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金玉良颜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姚颖怡

    那日金老太太进京时,金子烽也去迎接,当时东府里一群嫡子嫡女浩浩荡荡,而西府却是父亲带着妾室和庶出子女,好在还有他给充场面,否则父亲就成了笑柄。

    还有金媛的事,金家再怎么捂着盖着,也早就传扬出去,连带着金家小姐的名声都受到影响,别人不会对整日出入宫闱的聂氏的女儿们说三道四,但西府这边是由妾室当家,却是早就知道的,养在妾室身边的女儿们,哪能指望长成芝兰玉树。金子烽年十七,却至今没有定亲,西府的小姐都是妾室教养的,怕是没有名门大户肯把自家嫡女嫁过来。

    东府的大堂嫂陈氏出身真定府的大户,祖上出过一个状元,两个探花,她的叔祖更是做过帝师,几位堂兄都是京官,陈氏也是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这门亲事是聂氏通过陈嫔才求来的,陈嫔的父亲和陈氏祖父是堂兄弟。

    聂氏对这个儿媳很看重,常常带着她,又因自己要忙着生意上的事,府里的很多庶务都交给陈氏操持。

    如果陈氏肯过来调|教玲珑,不但抬高了玲珑的身份,对西府其他两位小姐也有好处。金老太太只是个乡下妇人,以为如她那样刁难玲珑,再把金媛禁足便是调|教,这些事传出去,只会让京城的主母们笑话金家粗鄙。

    再有,西府如今和东府关系紧张,若是因此缓和了两府之间的关系,一衣带水,凭着东府的人脉,对西府也有好处。

    金子烽不由得重新审视玲珑,原以为她遗传了冯家人的粗俗,却没想到她小小年纪,却有这样缜密周到的心思,哪里是心高气傲又自以为是的金媛能比的。

    第一零九章 璎珞串(三更)

    “五妹妹说的我赞成,等到父亲从衙门回来,我就和他说去。”

    送走了金子烽,玲珑把丫鬟们支开,在她那些“赃物”里找出一支碧玉簪子,无意中又翻出那两根璎珞,这是顾锦之的东西,却又是石二给她的这月“薪水”。

    还没到正午,阳光从碧纱窗子里透进来,璎珞串上的金刚石闪闪发光,亮得夺目。玲珑不禁记起那日她从树下经过,顾锦之从树上跳下来,夏日里的阳光本就耀眼,他就站在阳光里,整个人都是亮晶晶的。

    玲珑把浣翠叫进来,让她把这只碧玉簪子送去墨留斋,父亲新添的通房,她做为嫡小姐是要打赏的。

    杏雨到了下午才回来,满头满脸都是汗:“小姐,我见到金升了,他真的知道芬娘的下落。”

    玲珑并不吃惊,宋秀珠把府里的老人儿全都打发走了,就是想要瞒住一些事,这个金升眼瞅着连京城也留不下了,眼下就盼着被主子看上,杏雨说是五小姐打听芬娘的事,他一准儿会把知道的全都说出来。

    “他怎么说的?”玲珑问道,让喜儿去给杏雨端碗绿豆百合汤过来。

    杏雨用帕子抹抹汗,道:“芬娘的亲事是大太太亲自给订下的,亲事很好,就是嫁得远了些,在大太太陪嫁的庄子里,许配的是庄子里的管事,现在她就是那庄子的管事太太。那庄子在山东青州府的沂水县,当日芬娘出嫁时,大太太只说是嫁给陪房的亲戚,在柳叶胡同租了宅子,让芬娘从那里出嫁的。府里的人大多都不知晓她具体嫁到哪里,前年有做藤器的来给木器行送货,无意中说起他们庄子里的太太就是金家三太太的陪嫁丫头,这才知道芬娘嫁到山东了。”

    玲珑原也猜到芬娘的亲事是母亲有意安排的,否则不会在自己怀孕期间把她嫁出去,却没想到不但给她找了这么好的亲事,还远嫁到沂水。

    她从江苏回来后。容园的东西没有多少了。母亲的首饰也都让人拿光了,其他的陪嫁,从父亲和金子烽那里也无从问起。但芬娘是沂水庄子的管事太太,这件事如果宋秀珠知道,定会想法子让芬娘和她相公离开庄子,可这么多年都没有变动。并非是庄子里的人瞒着宋秀珠,而是沂水的庄子宋秀珠根本无法插手。

