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要离刺荆轲
这就是,再开几所专业化的细分性质的军事院校,来专门培养对应的专业军官。
步兵指挥学校啊,骑兵指挥学校啊乃至于海军院校,全都可以开嘛。
也不愁没有老师,马上,汉室就会迎来一波高级将官的致仕潮。
那些太宗时期就活跃的高级军官、边塞将校,都将到点(大夫七十而致事)。
这些老将和老官员,当然不愿意就这么退出舞台,看着年轻人耀武扬威。
刘彻自然也知道,想要他们乖乖退下来,放下手里的权力,将舞台还给年轻人,就得给他们些甜头。
所以,这些院校其实是迟早要开的。
:。:
( 我要做皇帝 p:///2/2993/ )
第一千四百五十四节 堕落的游侠群体
在章台街东部是如今长安九市之一的柳市所在。
在过去,柳市在长安城的一个犄角疙瘩之中,以柳条编织业闻名。
但,在八年前,柳市生了重大变革。
印刷业和造纸业崛起,到现在,长安城之中七成以上的私营雕版印刷行和造纸作坊都集中在柳市。
除此之外,柳市还有着大量的日用品店铺和各种搪瓷、瓷器店铺。
尤其是现在,柳市的规模扩大了两倍。
这个集市之中,大大小小的店铺过了一千家。
如此兴盛的局面,自然也就成为了游侠们的聚集地。
进而成为了长安地下世界争斗的焦点之一。
各个派系的游侠,为了此地,争斗不休,甚至时常生械斗。
只有足够强的游侠,才有资格在此立足。
徐威就是在这直市之中,有一块地盘,作为立足点的游侠巨头。
但地盘占下来,不仅仅需要保护,更需要与地盘内的商贾合作,并且得到他们的信任。
这可比保护地盘更考验一个游侠的魄力和手段。
要知道,游侠也需要吃饭,也需要钱。
没有钱,别说小弟了,就是游侠头子自己也会混不下去。
于是,在实际上来说,如今的长安城的游侠,早就已经不是从前的意气风、率性而为且讲究江湖道义的游侠群体了。
他们早就已经蜕变成金钱的奴隶了。
金主们叫他们干什么,就得去干什么。
不然,金主一断供应,下面的小弟和马子,马上就会跳槽去一个能吃饱肚子,大鱼大肉的大哥手下。
剩下的光杆司令还能坚持几天?
徐威此刻就皱着眉头,在自己的屋内走来走去,有些难以决断。
原因很简单,他背后的一个大金主来了指示,要求他务必迅带人去章台街的东三里,去找一个贵公子的麻烦。
虽然说,从前,类似这样的事情,他没有少干。
上面的公子哥们,什么样的人都有。
有纨绔的无赖,也有残忍的狂徒,更有着喜欢无事生非的渣渣。
为了讨好这些人,像他这样的游侠,就要随时做好冲锋陷阵的准备。
像是去年,两个列侯的子侄为了抢一个花街新来的小娘子的头汤,相互召集家臣、家丁和各路游侠,在花街大打出手。
结果引来了执金吾干预,参与者全部都投进了大牢。
特别是被抓的游侠头目们,在里面被打的不成人形,甚至有人还被打残废了。
然后事后,这些被打的游侠,都得到了好处。
徐威的大哥,如今掌握着直市游侠势力的大佬任唯就是由此而起的。
对于上面的人来说,他们并不在乎下面的游侠怎么样?
他们只在乎,你听不听话。
听话的有糖吃,不听话的滚蛋!
然而,徐威却感觉,这个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一个贵族公子,吃饱了撑着跑去东三里的贫民区游玩?
更好笑的是——另外一个公子哥,觉得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要教训对方一顿?
这说明了什么?
那个在东三里的公子哥,绝对不简单!
且来头估计大的吓死人!
只是……
徐威没有胆子拒绝。
他很清楚,若自己现在拒绝了,那么,明天早上,自己就会被赶出这直市。
再也没有好处可拿,再也没有手下可以使唤,也不会有人愿意用他。
“你个先人板板!”徐威骂骂咧咧的痛骂了几句,为自己如今的地位和处境,感到悲哀,更为今日游侠群体的堕落感到可笑。
曾几何时,关中游侠们虽然也是贵族、官僚和豪强豢养的守护犬。
但那个时候,游侠们还是有着尊严,且有着选择的权力的。
并且,只要爬的足够高,名望足够大,就可以反过来,将贵族、官僚以及豪强当成自己的玩物。
高帝时有朱家,显赫天下,出入宫闱,连高皇帝都知道,长安城有个朱家很厉害。
吕后时,袁氏称雄。
袁氏最后甚至得以洗白上岸,诸子都曾担任过两千石。
袁氏幼子袁盎甚至曾经是天下最有名的大臣之一。
太宗与先帝时期,季布季心兄弟横行关中。
季布一诺千金,最后官至两千石中郎将!
可现在呢?
整个长安,哪里还有什么拿得出手,让人赞叹和服气的游侠巨头?
当然,徐威也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自元德以来,关中尤其是长安游侠之中的佼佼者,基本都被招安了。
这些过去呼风唤雨的游侠巨头们,如今早已经洗白上岸,成为了天子鹰犬,社稷爪牙。
而剩下的少数精英,则被安东的淘金潮给吸引走了,如今都在安东忙着淘金呢!
