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金玉良颜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姚颖怡
    许庭深垂手立着,和他并排站着的,还有表兄韩云开。他们是姑表兄弟,许老太太同时也是韩云开的外婆。

    见许庭深没有说话,韩云开上前一步,冲着许老太太嬉皮笑脸:“外婆啊,您老人家大老远从望都赶过来,就是为了这事啊。和您实话说了吧,这事我也有份儿,是我和表弟一起把金家小姐救上来的。您要骂就连我一起骂,表弟细皮嫩肉的,哪禁得住您这样吓唬,您就冲我一个人来,反正我从小到大早就被您们这些长辈骂成烤糊的卷子了。”

    许老太太正在气头上,可也被他的这番话弄得哭笑不得。韩云开自幼便常来外婆家里,和表弟许庭深更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若非韩家担心儿子顽皮把他强留在京城,他也就同许庭深一起去泰山书院念书去了。

    “你这小猴儿,总是带着深哥儿闯祸。若救人的只有你一个人,这也就不是大事了。左右不成你就把那金家小姐纳进来便是,虽说是什么金三小姐,也不过就是个妾生的,给韩家做妾室也没有委屈她。可偏偏这事落到深哥儿身上,就不简单了,深哥儿和金家嫡小姐自幼就有婚约,如今又冒出来个金三小姐,依我看,金家这是想要摆咱们一道。”

    许老太太说完,看向默不作声的许建文,又看向坐在许建文旁边的应氏。

    当年许庭深的亲事就是许太太应氏出面与金家大太太冯氏定下的。定下金家的亲事,应氏还着实欢喜了一阵子,金家和冯家是姻亲,一个是巨富,一个是勋贵,有这样的亲事对儿子日后的仕途也有好处。

    谁想到没过几年冯家就出了事,冯氏也疯了,应氏原是不想再要这门亲事,无奈许庭深竟然私下里自己到金家相看了,回来后便一门心思要与金五小姐正式定亲。

    当年的冯婉容就是京城出名的美人儿,她的女儿想来也生得俊俏,许庭深少年心性,想娶美人儿也没有不对,何况这也是自幼定下的。许建文和应氏商量着,便想着再过些日子便去金家正式提亲,把亲事正式定下,待到金五小姐及笄就成亲。

    可没想到许庭深去了龙舟会,就遇到这样棘手的事。众目睽睽之下,金三小姐就是被许庭深和韩云开给从河里救上来的。

    金五小姐虽是嫡女,在金家并不受宠,母亲又已疯了,但凡有头脸的人家谁也不会娶个疯妇之女;金三小姐虽是庶出,但她的生母是金家西府的掌家太太,论起在娘家的地位,庶出的金三小姐反而高过嫡出的金五小姐。

    眼下这件事,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分明就是金家人玩的把戏。

    许家御宅屋,许建文又是国子监祭酒,许庭深在天下闻名的泰山书院出类拔萃,眼看科举有望,又生得一表人才。这样的好亲事别说金家自己人嫉妒,外人看了也羡慕。

    应氏冷笑道:“我问过小僮了,金家三少爷当时也在那艘船上,就站在深哥儿旁边,看到亲妹子落水,他为何不去救人,分明就是和妹子早有默契,就等着深哥儿去救了。深哥儿偏就是个实诚的,听说是金家小姐落水,当然不能假手于人毁了未婚妻子清白,这才中了金家的圈套。他们金家宠庶灭嫡,却拿咱们许家当冤大头。老太太、大老爷,不管您们如何,我是不想要金家姑娘做媳妇了,不管是五小姐还是这位三小姐,就凭金家这样的居心,这门亲事也是要不得!”

