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妻兔相公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竹西
“我错了,我真是太自私了!”忽地,坐在对面的小老虎那撑着下巴的手猛地落下,在小饭桌上狠拍了一记。她看着他大声说道:“真正关心一个人,应该是以他的想法为准,我不该以我的想法去限制他,更不应该因为我想要怎样,就去逼着他来顺从我的想法。真正关心一个人,应该由他自己去做主,不管他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我都应该支持他,这才是关心一个人的正确姿势!”
江苇青的心头突地一跳,险些以为虎爷竟看透了他的想法,这是在给他警告了……
他抬起头,带着怔忡看着她。
雷寅双却是误会了他这怔忡的神色,忽然冲他弯起眉眼,笑道:“是不是没听懂?”
江苇青犹豫了一下,点着头道:“大概能猜到是什么意思。”
雷寅双的眼又弯了弯,重新坐回小凳上,拿起一颗毛豆,一边剥着一边对小兔笑道:“不知道你是不是这样,我做梦的时候经常会梦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人,那些人还说着些稀奇古怪的话。比如这个‘正确姿势’,明明不该用在这里的,可我梦里的那些人偏偏就是这么用的。其实仔细想想,这么用也不是那么叫人听不懂,是吧?而且还挺有趣的。”顿了顿,她又问着他,“你有没有做过什么有趣的梦?”
江苇青再次怔了怔。这几天其实他一直在想着自己的奇遇。若不是那种被人杀死的感觉太过真实,若不是逃亡时那种饥寒交迫的感觉太过真实,他差点就要以为自己不过是做了个荒唐的梦了……
“我……可能……也许……做过吧……不记得了。”他不确定地道。
“你也不记得啦。”雷寅双道,“三姐和小静姐姐也说他们曾经做过一些奇怪的梦,不过醒来后都不大记得了。就是比如头一次去个什么地方,或者刚做了一件什么事,却突然感觉很是熟悉,就好像在梦里曾经到过这么个地方,曾经做过这么一件事一样。”她得意洋洋地晃晃脑袋,“不过我运气比你们好,我的梦我总能记得很清楚。告诉你吧,梦里还有人给我讲故事呢!那天我给你讲的那个梁山好汉的故事,就是梦里梦到的。”
又顿了顿,她忽然想到什么,将头伸过桌面,凑到江苇青的耳旁小声道:“我怀疑,那个花掌柜,不定之前就是开人肉包子铺的!”
她正说着,忽然感觉背后光线一暗,回头看时,才发现她爹回来了。
“爹,你回来啦!”
雷寅双扔下手里的毛豆,向着雷大锤扑了过去。
雷爹“嗯”了一声,笑着伸手抚了抚雷寅双的头顶。
江苇青看看他落在雷寅双头顶上的手,然后抬头看向雷爹的眼。雷爹的眼中,除了往常惯有的溺爱外,竟还多了一份不太明显的疼惜。于是江苇青忽然就有一种感觉,似乎是雷爹在门外已经站了有一会儿了……
虎妻兔相公分节阅读28
他看向雷爹时,雷爹也抬眼向他看了过来。于是他站起身,冲雷爹叫了声:“雷爹爹。”
小老虎在她爹怀里扭头看着小兔做了个鬼脸。虽然小兔在她面前把那一声“爹”叫得极为顺畅,可当着她爹的面,他却又不好意思直接那么叫了,所以总和三姐他们一样,叫着她爹“雷爹爹”。
“又辛苦你做饭了。”雷爹爹对小兔笑道。
“都是一家人,道什么辛苦呀!”雷寅双抱着她爹的胳膊笑道。
于是,小兔对着雷爹爹抛过去一个他那标志性的乖萌笑脸——便是小老虎毫无保留地接纳了他,小兔却能感觉得到,这看似温和没脾气的虎爹,其实对他一直都是有所保留的。
☆、第二十二章 ·大公子
从江河镇到徐县县城,若是骑马,不过只需一个时辰左右也就到了。可鸭脚巷的三户人家都不富裕,自然是养不起马的,所以板牙爹王朗也只能在休沐时才回镇上的家里,平常则是借住在县衙的班房里。
而借住在县衙的一个明显好处,便是叫他混得个人缘极佳。
