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烟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唐本糖
“明贞,今年的考生如何”
沈明贞躬身道,“回陛下,今年确有几个考生惊才绝艳,臣已按顺序排好试卷,请陛下圣览。”
“嗯,确实选得不错……哦这个排在第二的裴元启看着名字眼熟,这是谁家的孩子”
“回陛下,是裴相嫡孙。”
“唔,这样啊……那这排在第一的……”
话音未落,只听外面太监通报,“太后娘娘驾到—”
殿门大开,从漫天逆光中缓缓走来一人。
景和帝微不可见地皱了皱眉,放下试卷,慢腾腾地起身,向前方来人微微躬身,“不知母后这个时辰来太极殿,儿子有失远迎。”
语句极其恭敬,口气却极淡。
沈明珍等人忙拜伏于地,“臣等给太后娘娘请安。”
许太后从炫目的强光中走出,面带微笑,“听说皇帝今日要延揽天下才子入朝,这是我大平的福气,哀家特来沾沾喜气。”
她走近御案,开门见山,“皇帝可知今年裴相的孙子裴元启也在考生之列吗不知他考得如何”
景和帝深深看了她一眼,“母后还在责怪朕之前因朝鲜用兵一事迁怒裴相吗”
许太后嘴角一勾,“你是皇帝,裴相便是当过你的启蒙师傅,毕竟也是臣子,皇帝如何御下哀家不管,但是……裴相当年毕竟与我母子有恩,多年来兢兢业业辅佐,便没功劳,也有苦劳。”
景和帝面上似有几分动容,口气却不见软和,依旧不冷不热,“母后是来为裴相说情”
许太后拿帕子抿了抿眼角,摇了摇头,“如今他已告老,还说什么情只是听闻他又分了家,让自己的几个儿子全部致仕……整个裴家就剩了这么裴元启这么一个可以栽培的孙辈,哀家想皇帝看在往日的情分上,赏这孩子一个恩典。”
景和帝揉了揉太阳穴,脸色越发灰暗,疲惫道,“按沈爱卿所排,裴元启位列第二,已经是榜眼了,这个恩典母后觉得可以吗”
许太后看向沈明珍,“不知第一却是谁出自谁家”
沈明贞躬身恭敬回道,“回太后,第一是越州史求……无官无爵,平民之家。”
“什么名字叫死囚”许太后一脸嫌弃,“皇帝,状元是本朝的门面,如何能选这样一个人当一甲头名晦气,太晦气。”
景和帝慢慢坐回龙椅之上,“那依母后之见,是要选裴元启当状元了”
许太后微微一笑,“皇帝是个爱文采的,听闻裴元启风华出众、强于诗文,从此翰林院里又多了一位才子,将来与皇帝诗文相合,岂不美哉”
这几句话不知点中了哪里,景和帝倒是听了进去,面色渐渐和缓,“那这史求岂不可惜了”
许太后轻笑,“可惜什么宰相必发于州县,他并非出于世家,与朝中又无牵绊,当了榜眼正好放在地方好好磨练一番,将来或是宰辅之才也未可知,皇帝说是吗”
第159章 惺惺相惜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嫡女烟雨 ”查找最新章节!
主考官们已经进入内殿差不多一个时辰了,太极殿的诸位考生虽然着急知道结果,却不得不遵循皇宫大内的规矩,在座位上焦灼等待。
这时,忽见后殿侧门一开,厚重帘幕一挑,一位颇有气势的太监走了出来,他拿出一张纸,清了清嗓子。
知他要宣布名次,众考生忙挺直了腰板,竖着耳朵,就怕漏听了什么话,只听太监朗声念道,“尊陛下旨意,传裴元启、史求、汪廷直、沈冰、温郁白……觐见!”
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一连串被点到的十几个人忙起身离开座位,按照点名的顺序被小太监们指挥着排成两列,随宣旨太监进入殿内。
内殿光线比较暗,好在藻井是镂空的,一束强光直透殿中,温郁白随着众人向前,好巧不巧,他停步之时恰好处于强光之内,只得微眯起双眼,暗暗扫了下上方。
见一个黄袍男子正坐于龙椅之上,发束金冠,两鬓微霜,隐约看着身材消瘦,面目却看不清楚。
话说昌和帝坐于龙椅之上,身子稍稍前倾,也正在打量进来的众人。许太后方才说的话尤在耳边,他拿着名单看了看,遂对站在第一排第一位的裴元启多看了几眼。
但见青年长身玉立,剑眉斜飞入鬓,凤眼似潺潺春水,风采高华,神明爽俊,倒是一个少见的美男子。
昌和帝暗暗点头,万万没想到裴相倒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孙子,对他的怨怼也少了几分。
昌和帝收回目光,再看裴元启身边站着的史求,但见此人五短身材,獐头鼠目,耳廓外翻,发髻焦黄,不由得一皱眉。
本朝官员无不仪表堂堂……这考生竟然生得这幅模样,确实是有碍观瞻!
