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穿越时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老王

    在这里可以举一个反例,曾经一度风俗放荡的古罗马帝国,在公元三世纪全民皈依了基督教之后,开始严格执行一夫一妻制度,禁止各种背德****的陋习,奉行廉洁节制的生活态度。按道理来说,这样婴儿的存活率应该会变得比较高了吧!可事实上,根据东罗马帝国政府在七世纪对首都君士坦丁堡市民家庭的一次统计普查,当时全城婴儿出生的存活率只有60%,其中很大一部分还会在三岁之前夭折。

    因此,在古埃及时代,婴儿患遗传病的几率变高一些,似乎还称不上什么严重问题,因为原本的夭折比率就已经过半了。事实上,那些患有严重遗传病的孩子,通常根本就没有机会长大成人。而埃及法老在身体力行的“广种薄收”之下,一般来说总还是会繁育出几个健康婴儿的,不必过分担忧继承人的问题。

    此外还可以做一个类比:根据某部外国小说的内容,一位年轻的士兵在前线战地被一位漂亮的****百般****,虽然士兵十分心动,却又担心她身上有艾滋病。于是****就非常老道地“教导”这个菜鸟说:作为一个很可能在明天就会被子弹打死的人,你又何必为某种在十年之后才会威胁生命的疾病而发愁呢?

    同样的道理,如果某位穿越者来到了古埃及,并且成为了王子或法老的话,那么他尽可以放心大胆地推倒自己的姐姐和妹妹,而无须去顾忌当时还不存在的某些伦理道德,以及跟瘟疫、战争和天灾相比而言根本无足轻重的遗传病——前提是只要你能够过得了自己心里的那道坎……

    但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我觉得在这里还是有必要提醒大家一下:从来也没有哪位神明规定过,法老的女儿就一定会是貌若天仙、温柔可人的大美女,而不是歪瓜裂枣、弯腰驼背、瘸腿瞎眼的丑姑娘……至于脾气暴躁、天生放荡的泼妇,或者阴险毒辣、手段残忍的恶女,在王室里就更是多得数不胜数了。

    如果亲生姐妹的数量很多,法老或许还可以从里面挑出一个比较中意的人选,立为自己的王后。但如果这一代的埃及公主只有一两个,而且品行容貌全都不怎么样,那么法老的婚事就会比较难办了。

    然而,碍于神圣的近亲结婚律法,法老们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与这些未必很美好的亲生姐妹结婚——只要稍微回忆一下,埃及艳后的前后两任弟弟丈夫是什么下场(一个被姐姐的姘头凯撒击败战死,一个直接被艳后毒杀),你应该就不会对“娶个姐姐当老婆”这种禁忌的婚姻,抱有太多美好的幻想了。

    ( 大穿越时代  p:///2/2490/  )




一、并不浪漫的城堡生活
    一、并不浪漫的城堡生活

    咳咳,言归正传,对于中世纪的欧洲,大家都有着怎样的印象?

    通过小时候读过的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以及成年之后看过的无数好莱坞大片,现代人对于中世纪欧洲,大致上应该会有着这样的浪漫联想:

    ——宏伟华丽的城堡、盔甲明亮的骑士、热情如火的贵妇、优雅羞涩的公主、披着黑袍或紫袍的女巫、躲在墓地里的吸血鬼、在月光下变身嚎叫的狼人……诶诶?好像有些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来了?

    嗯,为了严肃起见,在谈论中世纪欧洲的风貌之前,最好还是先把女巫、吸血鬼、狼人这些不科学的奇幻产物在第一时间就排除掉——天晓得这些神奇的家伙会不会在自家壁炉里开了一道时空门,只要往身上撒一把奇怪的药粉,然后猫腰往壁炉里一钻,就能跑到二十一世纪的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买新款时装呢?

    就现实世界而言,中世纪欧洲的主旋律就是骑士与城堡,而穿越的旅途也必然围绕这两者展开——诸位主角们之所以不辞辛劳地穿越时空,通常都不是特意去受苦受难,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而是为了领略中世纪风情和建功立业的,自然不会选择穿越成农奴、盗贼之类的扑街人物(想当罗宾汉的另外再说),最起码也要混上个贵族骑士的头衔,家里有城堡、有庄园、有盔甲,还有几个年轻侍女可供****揩油。

    嗯,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莫非就这样住着很大很漂亮的城堡,抱着浑身香喷喷的公主,每年去骑士比武大会上出出风头,偶尔去乡下找几个中意的农家姑娘行使初夜权,换个胃口打打野战?