如今大兴开国不过不到十年的时间,所以官风还甚是清廉,上上下下也都不曾像前朝那样出现人浮于事的情况,甚至可以说,县衙的人手全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可谁家里没个有急事的时候?便是找人代差,也需得人愿意。且,就算愿意,若叫人随便应付了差事,落了错处,最后还得是自个儿担着。而王朗因就住在县衙里,倒是极方便替人临时顶一顶差的。且他为人热心,不管谁托他代为当差,他总能尽心尽力把差事做得滴水不漏。
人情往来总是这般有来有往的,他愿意不计较得失地去帮人,县衙上下人等自然也愿意照顾于他。所以,他才刚一进县衙大门,便从门房那里知道了昨儿京里来人的新鲜事儿。
那门房话还没说完,师爷从厅上下来,正好看到王朗,便笑着把他叫进屋去,把那“京里来人找孩子”的事跟他说了一遍,又卖着人情小声叮咛着他道:“那可是皇亲国戚,小心伺候了,有你的好处。”
王朗听了心里不免一阵惊诧。他可是特意查过的,京里勋贵人家不曾有人报官说是走失孩子的。于是他问着师爷:“到底是什么人家,这么神秘兮兮的?而且,怎么没见上面行文下来?”
师爷故作神秘地摇着头道:“不该你知道的你别瞎打听。那位公子爷一来就说了,不想让人知道他的身份。”又拿手遮了嘴,小声道:“我只告诉你,可别往外传。那府里丢孩子的事,怕是别有内情,不然哪有不报官,这么私下里查找的。”又嘱咐道,“你是个办差老道的,所以老爷才把这件事交给你来办。不过你自个儿心里有着数,只管当差拿赏就好,多余的事,别打听,知道多了没好处。”
可见师爷还是挺欣赏王朗的,所以才愿意多交待他这几句。
师爷交待完差事后,便回了厅上。王朗则沉思着回了公事房。
公事房里,几个老衙役正凑在一处边闲聊边喝着茶。见他进来,几人全都围了上来,问着他:“师爷给你交待了什么差事?”
王朗笑道:“也没什么。前几天我家那边不是解救了几个被拐的孩子吗?说是有人来认孩子,叫我带一带路呢。”
几个衙役顿时对了个眼儿。一个中年衙役过来,将手压在王朗肩上,小声问道:“可知道是谁来认孩子的?”
王朗道:“师爷没说,只说是京里的,不想让人知道身份呢。”
一个老衙役笑道:“这些人,总以为自己想瞒就能瞒了人。”说着,一脸高深地摇摇头。其他几个衙役也都那么一脸高深地微笑着。
王朗见了,那眼中微光一闪,装着个懵懂模样问着众人,“几位老哥,你们竟知道来人的身份不成?”
另一个老衙役依老卖老地笑道:“你到底年轻,不懂得这公门里当差的诀窍。我们老哥儿几个,可都是从前朝起就吃这一碗饭的。所谓‘瞒上不瞒下’,那些老爷们不想让人知道的事儿,也不过是大家伙儿给那些老爷们一个面子,装着不知道罢了。”
“那,京里来的贵人到底是谁啊?”王朗问道。
“若是我们没算错,”那个仍将胳膊压在王朗肩上的中年衙役道:“那该是镇远侯府的人。”
王朗不禁一震,“镇远侯府?!”——他可记得清清楚楚,家里的“小兔”说,是镇远侯府的人正追杀着他!他原当这是那孩子胡编的,却再没想到,竟真有镇远侯府的人追了来……
且,还是以找孩子的名义追着来的。
王朗暗暗一阵警觉,回头问着那中年衙役:“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这还不容易。”中年衙役笑道:“来的那位公子哥儿,说是不想人知道他的身份,可他那一身作派,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是个普通人家的公子哥儿。且就算他不想露了身份,跟着他的那些人可未必会像他这样想。人嘛,总想叫人高看一眼,何况咱县城就这么一点点大。他们跟人说的话,来来去去的这么一串,傻子也能猜到他们的来处。这有什么好隐瞒的。”
王朗立时奉承着那人,举着大拇指道:“还是五哥厉害!”
