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氏见闻录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衍于安乐
要说慧觉的防御系数,绝不止现在表现的这么低,之所以如此大意的逐渐钻进了谢安娘的套儿,主要是他也没想到他有这么不走运,随便出来走上一圈,也能碰上个与他有过节,而他又丝毫不知道的人。
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坏事做多了,报应就找上门了,活该他今天要栽这么一个跟头!
至于回去之后的慧觉到底怎么样了,这个暂且不讨论。
慧觉走后,谢安娘望了眼桌上掀开茶盖望了一眼,一双杏儿眼弯成了月牙般,嗯,全空了,不错!
见谢安娘心情十分不错,云珰好奇地问了句:“小姐,这驱火茶喝多了会怎样?”
“也没什么,就是将身体内的湿火逼出来罢了。”谢安娘轻描淡写的说着,实则是上拉下泄,身上起疹子,严重点的都得虚脱了。
不过,有慧远大师在,那慧觉想必也不至于虚脱,只是多跑几次茅厕,浑身发痒起疹子的过程还是省不了的。毕竟,这驱火茶又不是毒,当然是无药可解,因为根本就不需要解,过了几天也就能好了。
与慧觉所做的想比,她这种小打小闹,也就不值一提了。
谢安娘看着正收拾着的云珰,也很是好奇的问了句:“云珰,你那糕点里放的什么?”
“不多,也就双倍朝天椒。”
☆、第37章 缘分
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晕开在蔚蓝的天边。
山谷间一阵大风刮上来,轻易便掀开了那层朦胧的面纱,展露出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宛如起伏的波涛,汹涌澎湃,雄伟壮丽。
斜依在栏杆上的谢安娘,衣角被山风吹得鼓荡,带着些微冷冽的凉风,让她的眼不由自主的眯了眯。
“小姐,这外间风大,我们不若先回去吧!您若是喜欢这儿,我们明日再来就是。”
早已收拾妥当的云珰,这会儿站在亭子里,不觉有些冷意,怕尝多了冷风的谢安娘受不住,遂满是担忧的劝说着。
双颊早已吹得冰冰凉的谢安娘,撩了撩鬓边随风飞舞的发丝,回转头来亲昵道:“云珰大丫鬟,小的遵命!”
起身,自己理了理裙角的褶皱,便带着人往居住的小院而去。
她们暂住的这方小院不算大,倒也清幽宁静,院中铺着不规则的鹅卵石小路,在庭院的四角分别种植着青翠欲滴的芭蕉,宽厚的叶片在阳光的照射下,闪发出熠熠柔光。
谢安娘她们被安排在了西厢房,主仆两人住着倒也正合适。两人简单用过午膳后,又看了一会儿闲书的谢安娘,只觉混沌的困意袭来,上眼皮沉得很,直往下坠,两排长而微翘的眼睫毛,也是跟着忽闪忽闪的。
约莫是这些天都没怎么睡好,再者上午爬了一段山路,她终是抵挡不住沉沉睡意,在榻上躺了下来,轻轻阖上了眼。
只是,睡得正酣之际,却在迷蒙之中,听到了外间的响动,似是有什么人在走动,这才恍惚想起,引她们来这里的小沙弥似有说过,这方小院稍后还有人住进来。
也就醒神了这么一瞬,接着便又重陷一片虚无的梦境中。其间,云珰倒是进来了一次,见她睡得香甜,只是抱了床被褥,轻手轻脚的为她盖上,就又出去了。
待她彻底醒来,脑袋一片昏沉,颇有点不知人间岁月几何的迷茫感。
直到下榻为自己倒了杯水,略带温意的茶水入肚,这才彻底恢复了清明。
推开门,屋外是一片阳光正好,微醺的风吹起,带来了轻微的热浪,院内的芭蕉叶片轻轻晃动,发出嗦嗦的声响。
