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泼辣小福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野秋风
    “噢!”厂长看了看四叔,没想到四叔冲他点了点头,也是告诉他说重点的意思。

    厂长搓了搓手道:“我听说咱们甲王镇要建知青点,得用砖不是,我想着问问四叔四婶,你们啥时要,现在要的话现在我就有货。”

    “还不一定呢,听说隔壁镇子也有砖厂,那边价格还便宜三厘呢!”李秋喜轻描淡写的说。

    “哎哟喂,四叔四婶,可别呀,就用自己家砖吧,咱的砖你用过的,质量没得挑,我就求求你们了,用咱家的砖吧!”

    “但凡用,就不是一车两车,用多了,我没那么现钱,可赊不起您啊!”李秋喜念叨。

    “赊,可以赊,您尽管赊,敞开了赊!”

    周向豪道:“厂长您不怕我们还不上”

    “哪能够啊!”厂长道:“谁还不上,甲王镇也还得上,就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再说你和四婶办事一点不糊涂不是”

    李秋喜乐了,道:“你凭啥就认定我们能还上你”

    “哎哟喂,四婶,您就是等着我多夸您一嘴是不是嗨,那我就夸夸您,您和四叔带领着甲王镇搞生产,奔小康,那我们可是看在眼里的,就算我没看到别的,我还没看到四个岗村民拉到家里那黄澄澄的小麦吗我在咱队里面可有亲戚”

    “嗯嗯。”李秋喜笑了笑,没多说话。

    “四婶,四叔,咱们这个砖厂就靠你们养活了,那里面的工人,虽说不是你们甲王镇的,可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他们要是失业,一家子就得喝西北风去!”

    李秋喜抬头看了看周向豪,道:“看来咱们的知青点不建也得建了。”

    “嗯,不过——”周向豪捏着下巴,想了想道:“不过,村民大部分都忙着建小学校,没啥建筑能力的,也不敢往上用啊!”

    “这不是事,不是事!”厂长见缝插针道:“我有人,我有人啊!”




第311章 安家落户
    砖厂厂长是个精细人,他做足了准备前来说服周向豪和李秋喜。

    李秋喜问道:“你哪来的人你的人不都得在厂里烧砖”

    厂长嘻嘻一笑道:“嗨,不瞒您二位说,为了拉到甲王镇的订单,我老早就托人调查,不但知道你们要建小学校和知青点,还知道你们人手肯定不够用,这不,我就跑东跑西,把我所有人脉都动用上了,前村后屯的泥瓦匠全让我给请来了,就听您二位一声吩咐。”

    李秋喜看砖厂厂长合盘脱出,知道他也是个老实人,便笑道:“可让你费心了!”

    厂长道:“那咱们这事算是说定了哈,我一回去就叫泥瓦匠上工,不过”

    “别默迹,有话说。”李秋喜道。

    “就是,这知青点可得快点干呀,收秋之前得完工,这些人都是各个生产队的劳力,耽误了人家生产队的秋收,我这,我,我可负不起责任啊!”

    李秋喜道:“这你放心,我们比你还着急,等着我们家家户户的,也是秋收呢!”

    知青点就划在李秋喜家东面,原来做坟地的小树林和李秋喜家中间,镇长李国柱说,知青点是整个甲王镇的知青点,所以得把散落各个村子的知青全都安置在这儿,所以,这个知青点建的只比小学校大,不比小学校小。

    知青点扩了个大院,大院的西墙是李秋喜家的东墙。

    西岗大队的知青们乐坏了,秋喜呀,咱们又挨着近了。

    李秋喜乐呵呵的骂他们,瞧你们那点出息,要么回城去,要么,你们说个媳妇找个婆家,在甲王镇安家落户,在知青点里窝一辈子,算个啥

    一语点醒梦中人,知青们不免问道:“秋喜,我们知青,能在这里安家落户么”

    “咋不能”李秋喜道:“国家把你们分配到这里来,就没想让你们回去,是你们自己死乞白赖想回去么!你们要就想留在这儿,只要打个申请,发誓要为农村奉献一辈子,国家不但支持你,没准还奖励你呢!”

    “真的能么”

    “真的么,秋喜,我们是不想回城的!”

