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月浩雪
其实不用问,玉熙也知道这个县令定是跟县丞互相勾结狼狈为奸了:“你丈夫呢?”
说起丈夫马柱,简氏又忍不住哭了起来:“我当家让我们从后门逃出来,他去前面挡着,现在生死不知。”
看她快要崩溃的样子,玉熙忙让冰梅带她下去休息。
启佑朝着玉熙说道:“娘,我们先派人去县城打听下,看看县城到底是什么情况。”不过是个地痞头子,他轻轻用手一捻就能将其捻死。所以,启佑压根没将对方放在眼里。
玉熙没反对。
等启佑出去以后,玉熙朝着冰雪说道:“研磨。”
将写好的信交给余志,玉熙说道:“速去速回。”
傍晚的时候,启佑没见到余志。不用问,也知道他娘必定派了余志去县城了:“娘,这事你别操心,我能处理好的。”
玉熙没接这话,只是说道:“后日就是中秋了,明日做月饼。”中秋佳节,哪能少了月饼呢!
“娘,你会做月饼?”自小到大,他从没见玉熙做过月饼。
玉熙笑着说道:“不会。不过,可以跟俞师傅学呀!”俞师傅,就是跟着他们出来的御厨。
启佑笑着道:“娘高兴就好。”哪怕再难吃,他后日也得给面子吃一个。
当天夜里,去谷城县打探消息的护卫回来了。
林阔说道:“太后娘娘、王爷,这马柱被戴阎王的手下打死了。邻居都怕得罪戴阎王,都没人敢给他收尸。”
顿了下,林阔说道:“太后娘娘,这戴阎王纳了十八房的妾。这些妾室,大半都是他抢来的。这些还是活下来的,不愿给他做妾寻了死打听到的就有三人。”这戴阎王犯下的罪,罄竹难书。
玉熙面若寒霜,说道:“谷城县的县令呢?就由着这么一个强抢民女草菅人命的东西横行县城祸害百姓?”
林阔轻声说道:“这县令姓林,自觉怀才不遇,整日地吟诗作画不管事。谷城县的公务,都是交给县丞。而县丞特怕老婆,所以这戴阎王在谷城县为所欲为无人敢管。”
玉熙好久没动怒了,这次却是破了例:“襄阳的知府知州呢?他们难道也都是死人不成?”谷城县离州府又不远,三天的路程。她就不相信,州府那边半点风声听不到。
林阔摇头道:“这个属下就不知道了。”
启佑说道:“娘,这样看来,襄阳知府不是得了好处同流合污,就是跟着谷城县的县令一样尸位素餐。”前者概率更大一些,毕竟不是哪个当官的都能像谷城县的县令。
玉熙冷着脸说道:“就这样的人,是怎么当上官的?”县令官虽然不大,却也是一方父母官。县令不作为,一个县的百姓都跟着遭殃。如今谷城县,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问题,没人能给出答案。
启佑也很气愤,这个戴阎王实在是胆大妄为:“娘,我们明日就去县城,将这个混账绳之以法。”
玉熙却是摇摇头。有句话叫做强龙压不住地头蛇,什么都没准备贸然进县城,说不准要吃亏。她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折腾:“赶这么远的路大家也累了,休息两日养足了精神再进县城不迟。”
启佑也没反对。反正这群人逃不掉,晚两天再收拾不迟。
第二日玉熙起来打拳。
简氏想上前,不过被护卫拦住了:“有什么话,等我家老夫人打完拳再说。”
趁着玉熙擦汗的空档,简氏说道:“老夫人,我想回县城找我当家的。”
玉熙看了双眼全是血丝,就知道她一晚上没睡了:“马柱已经没了。我的护卫给他买了一口薄棺材将尸体收敛了,又请了你邻居帮忙找个地方安置。”当然,对方不白帮忙,护卫给了五两银子。
简氏听了这话,晕了过去。
嫡女重生记 第2262章 玉熙番外(17)
简氏醒过来以后,就要回县城。丈夫被打死如今无人管,他们不能丢下不管。
玉熙就问了一句话:“你现在回去,你几个孩子怎么办?”要知道,最小的孩子今年才五岁。失去了父亲,若是再失去母亲能不能长大都是个未知数。
曼娘看着哭得死去活来的母亲,一脸恨意地说道:“我们也回去。大不了,跟他同归于尽。”
玉熙微微摇头说道:“就你们几个,给他塞牙缝都不够。马柱牺牲自己让你们逃出来,你们若回去落入戴阎王的手里,马柱就等于是白死了。”
简氏听了这话,搂着小儿子哭着道:“孩子他爹、孩子他爹,我该怎么办?”回去,不妥。不回去,她这心仿若被千万根针扎着似的疼。
曼娘几人,也跟着一起哭。
玉熙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们暂且忍耐下,等过两日我带你们进城。”
马家大郎有些不安地问道:“老夫人,这样会不会牵连你们?”那戴阎王杀人不眨眼,他怕自己一家牵连这位好心的老人。
玉熙摇摇头道:“不用担心,他奈何不了我的。你爹已经没了,以后你们家就靠你支撑了,你得担起自己的责任。”
马大郎点头道:“我知道。老夫人,谢谢你救了我们一家。”昨日惊魂未定,都忘记感谢恩人了。若不是这位老夫人,他们一家可能已经遭了毒手。
回屋后,启佑有些忧心地问道:“娘,我们后日就进城吗?”