这些人,时不时的会派人回长安招揽手下。
于是,长安游侠群体之中,但凡有点本事的,不是早早洗白,进了绣衣卫,当起了天子的耳目,然后爬山了绣衣卫的高层,就是去了安东在金砂河之中挥汗如雨。
留下的都是些歪瓜裂枣,既缺乏足够的行动力,也缺乏足够的魄力。
就拿他徐威来说吧,当年季心在关中时,他是什么?一个街头流浪的地痞罢了。
根本不受重视,除了一条烂命,别无所有!
结果,如今却堂而皇之的成为了长安略有薄名的一个游侠头目。
他大佬任唯当年甚至不过是季心手下一个马仔的马仔。
人家努努嘴,就得屁颠屁颠的跑去请安。
真正的时无英雄,徒使庶子称雄!
既然游侠之中没有英雄,剩下的就只有人渣、混账和小人了。
这些年来,正是靠着丢掉良心和底线,他才能混到现在的地位。
“要不……”徐威想了想,终究还是不敢违抗金主的指示:“我带人去做做样子?”
他明白自己只是一个别人手里的棋子,生死荣辱,其实压根不是自己所能掌握的。
他若乖乖听话还好。
倘若胆敢拒绝主子的指示,那么,恐怕连见到明天早上的太阳都有些困难。
这长安城之中,每天被人闷死,然后绑块石头沉入渭河之中的游侠不知道有多少。
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如今,他只能期望,自己要对付的人能稍微多些容忍和宽容。
( 我要做皇帝 p:///2/2993/ )
第一千四百五十五节 掀桌子 1
在那几个小孩子的引领下,刘彻在一间狭小的小居室里,看到了躺在坑上的一个老妇。
她显然病的比较厉害,卧在床榻上,哎哎呀呀的不时呻吟着。
两个馍馍放在她的病榻前,连一口都没有咬。
刘彻看着这个老妇,叹了口气。
在来之前,刘彻就已经知道这个家庭的情况。
准确的说,这个家庭是绣衣卫从数十个备选家庭里精挑细选出来的一个家庭。
既有着足够的代表性,又有着足够的话题度。
自然,这家人的情况,刘彻清清楚楚。
这个躺在病榻上,有气无力,白发苍苍,全无血色看上去至少六十多岁的老妇,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她今年才四十五岁!
生活和丧子之痛,将她折磨至此。
望了一眼那两个已经冰冷的馍馍,刘彻走上前去,对那个妇人鞠躬拜道:“晚辈王某,拜见伯母……”
然后,他拿起那两个馍馍,递给一个随从,吩咐道:“拿去热热……”
那妇人见状,先是惊讶于刘彻的到来,随即就立刻挣扎着起身,将那两个馍馍抢在手里,怎么也不愿让人拿去蒸热。
很显然,这个妇人,并不是已经病的不能吃东西,而是她决意绝食。
这样的妇人,在如今很常见。
很多关东的偏远乡村,那些患病或者失去了劳动能力的老人,都会这样选择。
农民的自杀率,在封建时代的中国,素来居高不下。
作为一个自诩还算合格的统治者,刘彻当然知道相关数据。
看着这个如同受惊的小鹿一样,惶恐不安的蜷缩在病榻的角落里,一双眼睛狐疑不定的望着自己的妇人。
刘彻露出一个微笑,蹲下身子,对她道:“伯母不用害怕,我与令郎有同袍之情,此番上门,就是想要来看看伯母和弟媳……”
见对方依然害怕,刘彻不得不‘亮明’自己的身份。
他摸出一个铜符,摆在对方眼前,道:“吾乃阳信君之侄,与南皮侯同属一族,当朝太皇太后,吾之大人也!”
这番介绍,加上那个雕龙刻凤,绝对做不得假的身份铜符,让这个妇人终于安静了下来。
但依然畏惧无比,显然,这妇人吃过贵族的亏。
甚至可能吃过官府的亏。
对于官吏和与之相关的人,有着万分戒备。
刘彻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
究其原因,还是祸起萧墙。
这妇人之子阳唯,虽然战死沙场,但死之前,却是有着战功。
从刘彻了解到的来看,其记录在案的功勋,包括了传递军情、斩首两级以及获匈奴战马三匹。
依照制度,哪怕他战死,这些战功也可以为他的家人带来一笔不错的赏赐。
包括一栋标准的军属宅院、一笔一次性的总价值不低于两万钱的军功分赏、其遗孀和遗孤每年两百钱的津贴(持续到遗孀改嫁/遗孤始傅),以及一个一子入思贤苑的名额。
若是阳唯有着组织,有着长官庇佑。
靠着这些补贴和分赏,他的家人就算不能过上小康生活,一般的温饱基本也可以满足。
一子入思贤苑,更是一个可以让家族有可能迁跃阶层的机会。
也正是因为有着足够的补偿和收益,天下人才会如此踊跃的从军。
但问题就在于——这阳唯是自带干粮的炮灰。
背后既没有组织,也没有靠山。
是以,他留下的遗产,对于他的家人来说,非但不是一个保障,相反,还可能是一张厄运的符咒。
如同小儿持金于闹市,总会有人心起歹念,欲要霸占和强夺。
特别是那个思贤苑的名额,就像是一张不记名的北大录取通知书。
转瞬之间,就在一个圈子里激起波澜。
于是,有人开始动手,勾结或者说指使着基层的几个相关官吏,将这本该属于阳唯之子的名额,移花接木,给了自己的儿子。
这并不需要什么太多技术。
左右不过修改一下户籍,将自己的儿子,顶替掉阳唯的儿子就可以了。
上面有人动手了,下面的经办者怎么可能会闲着?
你上头的人拿走了最大的肥肉,下面的人总得喝点汤吧?
且在官僚眼里,既然有人动手了,那也就意味着,哪怕天塌下来,也是个高的去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