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金玉良颜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姚颖怡

    他的脸上现出不耐,看向聂氏,只能向她求助。

    聂氏倒似忽然想起来,一拍太师椅的扶手,道:“老三,咱家在西岭不是还有一处庄子吗?琳琅恋着那里的风景,早就说要到那里去住些日子,依我看大弟妹的病也需要静养,不如就让大弟妹和玲珑也一起过去,那里离京城不远,三娘子去诊脉也方便。老三,你看如何?”

    金敏早就忘了还有这处庄子,聂氏这样一说他才隐约记得。不由暗叹聂氏算盘打得精。金家大房五个兄弟虽然各有家业,但祖业并没有分开,西岭的这处庄子不属于他们兄弟的私产,而是金家祖业,每年的收成计入总帐。

    聂氏掌管着金家在北直隶的家业生意,是以金敏不记得这处庄子,而她却清清楚楚。

    “那里依山而建,甚是清幽,四侄女在那里待嫁自是合适不过。珑姐儿,听到你大伯母说的话了吗?你同你母亲一起过去,为父再给你们多指几个人服侍,这总能去了吧?”

    玲珑心里想笑,您老人家是多盼着我走啊,我若是再不走,那当真是不给您面子了。

    “我不要别人,就要今儿个因我挨打的那几个。”小女孩娇嫩的声音,听上去还有些颤颤的,让人心里一软。

    “那些人平素里总是欺负你,为何还要他们?”金敏重又皱起眉头。

    “别的人我都没见过,就想要他们。”小姑娘坚持着。

    好不容易玲珑肯走了,金敏总算松口气,他自是不想为了几个下人再麻烦,便道:“为父随你,你想带哪个就带吧。”

    第三十二章 桐花开

    金家的庄子位于西岭,距京城约有五十里,风景优美,冬暖夏凉,只是金氏一族家大业大,像这样的庄子还有多处,近十年来,也只有东府的几位少爷和小姐偶尔来此打猎春游。

    玲珑和四堂姐琳琅坐在一辆马车上,冯氏则在后面的车上。送她们来的是金家二爷金子焕。

    金子焕十七岁,已经有了秀才的功名。眼下在京城拜在大儒苏东城门下,偶尔也到自家铺子里帮着大哥打理生意。

    聂氏对几个儿子管得甚松,你若想读书,我便给你找师傅花钱供你;你若不想读书,那就去铺子里学生意。能高中自是最好,如若不能,就心平气和做个生意人,不必钻牛角尖一定要考取功名。

    是以,金子焕读书并没有天份,虽然有苏东城这样的名师,他也没对自己寄予太多厚望,索性两手准备,一边读书一边学生意。

    这也是金敏最是看不惯的,就因为有聂氏这样肤浅的母亲,耽误了金家的大好儿孙,先是大爷金子焰,原是有大好机会捐资入国子监读书的,可却一门心思弃文从商,眼下二爷金子焕跟了名师,却也是整日往铺子里跑。金敏虽然对此斥之以鼻,无奈长兄还在,轮不到他这个做叔叔的说话,只好对自己的两个儿子金子烽和金贤管得更严。

    西岭位于清越山的西麓,此时正值六月,一路走来花开似锦,绿草茵茵。玲珑把脑袋探出车窗,放眼望去,只见清越山云雾缭绕,山色青青,宛若人间仙境。

    “这里真美,空气也好,住在这里保证能延年益寿。”玲珑感慨,前世她去过很多地方,但来去匆匆,偷完就走,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欣赏美景。人果然要死过一次才能珍惜眼前的一切。

    “咦,前面那些车马和咱们似是去的同一方向,莫非也是来庄子里的?”山路蜿蜒,玲珑眼尖,看到前面离他们约一里左右,有一队车马,声势浩大,似有百来人。

    金子焕也已看到了,只是离得太远,看不清楚那些人的服色,也不知是什么人。

    “西岭不只金家一处庄子,这里风景宜人,京城很多达官显贵都在这一带有庄子,那队人马有那么多,不像是寻常人家,倒像是哪位宗室出行。”

    宗室?那肯定不会是去金家的,金家虽然有钱,可毕竟不算显贵。

    四小姐琳琅也把脑袋探出来,却没有看远处的那些人,而是抬头看向蔚蓝的天空。

    “哥,你快看那朵云,像不像你的脑袋?”

