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神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本天成

    当然,帝国的史官在书写胜利者的书籍时,则完全可以将其修饰为成功的博弈。

    尽管绝大多数将领已经知晓了皇帝的计划,但托勒密穿上亚历山大的盔甲仍然显得十分不适应。

    岬角处的部队已经整合完毕,火把的光亮使得远远望去:一群光点在快速移动,就像是一群组织严密的萤火虫有目的飞翔着。

    相信这在夜晚的衬托之下,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即使他们隔着上千腕尺的海达斯佩斯河,依然能够听得到对面印度人阵地发出巨大的喧闹之声,显然他们一方面由于亚历山大之前的折腾已经疲惫不堪,却又不敢完全不相信敌人的渡河意图是真实。

    拂晓时分,亚历山大和托勒密带领的主力部队已经沿河逆流而上足足五公里。

    营地岬角处大约仅仅布置了六分之一的兵力,那里并非真正的渡河点,一半是佯攻,一半是假戏真做。

    依靠观察对岸印度士兵的布放变化和数量,来决定是否全力渡河作战是阿明斯塔的关键任务。

    他将带领七艘三十桨大船,从岬角处大张旗鼓地前进。

    虽然兵力不多,却能依靠岬角和河中小岛的丰茂草木起到疑兵的作用,在河岸的对面很难估计到准备发动突击的兵力的具体数字。

    这无疑给波鲁斯方增加了莫大的压力。

    当然波鲁斯也不是傻子,之所能在古印度大陆成为作为强大的帝国,自然有两把刷子。

    在观察到对手极有可能从岬角开始渡河后,印度侦查兵仍然没有放弃对亚历山大的持续跟踪。

    远征军主力在雾蒙蒙的黯淡天色下行进,仍能看见河对岸骑乘骆驼或是骏马的士兵影子。

    在行进到距离之前渡河点十里的位置,亚历山大命令整个大军停下脚步,开始装配渡河战船,就地准备进行抢渡。

    此时天色已经完全放亮,托勒密身穿白色的胸甲,头戴亚历山大的头盔和披着的火红色的长袍显得极为显眼。

    而大型战船在狄阿底斯的巧妙设计之下,极快地被装配起来。

    五百名工程士兵铲平河岸,在地面上涂抹上牛羊油脂,使得大船能够轻易并且快速地进入河道。

    两千名特萨利重骑兵和三千名登上战船,他们将从正面发动渡河作战。

    此刻已经能够远远地望见,大批的印度骑兵已经抵达河对岸的战场。

    尽管他们无法识别马其顿人真正的渡河点,但每一点又必须派兵进行防守。

    这样一来之前,之前所分析的进攻优势已经开始显现。

    只有亚历山大自己清楚真正的主攻方向,波鲁斯永远处于被动状态。

    除非他押宝成功,将自己的兵力恰好调动至亚历山大的主攻方向,只一点恐怕他只有默默祈祷自己所信仰的神了。

    亚历山大固然也相信神,但是可能因为古希腊的神祇实在是太多了,且总在和人类的战斗中失败,一些看起来十分强大的神,譬如说战神阿瑞斯,竟然比人类的英雄勇武不了多少,还在偶尔的战斗中败给著名的大英雄。

    给印度人的另外一个惊喜就是,亚历山大的战术仍有变数,在托勒密开始指挥自己的部开始渡河作战的同时,他又开始了第二次分兵。

    他再次带领自己的武官和本多忠胜及全部伙伴骑兵再加上在达海招募的弓箭手部队,继续逆流而上,目的是直至和海达斯佩斯和交汇的杰赫勒姆河开始展开渡河。

    也就是说在整个海达斯佩斯河流长长的战线之上,形成了三股渡河作战的突击势力。

    且不说在远征军喧闹的渡河过程之中,第三条战线的大军进行悄悄地,低调地转移,在干扰之下波鲁斯的侦查部队很难发现这些隐蔽的举动。

    远远地望去这些人可能更像是工匠部队,或者是小股的疑兵,亦或是预备部队。

    并且托勒密耀眼的盔甲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边河岸上已经能够看见,河岸的对面已经有大量的烟尘扬起。

    毫无疑问,波鲁斯的大量战象部队和弯刀战车部队开始向这里集结,意图在滩头对亚历山大的人形成致命的阻击。

    亚历山大第一次身披灰色的,最为低调的斗篷,紧紧握住托勒密的双手:亲爱的兄弟,你将再次遭遇到波鲁斯大军最为强大的部分,而我这次则将作为挑选敌人较为薄弱的地方进行切割,我相信你完全能够抵挡得住正面,坚持到我来找你。

    没有问题,亚历山大托勒密像是对挚友一般紧紧握住他的双手说道。

    你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安全,我还没有做好为你浇筑铜像的准备。

    那是当然,托勒密用右手敲击了两下胸甲说道:我绝对不会穿着你的盔甲死去!

    亚历山大哈哈大笑起来:那么这次算作是我们两人之间的第二次赌博吧!

    那么赌注是什么?

    五千枚德拉克马银币金币!