而对面的东厢房,却是房门大开,在屋内那张实木八角桌旁,一位夫人正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笔下,丝毫没有发现对面谢安娘投注到她身上的目光。
顺着回廊,款款挪步到了对面的东厢房,谢安娘站定在门外,望着屋内拿着支奇形怪状的笔,趴在桌上写写画画的步湘汌,正犹豫着要不要出声打扰,却见本是全神贯注盯着手下作品的人抬眸望了过来。
“安娘?”步湘汌满是惊讶的望着她。
谢氏见闻录分节阅读29
谢安娘也没想到小沙弥口中的那位夫人,会是晏祁的娘亲,倒也真是巧了,遂也礼貌的打招呼:“晏伯母,真巧,原来小师傅口中说的那位夫人就是您。”
“你这孩子,还站在门口干嘛,快进来!”步湘汌放下笔,很是热情的将人拉了进来。
正巧她刚画完手中的最后一笔,心情大好,要刚抬头活动下僵硬了的身子,却见谢安娘就立在了门边,倒是让她惊诧不已。
这小姑娘,不就是自家傻儿子常挂在嘴边的安安么,这也能碰上,倒也真是有缘。
亲自端了几小碟的零嘴儿,将桌上的稿件草草归拢在了一旁,步湘汌便招呼谢安娘开吃了:“来,快尝尝。”
说着,又提起茶壶,倒了杯茶水放到谢安娘跟前。
要说她的丫鬟香汀为何不在身侧,那都是因着她平日在创作的过程中,不喜身旁有人打扰,便早早将人打发出去了,这才需要事事自个儿动手。不过,于对她来说,这些小事既然可以自己做,又何必麻烦旁人。
谢安娘被拉了进来,途中还不忘打量了眼屋内,对于步湘汌的热情依旧,她倒是有点受宠若惊,毕竟只不过是见过两回,真要说起来也不算太过熟稔,她刚才贸贸然走了过来,便已属冒失了。
捻了一枚果脯放入嘴中,酸酸甜甜的,谢安娘夸口赞道:“这果脯的滋味甚是不错,晏伯母是在哪家铺子买的?”
“这都是我平日闲来无事做的。”步湘汌自己也尝了一颗,还不忘打趣着,“你倒是识货,要是旁人来我还不给呢!”
对于自家傻儿子平日里挂在嘴边的小姑娘,她瞧着也甚为喜欢,知趣有礼,又伶俐可人,这么好的小姑娘,怎么就摊上了这样的事儿呢!
这世上,流言蜚语历来传的最快,谢府生日宴上高僧批命的闹剧,她倒也听了那么一耳朵,虽说后来有慧远大师出面,为小姑娘正了名,可无形的伤害还是形成了。
望了眼只比自家儿子小上了那么点的谢安娘,步湘汌的心底倒也是颇为痛惜。
想到自家儿子,她又忍不住叹息,要是没有这病,往城中大街上一站,单凭那外貌也是能迷倒一片小姑娘呢!
哪像现在,清醒的时候,惜字如金的,像块千年不化的寒冰,冷气嗖嗖的往外冒,哪会有姑娘想要近身,至于脑子不清醒的时候,倒是喜欢说话了,跟个小话唠似的,还憨傻憨傻的,更是没姑娘想要靠近了。
这要是放现代,别人家的父母愁早恋,绞尽脑汁的将朦胧而暧昧的爱恋扼杀在摇篮,到了她家,虽然晏祁才刚刚成年,可就得愁这孩子不开窍,没人要了。
幸而现在晏祁这病情逐步得到控制,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就连脑子清醒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只是……
想到慧远大师所说的,她怕是还得冒险往郢都走一趟了,至于晏祁,她却是绝不会让他再回那是非之地!
只是她若是走了,十一必也是会跟随,明路这孩子还得打理府外的生意,到时候就南欢一个半大的孩子看着晏祁,她也是放心不下,这事,还得再缓缓,只是也不能拖太久了,要不然就得错过治好晏祁的唯一机会了。
思及此,她的眉间不由爬上一抹愁思,倒是让心下担忧的谢安娘出了声:“晏伯母,您这是怎么了?”
