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我要做皇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要离刺荆轲

    先帝在位之时,某次去上林苑游玩,发现上林苑中有一个管理虎圈的小吏记忆里惊人,办事能力也很卓越,当时管理上林苑的上林尉在那个小吏面前,简直就是个无能的废物,于是,先帝立即当场拍板下诏要拜其为上林令。

    然而,诏书被廷尉张释之驳回。

    张释之为何要刻意的去针对一个小小的胥吏,难道以张释之的智慧不知道那个胥吏也是个人才吗?

    张释之当然知道那个小吏的才干很出色,但是,他更知道,那个小吏是法家出身。

    ‘夫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蔽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当年,张释之就是用这个理由阻挡先帝简拔那个小吏的。

    这个理由能站得住脚吗?

    当然站得住脚!这个理由在当时就是政治正确!

    但凡法家的人,统统要拦在官场之外,不能让他们溜进来,这是自萧何以来汉家政坛上的共识。

    可惜的是,千防万防,还是防不住,让晁错成功的溜到了当时的太子,现在的天子身边,并且从此就深深的改变了黄老派与法家的力量对比,连丞相都在晁错的攻击下步步后退……

    然而,这却也不能怪当年在台上的那些大臣。

    谁叫晁错这家伙太狡猾了,居然是披着一块儒皮混进的太子、宫!

    等到发现人家的真面目时,他已经站稳脚跟了!

    想到此处,田叔看向刘德的眼神就充满了期待。

    当今天子是不可避免的被法家影响了,成了法家的支持者,那作为有望成为储君的刘德,一定要保证不能再被法家的思想所污染,要将其引回正道!

    再想到他到长安后打听到的消息,卫人汲黯此时就在刘德身边这个事情,他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黄老派最近十几年后备人才已经有些青黄不接了,像汲黯这样的年轻才俊,已经是目前为数不多的黄老学的后起之秀,故而,田叔是知道的。

    只是这还不够!

    历经三朝,在政坛上摸爬打滚了几十年的田叔很清楚政治就是要抱团取暖。

    不说未来的储君身边全部都得是黄老派的人,起码也要做到绝大部分的辅佐之臣都是黄老出身或者亲近黄老学的人。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黄老派继续在将来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像现在,在朝堂上竟然被法家按着喘不过气来!

    刘德却不知道当面的老人想里居然有那么多的道道,他只是秉持着一个晚辈的最基本礼仪,恭敬的对待田叔。

    “田公此来长安是探亲访友呢还是?”刘德恭敬的问道。

    像田叔这种老派的臣子,现在在长安城里还是有着许多亲戚和关系户的。

    但刘德很清楚,现在这几年是黄老派最后的余晖了。

    随着晁错的崛起,法家开始在政坛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不断的扩充着他们的力量,晁错死后,郅都接班,郅都之后是宁成,儒家同样也在跃跃欲试着想要大干一场。

    像窦婴、田蚡、赵绾、王臧、庄助、公孙弘等将来的名臣,大都都是亲儒家的或者本身就是儒家出身的。

    而反观黄老派,却出现一个巨大的人才断档。

    除了一个汲黯算是黄老派里未来的支柱外,其余人等都没什么太大的作为,大都都是抱守成规,那时的黄老派真的就是一个腐朽、守旧的政治势力,再也没了萧何曹参那样惊才绝艳的政治人物出现。

    因而,建元之后,实际上黄老派已经渐渐的退出了政治中心。

    它留下来的空档被儒家和法家所填充。

    之后才有罢黩百家独尊儒术,否则,倘若朝廷里还跟现在一样,九卿里有四五个是黄老派的人,就算刘彻是天子,也不可能真的推动罢黩百家独尊儒术。

    前世的时候,刘德对这些是没什么感觉的。

    但今生,刘德却不能容许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了。

    那么怎么才能拯救日落西山,即将变成腐朽陈旧的代名词的黄老学?