    “切,我哪有那么肥,那只鸟儿才像你呢,叽叽喳喳,话多得不成。”

    ……

    兄妹两个开始斗嘴,玲珑羡慕地看着他们,她还记得小时候二哥欺负四姐,四姐跑着找大伯母告状,大伯母拧着二哥的耳朵过来,对他说:“看看你三弟对珑姐儿多好,你就不能像他一样疼爱妹妹啊。”

    隔了这么多年,这兄妹两个没有变,斗起嘴来还是停不下来,玲珑心里苦笑,当年小小年纪就懂得心疼妹妹的三哥却连多看她一眼也不肯了。

    待到拐上一条岔路,却见方才那队人马却停在那里,驻足不前。

    离得近了,这才看清楚,那些人并非是他们想像中的宗室随从,只见个个都是一身劲装,倒像是哪位王孙公子带人来打猎的。

    金家的车马从这些人身边走过去,玲珑和琳琅是女儿家,不便撩开帘子探头去看,却也微微掀起窗帘一角向外窥看。

    只见为首的一骑白马,神骏不凡。玲珑虽不懂相马,可也能看出这马并非凡品。马上坐着的是一位少年,十六七岁年纪,古铜色的脸庞,剑眉星目,丰神俊朗,虽只着一袭湖蓝衫子,却是周身一团贵气。

    他骑在马上,满脸都是不高兴,似是别人全都欠他钱一样。一看就是个被家中长辈宠坏了的孩子。

    玲珑对小嫩葱不感兴趣,可也忍不住多看了这少年几眼,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少年很合她的胃口。

    且,这少年越看越觉得眼熟,倒像是在哪里见过。

    这一世玲珑见过的男子并不多,大多都是自家亲戚,这样一想,她便记起这人是谁了。

    那日龙舟会上,安定河上的那叶扁舟。没错,这就是扁舟上迎风而立的少年。

    那日在河面上,他站在船头,风把他的衣裳吹得鼓起来,像是随时都能飞起来一样,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画舫上的少女们都是大家闺秀,大多读过书的,看到这个少年,怕是都想起了这几句词。

    如果说水上的少年带了股灵气,此时的他那就是贵气了,贵气逼人。

    “二哥,那人生得比你俊多了。”刚刚走过不远,琳琅就忍不住撩开窗帘。

    金子焕笑道:“不害羞,原来你方才偷看人家了。让李二郎知道了,怕是要吃醋了。”

    金子焕口中的李二郎是琳琅的未婚夫君,吏部李侍郎的嫡次孙李越。他们的亲事定在中秋节后,距现在还有两三个月。

    被哥哥这么说,琳琅的俏脸红了,拉着玲珑的手说:“五妹妹,咱们不理二哥啦,他那张嘴最是要不得,待回到京城见到母亲,看我好好给他告上一状。”

    车窗外的金子焕发出爽朗的笑声,笑声里全是宠溺和得意。

    在府里见过哥哥金子烽几面,玲珑从未见他似金子焕这样笑过,偶尔一笑也是淡淡的笑意,若有若无。

    玲珑再次回头张望时,见那队车马重又上路,但却是向着另一条路行驶,看来真的不是去金家这个方向的。

    玲珑心里有点遗憾,可惜看不到那个养眼的少年了。

    金家的庄子坐落在西岭脚下,庄子后面便有一条小路直通西岭山上。此时正是夏日,桐花还没有谢尽,和一丛丛灿若云锦的红杜鹃交相辉映。桐花如雪映照,杜鹃美艳如霞,红白辉映,把这漫山遍野点缀得瑰丽夺目。

    “咱们来得晚了,若是早来一个月,正是桐花开得最好的时候,一朵朵的,像玉石雕成。”琳琅感慨着,她早就想来了,只是没有人陪她一起来,母亲不放心,好在现在有玲珑和三婶婶陪着她。