    很遗憾,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中世纪的贵族生活可没有你想象之中那么舒服。

    先谈谈中世纪的城堡吧!从本质上来说,城堡是用来据守的军事要塞,而不是用来显摆的豪华宫殿,更不是用来享受生活情趣的度假别墅——这些以磐石修造、深壕围绕、铁门和吊桥把守的坚固要塞,在遍地烽火的中世纪欧洲,确实可以让窥视贵族财富的不速之客望而生畏,但却不见得能让主人住得舒服。

    ——文革年间,全中国的大中小城市都在拼命修筑三防工事,挖了不知多少防空洞,但等到改革开放之后,似乎也没见多少贪图便宜的人搬家到里头去居住……天底下哪里会有宜居的军事要塞啊?

    中世纪城堡生活的糟糕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为了便于长期坚守,城堡大多修筑在地势险峻之处,例如悬崖、山顶,以及河心小岛等等。但地势险峻的同义词就是交通不便。假如你的城堡位于崎岖险峻的山顶,貌似俯瞰众生威风八面,但每一趟上山回家就能把你累得够呛。如果城堡内没有足够的水井,那么每天的打水和运输食物也很累人。

    当然,这些琐碎的杂务自然都有仆人们代劳,主人们只要发愁究竟该如何让精心打造的豪华马车驶过蜿蜒狭窄的山路,拉上倾斜度极高的山坡,然后弄进自己的城堡里就行了。

    其次,为了防备敌人的弓箭和抛石机,中世纪城堡的外壁上很少打窗洞,所以城堡的内部总是暗无天日,太阳晒不到,自然潮湿得很。再加上当时的建筑水平不过关,墙壁和屋顶上免不了有些裂缝,因此一下雨就渗漏得厉害,进而导致城堡内的保洁很成问题。

    偏偏中世纪欧洲人的卫生观念也很差,于是那些看似雄伟庄严的城堡里面,通常到处都是灰尘、蛛网、臭虫、跳蚤、蚊子、苍蝇和生活垃圾,恐怕还不如当代日本流浪汉的纸板屋干净。

    此外,中世纪欧洲的大幅布匹,价格仍然很贵。在那些较为贫穷的地方,一般只有城堡的主人有资格睡床铺,其他人就算是骑士侍从,也只能跟牲口一样睡稻草堆,顺便和他们的爱马一起被臭虫咬……

    呃?你说在旅游手册上看到的德国城堡很华丽很舒适,根本没有我说的这么悲催?

    哦,你说的大概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新天鹅堡吧!

    那座城堡是巴伐利亚大公在19世纪后期才修筑的“皇家主题公园”,很多尖顶之类的华丽结构都用了混凝土,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现代的迪斯尼公园——真正中世纪城堡哪有这么可爱!

    另外,在欧洲还有一些经常被当作游览景点的华丽城堡,其实也都是喜欢派头的近代贵族们,在文艺复兴之后,甚至18、19世纪才兴建起来的,或者是在旧城堡的原址上进行了大规模改建,基本不能再算是真正的中世纪城堡,只能说是“看起来很像城堡的宫殿”罢了,跟迪斯尼乐园里的城堡差不多属于同类。

    事实上,就在现代的德国和奥地利,还有很多继承了古代城堡的破落贵族后裔,对这些祖辈的遗产避之唯恐不及,挂在网上只要1欧元就肯转让,但还是乏人问津——中世纪城堡大多修建在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荒山野岭,没水没电不说,哪怕开车逛个超市都得跑几十公里,除了考古专家就再也没人愿意去住。

    而且,这些城堡不仅要被征收大笔遗产税,其本身的维护费用也很高——先不说城堡的体积有多大,结构有多复杂,光是让建筑队带着笨重的建筑材料和相关机械,翻山越岭路远迢迢地到城堡里跑一趟,还要自备干粮饮水和发电机……这个出勤的人工费就比在城里搞装修贵得多了。

    偏偏这些城堡还是历史文化遗产,在政府档案之中有着记录,若是后代不肖子孙任凭其风化坍塌,或者胡乱改建成仓库什么的话,有关的文物部门还会找你吃官司……

    总之,你在继承了这座城堡之后,不管是否入住,都需要维护这座城堡保持原样。任何对建筑外观有所改动的装修,哪怕只是拉一条电线装几只空调,都要提前几个月写申请打报告。而所有的修缮材料,也都必须使用政府指定厂家的专门品牌产品,价钱铁定是死贵死贵的。并且还要雇佣专业人员进行施工,人工费也足以让你心惊肉跳……每年耗费十几万欧元都是正常情况,不是大富翁的话通常根本吃不消。