    刘德想来想去,觉得只有培养更多的黄老学的人才才是关键。

    只是,这时代培养一个读书人,跟后世的唐宋明时代是两码事情。

    唐宋明之时,一个人若想读书上进,需要家里有一定的资产,能支撑其求学。

    而在这个时代,想读书除了有钱之外,还得有机遇。

    因为,知识掌握在极少数的人手中,大部分的人都没机会接触到。

    儒家未来的兴盛,是因为董仲舒、胡毋生这一代人不遗余力的拼命传播和扩散,为了传播儒学,刘德听说董仲舒和胡毋生甚至会负担一部分贫寒弟子的生活费,为他们提供三餐。

    与儒家比起来,黄老学就闭塞许多了。

    因为黄老派的学问是掌握在贵族大臣手里的,像过去黄老派的代表人物萧何曹参陈平周勃,哪一个不是食邑万户?

    这样的高位者,自然不可能向泥腿子传授学问了。

    所以要拯救黄老学,必须要先做一个事情——找几个有时间也愿意向公众讲授黄老学学问的人。

    而田叔,就是刘德的目标之一!

    ……………………………………

    嗯,昨天4更没实现有些不好意思,但那个真不能怪俺,应该算不可抗力吧

    嗯,今天别的不多说3更先

    然后,明天开始我必须存稿了

    像现在这样没存稿,根本没法混啊

    嗯,我再也不会去看那些催更票了!!!!!!

    ( 我要做皇帝  p:///2/2993/  )




第九十五节 进击的文青(1)
    “老臣此来长安,大概要待个一年半载……”田叔笑呵呵的答道。《辣+文+网手#机*阅#读an》

    他当然不能说,他这次来长安是应周亚夫的邀请,特地为刘德而来的。

    “哦……”刘德当然知道这位老臣多半是冲着他来的,不然,为何会指名要见他,而不是其他皇子?不过,这种事情也只能揣着明白当糊涂!刘德满脸的真诚的道:“田公可否帮小子一个忙?”

    “殿下请说……”田叔立即正襟道。

    “是这样的,小子最近在长安要举行一个考举,想要选拔一些人才来辅佐小子,但是,当今之世,许多人所学的知识都是颇有缪误之处,为匡源正本,严肃学风,小子想请田公在考举前在长安办一个讲学,为天下士子讲授正宗黄老学的经典,解答疑惑……”刘德小心的请求道。

    这算得上是刘德为日后建立大学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之一了。

    借着考举众人瞩目的机会,邀请一些当世公认的牛人,在长安登坛讲课,解答疑惑。

    只要能开好这个头,徐徐图之,将来再建大学就不会有阻力了。

    然而,此事的难点是当世公认的各学派的权威,大都都在各自的老家颐养天年,也就只有几个儒门的人在长安当博士。

    而儒家的人,在现在这个政治背景下是无论如何不可以第一个被推上台的。

    要知道,在民间,儒家简直是诸子百家里的第一,将各大学派的仇恨几乎都吸引到了身上。

    黄老学、法家、墨家、纵横家甚至农家都跟儒家的关系很差。

    为了抢夺话语权,在民间,儒家跟诸子百家之间已经是打的头破血流了。

    因而,当后来儒家坐大后,自然就毫不客气的把其他诸子百家赶出朝堂,统统贬为在野党!

    田叔的到来,算是为刘德解决了这个问题。

    田叔一听刘德的话,顿时就来了兴趣,黄老学的大臣虽然要他们主动向泥腿子跟寒门弟子传授学问没什么动力也没什么兴趣,但是,像这种开明宗义的讲学,是个人都很难拒绝。

    当年孔子为何那么牛,名声为何那么大?

    还不就是开坛讲学,门下弟子三千?

    而如今长安的学子有多少?

    算上滥竽充数的贵族子弟,来自关东大商人家的子侄,加起来怕是有上万了吧?

    就算来听的人最终只有士子群体里的十分之一,那也是一千多人,比的上三分之一个孔子了!

    “既然是匡源正本,严肃学风的正事,老臣自然愿效犬马之劳!”田叔虽然心里很高兴,但嘴上还是谦虚着道:“只是老臣唯恐才疏德薄,难以服众啊!”

    “田公乃是先帝都尊重的长者,天下敬仰的忠义大臣,长安学子必然欣然来听……”天子刘启适时的道:“就不要再推脱了……”

    天子刘启现在心里是非常高兴的。

    刘德一来,三下五除二,就将田叔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讲学的上面去了。

    这让他非常高兴,感觉心里像落下了一块大石头,否则,万一田叔真要是执意要求他诛杀晁错,那他该怎么办?