    “这里可比城里好过,谁想回去,傻子吧”

    李秋喜又提醒道:“那就去打申请,男的在这里说媳妇,申请早下来,政府就给你们批地基,女的省事,找个村里男人嫁了,你在这儿就有家了。”她的话说的笃定,是因为在跟首长签下的三页长的合同里,对这些知青都有安排。

    “秋喜,你说的可当真”骆家齐一个箭步蹿到李秋喜身前,扶了扶眼镜框道:“秋喜,我没听错”

    “没听错,快去打申请吧,要是快的话,明年开春,你就能盖房子了。”

    “那,那要是这样的话,还盖啥知青点呀,大家都去打申请不就得了吗”骆家齐笑道。

    “你以为谁都像你随手就能挑个姑娘当媳妇”李秋喜瞅了瞅安小静,笑道:“你们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呀!没说上的,没嫁出去的,要搁哪住他们的收成往哪放人家要是就想回城呢”

    “对对对。”骆家齐又扶了扶眼镜,“还是你想的周到。”

    李秋喜笑道:“其实盖这处房子,我还有别的用处。”

    “还有啥用处”安小静问道。

    “我跟李镇长商量过的,这里的房子是按照学校的样式建的,现在,给你们当临时住处,将来,小学那边的孩子读完了六年,就让他们到这里上初中。”

    “哦,原来如此!”

    “好想法!”

    “好好好!”

    一波知青为李秋喜鼓掌。



第312章 欢欢喜喜秋收去
    李秋喜笑着伸了伸手,大家停止掌声,李秋喜又道:“你们是知青,都有好底子,所以,我在这里再提示一句:如果大家有志再往好了拼一拼,就去读书,考大学,考师范学校,将来以后,回来咱们这里当个老师,你们放心,哪怕所有知青都考上了,我一样安排你们,有多少我安排多少!”

    “还有这好事!”

    “这可好!”

    李秋喜又道:“不管你们读不读书,这里的土地,一直有你们的,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你们是从甲王镇出去的,将来学成,要回甲王镇来作贡献。”

    知青队伍沸腾了,他们完全没想到,自己的人生可以有这么多好的选择,原来,他们以为自从下乡那一刻起,是自己光辉人生黯淡的开始,没想到,在甲王镇,他们越来越光明,越来希望越大。

    听了李秋喜的话,他们的内心为自己做出了一个选择,每个人选择或许会有不同,但同样的,他们都与甲王镇同进同出。

    说着话,秋收的时间就到了,整个甲王镇,远远望出去,一片的秋黄,那是收获的颜色。

    在寒凉的早晚,一点也看不到人们的瑟缩,一个个喜笑颜开,心里面似燃着幸福的火焰,两两见了面,不再问,你吃了吧,吃的啥,现在他们说的都是,收秋去啊,棒子长啥样听说你家的好,收哪的呢北洼呀,我北洼收完了,该河套了

    小孩子们比大人还忙,比赛似地冲在前面,把一个个黄澄澄的包米剥出来,然后赶紧又继续下一个,大人们宽容的冲他们笑,跟在后面,把他们落下的,一个个捡起来,剥开。

    眼见着一个个包米棒在旁边堆成堆,远远望去,像一座小山似的,那幸福感,是没法用语言形容的。

    谁家的手脚都不慢,还是几家打伙往家收,这样更快些,得快点呢,赶在上冻之前,还得建大棚呢,各家各户要种啥养啥,都报上去了,他们边干着活,心里面已经盘算好了,需要多少塑料多少钱,还需要到哪借点,多种点啥,人手不够的话,要请谁来帮忙土地属于自己,收获属于自己,人们的脑袋比算盘子还精。

    这个时候,人们了解了李秋喜口中的那个“幼儿园”,体会到了这个机构的好处,小孩子忒缠人,没有个专人侍候根本不行,起早贪黑的跟着大人到地里头,实在不忍心,上了岁数的老人家,但凡没有瘫在炕上的,都出去劳动了,瘫在炕上的,身前还围着一堆带皮的包米,累了歇一下,歇过来剥几个,但是要让她看一个**动物,那万万是不可能的。

    有六岁以下孩子的,基本都把孩子送到李秋喜的后院,由知青高小凤和周向英两人给集中起来看着。

    刚开始两人累了够呛,捉过这个跑了那个,慢慢地,她们摸透了孩子的性子,找到了规律,再加上李秋喜的提点,干顺了手,一天下来,不觉得有多累,反倒多了些兴趣。

    送孩子来幼儿园的人家,遇到搭讪的路人,大方的说:“一年不就一袋子包米嘛,除了交军需的,我家收的不少,甭说一个娃,两个三个也够!”