    “这也挺美的,我好像还是第一次见到桐花呢,真好看。”玲珑深深吸口气,喘气都比在京城舒服,真好。

    第三十三章 紫藤花

    金子焕把两个妹妹送到庄子里,小坐一会儿,便急急忙忙赶回京城,明日苏先生要考他,现在他要回去温书。

    金家的主子们平日里很少来这里,因而庄子里的下人并不多,好在琳琅和玲珑都带了不少人。

    庄子的管事叫金顺,从他爷爷那一代便是金家卖断了的奴才,跟了主子的姓氏,金顺是地地道道的家生子。金顺媳妇年轻时是聂氏身边的丫鬟,夫妻两个虽然都是下人,身份却是一等一的体面。

    玲珑从小在江苏老宅长大,自是知道大宅门里有的下人比不得志的主子还要牛气。像金顺夫妇便就是了。

    金顺媳妇已经让人收拾出一处清净的院子给冯氏和玲珑住下,玲珑里里外外看了看,屋里很干净,被褥都是新的,院子里有一株海棠,此时不是花期,叶子绿油油的。

    抄手廊子外面种着紫藤,虽已是夏日,山里的气候略显清凉,原是开在暮春时节的紫藤此刻开得正艳,深紫浅紫的花穗挂在枝蔓上,错落有枝,却又带了几分慵懒。

    金顺媳妇带着两个婆子进来,三人都是梳着光溜溜的圆髻,干净俐落。

    两个婆子把手里的柳条篮子放下,掀开外面的蓝花布,露出里面的东西。

    一只篮子里装的是烧饼,另一只里则是四小碟蒸腊味,分别是腊肉、腊鱼、腊肠和腊鸡。

    金顺媳妇笑着道:“山里没什么可口的,这些腊味都是媳妇子几个自己晒的,倒是这烧饼,是咱们庄子里用红泥吊炉烤的,京里还真是吃不到呢。给三太太和五小姐尝尝鲜儿。”

    这里是金家长房共有的庄子,金顺媳妇口中的三太太就是三房大太太冯氏。

    玲珑连忙让杏雨收了,又问道:“四姐姐那边也送了吗?”

    金顺媳妇道:“四小姐也有,她以前来过,不喜这椒盐味儿,媳妇子给她烤的是豆沙的,不知三太太和五小姐口味如何,若也不喜椒盐,媳妇子下次也烤豆沙的。”

    见她说话爽利又老实,玲珑很满意,笑着道:“母亲和我都是一样的,哪种口味都喜欢,劳烦顺嫂子了。”

    说着,她让杏雨拿出三条帕子赏了给她们,回到京城她除了照顾母亲和练功,闲瑕时间就和杏雨绣花做针线,这个时候正好派上用场。

    金顺媳妇以前是侍候聂氏的,另外两个婆子也都是家生子,好东西见得多了。可拿着这帕子还是真心欢喜:“这真是五小姐绣的啊,这绣功可真好。”

    她们虽然远在庄子里,可来来往往的都是金家各房的下人,也知道这位五小姐在家里过得并不好,可现在一看,五小姐年纪虽小,待人却是大方得体,不卑不亢,立时对玲珑高看了一眼。

    三个媳妇走后,玲珑和代婆子一起,服侍着冯氏吃了半个烧饼几片腊味。玲珑怀疑母亲当年兴许是来过这里,自从进了庄子,冯氏便一言不发,呆呆地盯着那满架子的紫藤花。

    傍晚时分,院子里微风徐徐,紫藤花的香气随风散来,玲珑在抄手廊子里坐了,让杏雨把那几个下人叫过来。

    这些人原本都是大厨房里打杂的,宋秀珠要拿人开刀吓唬玲珑,自不会找那些有点身份的,这些人在大厨房里身份低微,有的还是烧火间的。别说刁难玲珑,她们甚至连能见到小姐的机会也没有。

