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就是做人脉:飙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冷热
“啊,好。连峰你这动作让我们大跌眼镜啊!”李正德表情复杂地说。
“呵呵,李校长见笑了,个人服从组织安排罢了!”张连峰见这办公室也没有人,就不咸不淡地用“官腔”回了李正德一句。
“我还听说你靠搞房产生意买了一辆新车?”李正德又问。
“靠朋友帮忙!”张连峰笑道。
李正德见张连峰和他说话云里雾里,心里暗骂,还和老子打起官腔来了!他也不反思,他自己和张连峰这些普通的老师从来都是打官腔的。
李子平副部长来了以后,他们就出发了,总共四人,李子平、李子平司机、李正德和张连峰。李正德没开车,坐到了李子平的车上,他和李子平也不是太熟,但这种和组织部领导套近乎的机会不然不会放过,而且坐在张连峰车里也有些别扭。
“这个张连峰还有车?我不是听说他的家境也一般吗?”出发后,李子平坐着的组织部的车走在前面,又从后视镜上瞅了一眼后面跟着的张连峰的车问后座上的李正德。
“这小青年这个假期有些神秘,听说是他做房产生意赚的。”李正德回答。
“这车还不错吗。”李子平说。
“听说好像近三十万。咳,现在的年轻人脑瓜子活,谁知道怎么赚的!”李正德心里不是滋味,他本人才开着一辆北京现代,这让他很看不眼的愣头青倒一下子抖起来了,“我看这小青年,感觉有点像再次回到末庄的中兴的阿一样。”
一句话说得李子平没话了,这校长明显对这个发迹了的曾经的手下大冒酸水嘛,他对这种人不太感冒,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你当人家永远是你的手下吗?
李正德见李子平不想再说什么,就知道自己的话太多了,突鲁鲁地冒出这么多话,让对方生厌了。
虽然李子平决定不了自己的升迁,但身处组织部这样的要害部门,正所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对自己产生了厌恶,总不是一件好事。嘿,今天倒不如坐张连峰的车了。
张连峰一个人开着车走在后面,觉得一个人倒也清静,此时他正用蓝牙和何美珠聊天。
“升成桥头镇副镇长了啊,小家伙也当官了!”何美珠的话语里带着戏谑。
“姐,能不嘲笑我吗?这算是一个什么官啊?而且说不定哪天就丢了!”
“那就快点升,升到撖胜男奈何不了你的地步!”何美珠笑道。
“哪有那么快!也不管它了,丢了官我就去做生意!”张连峰笑道。
“做生意也好,当官其实挺累人的。哎,第一次开车走长途,到底适应不适应啊?”
“还行,挺顺当。”
“要小心,车是好东西,可车也是老虎,行了,不扰乱你了,专心开车!拜!”
“拜!”张连峰挂了电话,又拨了夏晓莲电话,告知她自己的去向,夏晓莲也是叮嘱他开车小心,同时叮嘱他凡事低调点,少强出头,张连峰笑着答应了。
和夏晓莲通过电话,张连峰犹豫了一下,拨通了李真的电话。之所以犹豫,是因为他在李真身上托了两件事,怕李真误以为他在变相催她。
不过李真的语气没有什么不愉和不耐烦,她的语气平静而明快:“你是不是要去桥头镇报到了?”
“我正在去桥头镇的路上,一名组织部副部长和我过去的校长送我!”
“嗯,总算还有些面子,”李真的语气中也带了一丝戏谑的口气,“上任的心情怎么样啊?”
“你当我是一方诸候去上任啊,只不过是七八位副职中的一位,一抓一大把的角色!”张连峰笑道。
“嗯,看来还多少有点自知之明!不过怎么有一种得陇望蜀的感觉啊?这才刚迈出了第一步,就嫌这一步迈得小了?”
“姐,你转着圈儿绕我呢?这普通干部第一步最大也就副科,我怎么会有不满足的这一步的道理?我不是怕你笑我自满才那么说的吗?”张连峰笑了一下道。
“好,抱一个平和的心理就好!”李真说完这话张连峰听到话筒里传来一些脚步声和一个关门声,接着她压低了声音,“我还正准备给你去一个电话,那事我交上去了,这次可能是省纪委直接出面,他们一去可能会首先把屈维忠从看守所里提出来加以询问和保护,另外你自己也要注意安全,也要告诉那个李青荷也要注意安全,要不让她换个名字住进省里的一家医院去吧,我负责给她联系医院,这种事还是小心点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张连峰的心狠狠地跳了几下,看来李真刚才是说话不方便,连忙郑重地答道:“好的,我立即通知李青荷!同时,你也要注意安全啊!”