    亚历山大跨上布西发拉斯说道,这样你就不仅仅是一名勇猛的将领了,即使解甲归田,也是一个富裕的商人!

    说完他在伙伴骑兵的大军的伴随下,悄悄继续逆流而上,直奔杰赫勒姆河方向。

    托勒密重新将注意力转回到即将发生的激战中来。

    相比阿明斯塔在第一战线上的渡河作战已经打响,他命令将十艘组装完毕的三十桨大船推入河流。

    托勒密登上第一只战船,蜜雪儿和瓦西里则分别带领后续的两艘大船。

    他左手执住长矛,高高举起自己的佩剑,在船底奴隶们齐力的划桨之下,整艘战船发出轰隆隆的巨响。

    托勒密禁不住回头望去,只见无数小船搭载着重装步兵进入河流,后面更有无数牛皮阀被拖拽着蜂拥而上!

    残酷的战争到来前之景,是何等的激动人心啊!

    托勒密的火红色的斗篷在海达斯佩斯河潮水的风中烈烈舞动,胸甲在刚刚的日出映照下显现出绚烂的光芒,托勒密以亚历山大的身份展开的一场血战即将开始!




第一百五十四章:水岸之间
    自从踏上奇异之旅之后,作为一普普通通之人托勒密经历了太多挑战极限的时刻。

    原本在较高楼层向下张望都会手心冒汗,双腿轻微打颤,却首先登顶传说中只有飞鸟才能抵达之地的至高点,在刀光剑影中求得生存。

    从海风潮湿温暖的地中海,横跨整个辽阔的波斯帝国,在来到炎热无比的古印度大陆。

    横跨三个温带,几乎穿越了这个时代人类文明的大半疆域。

    直到今天他竟然能够扮演亚历山大大帝的伟大角色,成为改变历史的重要推手。

    没人能够预测未来之事,正如无人能够百分之百断定一场战争的胜负一样。

    毫无疑问,几乎所都的敌人都清楚,亚历山大是整个进攻的核心。

    只要折断利剑的尖端,便能摧毁整个马其顿远征军的凌厉攻势。

    在人们心中,亚历山大大帝之所以从胜利走向胜利,正是因为他的无可代替性。

    当托勒密的视线从湍急的河水之上,转移到正面战场之时,目测已经进入了印度士兵硬弓射程所能抵达之境了。

    穿透河面之上的水雾,已经能够清晰地看到一列一列的印度士兵从丛林之中移动到河岸之上。

    尽管这些敌人显得整齐有序,他们的将领仍然忍不住窃窃私语。

    他们虽然身处高高的威武雄壮仿佛不可战胜一般的战象之上,亦是全副武装,仍将目光紧紧钉视在托勒密的身上。

    这套耀眼的铠甲吸引了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托勒密几乎能够感觉到他们紧张好奇恐惧和贪婪的复杂情绪。

    虽然身在与马其顿帝国远隔千山万水的印度大陆,这些高级将领们也会对亚历山大大帝战无不胜的故事略有耳闻,今天白甲战神来到他们的面前,心中难免产生好奇之心。

    而更大的压力是被征服的恐惧,当然还有战胜这位伟人的贪婪,击败亚历山大大帝这是无数伟大的帝王都无法做到的事,一旦成功,无穷无尽的融化富贵就如眼前这滔滔不尽的河水,滚滚而来。

    可他们却毫不知情,眼前的这个人是一个伪装的冒牌货。

    河岸之上的印度士兵已经开始在指挥官的命令之下,零星发射弓箭进行远程试探了。

    托勒密所在之处能够感觉得到,船底奴隶奋力划桨的动能,大船之首奋力劈开河流,犹如一条巨大的虎鲸恶狠狠地猛扑向敌人。

    印度人的弓箭从射入河水,到已经能够钉在船头的甲板之上,托勒密在叮叮咚咚之声下缓慢地转身向后,多年的征战已经练就他处于危急之下不惊不慌的淡定本领。

    而经验告诉他,作为一个将军,从容不迫即是给予麾下士兵最大的鼓舞和精神上的支柱。

    很明显,波鲁斯准备将敌人歼灭于滩头之上,这是古老中国常常使用的谋略之一,但是他们一定忽略了马其顿人的冲锋攻击力能够轻易撕扯开孱弱的印度步兵方阵。

    河岸之上紧靠茂密的丛林,使得他们防线拜访十分局促,只有大约二十至三十列弯刀士兵的纵深,骑兵无法发挥冲击力,因为任何战马面对冲进流速极高的河流都会胆怯,丛林的阻隔也使得马其顿人最为忌惮的战象不能够形成集群作战。

    按照之前的部署,托勒密退回船舱,这里不但能够很好的阻挡弓箭的共计,还能遮蔽掩盖大量士兵。

    他在这里集结三百人的冲锋分队,每一艘大型渡船都是这种配置,一到二名将领一待船首撞岸,便迅速带领突进队进行冲锋,就像一条条锥子戳入印度士兵的阵列。

    只要有一队成功楔入敌方阵地,立即进行穿插或者包抄,扰乱敌人防守阵型,即使面对的是波鲁斯的主力大军,仍然有等待阿明斯塔来自下游和亚历山大本人来自上游的合力夹击,强打一场大型会战,将波鲁斯帝国的有生军事力量消灭为灰烬!

