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泼辣小福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野秋风
孙理无论如何没有想到,事情如此顺利,情事家事一起办了。
孙理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事分享给知青队伍,知青们得到他的提示,纷纷都想把自己的家里人带到甲王镇来。
就知青携带家属之事,李秋喜和周向豪,连同四个大队队长,在李镇长的主持下开了个会。
大家没有人不支持,知青力量有限,他们要么把地租出去,要么只能搞一种大棚,但他们所占甲王镇土地是不少的,凭他们一己之力,土地发挥不了最大的效用,如果知青家属倒来的话,那么,队里就可以要求他们同普通甲王镇村民一样,必须一菜棚一畜棚。
这样的条件被知青们认可,毕竟,像孙理那样想出去读书做老师的,并不多,留下来的知青,会成为城里家属的指导员,能把大棚好好的经营起来。
这样一来,你往甲王镇的大棚区放眼看去吧,那些棚一头的小砖房一定是甲王镇村民的,那砖房长出来一些的,肯定是知青们的。
第319章 李镇长的担忧
知青们的做法让甲王镇的村民眼前一亮,受知青们的启发,家家户户把关系不错的亲戚家都接来自己家,亲戚们不用住棚屋,自己家里有的是地方,正房,偏厦子,打着扑棱住。
管着亲戚们一天三顿饭,一天一个人一块钱工钱,活干不过来,雇别人也是雇,这钱还不如自己给自己家里人。
李镇长犯了难,不少别的镇子的生产队还找过他,说他霸占劳动力。
李国柱没办法,找到周向豪和李秋喜。
“这可咋整呢四叔,秋喜,你俩给个主意”
“这不用管他,他们爱说啥说啥去呗!”李秋喜不以为意。
李国柱道:“可没说的那么轻松啊,别的生产队还是以前的挣工分,为生产队出力打粮,这劳动力都分散到咱们村里来了,人家的活谁给干啊!”
周向豪点了点头道:“这是事实,人家肯定不愿意,不过,个人选择,也不能强求。”
“所以啊——”李国柱道:“人家的生产队长找我头上来了。”
“那你横不能往外撵人吧”李秋喜笑道:“人家就说来甲王镇住亲戚家来的,人家就不想挣工分了嘛!”
李国柱点头道:“就是说呀,这才把我难住了呢!我咋跟人家队长交代”
“你根本不用交代。”李秋喜道:“省出来那些活,队里没走的村民分担,他们还能多挣工分不是一部分人走出来,这对他们队里来说,是大好事,毕竟走出来的人是少数不是!”
周向豪笑了笑道:“我沉得吧,个人意志不好强求的,这些队长吧,他们就是——”
李秋喜接下了周向豪没好意思说的话,“就是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人家不挣工分,一样年底得到分粮。一样的人,人家出来在棚里帮忙干一天活,一个月挣的钱,快赶上城里的正式工了,他们能不眼气”
李国柱点了点头,“四叔,你们说的都对,可是——”
“你不用为难——”李秋喜打断李国柱道:“你这样,他们再找你,你就告诉他们说,不管是哪村的村民,咱们甲王镇都欢迎,不管你有没有亲戚,只要有人肯用你,只管来干活赚钱,实话说,咱们这里活有的是,一家子又是菜棚又是畜棚,家里人口少的,根本忙不过来,赶上收菜卖菜,人口多的也忙不过来,更别说,还有些知青家,且得用人呢,你让他们来就是!”
李秋喜想了想,“还有,外村的手艺人,泥瓦匠、剃头匠、裁缝、大夫、铁匠、木匠,但凡有手艺的吧,你叫他们尽管往甲王镇来,只要手艺好,保管有他们一口好饭吃。”
“哟!”李国柱道:“这些好活,咋不留给咱们本村人干呢”
“咱村里的忙啥的是”李秋喜笑道:“再说,走自己的路,也不能把别人的路都给堵死,活着都不易,能给人让个活路就让一下,做人嘛,不能太贪心不是”
李国柱瞅了瞅周向豪,向李秋喜伸出大拇指,由衷敬佩道:“四叔,看没,这个女人,真中!”