    同样的道理,在中世纪的落后生产力之下,一座城堡的维护修缮费用,也是很多人的不能承受之重。

    因此,到了中世纪末期,欧洲大陆的战争不再那么频繁之后,讲求生活质量的贵族领主们,就纷纷把家当搬到了更加舒适的乡下别墅,或者位于繁华都市里的奢侈官邸,再也不肯住这见鬼的破城堡了。

    ( 大穿越时代  p:///2/2490/  )



二、无法无天的黑暗年代
    二、无法无天的黑暗年代

    那么,既然城堡住起来这么不舒服,那么就索性不住城堡,在附近的交通发达、风光秀丽之地,用木头搭个度假小屋怎么样?反正是贵族领主,这点钱总是拿得出的,实在不行还可以征召领民免费服劳役嘛!

    嗯,这个做法在贵族私斗已经非常稀少,相对比较和平的中世纪末期,应该是可行的,正如上文所述,当时的很多领主已经搬出了城堡,只有在战火临近的时候,才会重新回到坚固的城堡里居住。

    但如果你的眼光太超前,在中世纪的前期和中期就这样搞的话……你根本就是在自寻死路!

    ——当时的欧洲混乱无比,没有什么大一统的民族国家。无论是英国、法国、德国还是意大利,全都是诸侯林立。各国君王的权威基本只限于首都和王家领地,对手下贵族们的私斗根本无能为力。

    如果某一家贵族的城堡和领地被邻居夺去,那么他最好别指望只要到宫里打打御前官司就能把领地要回来……除非你跟国王的交情够硬,可以让他为你发兵开战,否则能在宫廷里给你个职位赏口饭吃就很不错了。所以,在那个时代,每一位领主都必须牢牢守护住自己的城堡,不敢长期离开。

    偏偏每一位领主又都在处心积虑地扩张地盘,找借口对外扩张侵略,经常只是因为一点边界争执、一次人身攻击、一句无心之言、一次求婚失败,有时甚至只是一个姿态、一个表情、一个手势,都能引爆一场中世纪的战争——中世纪的骑士们都是很暴力也很蛮横的,千万别把他们想象成彬彬有礼的绅士。在中世纪的诗歌和文献之中,记录了很多他们的无耻行当。例如某位贵族骑士曾向一位富有的****求婚,不幸被拒,于是他便悍然带兵围攻这位****拥有的城堡,直到对方被逼得打开城门屈膝下嫁为止……

    除了不怀好意的隔壁领主们之外,中世纪欧洲的森林里,还有很多穷凶极恶的流贼团伙,好像蝗群一样到处流窜,时不时就会有某处庄园被攻破和洗劫——英国的罗宾汉也是其中一个代表。你看看,罗宾汉和他的部下们连小城堡都能攻破,你那座精致的度假小屋,在这样的突击队面前,又能扛得住多久?

    至于预先警戒这些敌人的行动,抢在他们抵达之前搬回城堡里……中世纪的欧洲地广人稀,到处都有小股部队能够通行的荒野,你手下有多少斥候,能封锁住整个领地?

    而且,中世纪领主的地盘普遍不大,缺乏战略回旋空间,从一座城堡骑马奔袭另一座城堡,经常用不了半天——这么短的一点预警时间,根本来不及疏散转移。

    再说,就算在陆地上能够严密布防,海上还有神出鬼没的维京海盗呢!

    因此,在那个治安混乱,匪徒横行,朝不保夕的可怕年代,你放着坚固可靠的城堡不去住,反而为了追求什么生活情趣,搬到风光秀丽却不适合防御的别墅里……恐怕没几天就会有大票的刺客和匪徒上门,或是绑架你和你的妻子儿女勒索赎金,或是受了附近其他领主的佣金,直接要了你的命!

    所以,为了你的生命安全着想,还是老老实实地继续住城堡吧!