眼见说着话的步湘汌陷入了无声的沉默,她虽知不应多管闲事,可还是多嘴的问了一句。
而谢安娘这一开口,步湘汌寻声望了过去,见谢安娘眼中真诚的关切,她灵光一闪,一个可行的计划在脑海中生成。
只见她长叹一声,幽幽的开着口:“哎,也不知晏祁这孩子,在慧远大师那里待得怎么样了?”
虽然不知晏祁到底有何病情,谢安娘还是宽声安慰眼前这个为孩子担忧着的母亲:“晏伯母放宽心,慧远大师的医术是出了名的好,想必是能治好晏祁身上的病。”
难怪她进屋之时,就没看到人影,原来是在慧远大师那里。
“安娘,你是有所不知,晏祁这病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他要是一辈子都这么痴傻下去,可怎么办呢?我这当娘的想想就揪心。”
“这……”谢安娘闻言怔了一下,看步湘汌这准备吐露心声的模样,她便止了到嘴边的话。
晏伯母许是有些话蒙在心底太久,想找个人倾诉一下而已,虽然不知为何是她,但她还是决定老老实实忠实的听众便是。
再有,听晏伯母这话中之意,就好似晏祁的痴傻之症能好似的,难道竟是后天由什么因素造成的?不过,这想法也就在她脑海中闪现了一瞬,接着她的思绪便被再度出声的步湘汌打断了。
“孩子他爹去世得早,我当时也沉浸在悲痛之中,倒是疏忽了小小的晏祁,一个没注意,他便掉入了池塘中,等到被救上来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是连心跳也听不到了。
幸好上天怜悯,不忍再剥夺我在人世间的最后一丝希望,将他还了回来,只是连续三天三夜高烧不断后,他醒了过来,本来该是件欣喜的事儿,只是他双目无神,痴痴呆呆的,对外界反应迟缓,竟是烧坏了脑袋。”
回想十年前的这件事,至今她都心有余悸,那是她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孩子,差点就死在了那阴谋纷争不断的地方,要不是她抢救得及时,怕是真的只能得到一具冰冷的尸体了。
被下人救上来的小小晏祁,浑身湿漉漉的滴着水,一身锦衣华服上挂着几根水草,就那样毫无生息的躺着,寡白的小脸上,那冻得泛紫的嘴唇,更显惊心怵目。
他们都说没得救了,是她不死心的,一遍又一遍摁着他的胸口,一口一口的对着嘴吹着气进去,这才令已经停止跳动的胸膛,有了轻微的起伏。
也是从那件事以后,坚定了她离开的决心,并寻找契机脱离了那外面繁华迷人眼,实则内里污秽不堪的地方。
至于被早逝的晏祁爹,此刻却是在千里之外的皇城郢都,端坐上首的他,冷不丁的一个喷嚏,倒是让下面一众人心惊胆颤不已。
☆、第38章 相看
本来只是想打打苦情牌的步湘汌,许是演得太投入,一下子出不了戏,记忆坠入到那段昏天黑地的时期,她仿佛看见了被悲伤与无助团团包围的自己,那种令人窒息的绝望如影随形。
特别是,当那个紧抱着自己的男人,一边轻声安慰着她,一边还不忘条理分明的给她分析着眼下局势,让她冷静下来不要冲动,以至于放任罪魁祸首逍遥的时候,她就像是被当头给了一棒子,给打蒙了,也彻底打醒了。
那是他们的孩子,朝夕相伴了七年的孩子,捧在手心里疼宠了那么久的孩子,被人推到了冷得彻骨的水里,差点就没了性命。侥幸捡回了一条小命,却因高烧烧坏了脑袋,这叫她如何冷静得下来。
这样近乎到无情的理智,真是令人胆寒!