原本昌和帝还对太后的要求有所抵触,待亲自打量过两人后,也不得不长叹一声“此乃天意”。
他心中打定了主意,方对沈明珍使了个眼色。
沈大学士伴君多年,哪有不明白的,当下明知故问道,“谁是裴元启”
裴元启忙越众而出,躬身道,“学生在。”清朗的声音如玉石相击、流水淙淙。
昌和帝身子向后一靠,幽幽道,“你祖父最近身体如何”
他的问话完全超出了裴元启意料之外!
裴元启凤眼微微睁大,声音都在发颤,“回陛下,祖父身体康健,谢陛下挂怀。”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昌和帝点了点头,“说起来,你祖父的才学,放眼朝中,也是数一数二,他还是朕的启蒙恩师呢。”
裴元启听的分明,却不知昌和帝此语是何意,故而并未多答话,只躬身答“是”。
昌和帝翻了翻案上试卷,“朕记得,你祖父曾经当过传胪,你便更近一步吧。”说罢以目示意沈明珍。
沈明珍立刻高声唱名道,“一甲头名裴元启叩谢天恩。”
虽然本身就是会元,方才入殿时又排在第一个,裴元启隐隐约约也有心里准备,但当听到沈大学士亲自唱名,也不由得激动万分,他忙行三跪九叩大礼,恭敬应道,“臣裴元启叩谢皇恩。”
昌和帝点了点头,没有太多反应,又翻了翻案上的试卷,“谁是温郁白这簪花小楷写得倒好。”
温郁白浑身一个机灵,忙越众而出,叩拜道,“温郁白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昌和帝上下扫了他一眼,见是一个粉琢玉砌的少年人,沈腰潘鬓宛若一竿青竹,清清爽爽的眉宇间一丝稚气尚存,不由得脱口而出,“你今年多大”
温郁白忙叩头道,“臣庚寅年生人,今年一十五岁。”
昌和帝侧头对沈明珍道,“这是今年最小的考生了吧。”
沈明珍忙点头,“回陛下,确是如此。”顿了顿,又特意补道,“这温郁白年纪虽小,文章作得却老道,是会试第六名。”
昌和帝笑吟吟地点了点头,又翻了翻试卷,想再找几个差不多的,然而他比较了会儿,却不得不承认,单论文章,确是史求做的最好,于情于理,这一甲之中应有其一席之地。
“史求是哪个”
史求越众而出,脸上还是挂着那副慵懒的笑容,“越州史求拜见陛下。”
他这一笑,越发丑得天怒人怨,笑得昌和帝心里直发颤,忙转过目光,看了看温郁白思量起来,“你们两个嘛……”
昌和帝犹豫了,史求原本第一,因给裴元启让位置,应当列为榜眼,不过方才他阅卷就发现这个温郁白的字确实写得好看,召来一看,还是个玉雪可爱的少年。
他不由得起了私心,想点这少年人当一甲第二名,不过这样一来,又恐群臣背后议论他以貌取人。
他想了想方道,“你们两个,朕难以取舍,这样吧,朕出一个上联,看看你们谁能对出下联。”又看了一眼沈明珍,“你这个主考没意见吧。”
沈明珍拱手道,“他们都是天子门生,自然是陛下您说了算。”
温郁白看了史求一眼,这不就是早上与自己打招呼的人吗他想起纪烟雨所说,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他就是当日扶自己出考场那人,也是会试的第二名!
他见史求躬身道“请陛下出题”,忙也随着应了一声。
昌和帝站起身来,沉吟片刻,便吟道,“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谁是司星官”
史求文章写得固然好,诗词上却有些力不从心,他正凝眉细想,只听身旁的温郁白咳了一声,“臣有一对。”
昌和帝摸了摸下巴,眯起眼睛,“哦这么快就有了不错,不错,你说吧。”
温郁白又看了史求一眼,史求对着他微微一笑,甚是豁达,并未因他先对出而有一丝介怀。
温郁白定了定神,朗声道,“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
这一句说完,昌和帝倒是颇觉的意外,“……你竟愿意当探花郎”
温郁白躬身道,“史求兄人品清正、学问比我好,郁白不敢居其上。”
第160章 双喜临门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嫡女烟雨 ”查找最新章节!