    一直没有说话的许庭深听到母亲这样说,急得俊脸都红了。自从知道玲珑心里有他,他心里就是甜滋滋的,这几日正为了弄丢她送的笔袋子郁闷着,听到母亲说不要金家姑娘做媳妇了,他急得面红耳赤。

    “妇人之见!”说话的是一直默不作声的许建文,“若是没有龙舟会上这件事,这门亲事不认也就罢了,可如今出了这样的事,这亲事就是不认也要认。退了五小姐的亲事,又毁了三小姐的清白,金家不是寻常人家,他家是开国功臣,是皇商,金家二爷和三爷全都是有功名的,金家长房又整日出入后|宫。这件事传到那些御史言官耳中,我们许家就落个不忠不义的名声。先不说我的仕途如何,就是深哥儿日后的亲事都难了。”

    许建文的一番话,说得许老太太和应氏全都哑口无言。

    许老太太叹口气,对许建文道:“那不如就告诉金家,五小姐这门亲事该下聘时就下聘,该亲迎时就亲迎,还按原先的。至于三小姐嘛,咱们许家也不会让她吃亏,待到五小姐出嫁时,就让她做陪滕吧,总比另纳的妾室地位要高些。”

    好在金三小姐是庶出,若她也和金五小姐一样是嫡出,那这事情还真是不好办了。

    应氏“唉”了一声,道:“那位三小姐也是个有机心的,小小年纪就这样会算计,想来日后也不是个安份守己的,可如今这事闹成这样,也没有别的法子了。”

    许庭深听到祖母和父母的话,先是喜,后是忧。喜的是他和玲珑的亲事有望了,忧的却是他还没有成亲,就把妾室也定下来了,还是金三小姐那个有心机的女子。

    他也不是傻的,上次去金家时,金三小姐在他面前极力表现,甚至还偷偷冲他抛媚眼,那时他就知道金家另有居心,这才催着爹娘找人去金家正式提亲,就是不想夜长梦多。

    没想到还是招了金家的道儿了。

    “不行,我就算一辈子不纳妾,也不要那个金三小姐!”

    第十八章 女大夫

    玲珑也没想到大伯母聂氏办起事来竟是这样麻利。端午刚过,聂氏找来的大夫便登门了。

    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大夫竟是女的!

    京城的女大夫并不多,一只手也能数过来,且都是看妇人病的。而这位女大夫却不是这几人中的,她是京城最大的药材铺子济仁堂的老板娘。

    女大夫婆家姓孙,京城里都称她孙三娘子。开药材铺子的都懂医理,孙三娘子自然也是位大夫,但她当大夫的名气却远不及她在闺阁之内的名气更大。只因她配得一手好香膏,女子爱美,大户人家的太太小姐更是如此,孙三娘子的香膏子就连京城最大的脂粉铺子也比不上,她的名声越来越大,宫里的娘娘们听说了,便三天两头召她入宫,为娘娘们亲手调制抹脸抹手的香膏子。

    因为要进宫给娘娘们调香膏,这两年京城里的太太小姐们,再想从孙三娘子这里买香膏就难了,市面上一小盒带有济仁堂标志的香膏就能卖到十几两银子!

    想不到聂氏请来的人竟是孙三娘子,玲珑没想到,就连金敏金三老爷也吃惊不小。

    他原以为聂氏会请一位专治疯癫症的大夫过来,却没想到来的却是给娘娘们调制香膏的孙三娘子。

    孙三娘子不同于寻常大夫,她和皇后、各宫主子全都相熟。金敏是官场上的,自是知道如孙三娘子这样的人得罪不得,惹恼了她,谁知她会在宫里的贵主儿面前如何搬弄是非。

    金媛落水的事,许家迟迟没有表态,京城里又传得风言风语。金敏在衙门里,便有同僚满脸玄机问他可是想要两个女儿一起嫁,弄得他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

    这事已然让他烦心,没想到又来了位孙三娘子,真是一波不平一波又起,他只好叮嘱宋秀珠好好招待这位女大夫,不管治病如何,诊金是万万不能少的。

    许是常在宫里走动,孙三娘子也沾染了贵主儿们的作派,一脸倔傲,宋秀珠满脸赔笑,小心逢迎,她连眼角都没给一个。

    “贵府大太太和嫡小姐呢,请带妾身过去问诊。”

    宋秀珠的客套话还没有说完,孙三娘子一句话便把她的话头子全都给打住了。

    听说女大夫来了,玲珑已在容园等着。她给母亲换了干净整齐的见客衣裳,自己则穿了件月白色缨络纹的缎袄,水蓝色月影裙子,淡雅端庄。

    宋秀珠赔着笑脸把孙三娘子请到容园,她是不想让孙三娘子在此处久留的,便又道:“不瞒三娘子,我家还有一个女儿正在病着,或三娘子得空,也给一并瞧瞧吧。”