“那是!”在巡捕房当差的中年衙役得意笑道:“咱县里那些偷鸡摸狗的案子,可不就是凭着这些细碎消息给破了的?何况还是这么显眼的一个大活人。”
另一个老衙役伸手拍了那中年衙役一巴掌,小声道:“你可收着些吧。这些事,我们私下里议论议论也就罢了,可别往外说,省得惹祸上身。”又探着头跟众人道:“你们可还记得,抓到的那些人贩子,也曾提到过这侯府的名字的。再没这么巧,偏如今那府里就来人了。要说这里面没什么事,鬼才信!”
一个老衙役掐着胡子道:“若说侯府跟人贩子勾结,我看着倒不像,不然咱们牢里关着的那几个,这会儿早叫人灭了口了。前朝时,这种事多了去了。”
那中年衙役道:“可也未必。咱们抓住的那几个,不过是跑腿的小角色,能知道什么大事。真正的主谋,是逃了的那个。想知道那府里跟这些人贩子是不是有什么关联,得等抓住那个人贩子才能知道。”
“依我看,那府里应该不会参与这种事。那位侯爷可是战功赫赫,还跟皇家沾着亲,来钱的路子多了去了,完全没必要做这种龌龊生意。我看,不定真是那府里丢了孩子呢。”
“便是真丢了孩子,这孩子也丢得古怪。”中年衙役道,“你们想,哪家丢了孩子会不报官,自己找的?便是那镇远侯手里握着兵权,如今还掌着一路兵马,只凭着他们一府之力,到底不如朝廷下文书,各关各卡一起查找来得更便宜。”
“也只有一种情况下会这样。”之前那老衙役接着话道:“就是那府里的什么人故意把这孩子拐出来的,那府里不敢叫人知道了家丑,才这么私下里查找着的。”
说着,老衙役回身拍拍王朗,道:“你听着就好,一路上多长点心眼儿,别叫人猜忌了你,赏银没拿到,倒给自己招了祸。”
王朗赶紧应着,谢了那几位好心提点他的老油子们。
等王朗跟着师爷去见那位“京里来的贵客”后,他才知道,为什么那些老衙役一眼就看穿了这位公子哥儿的身份——便是那位公子哥儿想要低调行事,可跟着他的那些人,则一个个都恨不能在脸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上“上差办事,闲人避让”这八个大字的。
要说县衙的师爷,那可是衙门里的隐形二把手,他亲自登门,那些人竟也是拿鼻孔看着师爷的。好在师爷涵养好——当然,许也是忌讳着那位“公子哥”的出身——不曾跟这些人计较。
等里面传唤着请师爷进去时,王朗不禁暗暗提了神,小心翼翼跟在师爷身后进了客栈里那唯一一间天字号客房。
进得门来,王朗还不曾看清前方的人影,师爷那里已经向着屋里的什么人躬身施礼,口称“学生”了。
王朗赶紧也跟着躬身施礼。
然后,他便听到一个清朗的声音笑道:“师爷多礼。这位大叔也多礼了。”
王朗抬起头来,向着声音的来处看去。
便只见客栈那光线不甚明亮的窗前,站着个翩翩少年。少年身材颀长,一件八成新的白色暗绣竹叶纹长衫,将他那挺拔的身姿衬得如玉树临风一般。腰间单束着根素净的豆绿丝绦,除此外,别无装饰——这身打扮,一点不见奢华,却是难掩这少年自骨子里带出的那股世家贵气。
少年向着王朗和师爷迎过来,等他走到光线明亮处,王朗才发现,这少年虽然个子挺高,可那面容明显不过才十五六岁的年纪。
少年先是冲着师爷伸手虚扶了一把,然后看着王朗客气地笑了笑。
于是王朗又向着那少年躬身行了一礼,悄悄后退一步,藏在师爷的身后,不着痕迹地打量着那个少年。
少年生得面容白净,眉宇修长,那双眼尾飞扬的桃花眼,看人时柔风一片,很能得人的好感。
可以说,这是王朗见过的,长得最为英俊的一个少年,竟是比他们家收留的那只小兔生得还要更好上三分。而若是非要在这少年身上挑个毛病的话,便是他的唇色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说,似乎显得过于红艳了些,竟跟点了胭脂一般。偏他笑起来的时候,那红唇被一口参差不齐的牙撑开,露出一侧尖尖的犬牙。
那森森的白牙衬着殷红的唇色,却是明显破坏了这少年给人的温文印象,显得有些锋芒毕露了。少年似乎也知道他的笑有些破坏了他的美貌,因此他那露齿的笑容只一闪的功夫便缩了回去,只余下唇角处一丝浅浅的笑意。
师爷给少年介绍了王朗后便告辞了。少年则看着王朗笑着道了声:“辛苦。”宾主二人客套地虚应了一回,少年又问着王朗:“那江河镇上距县城多远?救下来的孩子都是什么样的?几个男孩几个女孩?”
