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仙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无色定
“今日遇齐道友,方知往日自恃骄慢、积习难改。”九鸣真人苦笑道:“自以为心性蜕变不受过往勾牵,却不知自居蜕变,仍旧是受过往勾牵。如若前尘不萦,何须屡言蜕变?”
齐德仲点点头,提醒道:“但心性之洗炼非只一日之功……别的不多说,真人还是再看看这玉篁山如何?”
“离尘远俗、气性自定。见竹可知节,持身明慈俭。”
“不愧是朝**奉,经义功夫还是相当十足的,这一点齐某自知不如。”齐德仲点头道:“若我尚在江南,需要一处暂且栖身的修行福地,但齐某未必时常落足于此,或游历各处名山胜景、或结交其他修行同道,总之是不想再发生之前的事情了。”
“齐道友的意思是……”
“真人不是觉得玉篁山挺好的么?那就且留此间修行即是。”齐德仲放眼漫山竹林,“玉篁山说不上大,但彼此不扰还是可以的。如若人心欲念膨胀无度,纵然天下无边辽阔,也照样容不下。”
九鸣真人闻言一阵语滞,捧着水晶杯盏怔住不言。本来他以为这次跟齐德仲这么一闹,事情传扬出去,江南沪海的修行众恐怕都容不下九鸣真人。
齐德仲初展法力,让许多修行人不得不佩服,有此强者坐镇江南,当然是有的人愿意讨好。如果九鸣真人就这样灰溜溜离开玉篁山,指不定会被多少意欲结交齐德仲的修行人暗中谋害,就为了讨齐德仲欢心。
其实经过这一夜长谈,九鸣真人也不太在意了,如果真的不行就回帝都玉京城。却没有想到齐德仲会主动让自己留在玉篁山。
九鸣真人能够看得出来,齐德仲这绝非是故露慷慨以作试探,他对玉篁山这处修行福地,从来没有患得患失之念。
其实仔细联想,齐德仲一身上下雍容气度、出手豪奢,料想是不缺这处修行福地,这不禁让人猜想起壶洲客的海外仙府。
“齐道友,九鸣有一事想请教。”九鸣真人拱手问道:“你难不成已经得到了壶洲客的海外仙府了么?”
齐德仲眨了眨眼,平静说道:“这就要看你是如何理解所谓‘得到’……如果你是想问,我有如今成就,是否与壶洲客前辈海外仙府有所关联,那我可以明确地回答你——是,若无海外仙府,绝无我齐德仲今日修行成就。”
九鸣真人长长吐出一口气,向齐德仲说道:“今日一言,也算了结心愿……海外仙府之事,九鸣不会对外多言,齐道友也莫要随兴张扬。”</di
第一百一十五章 手札心印
齐德仲坐拥真龙水府,大可在内中安身修行,区区玉篁山他的确不在意,点拨九鸣真人也是无意为之,既然可以与人方便,也就没有必要将对方逼得无路可走。
次日,王启年再度造访玉篁山,找到齐德仲之后谈起了关于铁炉公手札一事。
沪海城中有专门收纳修行经卷典籍的地方,名唤仙笈馆。为示公正与开放,馆中典籍能够任由修行人翻看阅读,但是不能轻易带出,馆中有修行高人多次布下禁制阵法,想要从内中窃取经卷典籍,几乎不可能。
王启年原本也想为齐德仲借出铁炉公手札,但多番交涉下仍旧不成,只能由齐德仲自己前往仙笈馆翻阅。
“意料之中,王执事这便带路去吧。”齐德仲早就知道情况如此,他只不过给一天时间,让沪海江南的修行人好好消化自己存在的事实。
仙笈馆的经营方式在齐德仲眼中看来,并不算稀奇。飞云门中的云集楼,收纳了各类典籍经书,一般而言也是可供门人弟子进出。除了部分门内禁忌术方不可查阅之外,诸如尊长游历笔记、道法心得、天材地宝谱录等,都是门人弟子可随时借阅翻看的。