    孙三娘子似笑非笑:“就是落水的那位小姐吧,伤寒而已,将养几日便好了。”

    这位孙三娘子说起话来竟是一点脸面也不留,金媛落水本是丑事,就这样被她轻轻淡淡说出来了,宋秀珠鼻尖上立时渗出汗珠子,却还是笑意盈盈,张罗着玲珑扶冯氏从里屋出来看大夫。

    孙三娘子却不冷不热看了宋秀珠一眼,道:“宋太太若是没有别的嘱咐,就请回吧。妾身给人问诊时别人不便在场,还请宋太太包涵则个。”

    宋秀珠气得银牙咬碎,自从玲珑回来,她在府里便诸事不顺,现在就连一个大夫也敢对她指手划脚,她有心不走,可一侧脸,就看到玲珑一双妙目正在看着她,年仅十二岁的小小女孩儿,一双明眸却已露峥嵘。

    宋秀珠的心里打了个突儿,手心里都是冷汗,却又安慰自己,不过是个十二岁的大家闺秀,她能有多大的本事。

    想到这里,她略微心安,对孙三娘子含笑行礼,又叮嘱丫鬟们好生伺候,这才仪态万方走出容园。

    正屋里,玲珑偷偷打量着孙三娘子,见这妇人四十上下,头脸开得光光的,一双利目透着精明。穿着宝相花纹长身褙子,手腕上戴了对羊脂白玉的镯子,一看便知价格不菲,说不定是宫里的货色。

    良久,她轻声问道:“三娘子可遇到过诸如家母这样的病患?”

    孙三娘子看向冯氏,淡淡道:“遇到过,只因妾身业有专攻,因此此病从未治愈。”

    这本应是令人心灰意冷的一句话,可玲珑心里却是一喜。大伯母能把这位孙三娘子找来,想来是觉得此人就是她想找的。

    玲珑开门见山,问道:“三娘子对药材可有了解?”

    孙三娘子傲然一笑:“听闻金五小姐刚到京城,想来不知道妾身的事情。妾身家里就是开药铺子的,若论起对药材的精通,妾身多少有些心得。”

    玲珑给杏雨使个眼色,杏雨拉着照顾冯氏的婆子进了后屋,正屋内只留下玲珑、冯氏和孙三娘子。

    玲珑从袖子里掏出一个锦帕包,她小心翼翼把锦帕展开,里面是半块香饼和一撮香灰。

    “三娘子想来听说过百卉香,我这里有半块香饼,劳烦三娘子帮我看看可有何不对。”

    孙三娘子拿起那半块香饼,放在鼻端闻了闻,倒也不觉有何奇异,便道:“这块香饼妾身带回去了,改日再来拜会大太太和五小姐。”

    说完,孙三娘子连茶都没有喝,转身便离开了容园。

    园外早有她带来的丫鬟和婆子在等着她,玲珑远远看到那几条身影,心里称赞大伯母有眼光,这位孙三娘子不但做事有规矩,懂分寸,且为人爽利,决不拖泥带水,很对玲珑的脾气。

    玲珑回到屋里,见冯氏依然正襟危坐。难得她能坐上这么一会儿,玲珑不想打扰她,便搬了杌子在冯氏身边坐了。

    冯氏目光呆滞,怔怔坐着,双目没有焦距,也不知她在看些什么。

    良久,她忽然喃喃说道:“珑姐儿,等娘把小弟弟生下来,就亲手给你绣身过年穿的衣裳,那些婆子们绣得不好。”




金玉良颜分节阅读11
    玲珑吓了一跳,从她回家那天起,冯氏就不认识她,要么喊打喊杀又抓又挠,要么就当她是下人,骂来骂去。

    她早就不再期盼母亲能够认识她,此时此刻,她的指尖儿都在发抖,却又听冯氏接着说道:“三郎,你别恨我,要怪就怪冯婉容,都是那个天杀的害我,你怪她啊。”

    这句话说完,冯氏便又开始尖叫起来,玲珑叹了口气,娘亲终究还是不认识她的。

    第十九章 滚出去

    金敏把玲珑叫到书斋里,简单问了几句孙三娘子看病的事,玲珑只说孙三娘子也没有把握,要过一阵儿再来看看。

    金敏点点头,对玲珑道:“大夫既然请来了,那就让她先看着,但你母亲若是依然不好,那也不要再请大夫了,家丑不要外扬。”

    玲珑在心里冷笑,她抬起小脸,问父亲:“您从未想过母亲好端端的,怎么就会疯了?”