    玲珑长舒一口气。母亲当年还是留了一手,这件事怕是谁也不知道。

    可惜外家的人都已联系不到,她也打听不到沂水庄子的事,想给芬娘写信也不能。

    但既然那是当年冯家给女儿的陪嫁。总是能打听到的。

    有了芬娘的下落,玲珑的心情也好了起来。两日后,她刚用过晚膳。墨留斋的一个叫青叶的小丫头过来,说是三老爷请五小姐过去。

    以往父亲的墨留斋里常使唤的只有侍书和侍画两个小厮。也有七八个粗使丫头,但都是粗粗壮壮的,这个青叶戴着银丁香,头上还插了只银发梳,看着很伶俐。

    玲珑问道:“你是梨香姑娘身边的?”

    青叶道:“婢子和青兰都是跟着梨香姐姐从碧桐院过来的。”

    玲珑没再多问,跟着她来到墨留居。

    金敏看上去气色很好,让梨香给玲珑端上今秋刚从福建送来的铁观音,玲珑见那茶水灿黄,清雅芳香,不由称赞。

    金敏满意地看一眼垂手立在一旁的梨香,虽未说话,玲珑也看出这茶定是出自梨香之手,宋秀珠果然是懂得父亲的喜好,找的人不但样貌纤秀,还懂茶道,这比起会唱评弹小调的绿袖又高出一筹。

    “你兄长来与我说起你的事,为父也知道你做的一手好女红,在老宅时跟着先生学过文墨,可你兄长说得也言之有理,许家的亲事若是成了,你嫁过去便要跟着许家大太太掌管家事,若是日后什么都不懂,定会让人说我金家不会教养女儿。他提议请东府的大侄媳来教你,我觉得倒是可行。不论是你庶母宋氏,还是你四婶焦氏,都是身份不够,你毕竟还小,让你跟着她们难免不妥。我已与你祖母说了,你大伯母那边也问过了,都无异议,只是大侄媳还要打理东府的事,怕是也不能日日都过来教你。”

    玲珑大喜,那日她出了这个主意,原以为没有这样顺当,祖母和父亲都不喜大伯母聂氏,也不会愿意让她和聂氏亲近,就是宋秀珠也会从中作梗,她已经想好应对之法了,却没想到金子烽竟能说动父亲,只要父亲肯出面和祖母去说,这事便十拿九稳。




金玉良颜分节阅读60
    听父亲说到许家的亲事,想来金子烽并没有把顾锦之的事透露出去,这人年纪轻轻倒也沉稳,没有十足把握,他不会舍掉许家。

    玲珑的目光瞥向黄梨花木的条案,那里放着只小巧的玉香炉,和宋秀珠的那只一模一样。

    她道:“大堂嫂若是不方便过来,我也可以去东府,毕竟是我要和大堂嫂学习,哪有让师傅来跑腿的道理。京城虽说挺大的,可从西府到东府也不到半个时辰,我平日里除了到祖母那里昏定晨省也没有别的事了,还是不要劳烦大堂嫂过来了。”

    这番话说得金敏频频点头,夸奖道:"难得你这般勤奋,我让人给东府送个话,过了中秋你便去吧,明日让宋氏领你到库里选几样东西,你让人给你大堂嫂送过去。"

    对于金敏而言,让玲珑去东府,远比请陈氏来西府要省心,聂氏整日想看西府笑话,陈氏过来,有风吹草动全都传到聂氏耳中,还不知又要掀起什么风浪,不如就按玲珑说的,让她每日到东府里去,也省得聂氏认为他这个当父亲的苛待嫡女。

    目的达到,玲珑跟父亲告退,梨香送她出来,快到门口时,梨香给她行了福礼,轻声道:“婢子谢过五小姐的赏赐,原是想自己到您那里当面谢过,只是又觉不妥,还请五小姐不要介意。”

    玲珑明了,还能有何不妥,还不就是担心会让宋秀珠知道,这个梨香倒是比荟香莲香那几个要老实。

    “姑娘是伺候我父亲的人,日后多辛苦,父亲喜欢读书练字,你记着让他不要熬夜,早些歇息。“

    梨香脸蛋微红,她还不太习惯听人说她伺候老爷的事,赧然道:“婢子会煮几道安神明脑的药膳,会时常煮给老爷用的。”

    玲珑笑着点点头,带着杏雨和浣翠离开了墨留居。

    一一一

    上架第一个月每天三更,时间在上午的10点左右,和氏璧加更,月票20加更。

    第一一零章 查库(一更)