齐德仲虽然没有开宗立派的打算,不过他也希望能够将自己的传承总结完善,流=无=错=小说=m=quledu=传给后世而有所得益。虽然如今仙壶洞天还未成规模,但基础早已打好,类如经卷典藏,需要的是时间积累。
来到仙笈馆外,从外表看只是寻常书馆院舍一般,但街道左右静谧非常,似乎都有阵法禁制隔绝内外。
“王执事,这里附近也是城中执事的居所吗?”齐德仲问道。
王启年否认道:“这里是来自帝都玉京城的道友,他们大多安置在这一带。别看是寻常园林宅院,内中都是以法力架设的修行洞府,不必远行郊外,在院中就可演练道法。”
二人进入仙笈馆,内中倒是一派生机昂扬,众多来沪海城求学的修行晚辈三三两两。毕竟不是所有修行传承都能有大量经卷典藏,而像沪海城仙笈馆这样开放的环境,也适合修行同道交流结识。
而齐德仲到来的消息似乎早就传扬开来,众多修行人看见齐德仲时,都不禁后退几步躬身行礼,敬畏交加。
齐德仲苦笑不言,修行非为好勇斗狠,但他确实凭斗法手段让人惊惧,这只能说是时代造就。
穿堂过室,王启年领着齐德仲来到凿金堂,听王启年介绍道:“此处凿金堂内,都是众多修行前辈留下的炼器手记,铁炉公的手札位处甲字科中,齐道友一眼就能看见了。”
王启年就在凿金堂外与齐德仲告别。进入凿金堂后,齐德仲就感受到一阵隐而不发的阵法威势,向内困锁,阵枢就是室内众多经卷典籍,都被留下了元神心印,保证这些经卷典籍无法离开凿金堂。
元神心印并非出自一人,而且一直有人为之加持,以齐德仲的修为也无法将其带走,除非从仙笈馆外施展道法直接破坏院舍,但是在这种地方又有谁敢如此作为?无异与沪海众修敌对。
齐德仲穿过重重屏风,来到甲字科的小静室中,当即明白王启年所言,因为此间只有一套卷籍,那就是铁炉公手札。
修行经卷典籍自有其玄妙之处,绝非寻常书册。若只是手抄或油印的副本,那大可四处流传。
而安置在凿金堂中的铁炉公手札,乃是真正原本,这绝非是单纯的纪念意义,对修行人而言,还是直观回顾留书之人的修行经历。
翻阅修行典籍,如果只是通晓表面文字,那在一般人看来,恐怕就是一堆难以理解的词句,若是撰写之人精通诗赋吟咏,很可能就是通篇的风花雪月,让人难以明白其中修行精义。
铁炉公手札被放在一尊宽大的玉坯上,齐德仲端坐在前,低垂双目,凝神观照,书页无风自动,缓缓翻开。
书页不知是以何种材料炼制,非纸非绢,淡灰色略显老旧,但坚韧难毁,本身也经过法力祭炼。
与其说是祭炼,倒不如说铁炉公在撰写过程中,一笔一划皆在施法,凝炼了一道极为漫长的元神心印,让后世读者必须一边御器翻阅,一边接纳元神心印的内容。
齐德仲暗暗吃惊,这本书也不是随便来个人就能阅读的,因为一旦开始感应铁炉公留下的元神心印,整个过程就不能中止,必须要以坚稳元神定力,全盘接纳心印内容。
如果定力稍差,阅读中途收法敛神,元神心印则会自行抽退,白费力气一番。
由此可见,当年铁炉公的法力高深到何种程度,即便是现在的齐德仲,全本翻阅下来,也觉得元神阵阵困顿,快要比得上当初与金圭上人斗法了。
手札翻到最后一页,就只剩下一幅图印,好似化作玄妙符箓,印入齐德仲元神世界之中。这道符印告诉了齐德仲如何凝聚法力加持元神心印。
因为后人翻阅铁炉公手札,本质上也是在消耗元神心印,若事后不以加持恢复,元神心印会渐渐消磨淡化,消散于天地间,届时就只剩下一卷普通手札,无法再弥补了。
就齐德仲所知,不少修行传承的经卷典籍就是这样失传的,后人修为不足,无法重新加持元神心印。
不过这枚符印并非铁炉公所留,而是仙笈馆通用的符印,齐德仲甫一接受便已明了,当即凝聚法力隔空施展,元神心印当今饱满如初。