    像田叔这种半只脚都进了棺材的老头,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不止如此,就算他是天子,也要陪着笑脸,否则传扬出去,到了关东被关东那群心怀叵测的诸侯稍稍进行艺术加工,变成他昏聩无能的证据,那该怎么办?

    更严重的是,万一田叔在争辩的时候心情太过激动在他面前出现个什么万一,那他这个天子就算跳进大河也洗不清身上的污点了!

    “既然连陛下都这么说,老臣不敢推辞!”田叔摸了摸胡须,点点头道。

    比起杀晁错,这种抢夺话语权,树立权威,还能在青史留名的事情,对田叔这样的老人来说,更具诱。惑。

    嗯,晁错什么的,一时半会也扳不倒。

    先把话语权从儒家跟法家哪里抢过来才是关键!

    “田公几时有空,小子好去准备……”刘德立即道,原本他以为这个事情便宜老爹会过问一下,没想到便宜老爹直接就赞同支持了,这让刘德顿时信心大增。

    下一步,刘德打算把晁错也给忽悠上讲坛。

    嗯,既是百家争鸣,当然要公平对待了。

    若是能请到儒家的董仲舒、胡毋生,刘德也打算让这两位上去讲一讲。

    只是,就算这两位听到消息,赶来长安,估计也来不及了。

    为此,刘德只能说声抱歉了。

    “老臣随时有空,殿下若是布置好了,可随时传召老臣过去……”田叔笑眯眯的答道,他现在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想当年,他在黄老学派里就是个小虾米啊。

    萧何、曹参,那个不比他强出一万里?

    就算是默默无闻的周昌、王陵,那水平也不是他能望其项背的。

    可没想到等这些当年的大牛都死了以后,他竟然有朝一日能执黄老学的牛耳了!

    “当年许负果然的推断果然没错啊,老夫七十之后还能焕发第二春,枯木逢春啊,嗯,老夫回去后要好好准备准备……”

    身在这个世界,没人能逃出名利二字,就算是圣人周公,不也有被名利束缚之时?

    …………………………………………

    与此同时,在梁王刘武在长安的官邸之内,一场君臣谋议正在进行。

    梁王刘武的文武大臣之中,除了负有梁都睢阳安全重任的梁国中尉韩安国未到之外,其他人全数在坐。

    “皇子刘德近日来声势大震,寡人也不落其后!”刘武站起来朝他的文武谋臣拱手拜道:“诸卿都是寡人的心腹,左膀右臂,寡人请诸位一起为寡人商议一个能为汉家建功立业的主意出来!”

    前些时日,梁王刘武虽然没有成功的借助家宴的那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直接成就皇太弟的美梦,但是,却也彻底点燃了他心里的野心。

    不过,跟其他人野心膨胀后就想着些歪主意,企图靠下黑手来夺储君大位不同。

    刘武是个文青,至少现在他还是个正宗的不能再正宗的文青。

    对文青来说,假如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的取胜,那就绝对不会去用那些下三滥的招数。

    特别是刘武,现在他满脑子的都是想着要做一个光明磊落,让天下人都尊重的贤王,未来的大汉皇太弟。

    他现在脑子里想的一个情景是,当他登上皇太弟位置的那一刻,刘德毕恭毕敬,心悦诚服的对他跪下来道:“皇叔文成武德,小子心悦臣服,愿为汉臣,从此忠心辅佐,不敢有所异议……”

    到那个时候他在大手一挥:“贤侄万勿如此,寡人百岁之后,必传位贤侄,如此,兄终弟及,叔侄相传,在史书上必将留下一段佳话……”

    嗯,至于自己的儿子呢,那就委屈一下,继承他的梁王王位好了。

    只要这么一想,刘武的心里顿时就激动万分。

    …………………………

    第二更

    接着去码第三更去

    ( 我要做皇帝  p:///2/2993/  )



第九十六节 进击的文青(2)
    “大王,臣听说那位殿下在长安要开考举,以此来笼络人心,臣以为大王不妨也搞一个考举,那位殿下据说只招募十人,大王就招募一百人,如此,天下士子必然心向大王!”一位谋臣出列拜道。《辣+文+网手#机*阅#读an》

    刘武看过去,那是他的文胆羊胜。

    羊胜是齐人,做的一手上好的诗赋,写出来的文章赏心悦目,文字优美,向来是他座上的上宾。

    只是羊胜的这个主意对刘武来说有些糟糕。
1...5051525354...13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