    次日,碧桐院的白芍过来,请玲珑去和宋秀珠一起开库挑东西。玲珑欣然前往。

    陈氏出身名门大族,又擅文墨,普通的首饰头面或是不入她的眼。玲珑就选了一枚寿山白田石和一枚昌化鸡血石,用锦盒装了,让人东府的大堂嫂陈氏送去。

    因有金敏的吩咐,宋秀珠只能冷眼看着玲珑在小库里挑选,原以为她会挑些女子常用的物件,却没想到她却选了两方石头。

    宋秀珠打开帐簿看了一眼,这两方石头还是早前金敏寿诞之时收的贺礼,却不知为何没有归到三老爷的私库,却锁进了公中小库。

    她刚刚合上帐簿,去吩咐人送礼的玲珑却回来了,身边还跟着金老太太房里的大丫鬟菊影,玲珑的眼睛有意无意瞥了一眼宋秀珠面前的帐簿,说道:“这小库里是些年节时用来送礼还礼的物件儿,原应该不会有这两方印石,宋太太若是不懂,可以请懂行的人来管,咱们西府也不是花不起请人的银子。”

    玲珑又对菊影道:“劳烦菊影姐姐督促宋太太清点一下,如这样的印石或名墨古砚之物还有多少,待父亲回来,请他选了喜爱的收了,再将余下的留在库里,单独造册。”

    宋秀珠已经变了脸色,她沉声道:“珑姐儿,你这话怎么说的,这些物件儿是在西府库里,还怕我瞒了三老爷不成?”

    玲珑却似没有听到宋秀珠的话,含笑看向菊影:“江南是文昌锦绣之地,菊影姐姐在老宅定也懂得识认这些物件儿,我父亲平素最喜金石篆刻,古砚名墨。说不定他正找的东西,咱这库里就有呢,劳烦菊影姐姐了。”

    宋秀珠更是尴尬,玲珑这样拜托菊影,就像是算准了她不懂这些,她正要说话,见菊影竟已笑着应承下来。

    她以为自己是谁。不过就是老太太身边体面些的丫头而已。玲珑胡说八道的话,她竟然也敢应承,这分明是不把她这个太太放在眼里。

    玲珑终于把目光转向宋秀珠:“宋太太有何不懂的。这会儿就可问出来,若是不想问,也可去问父亲,以他对宋太太的眷顾。定会一一解答的。“

    直到玲珑离开小库,宋秀珠还没有定下神来。三老爷不过就是答应让她跟着陈氏学习。便不知天高地厚起来。当着菊影和一堆丫鬟婆子的面,给她下马威。

    宋秀珠正想和菊影解释几句,一抬眼,却见菊影似笑非笑看着她:“既是要给三老爷看的。宋太太咱们这就开始清点吧。”

    还没到晌午,这件事就传遍了大半个西府,偏那个菊影也是个厉害角色。愣是拉着宋秀珠午膳都没用,把库里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整理出来。一件件查帐。

    宋秀珠回到碧桐院时,已是下午的申中。她一头栽到丁香色大迎枕上,戴着翡翠镯子的手还在微微发抖。

    “气死我了,气死我了,你们说说,那个死丫头才多大的年纪,这都是谁教给她的,是谁啊!”

    张婆子吩咐着红芍去端定神茶,再多放些珍珠沫进去,她安慰道:“太太啊,您别气着身子,这会儿可不是生气的时候,五小姐不过就是仗着这几日老爷和三爷为她出头,这就不知东西南北了,前几日东府的大太太和四小姐来过,您记得吧,那四小姐不是和五小姐在一起说了好一阵子话啊,兴许就是这个。”

    一碗定神茶喝下去,宋秀珠心绪略微平稳。在库房时,她被菊影支使得团团转,也没有把这件事情细想,现在平静下来,仔细回想玲珑说话时的神情和语句,又想想张婆子方才的那番话,她摇摇头:“不对,这事兴许不是东府的人教唆的。”

    张婆子诧异:“……那您觉得会是?”

    宋秀珠冷笑:“你怎么忘了咱们府里这会子还有根搅屎棒子了。”

    张婆子怔了怔,恍然大悟:“您说的是四太太?”