    我们即将登陆,将军!船长大声向托勒密汇报。

    士兵们将头盔带到头上,放低身体和兵器,降低重心是为了避免船底触岸时所带来的撞击。

    片刻之后,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在震动之下,大船搁浅在河岸之上,稳住身形之后的第一时间,托勒密立即手执利矛,向前奋勇冲出船舱。

    大群士兵紧紧跟随在他的身后,耳朵之中灌满了,盔甲和兵器的撞击之声河水激荡之声和疯狂的喊杀之声。

    从视线的余光中看,大批士兵随着船只的陆续抵岸,接二连三地发起多点冲锋。

    印度士兵近在咫尺,他们好整以暇,一排排的弓箭手开始发射弓箭,前排的士兵射击完毕,立即蹲下身去,向后快速移动,后面的弓手再次发射,形成连续打击。

    而然他们面对的是身经百战的马其顿大军,马其顿士兵用盾牌遮挡在身前,能够听见弓箭钉在上面的咚咚声。

    尽管有一些士兵中间倒下,但为数极少,且大多并非是致命创伤。

    仿佛是一间工业工厂的流水线上的安全操作规程,只要士兵们坚守操作规矩,很难被命中躯干处的要害部位。

    这就是战争的准则。

    马其顿战士们在逐渐抵近印度人的阵线时,投矛手们开始陆续进入投矛阵地。

    印度弓手眼见齐射几乎无法阻止对方的冲锋,几乎无装甲防护的他们又被投矛手所杀伤,信心开始低落,随着几记精准的投掷,弓手指挥官的尸体纷纷被钉在河岸之上。

    他们开始散乱无序地进行散射。

    蜜雪儿和瓦西里的船已经登录,简易的潭头阵地开始搭建,后勤部队已经将战马运上陆地,暂时担当龙骑兵的的骑士们登上了战马。

    托勒密所带领部队中,有八百人的伙伴骑兵部队,这是常年跟从亚历山大的精锐部队。

    此刻他带领他们和亚历山大大帝本人一样,开始对印度人步兵阵线发动致命的冲击。

    而敌人也意识到自己保守战术所带来的不可挽回的后果,仅仅凭借弓箭是无法阻止登陆的。

    等待大批印度陆军开始集结的时候,显然已经为时已晚了。

    托勒密阻止的伙伴骑兵队伍已经列阵成功,大胸美人和哥萨克疯子和与埃及王并肩立马,冲进装备简陋的敌军阵营大开杀戒,一排排皮肤黝黑的士兵在他们刀剑之下割草般齐刷刷倒下。

    整个印度士兵方阵被他们像割豆腐一样轻易地切开。

    后来史官史官卡利斯蒂尼描述这时的托勒密时写到:此时此刻,埃及王就像是亚历山大本人一样,他身着他的胸甲,披戴着他的战袍,呼喊咆哮,没人任何善战的士兵和慧眼的诗人更够分辨出他是一个伪装者,我断定就连他自己也把自己当做亚历山大大帝本人一样对待。

    直到托勒密的耳畔传来了一连几声巨兽的嘶吼



第一百五十五章:布西发拉斯的嘶鸣
    在陆地上只有一种巨兽在被人类利用之后会爆发出如此惊人的战斗能力。

    相对而言,亚洲象是比较温顺的动物,然而其庞大的身躯,坚厚的皮肤和巨大的体重,使得它成为一种比狮虎更加强大的战争武器。

    古代上下埃及之王拉美西斯二世曾驯养猎豹,甚至花豹作为自己的宠物,以彰显阿蒙神之子帝王的无限荣光和勇敢。

    在战斗之时,这种猛兽就跟从在他的黄金战车附近协助作战,这些家伙可以如同掲开圣诞节上油腻腻的桌布一般轻而易举地撕开人类的头皮,对于轻甲敌军的威慑力可见一斑。

    这位埃及之王还豢养数百头战狮,这些更加凶狠的猛兽曾经帮助他在梯队战斗中脱节的情况下,摆脱赫梯人的追杀。

    在没有先进的热兵器的战争时代,猛兽成为战场之上耀眼的明星。

    托勒密这一刻不得不庆幸,没有恐龙幸存下来,如果战场之上出现一群被驯服的恐龙作为武器,那么他们几乎不会有任何胜算。

    在这儿档口,印度人集结了大约十几头战象,进入正面战场。

    远远望去,观察到印度战象配置了一名指挥官同时兼任驭手,四名弓箭手和两名投枪兵,和波斯人的战法颇为类似,由于大象相对于战马的绝对高度优势,使得他们疏于防守装备的配备,仅仅依靠绑缚于象背之上的藤楼作为防护。

    区别在于,印度人的战象个头更大,数量也更多,集群作战展现出惊人的踩踏效果。

    场面颇具杀伤力。
1...7273747576...1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