史求忙拱手诚恳道,“这如何使得温兄急智,在我之上,我技不如人,甘愿服输。
温郁白脸色发红,“史兄是会试第二,如何过谦……”
昌和帝“哈哈”大笑,拊掌道,“有意思,有意思,高位之前,尚且能互相谦让,可见我朝学子风骨。”
转头笑问道,“明珍,你说,朕该如何决断”
沈明珍拱手道,“臣先恭喜陛下,得了两位贤臣入朝,至于这名次嘛,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确实难以评判,不过,探花郎是一甲最末,依着规矩,过几日簪花宴要奉旨领雅乐的……”
大平的规矩,要在殿试结束十余天后在平澜殿举办簪花宴,状元、榜眼和探花领宴,届时要请京城的名门闺秀或者未嫁的公主亲为三人簪花。
宴后,状元领两人拜谢皇恩后游街,要沿着朱雀大街一直走到孔庙方止,接受京城百姓祝贺。
这样的盛事一般三年才举办一次,故一甲三人游街之时,京城百姓恨不得都去朱雀大街看热闹,一睹大平朝才子们的风采。
这个簪花宴开席之前,按照惯例,要由排名最末的探花持花枝表演一段尧乐《大章》,大意就是歌颂尧帝治理天下时仁德如天,智慧若神,百姓依附他就象依附太阳,敬仰祥云一般。
因这个缘故,探花郎一般都选俊秀的年轻男子担任,沈明珍见昌和帝犹豫这才出言提醒。
昌和帝闻言轻笑道,“可不是差点儿忘了,还是明珍想得周到。”
要是让史求领雅乐……这场面他实在难以想象!
他转头打量温郁白,越看越觉得合心意,遂开口道,“那就如卿所愿,卿来当探花吧。”
话音刚落,温郁白立刻躬身道,“谢主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史求皱了皱眉,只见温郁白起身对他诚恳笑道,“郁白恭喜史兄了。”
那边裴元启也对两人拱手笑道,“恭喜史兄、温兄。”
如此一甲三名尘埃落定,话说昌和帝很快就定了传胪,正要将二甲都选出来,只听殿外小太监快步进来传话,“陛下,晋王殿下求见。”
昌和帝头都没抬,“让他进来。”
片刻功夫,紫袍金冠青年缓步而来,未语先笑,“父皇,儿臣恭喜父皇了。”
昌和帝扫了他一眼,“没个规矩,没看见你师傅在这里吗大呼小叫的。”看着是斥责,但口气亲切,明摆着并无责备之意。
刘湛忙躬身对沈明珍施了一礼,“沈师傅安好。”
沈明珍是晋王名义上的启蒙师傅,虽晋王已成年,早就不听课了,但沈明珍也不敢怠慢,只受了半礼,就将他扶了起来。
“不是叫你去户部帮忙了吗怎么有空过来”昌和帝信口问道。
刘湛一拱手,笑嘻嘻道,“父皇征召贤臣入庭,这是天大的喜事,儿臣自然要来恭贺父皇,顺便来目睹下咱们大平朝才子们的风采啊!”
说罢一回头,细细打量眼前众人,当他眼光掠过史求和温郁白,跟裴元启对上之后,不觉一怔,一丝笑容也彻底凝结在唇畔,“是你!”
裴元启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仍躬身道,“元启见过晋王殿下。”
昌和帝抬起头,“湛儿,你认识裴状元”
“状元么”
刘湛撇了撇嘴角,“何止认识,儿臣还与裴状元有幸同席呢。”
昌和帝点了点头,“别看裴卿年纪轻,可是连中会元、状元,你和演儿有空要多与人家切磋。我预备召裴卿入翰林院,将来好参与主持经筵。”
刘湛眼睛眯了眯,拱手道,“主持经筵呵呵,那不是沈师傅当年做过的那小王还真要恭喜状元公了!”
裴元启回礼,不卑不亢道,“殿下谬赞,元启并不敢与沈师相提并论。”
沈明珍是主考官,裴元启等人如今也可算作他的学生了。
昌和帝注意力不在这,将手里的试卷翻得哗哗想,随意道,“湛儿,你来的正好,待会去找钦天监,让他挑一个好日子,好办簪花宴。”
刘湛扫了裴元启一眼,“簪花宴吗父皇,儿臣也想参加。”
昌和帝点了点头,“朕之前还跟你母后说这个事来着,让她好好拟定一个闺秀的名单……你来也好,你也老大不小的了。”
刘湛皱了皱眉,刚要说话,就听昌和帝道,“对了,你也叫上演儿,演儿善舞,正好探花郎跟他年龄相近,让他也准备准备,跟探花一起领雅乐,那场景想必风雅得紧。”
刘湛怏怏不乐,“父皇只知道演演弟善舞,难道忘了儿臣也善此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