见他这个样子,玉熙问道:“怎么了?”
“如今县令不管事,谷城县的衙门由县丞说了算。若是这个戴阎王狗急跳墙攻击我们,他们人多势众,我怕会吃亏。”虽然林阔他们身手好能以一挡十,可要戴阎王豁出命跟他们斗,也是很危险的事。
启佑自己是不怕,可玉熙年岁大了受不得惊吓,所以他不敢冒险。
玉熙笑着说道:“娘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不过一个地痞流氓还能吓住我。”她等余志回来再进城,不是怕了这戴阎王,只是不想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启佑说道:“娘,要不我们去江城调一些人马过来?”襄阳的知府知州已经靠不住了,所以他就想去江城调人来。
玉熙摇头说道:“一旦从江城调兵,襄阳的官员很快就会知道。若襄阳的官员真得了戴阎王的好处,得了这个消息肯定就会做出应对。到时候,我们可能治不了他们的罪。”
曹仁的事玉熙当时没管,是因为纳妾不算违法违纪。可这次的事件性质却不同,谷城县出了这么一个十恶不赦的东西,不说襄阳知府,就是湖北巡抚以及布政使这些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也会给襄阳官员通风报信。这样,到时候能推脱责任。
启佑有些懊恼:“早知道,当时就该多带些人手了。”这次,包括女护卫在内才十六个人。看着不少,可真对上心怀不轨的人还是不够呀!
玉熙笑着道:“别愁眉苦脸了,天塌不下来。好了,我等会要做月饼,你要不要来帮忙?”材料都买了,等会就动手。
启佑从来都是动口不动手的。
八月十五是全家团圆的节日,马家出了这样的事,玉熙也没叫他们出来吃饭。就跟前两日一样,让厨子送了饭菜进去。
御厨做的饭菜,味道那不是一般的好。可惜马家母子六人,如今半点胃口都没有。再美味的食物,也味同嚼蜡。
八月十五的晚上,玉熙带着启轩两兄弟在院子里望月。
玉熙坐在一条凳子上,与启轩兄弟两人说道:“记得你们小的时候有一次中秋问我,为什么爹不陪着一起过中秋。”
启佑已经没了印象了,毕竟过去五十来年了:“爹那时候肯定是出征了吧?”除非是带兵打仗,否则云擎都是留在家里的。
他自问自己是好男人了,可跟他爹比还是有差距的,因为他是不可能什么都顺着妻子来的。不过也是如此,才能让他娘死心塌地了。
玉熙颔首:“是啊!你们小的时候,他经常在外打仗。”那时候他们夫妻真是聚少离多,还是进了京城夫妻才没怎么分开过。
说到这里,玉熙叹了一声道:“你爹一个人在下面,不知道多孤单呢!”也是儿女不让,若不然她早就下去陪老头子了。
启佑心头一跳,忙道:“娘,爹怎么会孤单呢!你看封伯伯跟崔叔叔都在下面,有他们陪着,爹肯定过得很乐呵的。”
玉熙看了他一眼,这兄弟跟妻儿怎么能比。不过见启佑眼中流露出忧色,她也没再继续这个话题了。
第二日,玉熙找了村长聊天。这一聊天玉熙赫然发现此地的赋税跟徭役竟然特别重。特别是徭役,老百姓一年要出两次。
村长以前念过书会说官话,所以也不用翻译了:“就算身体强壮的青壮年,每次服了徭役回来都要好好休养一阵。身体稍弱的,得病上一场。”也是被逼无奈,若不然老百姓哪会愿意去服徭役。
老百姓是要服徭役,不过朝廷有规定一年一次。轻省的活,保证一日三餐吃饱。而繁重耗体力的活,不仅伙食好,每人每天还有十文工钱可领。在谷城县,这些百姓不仅多服一次徭役,还吃不饱饭。至于工钱,更是没有了。