只是现在跳出了那个棋盘,再回想过往,倒也不是不能理解那人当时的做法,纯属情势所逼而已,他与她都是被命运玩弄在手心的棋子,不能轻举妄动,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
可是能理解不代表会原谅,权衡轻重,他到底是选择牺牲了自己的孩子,他,不配得到原谅。
拿起杯子喝了一口,微凉的茶水顺着喉管直灌下去,倒是浇灭了她心中勾起的回忆,令她情绪稳定不少。
扫了眼安安静静坐在一旁,十分有耐心的听她絮叨的谢安娘,她愈发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这么好的姑娘,可是可遇而不可求。
倒是不曾想过晏祁身上,竟还发生过这等惊险的事情,而且还如同她一般,小小年纪便没了爹,自小就是与娘亲相依为命长大。
抬眸望了眼微红着眼眶的步湘汌,谢安娘不禁在心内感叹,幸而他还有一个这么疼他的娘亲,真好!
回想前几次与晏祁相处之时的情形,每回都那么有活力,那双漂亮的凤眼中,虽懵懵懂懂却也清亮有神,瞧着倒不似晏伯母所说的那么严重。
不过,她的疑惑马上就有了解答。
只见步湘汌放下手中的茶盏,絮絮叨叨的说起了后续:“好好的一个孩子,以前多活波聪颖呀,醒来就成了这幅呆呆傻傻的模样,我自然是不愿意相信的,可是遍访名医无数,他们都只会摇着头,叹说一声‘无能为力’。
这是我辛辛苦苦生下来的孩子,是我将他带到了这个世间,我怎么可能就这样放弃!哪怕是只有一丝希望,我也是要去尝试的。
幸得皇天不负苦心人,随着晏祁的一点点长大,他对外界的感应也越来越强,只是所有的东西都得从头学起,学习的速度也是比常人要慢上许多。”
能让晏祁做到这一步,光靠上苍的垂幸自然是不可能的,在晏祁一点点好转的背后,是她十年如一日的耐心与坚持。
只不过这世上的很多事情,并不是光靠耐心与坚持就有用的,之所以不愿放弃,是因为她知道,不努力就什么都没有。
随即,步湘汌就叹了一口气,“本以为就此能大好,只是上天偏偏爱开玩笑,这么多年了,他个头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可心智却似是永远停留在了落水那年。饶是如此,我也很是欣慰了。”
她嘴上虽是说着不在意,可若是晏祁能有机会,摆脱这个时而心智健全,时而心智锐减的模样,难道她还会拒绝?!想也不用想,自是不可能的!
虽说她经历过种种不凡奇遇,可她终归只是一位平凡的母亲,所求所愿,不过是自己的孩子一生安康无忧,这也是她为何愿意冒险,前去郢都寻求一个虚无缥缈的机会,这些,都只不过是一位母亲的尽力而为而已。
而听完这一切的谢安娘,也适时地开口了:“晏伯母,不管晏祁的病能不能好,最主要的还是您得保重好自己。毕竟,这情况再差,也不过如此了,晏祁还要靠您照料呢!”
也是见步湘汌一脸愁容,怕她再这样下去,难免会郁积于心,长此以往对身体有损,谢安娘这才出声劝慰。
也难怪她两次都在福佑寺遇见了晏祁母子,想必是晏伯母爱子心切,专门为了此事来就医,就是不知晏祁的病情可有好转?
莫名地,她又想起了在山洞中逃跑的那晚,她叫醒晏祁的那一刹,那双豁然睁开的深邃眼眸,似是浩瀚无垠的夜空般神秘,一眼,便能将人的神魂夺去。
对于自家儿子明显有起色的病情,步湘汌自然是欣慰的,随着晏祁清醒的时间愈发长久,这在府中待的时间也愈发短暂,初时她还颇有点不习惯,淡淡的失落感难免萦绕心间。
可后来转念一想,雏鸟总归是要自己飞翔的,她只盼着他越来越好,再也不要回到那段,连他自己是谁都不清楚的日子便好。
虽说孩子长大了,要有自己的*,不过她操了这么十几年的心,不可能一朝一夕便放下。
那日,她见同明路一起出去的晏祁独自回来了,便已经觉得奇怪,毕竟,每回两个孩子必是同出同进的,只是想到许是明路自个儿还有其他事耽搁了,便也没问。
只是当她问起,她让他去贺老那里取的东西呢,这孩子竟然回了一句忘了!这怎么可能,又不是心智不全时的他,时常丢三落四的,记性也不好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