王朗道:“如今大多数孩子都被家长领走了,只还有四个孩子不曾找到家人,都是男孩儿。”又问着那少年,“不知道大公子要找的孩子,大约是多大年纪,身上可有什么标记?”
那大公子的眼闪了闪,只道:“如今这么白说着也说不清,不如你带我亲自去一个个看过,也就知道那些孩子里有没有我亲戚家那个被拐的孩子了。”
他这此地无银般特意指出的“亲戚家”三个字,不禁叫王朗的眼也跟着闪了闪。
☆、第二十三章·怎么回事
那位大公子似乎对“亲戚家被拐的孩子”十分上心,只略问了王朗几句,便催着他上路了。
等一行人从客栈里出来时,王朗再仔细一看那些拿鼻孔看人的下人们,顿时就发现了一些之前那匆匆一撇不曾注意到的细节。
这些挺胸腆肚的“下人”,粗看上去一个个都是一副趾高气扬、鼻孔看人的模样,而此时那么仔细一看,他才发现,那些人的气势与其说是趾高气扬,倒不如说,是一种曾历经生死的铁血杀伐之气——若说这些人都是穿着便装的军汉,王朗再没有不信的。
大公子甚是客套地问着王朗:“你可会骑马?”
王朗眨了眨眼,歉意笑道:“小地方的人,不会。”
于是大公子比他更加歉意地笑道:“那就只有委屈你跟我同车了。”
王朗赶紧躬身道:“怎敢说委屈二字。”
他抬起头时,便只见那些侍卫们正纷纷对这位大公子露出赞赏的眼色,为首的那个大胡子更是一阵连连点头。
大公子似不曾注意到那些人的目光一般,又斯文地冲着王朗做了个请的手势,便扭头往马车停着的方向过去了。只是,在转身的当儿,他的唇角往上提了提,使得那颗犬牙在那抹殷红的唇色间飞快地一闪而过。
这丝暗藏得意的微笑,虽逃过了那些侍卫们的眼,却还是叫擅长观察的王朗给看了个正着。
大公子走到一辆马车旁,却是并没有先行上车,而是站在车旁,殷勤地等着王朗过去。
王朗见状,赶紧跑过去,一脸谦恭地随着那位大公子上了马车——当然,便是那位大公子请着他往车里坐,他也不会真那么不知趣地坐进车里,所以他只是斜签着身子,坐在马车的车辕上。
大公子看他一眼,眼里飞快地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嘴里却仍是客气地请着王朗车里坐。
王朗客套了两句,到底不肯往车里去,大公子这才扶着一个中年男子的手上了马车。
那中年汉子也甚是满意地看了王朗一眼,便转身从另一边上了车,然后拿起架在车辕上的马鞭,喝了声“驾”,马车便缓缓往前驶去。那十来个侍卫,则全都纷纷骑着马跟在后面。
虽说王朗如今不过是县衙一个编外的差役,可在那十年战乱中,他却是曾做过斥侯的,最是擅长观察人了。那中年人看着他时,他也往那中年人脸上瞟了一眼。只这一眼,便叫他看出,这驾车的中年男子和那后面一身军汉气息的汉子们不是一个来路。这中年人,看着倒更像是在富贵人家内宅里当差的管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