启佑的脸,直接黑了。
至于赋税,除了朝廷规定之外每亩地还要征收四厘银子。另外,官府不收粮要百姓拿银子去交税。可一到丰收的时候,粮食又被压价。以致老百姓,苦不堪言。
玉熙询问了许多的问题,而里长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一直说到中午,玉熙跟启佑才回去。
里长的媳妇有些抱怨道:“老头子,你跟个外乡人说那么多做什么?万一被衙门的人知道,你这里长不能干了是小事。万一这些人打击报复,到时候怎么办?”外乡人拍拍屁股走了,留下他们倒霉了。
“你懂什么?这些人不是普通人,我们谷城县的百姓说不准能重见天日了。”若只是救了马氏一家人,只能说他们善心。可这些人然问起了赋税徭役,普通人怎么会关心这些。
里长媳妇愣了下,然后问道:“你是说,这些贵人会管我们谷城县的事?”想前些年赋税徭役都只现在一半,日子过得别提多好了。却没想到,自这县丞上台后,他们的日子越来越难了。
“这只是我的猜测,你别出去瞎囔囔。若不然,真就为家里遭祸了。”他之所以敢说那些话,是料定玉熙等人不会说出去。到时候,衙门的人真追究咬死了不认就是了。
里长媳妇道:“我是那么不知道轻重的人吗?”就为儿孙,她也不敢胡说八道。
启佑沉着脸道:“娘,谷城县的情况比我想得还要严重。”他原本以为戴阎王就是个地痞流氓,这样的人渣他随手就能捻死。可现在才发现,谷城县的官府都烂透了。
玉熙淡淡地说道:“我大明朝立朝不过六十年,竟然就有如此骇人听闻之事。再这样下去,不用百年江山就得易主了。”玉熙很清楚,这天下不可能永远是云家的。可却没想到,在她有生之年官府就腐化到这地步了。
启佑怕玉熙上火,宽慰道:“娘,也就谷城县特殊,其他地方都挺好的。”他们也走过很多地方,吏治都还算清明。
“别觉得谷城县的事是特殊,千里之提溃于蚁穴。这次再不引起重视,不用二十年老百姓就得揭竿而起了。”老百姓活不下去,自然就造反了。
启佑忙说道:“娘,我等会就给大哥写信。让他派钦差,巡视天下。”
“大张旗鼓去巡视能查出什么?要查,就得暗中查探。”一旦消息泄露出去,那些官员有了准备。最终查出来的,都是粉碎太平的东西。
启佑点了下头。
回到住的地方,就看见简氏母子六人正在院子里焦灼地打转转。
见到玉熙,简氏走上前问道:“老夫人,我们什么时候进城?”她是恨不能现在就进城,可因为玉熙的话到底有顾忌。
玉熙给了一个确切的时间:“后日应该可以进城。”后日,余志也该回来了。
简氏忍不住落了泪:“老夫人,能不能现在就入城?我当家的已经没了,不能连个披麻戴孝的都没有。”
启佑心头正不爽,再看着哭哭啼啼的母子几人火气不由上来了:“那戴狗子是什么人你们不清楚吗?什么准备都没有带你们入城,你们自己死不要紧,别连累我娘。我娘年岁大了,可受不得惊讶。”
简氏没被吼得忍不住往后退了两步。
玉熙看了一眼启佑,然后说道:“你暂且再忍耐一下吧!若是不能将戴阎王一伙人连根拔起,你们以后还是没安宁日子过。”
简氏惊愕得都忘记哭了:“你们想除掉戴阎王?可是他的手下很多,而且还有县丞撑腰。”
玉熙说道:“这个你无需担心。你也保重好自己,几个孩子还得靠你呢!”
说完这话,玉熙回了屋子。
启佑问道:“娘,余志到底干嘛去了?”他娘年轻的时候就很谨慎,如今老了更不会冒险了。所以他现在肯定,余志肯定是去找帮手了。
“如你所想。”
简氏由着曼娘扶着进了屋,半响后说道:“那位老夫人说她要除掉戴阎王,曼娘,你说这是真的吗?”