“知道了,你放心吧,她们还不敢动我!”李真说,“李青荷那边这样吧,你给她打一下电话,我派人帮她转院吧。”
“好的,我立即联系李青荷!”张连峰说完挂了电话,立即拨通了李青荷的电话,把刚才和李真商量好的事情告诉了李青荷,不料李青荷说只有看到屈维忠出了看守所她才会转院,不然让撖胜男提前知道省里面下来人要查她,怕她会对屈维忠下毒手。
张连峰一听也有道理,暗暗惭愧倒是自己的心思不够细密了,就重新拨打了李真的电话,告诉了她李青荷的想法,李真听了说:“那就等省纪委的人把屈维忠从狱里带出来再让李青荷转院吧。到时我直接派人接她转院吧,你就别管这事了!”
打完这通电话,张连峰暗想李真这么关心屈维忠和李青荷的事,倒真是一个有几分正义心的人,心里不由得又对她多了几分敬重。
心里对这件事担了几分心机,再加上对即将到任的工作环境的担心,此时张连峰的心里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初次当官的兴奋了。
他知道桥头镇镇长就是何海斌,自已这次去是作为他的下属配合他的工作,接受他的领导,不说那分憋屈劲儿,受到打压甚至陷害也肯定少不了,再加上撖胜男甚至撖胜强随时可能启动的对他的遥控陷害,此次去桥头镇赴任,可以说也算是下龙潭虎穴啊。
但他当然不会因为这些因素就放弃这次升迁,对何海斌,他同样有着报复的心理,任何事都是辩证的,上级可以打压陷害下级,下级也有和上级一较高低的机会,他张连峰现在也不再是书呆子,必要时候什么手段也不惜一用。
心里老想着这些东西有点累,张连峰丢开这些念头扫一眼开阔的植被有些稀疏的原野,驾车疾驰两个小时,沿途又经过一个乡政府所在地后,他正在经过一个人烟稀少的牧区,作为仅次于县政府所在地梁兴镇的全县第二大镇桥头镇不远了。
梁川县确实大,面积两万多平方公里,基本呈纺锤型,南北中间横亘着库布大沙漠,沙漠以南称为梁外地区,沙漠以北称为河套地区,地理地貌和气候条件很不一样的,也造成了梁川县南边几个县主要以牧业为主,而北边沿河的几个县主要以农业为主。
近几年经过两轮的撤乡并镇后,目前梁川县下辖八个乡三个镇,县政府所在地叫梁兴镇,在县城的最南头,而张连峰他们家所在的那个乡叫吉祥乡,在县城的最北头。
由于库布沙漠横亘梁川县中部,所以从县南边的几个乡镇到北边的几个乡镇不能直线到达,班车得绕道库布其沙漠西端的桥头镇,就连梁兴县最北头最东头的贵平镇那边的人和梁兴镇往返也得绕桥头镇,一来二去,桥头镇就成了除了梁兴镇以外的全县最大的镇,曾有很多人向上面提议应该把县政府搬迁到桥头镇,这样处在中间位置,南北都好照顾,但说了多少年,这事也没有个结果。
再有就是有很多人也建议在库布沙漠中间分开的一段修一条横贯库布沙漠的穿沙公路,贯通南北经济,但这事好像是从清朝就有人说起了,到现在已经成了一个百年梦想,好像也只能永远地梦下去了。
再疾驰一段,远远地就望见桥头镇那个入境大门:欢迎您到桥头来!桥上架着一个人的巨幅相,是当今在中国红遍大江南北的蒙古族歌手白灵儿,桥头镇是她的家乡,虽然她的父母等直系亲属都不住在这儿了,但桥头镇人还是以她为荣。
其实以白灵儿为荣的不只桥头镇人,整个梁川县,或者说整个河湾市都把她引以为傲。她可以说是河湾市的一张名片,当然,更是桥头镇的一张名片了。
听说她偶尔也回桥头镇一次来为爷爷奶奶扫墓,但并不大张旗鼓,往往是等地方政府官员知道时,她已经走了。
张连峰很爱听她的歌,她的歌声高亢激昂,音色明亮动人,富有一种草原特色,网上对她歌声的评论是每当你听到她的歌声,就会情不自禁地追随她步入游牧民族的神秘世界,领悟那生生不息的原始生命力。