    “前阵子焦氏就去找过珑姐儿,嘀咕了好小半个时辰才出来。那次早膳时,老太太刚说了珑姐儿几句,她便帮着应对,她那人无利不起早,你见她何时会这样。你以为这府里除了咱们和珑姐儿,还有谁也不想让柳玉儿那个贱货进门的,就是她。柳玉儿来了,在老太太面前她就只是庶出媳妇。她这会儿就是想唆摆着让珑姐儿折腾,最好是把整个西府都折腾得一塌糊涂才好,越是闹出动静,老太太越是不能逼着三老爷休掉冯氏。冯氏一日不死,这府里就不能光明正大娶个新人进来,更何况那柳玉儿,原就是寡妇。“

    张婆子知道宋秀珠言之有理,可又为自家太太不值起来:“可这样任由她们闹下去,吃亏的只能是您。就是因为有那主儿还在,这些年来您和哥儿姐儿全都受尽委屈,这以后可何时是个头儿啊。”

    就算冯婉容死了,把宋秀珠扶正,没有冯家的认可书也是不行,可冯家人早就不知去向,金家硬撑着扶正宋秀珠,金子烽和金玲珑随时会去告状,到那时金家丢的不仅是脸面,就连金政和金敏的仕途也受影响;

    可若是休了冯婉容,那就没有这些麻烦,冯家没有人了,也没人给她出头。但如果休了她,再扶正宋秀珠,却也是不行,宠妾灭嫡的事就给坐死了,这里是京城,传到御史耳中,金敏官职都不保。

    这也是这些年来,宋秀珠虽然早已主持中馈,却仍然将冯婉容供养起来的原因。不是她想留下冯婉容,而是她只能如此。

    金子烽是聪明人,自是知道冯氏杀死幼子的事情若是传扬出去,他的前程也就毁了,只要他不想将此事声张,玲珑只是个不受重视的女儿家,只要耗死冯氏,让她死得恰如其份,即使没有冯家的文书,金子烽在扶正宋秀珠的事情上也不会插手。

    这些年来,金敏为了名声不肯休妻,她也知道如果强行扶正难度很大,而她在这府里地位等同正室,她便暂时放下了这个念头,等着冯氏慢慢“病”死。

    但是儿子金贤一天天长大,长女金媛又出了那样的事,宋秀珠整日想的便是如何名正言顺,成为这府里的正室太太,让儿女成为嫡子嫡女。可偏偏这时杀出个柳玉儿,即使金敏不会娶寡妇进门,她想扶正也比登天都难了。

    当务之急,就是抓住金敏的宠爱,只要她还是这府里高人一等的宋太太,就一定能有办法改变儿女的身份。

    第一一一章 田园雅舍(二更)

    初秋,天空澄净高远,一碧如洗。风中夹杂着果香,惬意得让人想要躺到微黄的草地上,以天为被以地为床,好好地睡上一觉。

    顾家园子秉承的也是江南园林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远景近景,错落有致的风格,在一处花墙之后,曲径通幽,从那里穿过去,便是另一番景致。

    只见绿草茵茵,四周则是数十株果树,几洼蔬菜。有芦花母鸡带着小鸡觅食,放牛娃吹着柳笛坐在牛背上,还有几位戴着斗笠穿着蓝花布袄的村姑在菜地里浇水。这些村姑个个身段苗条,俊俏可人,一问才知,是专门挑来的俏丫鬟。

    金子烽暗叹,世家就是世家,只说这处园子,便已是细致入微,画龙点睛,他不禁想起西府里那四处高悬的墨宝,不由轻叹,和这里比起来,就是附庸风雅了。

    他一转身,就看到玲珑嘴角含着一丝笑意,赞赏地看着面前的景致,黑白分明的双眸清澄通透,灿若朗星。

    她一个没有读过几本书的闺阁小姐,也懂得这种悠然篱下的田园风情吗?

    金子烽又想起另一个妹妹金媛,他看着金媛长大,比起同母所出的玲珑,他与金媛更亲厚一些。但如果此时是金媛在这里,怕是要嫌弃一番了。

    他曾经认为玲珑的咄咄逼人遗传自冯家人,可现在看来,她并不像冯家人,却也不像父亲,她自幼长在老宅,看祖母和焦氏就知道了,她们教养不出这样的女孩,能让世代书香的许庭深和富贵天成的顾锦之同时心许的女孩子。乍看上去沉稳文静,慧质兰心,偶尔却又带了几分天真,几分凌厉,就像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偏偏并不违和,恰到好处。

    她究竟是像了谁?
1...4445464748...3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