曼娘犹豫了下说道:“娘,我瞧着这位老夫人不像是信口雌黄的人。”曼娘很清楚,他们报不了仇的。若是这位老夫人能杀掉戴阎王,那也等于是为他爹报了仇。
想着玉熙身边那么点人,简氏一脸丧气地说道:“虽然那位老夫人身边的人武功高,可他们几个外乡人势单力薄,怎么可能扳倒戴阎王呢!”那县丞,能看着戴阎王被个外乡人欺负,肯定不能的。
曼娘心里也没底,想了下说道:“娘,那位老夫人不是说最迟后日我们就能进城吗?等过两日,我们就知道她说的是真是假了。”若是老夫人除掉了戴阎王,她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反之,怕是她就没活路了。
到第二日晚上,余志终于回来了。
第二天天一亮,一行人就进城了。简氏母子六人也没留下,而是跟着进城了。
里长带着一家老小将玉熙他们送到村口。看着渐渐远去的马车,里长自言自语道:“希望真的能还我们谷城县一个太平。。”
到了谷城县城门口,就见城门口有四个衙差。
进城的百姓,每人需要交两个铜板的进城费。这四个衙差三个维持秩序,一个收钱。
轮到启佑他们,衙差瞄了一眼说道:“交一两银子的入城费。”
启佑深呼吸好几下,这才没发飙。
林阔很识时务地递过去一两银子。不过,却是板着脸没说话。这些人狗胆包天,竟然敢让太后娘娘交入城费。
衙差虽然不满他的态度,但还是接了银子,放他们进去。
谁料到,刚进城就被一个凶神恶煞满脸横肉的彪形大汉给拦住了:“我们大当家的有请。”
启佑正一肚子火,听到这话眼中闪现过厌恶之色:“滚。”
在这谷城县,还没人敢不给他大当家的面子。不过这大汉也知道玉熙一行人是外乡的,若不然不会有胆跟他们对着干。
大汉秦五恶声恶气地说道:“我们大当家请你们,是给你们面子,别敬酒不吃吃罚酒。”若不是打探到的消息说这人随身携带的护卫都是高手,他哪里还会废话,直接将人绑了去。
启佑冷笑道:“我倒要看看,你们怎么让我们吃罚酒的。”
秦五大喝一声:“兄弟们,都出来。”很快,就从周围窜出来一大群人。
启佑目测了下,至少有一百人。
林阔手一挥,一群护卫立即抽出随身佩戴的刀剑围在马车周边。
看着护卫手里泛着凛冽寒光的刀剑,且这些人面无惧色,不知道为什么秦五心头升起一股不安。
看着就竟然动起了刀剑,原本围在一旁看热闹的人如惊弓之鸟瞬间就散了。
简氏吓得全身都发抖,紧紧搂着同样被吓得面色泛青的姐弟五人。
嫡女重生记 第2263章 玉熙番外(18)
玉熙掀开帘子看着外面黑压压的一片,眼中闪现过一抹怒色。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县城是土匪窝呢!
秦五虽然觉得这群人有些邪门,但他更惧怕戴阎王。要没完成交代的差事,回去得脱一层皮:“兄弟们,将他们拿下。”
话刚落,就感觉脖子一凉。然后,他惊恐地发现一把剑架在他的脖子上。只要对方轻轻一动,他的小命就得玩完。
玉熙淡淡地说道:“去告知戴阎王,有什么事县衙谈。”
余志一脚踹在秦五身上,然后冷声说道:“快去。”
秦五倒在地上吐了一大口血,捂着胸口爬起来去报信了。至于剩下的一群人,被余志这身手给骇住了,不敢轻举妄动。
一直到马车从他们身边走过去,这些人才开口问了领头的:“我们要不要拦着?”