据说白灵儿未出道时有过一个彼此爱得死去活来的男朋友,汉族,在二十一岁时不幸遇车祸去世了,当时年仅十八岁的她在大悲大痛之下放弃在河湾市艺校学习,独自一人跑到了北京,经过了一段时期的艰苦的北漂生活后,接触到了她生命中的贵人——一家音乐传媒老总余晨君,从此走上了一条星光大道,慢慢地成长为中国音乐界的“大姐大”人物。
网上曾曝过白灵儿少女时代的那个汉族恋人的照片,长得像极了张连峰,学校里有几名男同事因而常和张连峰开玩笑:“去找你的老情人白灵儿啊,她一见你,心一激动,眼一掉泪,手一颤抖,给你摔个几十万上百万的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逢到这种时候张连峰就淡淡说一句:“做什么梦呢?还没睡醒?”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感觉那白灵儿仿佛真和他有什么牵连似的,听她的歌时也就更加迷醉。
过了入境大门不多久,就是桥头镇了。这桥头镇所处地势平整,横三竖四的街道横平竖直,街道两边两排小树,小树后面都是热闹的街面铺,最高的楼房是五层,一般都是二三层的建筑,装璜整洁亮丽,倒颇给人一种干净妩媚的都市少妇的感觉。
这桥头镇张连峰来回也走得不少,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每年都得过这个镇几次,每次过,心里也只是一种平淡的过客心态,但这次不一样,一进桥头镇,张连峰的心里不由自主涌上一种感觉:呵,我成了这里的一个最高一层的官了,今后走在这大街小巷,也有一种“俯视子民”的感觉了!
不过随即他就骂了自己一句:臭屁!这桥头镇藏龙卧虎,许多人连书记镇长也不见得看在眼里,更不要说尔只不过是一个区区的副镇长了,算个老几!更不要说还有何海斌这些人对你虎视耽耽,还是夹起你的尾巴老实谨慎一点吧!
两辆车路过成江加油站里加了油,前面李副部长坐的车驶进加油站,张连峰就把车停在一边,这个加油站有两排六个加油位,也是刘思嘉家的加油站,她爸就叫刘成江,所以给她家的所有加油站都起名叫“成江加油站”。
看到这个加油站他不由得又想到了刘思嘉,她可能又被她妈控制了,心里叹息一声,她就像是他远处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可是对于他来说却是那样的遥不可及,算了,都快而立之人了,想问题做事情都应该现实点了,不要老耽于幻想了!
张连峰下了车走到李部长的车前,看到司机要付油钱,急忙抢着付了,然后把票递给司机。李子平副部长在车上看了也没作声,倒是李正德觉得有些吃惊,这小子在他眼里就是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愣头青,什么时候倒这么通人情世故了?看来不通人情世故也分对谁啊,这小子以前是根本没把他这个校长看在眼里啊!不由得就是一阵恨恨。
其实看人下菜碟本是每个人都固有的本性,张连峰当然概不除外,虽然也知道除非在特定情况下,这个李副部长对他的官场上的升迁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但对组织部这些人还是多栽花少栽刺,这种顺手而为的小人情,厚着脸皮做做还是有必要的。
桥头镇镇政府在主街东兴街上,大门一边是三层楼的飘香酒店,一边是三层楼的草原酒店,进了大门,办公楼也是三层,白瓷砖门面,张连峰的车跟在李子平副部长的车后面缓缓地停了,下了车,见一个四十多岁的高个儿长马脸儿男人和一个三十多岁的方脸白面男人已经引着几人向出了车的李副部长他们迎上来。
这方脸白面男人张清河就是剥了皮也认识,就是现任桥头镇镇长何海斌,那长马脸男人张清河走前在网上查过关于桥头镇的网页,就是桥头镇书记王永胜。