齐德仲暗自点头,仙笈馆能够这样公开让天下修行人翻阅前人经卷典籍,果然是准备充足,光是这一枚符印的手法,就让齐德仲多添收获。
唯一的缺陷,就是仙笈馆中,上乘如铁炉公手札的典籍略显稀少。按齐德仲原本推想,并不至于如此才对,想来城中修行众仍有藏私。
不过这也无可厚非,修行典籍并非参学句读文章,看是看不懂的,懵懂间通晓修行经义之人,若无师长立戒传法,随便修行是祸非福。</di
第一百一十七章 龙鳞子利
沪海城这几天有一件大事,有一位精通炼器的修行人汇集龙鳞,炼就法器过程中,沪海城上空有龙影盘旋,天上云气流转、渐分阴阳,江南一带的修行人大多都被惊动了。
修行人炼制法器,若是成功当然最好,可如果失败了,场面通常不会多美妙,尤其是妙用越神奇、威势越强大的法器,在最终成器的关键时刻,最需要炼制之人小心翼翼。
传说中,世上超凡入圣的仙家法宝,成器之时会天降异象,甚至众仙齐贺、诸圣惊动,如今沪海城天上有龙影盘旋,甚至让人联想起如今九州纷乱局势。
修行道法之中,有一门望气观云,旨在预判吉凶、事前有知,其根本仍旧是元神世界旷大与否,另外还要考究推演能为,绝非世外清修能得。
看着天上龙影,莫说是擅长望气的修行人,就怕是尘俗中只有几分能耐的术士一流,也会当做这是真龙天子合该出世之象。
沪海城中有不少来自帝都玉京城的修行供奉,他们很多人都支持皇帝巡狩江南。如今沪海龙气正盛,说不定就是上表劝谏的大好良机!
不过事后沪海城修行执事对外言明,此番天云异象,只是众人合力炼器的结果,惊世骇俗本已不妥,没有必要因此动摇社稷根基》无>错》小说 mquledu。
至于这件事的真实情况,其实并不夸张虚幻。在离开仙笈馆之后,齐德仲找上执事王启年,表明自己愿意为沪海城炼制法器,并且是以铁背虬龙的龙鳞来炼制。
齐德仲擅长炼器并不假,但一开始掌握龙鳞的修行众并不乐意。因为龙鳞本身就算不炼制成器,只要稍加祭炼也是通灵器物,能够飞出如利刃斩杀,也可以作为护身盾牌。龙种通熟水性,龙鳞本身也可以作为御水器物,激扬水波。
炼器之难不必多提,炼器之败则此等天材地宝尽毁。这可不是铁匠敲打铁锭,铸炼不成可以回炉。
更何况大家一起参与除妖斩龙一役,回到沪海城中之后,龙鳞都已经瓜分殆尽,大家各自处理,谁也不互相干涉。
只不过齐德仲的出现,确实让众人意外。不管化名易容如何,齐德仲当初也是参与除妖斩龙之人,按照一开始的说法,龙鳞作为战利品,齐德仲应该也有份才对。所以经过一番商讨,当初参与除妖的修行众,每人平均取出三枚龙鳞给齐德仲。
不过齐德仲并不单纯是为了龙鳞而来,他打算公开炼制法器,任由众人在旁观摩,当然了,前来观法者也有护法之责,不能让外界变数惊扰到齐德仲。
齐德仲选择的地方也是够绝的,就在当年天城叟闭关的那处地下水脉发源,而且潜身入水。虽说地气格局已被天城叟改变,但此处的安宁、静谧,世上难有,就算炼器失败、天地灵犀动荡,有数百丈岩层阻隔,也不至于波及地面沪海城。
三十九片龙鳞,齐德仲取其中三十六片,每一片都足可以遮住上身躯干,在水面上环绕如阵,借引水府灵犀炼器,这才有了沪海城上空龙影盘旋、云气双分。
炼器的最终成果,是一枚拳头大小、松果状的奇异事物,通体黑铁之色,隐约有波光流转,齐德仲称之为龙鳞子。
龙鳞子妙用可攻可防,御器时随元神化转形态,可以变化成覆体龙鳞甲,这一点参考了齐德仲当初遇见辛无量时,对方那一身银鳞连身铠。凭此龙鳞甲,可以踏水行波如履平地,甚至潜伏汪洋深渊、气息自如。
若是为求杀伐之威,龙鳞子可以射出三十六道龙鳞斩,飞旋利光虚实难测。龙鳞斩自成阵式,经由玉篁剑阵演化而来,名唤困龙厥。