领头的说道:“跟上去。”若真是去县衙,那更好,可以来个瓮中捉鳖。
有简氏他们在,玉熙也无需问路。一刻多钟以后,就到了县衙。
到了县衙大门口,启佑朝着门口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岁的衙差问道:“你们的县令呢?叫他出来?”等见到这县令,先抽一顿。
守门的衙差很有眼色,见启佑穿着华贵知道这是富家子弟。再有这口吻,身份定不低。所以,这老衙差语气也很好:“我们大人有事出门去了,这位老爷若是有什么事留下名帖。等我们大人回来,小得一定回禀。”
谷城县的县令姓庞名宏远,是位两榜进士。他的同僚,大部分已经官至四五品,有的甚至已经是三品了。只有他,还在七品县令的位置上蹉跎。他自问自己才学不比其他人差,可就是因为朝中无人所以仕途不顺。心灰意冷之下,就整日沉浸在琴棋书画之中,将公务丢给了县丞。
启佑冷着脸说道:“派人去叫他回来。”
这口气可不小,衙差心头一跳。不过,他还是那句话:“请老爷留下名帖,老爷一回来我就回禀。”庞宏远哪里是有事外出,是约了一群人带着几个美人去游玩了。
玉熙下马车时正好听到这话,淡淡地说道:“他不在也无妨,我们叫了戴阎王在县衙见面,你带我们去正厅。”
这口吻,衙门在她眼中好像不算什么。若是年轻气盛的,肯定就叫嚷着将人拿下了。可这衙差今年五十了,经了很多的事。看一气势惊人的玉熙,恭敬地说道:“老夫人,请随小的来。”
启佑神色,这才才缓和一些。
这位老衙差领了人进了正厅,问了玉熙:“不知道老夫人想要喝什么茶?”刚才那一声称呼老夫人是试探,见玉熙神色淡然他心中也有底了。要知道,只有三品以上诰命才能称为夫人。
既是三品以上的诰命夫人,那将正厅给她一用也无妨。
冰梅见玉熙没拒绝,说道:“给我家主子一杯温白开就行。给我们,也都来白开水。”白开水,并不怕加料。
老衙差恭敬地应了一声,正要下去端白开水,就被玉熙叫住了。
玉熙指了下简氏几人,说道:“你带他们去隔壁处歇歇脚。”等会可能会动手,简氏母子六人都是普通百姓,若看到太血腥场景怕会噩梦连连。
衙差点头道:“是,老夫人。”
玉熙点了两个护卫,让他跟着简氏一行人出去了。虽然说戴阎王肯定要先解决掉他们,然后才会腾出手来处置简氏他们。不过防备万一,还是放两个人在他们身边比较稳妥。
走出正厅,一个满脸胡子的衙差走上前着急地说道:“老罗,不得县令跟县丞的同意你就带这些人来正厅,你不要命了?”平日里老罗做事最稳妥,今日怎么就犯糊涂呢!也是两人关系好,若不然他才不管呢!
罗衙差压低声音说道:“这几个都是大人物,我们小心伺候着。”
络腮胡男面露一惊。能让老罗说大人物,这些人来头可不小。
将简氏几人交给他去安顿,罗衙差就去厨房要了白开水。
玉熙跟启轩,并不习惯用别人用过的东西。他们三人,都自备了水杯。
罗衙差看着玉熙手里的白玉水杯,眼睛都直了。县丞太太戴的那些玉饰,没一样有这白玉水杯的水头好。这位老夫人,身份可能比他想的还要高。
此时,他心里也庆幸刚才迎了这几位进来,而不是恶言相向。
正琢磨着怎么讨好下玉熙,就听到一阵脚步声。听那声音,不下二十来号人。
罗衙差抬头看去,见是戴阎王。当下收敛了神色,朝着戴阎王拱手道:“戴爷……”
戴阎王看都不看他一眼,径直朝着玉熙跟启佑一行人走去。
不过没等他靠近,林阔用手中的剑拦住了他的去路:“再往前一步,我要你狗命。”
戴阎王眼中闪现过一抹恼怒之色:“不知道阁下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要管我谷城县的事?”猴六几人被抓没多久他就知道了,只是听到对方的护卫身手不凡,一个人撂倒了他们六个打手。戴阎王也不是傻的,知道这群人身份不简单。他并不想跟玉熙等人对上,毕竟对方什么来头他还不清楚。却没料到,这些人竟然带着马家的人来了县城。他们这么做,分明是一种挑衅。若是不做出反应,以后如何镇得住其他人。
启佑上下打量了下戴阎王,问道:“你就是戴阎王?”
戴阎王拱手道:“鄙人姓戴,名奇胜。不知道这位老爷贵姓?”
启佑嗤笑了一声说道:“果然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在启佑想象之中,戴阎王应该是一个五大三粗长得跟土匪似的人物。可是面前的人长得斯斯文文,穿着锦袍腰缠玉带,看起来不像是地痞头子倒像是位公子哥。
戴阎王沉着脸道:“你们几人,到底想要做什么?”若是这些人想来横的,他也不怕。哪怕对方的护卫武功高强,可他手底下几百号人。车轮战,也能将这些人弄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