    金敏一怔,嫡女用这样的口气和他说话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面沉似水:“你母亲变成那样全是因她善妒,看到你庶母和她同时有了身孕,便整日郁郁寡欢,性情大变,甚至还推得你庶母早产,你那时还小,这些事自是不知道。”

    玲珑反问:“母亲推倒庶母致使她早产,您亲眼看到吗?”

    她的一双妙目盯着父亲,稚气的眼神却目光炯炯。

    金敏被女儿直视着,犹如看到多年前的冯氏。玲珑不是他的第一个女儿,但她出生时,他也是很欢喜的。襁褓中的孩子已是美人坯子,遗传了冯氏的美貌,到了一两岁时,就又多了几分精灵,他从衙门回来,都要到容园抱抱她。

    “玲珑”这个名字也是他取的,金家嫡女名从双玉,他斟酌了多个名字,却觉得只有“玲珑”两个字才能配得上她这玉雪可爱、玲珑剔透的小女儿。

    三个女儿中,也唯有这个嫡女是他抱过的。玲珑两三岁时,就拿着羊毫笔醮了水在石阶上写写画画,他看到时喜不自胜,告诉冯氏,等到女儿五岁时,他亲自给她开蒙。

    可惜终究是没有那一天,玲珑四岁时家里出了事,冯氏疯了。这么大的家总不能没有女眷打理,他便把掌家的事交给了宋氏。但宋氏终归是妾室,总不能让妾室来养育嫡女,他这才把玲珑送到江苏老宅。

    “为父没有亲眼看到,但你庶母不会说谎,再说还有婆子丫鬟也看到了,你母亲也并没有否认。”

    玲珑没有再说话,那时她还小,朦朦胧胧的似乎是有这样的一件事,但她已经记不清了。

    看她不说话了,金敏的怒气略微平息,这才说道:“为父知道你还在为媛姐儿的事别扭着,那件事为父心里有数,且许家至今也未表态。你不要想得太多,也不要把那件事和你母亲连在一起。”

    父亲竟然以为她是因为金媛想和她抢亲事而故意找茬。

    玲珑没有再说什么,和父亲告辞就回到她的小跨院里。冯氏已经睡了,她搬了张杌子坐在榻前,看着母亲的睡颜呆呆出神。

    宋氏想把金媛塞进许家只管去,许家那样的人家,怎么会让儿子娶庶女做正妻的,宋氏既然有这个打算,定是想在母亲身上做文章。一旦母亲被休或者死了,宋氏有儿子,又掌家多年,十有八|九会被扶正,到那时金媛就是嫡长女。

    但八年了,母亲依然能留在金家,依然还是正室大太太,除了是因为金子烽以外,或许还有别的原因,因此,宋氏想要彻底拔掉母亲这个眼中钉并不容易。

    冯家早已败落,父亲又对母亲早断了夫妻情分,可是究竟还有什么原因呢?玲珑想不明白。

    既是想不起,她就不想再想,蹑手蹑脚从母亲住的屋子走出来,正想回自己的小跨院,却见两个小丫头正和杏雨在说着什么。

    看她走过来,其中一个小丫头就说:“五小姐来了最好,三小姐让婢子们来找五小姐要首饰,就是端午那日您从望荷园借走的那三件。”

    玲珑皱皱眉:“我是去过望荷园,可我没有借首饰啊,是三姐姐把她从母亲这里借走的首饰还给我而已,你们搞错了吧。”

    两个小丫头一听就急了,她们虽然只是三等丫鬟,可从没把这个五小姐放在眼里。

    其中一个叫春纤的最是牙尖嘴利:“难怪杏雨姐姐拦着咱们,原来是和五小姐商量好了要赖帐啊,真是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咱三小姐好心借出去的首饰,有人就想私吞了呢。”

    杏雨也不是好惹的,一伸胳膊就把那丫头推了个踉跄,骂道:“你个没大没小的,你说谁是家贼,你再说一遍试试,看我不扇烂你的嘴!”

    另一个叫春桃的见状,立刻扯着脖子喊起来:“打人了,五小姐的丫头打人了!”
1...678910...3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