张连峰急忙也下了车,跟在李副部长他们后面。他也知道这种场合应该是他先下车守在李副部长的车前等李副部长下车的,但他学会开车时间不长,开车停车不够熟练,三停两停倒迟了一步,就见那何海斌诧异地瞥了一眼他的车,其他几人的目光也是瞥了他的车几眼。
这时候私家车还不多,这个小镇就更少,能开上张连峰这样近三十万好车的人就少得可怜,所以镇上的几人见他这个副镇长拉风地开着一辆好车来报到,自是很有些惊异。
而且他这个副镇长前一阶段又出了大名,镇上的干部听说他要来任副镇长,大跌眼球中早打听了他的家世背景,知道他出身于桥头镇向东二百里的吉祥乡,家庭经济并不宽裕,所以见他竟然开了这么一辆好车很是惊异。
李副部长和王永胜他们互相寒暄着握了一遍手,就把李正德和张连峰介绍给大家。
“小张,欢迎你这个年轻人来啊。”王永胜伸手轻飘无力地和张连峰握了一下手,话语也轻飘飘的,一看就知道他对张连峰这个副镇长不是太感冒。
这个小张多少有些刺激到了张连峰,他现在好歹也是一个副镇长了,却不料被这个镇党委书记当着这么多人叫小张,看来在这个老官油子眼里,他屁都不是啊。
不过他也顾不上多想,手又主动去握另一个人的手,是人大主任张来友,他五十多岁,圆脸,一副很圆滑和善的样子,和他的握手也有一些力度,“欢迎你,年轻的张镇长!”他对张连峰的欢迎词还比较热情。
接下来一个副书记刘建,一个政法委书记、派出所所长陈兴霸,三个副镇长樊润森、张培军、姜为民,镇人武部长沈小军都来和他握了手。
何海斌则是直接把和他握手寒暄的一项省掉了,他和李副部长、李正德、组织部司机握了手后,就和王永胜一左一右陪着李副部长往办公楼里走了。
这样的场面倒是多少有些出乎张连峰的预料,按说就是为了他何海斌自己的脸面和风度,他也应该和他这个新来的副镇长握一下手才对,官场上大家勾心斗角是常事,更不要说他和何海斌这种关系,那以后一定不可能友好相处的。但官场上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即使大家私底下斗得再凶,表面上的样子还是要装一装的,何海斌怎么会表现得这么差劲儿呢?
不过稍微一想张连峰就了然了,这个原因一来是乡镇这种机构层次低,大家都是一群土包子似的人物,对这个走表面过场的官场潜规则就不是那么太看重;二是何海斌一定是想用这样的方式见第一面就给他一个下马威,或许他已经在镇里的一些干部面前贬低他了,这时候当然也就无需为给双方面子走这个过场。
看来他这个副镇长不管在王永胜面前还是在何海斌面前,仍然是一个蚂蚁般的小人物啊,张连峰的心里更是添了几分沉重。
进了楼,张连峰正跟着一长列队伍横穿一楼的走廊上二楼的会议室,听见副书记刘建给一个二十六七岁的白瘦的年轻人叮嘱一句:“小韩,叫大家上楼开会!”那白瘦的小韩就去各个办公室通知去了。
张连峰猜这小韩应该是镇政府秘书,看他推开各个办公室去通知,从各个办公室里就陆陆续续地走出一个个人来,张连峰沉稳安静地向这些人扫一眼,却意外地看见冯彩云和一个长相一般却极其丰满的三十多岁的女人从一个办公室里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不打一个招呼也是不行的,张连峰便笑道:“你怎么在这儿?”
“我不来这儿当副镇长,可是可以在这儿下乡啊?”冯彩云笑道,丝毫也不在意李副部长和一长溜镇领导看向她的目光。
下乡?她被安排在了什么单位?张连峰心里画了一个小小的问号,但也没再问她。
那三十岁的女人向李副部长打招呼道:“李部长好!”
“你也好,郑所长!”李副部长笑咪咪地答一句,目光再次看向冯彩云道:“这位是?”
那郑所长还没回答,冯彩云就抢先答道:“李部长好,我叫冯彩云,在财政局工作,这次是下来核查帐目,还没参加过镇里的会议,所以也想参加一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