    ( 大穿越时代  p:///2/2490/  )



三、可悲可叹的中世纪食谱
    三、可悲可叹的中世纪食谱

    谈完了居住条件,接下来就该谈谈饮食了。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中世纪的欧洲人已经发明了餐具,总算不用像古埃及人一样直接用手指吃饭了,但现代人依然会感到难以接受——酒杯镶嵌了宝石做得很华丽,但却要一桌人轮流共用,你必须在饮酒的时候跟别人分享口水;汤勺也是两个人或几个人共用的,最好不要直接把勺子凑到嘴边去喝,而是舀到自己的碗里;餐叉是拜占庭帝国的发明,要到十字军东征之后才被带回西欧,在此之前的欧洲人,还是只能像古埃及人和现代印度人一样用手指直接撕肉条;当然,你也可以用餐刀割牛排和面包,然后代替叉子直接塞入嘴里,但问题是一把餐刀要数人共用,只有地位很高的人才能独享一把餐刀。

    当然,上述这些陋习都是细枝末节,身为贵族领主,你完全可以为自己打造一副专用的餐具。但是,在看到桌上放着的中世纪欧洲经典饭菜之后,你绝对会消减掉绝大部分的食欲。

    就现代东方人的观点来看,中世纪欧洲人吃水果的方法实在是很奇怪:把苹果和梨放到火上烤,把李子放进锅里炖,还要加盐撒胡椒……而直接生吃水果,却被看成是下等人的做法。

    ——中世纪的欧洲医学界普遍认为,一切水果都是凉性食物,若要吃的话,就应该以热的方法烹调,或者加入热性的香料(例如胡椒之类)……真是不科学!

    相反,对于大部分蔬菜,例如胡萝卜、芜菁、圆白菜、卷心菜等等,中世纪的欧洲人倒是习惯于生吃,甚至就连刺激性口味的洋葱也是如此——当然,也有浸泡在肉汁里的烤洋葱,不过那个就属于高级菜了。

    ——煮熟的水果和生吃的蔬菜……感觉上似乎跟中国人的习惯恰好相反,肯定会导致肠胃不适。

    不过上述这些问题还不算最要命的,中国人也不是不能吃蔬菜色拉,至于煮熟加盐的水果不合口味,也只要从食谱中剔除这些菜就行了。但光是作为主食的面包,就能让人觉得无处下嘴——中世纪欧洲人吃的面包,跟我们现代人那种发酵过还加入白糖奶油的松软面包根本不是一回事,而是近似于压缩饼干的一种无酵饼,又干又硬又磕牙……而古埃及人的面包,虽然通常也没加奶油,但一般倒是发酵过了。

    当时,就算是贵族领主,在日常生活之中,也都吃平均重量4。5㎏/10磅的长条形黑面包。

    注意,中世纪的黑面包和现代的黑面包完全不是一回事,现在所谓的黑面包除了色泽之外,在口感和成分上,其实和中世纪的白面包也差不多了。

    典型的中世纪黑面包,一般是用小麦粉混杂大量的麸皮烤制而成——这种做法在中世纪已经算是精品黑面包了。更有一些偷工减料的黑心面包师,居然经常故意在黑面包中掺加木屑、小石头之类的杂物,比埃及人掺入面包的砂子更能磨损牙齿,也更可恶——后者好歹是被动受罪,前者根本就是主动犯罪啊!!!

    很好,这下连矿物质都有了,要是在夹杂点树叶和虫子,那就是全营养食品了……

    这种中世纪黑面包的天下闻名之处,就是在于可以当武器使用——中世纪的编年史上,多次记录了没出息的笨盗贼潜入穷苦农民家里盗窃,但却不幸殒命于家庭主妇的黑面包之下的囧事;而当中世纪的家庭矛盾发生时,更有无数男子汉死于悍妇的黑面包攻击……至于这东西的味道,还是请大家自行想象。

    ——在日本的欧洲中世纪背景轻小说狼与辛香料之中,那位男主角旅行商人罗伦斯,之所以在有条件的时候,都不愿意直接啃黑面包,而是要把黑面包掰碎了煮稀粥,就是因为这东西实在是太硬了。

    在中世纪,白面包和黑面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在制作时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努力去筛除麸皮,中世纪的天主教会把经过发酵制成的松软白面包称作“潘德美茵”,意为精制、神圣的面包。而中世纪的白面包体积也普遍比较小,每只通常都不够正常人吃一顿,大概跟现代的“早餐包”差不多。

    最初,白面包是教会神职人员独享的专利,但很快就被人突破了限制,成为了中世纪富裕家庭们招待宾客的上等伙食。不过,在中世纪贵族们日常用餐的时候,白面包和黑面包之间往往并没有非常明确的分界线——正常情况之下,贵族和富人的厨房里都不会直接存放大量面包,而是储存粗面粉,或者说混合了大量麸皮的小麦粉。到了吃饭的时候,再把粗面粉烤成面包。

    如果要招待客人或者庆祝什么喜事,那么就会吩咐厨师和侍女们把粗面粉筛一筛。招待的客人越尊贵,粗面粉里的麸皮就要筛得越干净,烤出来的面包自然就会越白越精细,但花费的功夫同样也就越多。
12345...7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