以齐德仲如今修为,全力施展困龙厥,金圭上人再来到他面前,恐怕连全尸都留不下,只会被狂乱的龙鳞斩劈成肉糜。
这样的法器十分强大,完完全全就是为了战场杀伐而设计的,龙鳞子一旦御器射出,完全可以在混乱环境中,清出一片真空区域,更别提对敌方军势的动摇,寻常兵士在龙鳞子面前,只能任由其屠戮。
在成器刹那,齐德仲就明白过来,御使龙鳞子最难的一点就在于控制。不仅仅是控制龙鳞子的杀伐之威,也包括御器之人要控制自己的杀伐之心、争胜之心。一旦依仗此器过久,心性也有可能受其杀伐威势所染。
齐德仲不由得感叹,同样与龙有关,青龙玉杖虽然也暗藏玉篁剑阵,但收发由心,木性滋长、水性润下,青龙玉杖本身就仿佛玉篁山清雅之姿,立地便养人神魂体魄,有益无害。
龙鳞子本身作为法器,也无好坏善恶可言,只看御器之人心性如何、作为如何,但就是这是非之间,往往最难把握,一步踏差则沉沦难反。
齐德仲能够炼制出龙鳞子,并非是他性喜杀戮,而是自当初施展了断云斩之后,元神中就总有一股肃杀意境难以磨灭。平日里若是山中清修,此等意境自然难以浮现,无伤大雅。
但是在翻阅铁炉公手札之后,齐德仲元神困顿,当即察觉到肃杀意境反噬,如果不加以控制,恐怕连自己心性也会大为转变。
这便是修行人所可能面临的劫数,其根本在于修行人立身处世的所作所为,知见言行反馈自身,避无可避,只能迎面渡劫。
凶险归凶险,但齐德仲也有应对之法,在炼成龙鳞子之后,元神复归清明,肃杀意境全然消失。并非是转移到龙鳞子之上,而是彻底地消失,仿佛元神世界的重生。
经此一事,齐德仲所获非常,甚至能够窥见修为突破近在眼前。而如今齐德仲的状况也非常奇妙,元神世界与天地万物交相呼应,但自身却无一丝法力可以动用,仿佛就是一介凡夫俗子、返璞归真。
一劫毕,一劫又至,齐德仲浑然不在意。观摩炼器的修行众各自惊叹莫名,还有很多人揣测齐德仲修为法力到底高深到何种境地,正想邀请他继续探讨。而齐德仲却打算回转玉篁山闭关修行,带着龙鳞子,飘飘荡荡离开了沪海城。</di
第一百一十八章 他乡故知
齐德仲捧着龙鳞子,放在手心随意把玩。没有法力御器时,龙鳞子就是如鸡蛋大小的松果形状,鳞片闭合无有锋锐,一抛一接,就好像小孩玩具一样。
在沪海城中穿街过巷,齐德仲好似身携人烟而行,龙鳞子的黑铁色泽愈发雄沉浑厚,不再处处透射着骇人杀意。齐德仲一路走来,忽然对炼器之道又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其实寻常人也可以炼制法器,如果是自然物性之转变,待得未来物用进步、技巧提升,兴许也能够做到。万物自有其神用,不论其形态如何变化。
而法器真正的奥妙,在于人们如何赋予事物超出其存在的独特灵性。这种灵性未必需要“有用”,它可能对世间变迁、战阵杀伐毫无用处,但却是对人们自我认识的一种返照。
一些珍稀古玩,被人把玩观赏久了,渐渐也染上了持有者的气息,器物本身无好坏之分,已经沾染上的气息也是如此。对于感知敏锐之人,却是能够察觉到前人沾染留下的痕迹,能够穿越时代见证前人对器物所赋予的思考与判断。
这个漫长的过程,本身就类似于炼器,器物本身未必会有超凡脱俗的变化,但对于持有人而言,却是在见证自身的过程。
齐德仲在这个时候,也终于+无+错+小说+m+quledu+懂得如何留下独属于自己的秘传心印,这种对器物的独到思辨,再融合修行法力,留下的秘传心印,外人几乎无法解破,只能凭**力透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