    玲珑早就猜到这些都是宋秀珠随手找来的,当中不会有她的心腹,甚至连能和宋太太身边人说上话的都不会有。因此她才敢要她们过来侍候自己。

    这些人过来,个个战战兢兢,忽然间就把她们从府里带出来,又是跟着五小姐,她们不知道这五小姐是存了什么心思。




金玉良颜分节阅读19
    杏雨看到她们傻站着,果如小姐说的,都是些在府里没见过世面的小角色,身上都有伤,有几个伤势特别重的是在强撑着站在那里。

    杏雨道:“你们傻站着干嘛,还不给五小姐请安,谢谢五小姐把你们从府里带出来,免去你们的皮肉之苦。”

    这些人这才如梦方醒,连忙跪倒。

    “五小姐,奴婢真的没有刁难过您啊,昨日奴婢才是头回见您。”

    “求求您了,五小姐,您就饶过奴婢,奴婢冤枉啊。”

    “奴婢是烧火间的,整日也不见外人,真的没有刁难您的心思。”

    ……

    院子里一时乱成一团,这些人哭的哭,喊的喊。玲珑咳嗽一声,她们这才安静下来,玲珑微笑道:“我知道不关你们的事,让你们受苦了。方才刚进庄子时,我问过了,庄子里就有治跌打损伤的药,一会儿你们选个伤势轻的,跟着杏雨去拿来,回去自己用上。”

    看着她们一个个呆愣着,玲珑又道:“我把你们从府里要出来了,以后你们就是我屋里的人了。我这里的月例有限,你们拿到的可能和以前在大厨房的差不多,好在我这儿也没有什么活儿,你们就听杏雨安排就行了。”

    “你们还愣着干啥,快谢过五小姐啊。”杏雨喊道。

    有机灵的连忙磕头,别的人也跟着一起磕,虽说五小姐在府里没什么地位,可侍候小姐总好过留在大厨房里打杂,再说这位小姐把她们从府里带出来,又给她们疗伤,说话的样子也不像三小姐那么傲气,斯斯文文的,看上去像个脾气好的。跟着五小姐,兴许比在大厨房要更好呢。

    玲珑数了数,共有九个人,其中有三个上些岁数的粗使婆子,还有六个都是年轻丫鬟。

    玲珑挑了三个十四五岁的,帮着杏雨做些细致活儿,三个更小的小丫鬟就跟着粗使婆子们一起打理院子,洗洗涮涮。

    把这些人安顿好,杏雨问玲珑:“小姐,是不是要挑两个去照顾大太太啊,奴婢总是觉得代婆子不可靠。”

    玲珑摇摇头:“暂时不用,忙不过来时再让人去帮忙好了,侍候母亲的人一定要细心又耐心,这些人都是做粗使活计的,一时半会还做不来这些事。”

    第三十四章 夕阳下

    三个丫鬟浣翠、流朱和沁绯都是玲珑给改的名字。再加上杏雨,四个人的名字里都有水,玲珑笑说以后天旱也不怕了。

    这三碗水以前都是烧火间的,长得也不丑,只是经年累月烟熏火燎,蓬头垢面,脖子也是黑黝黝的像截木炭。

    杏雨把她们按住,用香胰子搓了又搓,洗涮得香喷喷的,这才恢复了原本的颜色。

    四小姐琳琅让贴身丫鬟找来几件衣裳,琳琅许偌回府就给她们缝新的,让她们先把衣裳拿出来给三碗水换上。这些衣裳簇新簇新的,一看就是丫鬟们新做了舍不得穿的。

    三碗水换了衣裳,也都是花朵似的小姑娘,就是有些拘束。

    “这才像是侍候小姐的样子,也才配得上你家小姐给你们改的新名字。”琳琅不但遗传了聂氏明朗的长像,性格也带着聂氏的爽快俐落。

    玲珑和这位堂姐很投缘,她喜欢堂姐的性子。她笑道:“多谢四姐姐啦,我还琢磨着到哪里给她们找衣裳呢,四姐姐帮了我一个大忙呢。”

    琳琅也笑:“哪来这样客气,我看上你的荷包了,你若真想谢我,就给我绣个荷包吧。”
1...1213141516...3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