    这是秋收给的他们底气。



第313章 还谁要结婚
    周向英给孩子们做午饭,其余时间照料一帮孩子的个人卫生,自己当然抽不出身来收她的地,周家人不计较,一块帮忙把她的收回来,专员老张没公事的时候就带两个助手一块到周家地里帮忙,周家人心细,把周向英的单独分出来放。

    李秋喜帮周向英往盆里盛孩子们的饭,道:“三姑,你的好日子就在眼前了。”

    周向英笑道:“大家伙的好日子都要来了不是不只我的。”

    “你别跟我装糊涂啊,你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

    周向英不好意思地笑道:“不管哪个好日子,都是亏了你,谢谢你啊,秋喜。”

    “客气啥,我就是做了我能做的。”

    “你能做的可真多。”

    “问你个正事,三姑——”李秋喜道:“六姑和文凯的事,你跟你们周家老当家的说了没”

    “说了。”周向英道。

    “老奶奶有意见不”

    “能有啥意见”周向英道:“人家文凯是知青,知书达理的,多好,我娘没说啥,那就是默认了。”

    “哎哟,这可真好!”李秋喜道:“我寻思着,等过年那会儿,人们都不太忙,我想着,你和老张,文凯和六姑,还有小静和骆驼,我想一块,帮你们把婚事办了,你看行不”

    “啊”周向英脸又红了,“那行吗太快了吧”

    “你想磨到啥时候,等老了,办夕阳婚”

    “那倒不是”

    “我就是告诉你一声,回头我找那两对商量一下,咱们整个集体婚礼,多爽!”

    “那你呢”

    “我给你们张罗呀!”

    “你就跟我装吧,你跟我们家老四不结婚”

    李秋喜低了低头,“我倒是想结,你家老四不想,这事,我一个女的着急,不好看吧”

    “回头我说说老四。”

    “三姑,你可别找他说,我是谁我李秋喜啊,能跟他说的我早跟他说了,别人要是再找他说,显得我更不值钱了,求你,可别去说,我跟他这么过,也挺好。”

    “你看你”

    “向英姐,你往门口站着看会孩子成不”高小凤走进来,笑呵呵问道。

    “哎行,想上厕所吧,你去吧!”周向英擦了两把手,站在门口。

    “我找秋喜说点事。”高小凤朝李秋喜指了指。

    “怎么着,还习惯不”李秋喜问道。

    “挺好的,这不比上山干活轻快多了。”高小凤道。

    “你的地咋安排的,谁给你往回收”李秋喜想了想道,“噢,对了,你租出去了是吧租给谁家了”

    “没有。”高小凤不好意思地低了低头,“我的地,田杰帮我一块种着呢”

    “噢。”

    “那啥,秋喜,我找你是想说,年底那个集体婚礼,能算我们一份不”

    “你,你们你跟谁”

    “我,那个,大个儿”

    “我的天,大个儿,你们藏的够深,啥时候的事啊!”李秋喜一拍脑门道:“噢,我说的呢,啥叫田杰帮你一块种,田杰种的不就是你家地么!”

    “秋喜,行不行嘛!”

    “行行行!”李秋喜道:“那哪能不行!人多热闹啊,多来一对儿是一对儿,大好事啊这是!”

    “那这样!”李秋喜笑道:“回头你把知青的也好,还是村里的也好,谁家有意在年底结婚的,都告诉一声,谁想参加集体婚礼,谁就来这里找你报个名,到时候,咱们好好热闹热闹!”

    “好嘞!”



第314章 秋喜发了大火
    周家人一大家了吃饭吃到一半,专员老张颠颠跑了来。

    “哟,老张!”李秋喜道:“这个时候,你咋来了,吃了没”

    周向英没说话,站起来就要去取一副碗筷。

    老张冲周向英摆了摆手,道:“我在李镇长家吃了,我找你有急事,秋喜。”

    “咋了”李秋喜道。

    周向豪道:“你坐下来,慢慢说。”

    “慢不了,车都等着呢!”老张道:“四叔,你给说说,这咋整”

    “咋啦到底”周向豪放下碗。

    “向豪,秋喜,你们最好跟我走一趟,看看去再说!”

    老张说的一定跟军需有关,周向豪和李秋喜不敢怠慢,起身就跟老张出去了。

    “这是咋滴了,还让不让人好好吃顿饭了”周刁氏心疼忙忙碌碌的俩人。

    周向军起身道:“我也去看看。”

    老张把一行人带到了村里老门家,这家人在村里是有名的抠门。

    在路上,李秋喜和周向豪一句话没问,老张一句话也都没说,但是一进老门家的院子,李秋喜立即明白了咋回事。

    老张的两个助手小伙子见着来人,立即放松下来,站的靠前的那一个,就是秋喜在车上调戏过的小鲜肉小辛。

    “你们可算来了——”
1...5556575859...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