给众人讲起关外的风光来。
如果换个时辰,不定雷寅双对他的故事还挺感兴趣的,可不巧的是,他是太后要推给她的人,不管他本人是好是坏,首先这一点,就叫雷寅双对他没个好印象了。所以,当他那里把故事说得天花乱坠,引得苏瑞、马铃儿和宋三儿等都不自觉地向他围过去时,她却悄悄拿着一碟点心匿到帷幔围着的一棵树下,只远远看着那边的热闹。
这郑霖显然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且也热衷于受人瞩目。他原是打算吸引着雷寅双的注意的,这会儿见苏瑞等人都闪亮着眼看着他,且不时还有周围的人被他的故事吸引过来,他立时就忘了初衷。
至于一时被人忘了的雷寅双,却是心不在焉地靠在一棵树上,一边咬着手里的点心,一边拿眼扫着那被郑霖吸引过来的人群,心里则下意识地想着江苇青的下落,以及这会儿他是陪在谁的身边,在逗谁开心,给什么人端茶倒水……
就在她越是想像脸色越是阴沉时,忽然有个人靠了过来,对她笑道:“其实根本没他说的那般夸张,那马贼加起来不过十来个人而已。”
雷寅双一怔,抬头看去,就只见苏琰手里端着两杯茶走了过来。
“什么?”她道。
苏琰看看她,一边将一杯茶递给她,一边笑道:“原当你听故事听迷了,原来在开小差呢。想什么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