周向豪都替李秋喜不好意思了。
第320章 没文化真可怕
安小静来找李秋喜,一脸的不高兴。
“哎哟,我的大管家,怎么了这是,脸色这么难看,骆驼欺负你了”李秋喜取笑道。
“他敢!”安小静笑道。
“那是咋了,这又是哭又是笑的”
说着话,安小静果真抹起了眼泪。
“咋了,跟我说说。”李秋喜拉下她胳膊,递给她一块糖。
“你说,你说这些刁民啊,不知好赖不是”
“咋了呢”
“我劝他们让他们把孩子送学校上学,我是害他吗他们把我赶出来不说,还往我身上吐唾沫,骂我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你说说,你说说秋喜,我,我”
“委屈了是不”
“光这么对付我还不行,你不是让我去镇里找政府领导吗那会计,还有那妇女主任,那位大姐,多好的人啊,苦口婆心的劝啊,倒了,一盆水泼人家身上!你说,这些人,知道好歹么他!”
李秋喜叹了口气,道:“这就是旧社会风气太重了,一时半会,这些人,根本劝不动。”
“你说秋喜,丫头念书怎么就没用了,你看我,我不是女的,我念书有什么不好吗你说说这些个人,真气死我了!”
“看来非常时期得用非常手段不可了!”李秋喜也剥了块糖放在嘴里含着。
周向豪进到屋里,上下打量了秋喜两眼,道:“这架式,咋啦,要跟谁打架去”
“不打架,不打架,你不让打,我早就金盆洗手了。”李秋喜呵呵一笑道:“你走吧四叔,快回你的棚里去看苗吧。”
“棚里没啥大活,娘都带着人干完了,我就是回来看看你,怕你闲出草来,没想到,你要惹事去。”
“那我带你一块惹事去好不好”李秋喜贴上周向豪的身子。
安小静跑出屋去,“我在外面等你们啊。”
李秋喜进棚里面叫上了十几个外地汉子,现在只要她开口,不管叫谁,那人都屁颠颠地来,不管是本地还是外地的。
他们一波人浩浩荡荡走到老门家。
老门家一看来人,问道:“咋回事,秋喜,有事这回我可没藏粮食啊!”
李秋喜道:“我管藏没藏粮食呢,你喂耗子也不关我事!来伙计们,把他家院子这些小棚都给我砸喽,还有门前那个六十七号棚,就是他家的,给我砸喽!”
“哟,哟,砸不得,这可砸不得!”老门媳妇抱住一个大汉喊道。
“砸不得”李秋喜冷笑一声道:“我今天就砸得,砸完了,你老门家还休想在甲王镇建棚!”
“这是为个啥呢秋喜”老门媳妇不解问道。
“是你,往妇联主任的身上泼水啦”李秋喜问道。
老门媳妇低下了头。
“是你,骂安小静狗拿耗子了”
老门低下了头。
“那,那我们两口子给她们道歉去行不行”老门两口子还真是“明白人”。
李秋喜哭笑不得道:“你们听听,这人听话都不听音,知道没文化有多可怕了吧”
一众人跟着哄笑。
“别笑了,砸呀!”李秋喜指挥道。
话音一落,院子里的棚成了零碎,都已经长好的蘑菇全都成了鸡食。
“还有外面的,砸,砸,别省着力气”
“哎哟,四叔,可了不得,这还让不让人过了啊!”老门两口子转头向周向豪求情。
第321章 哪个不送孩子上学试试
周向豪向奔上六十七号大棚的领头汉子使了个眼色,意在让他们手下留情,要放在李秋喜身上,她肯定是要把门家一窝端。
周向豪对老门两口子道:“咱村里孩子大都上学去了,你差哪不让孩子上呢”
老门歪了歪脑袋道:“一个丫头片子上学有啥用花钱识几个字,倒了得给别人家出力去,还不如留家里在棚里干个活,顶了一个劳力,还省了学费,多好的事!”
“你这么想不对,丫头大了,要是在村里面找个婆家,你小门小户的门家还有帮好了书,将来,你脸上也有光不是”周向豪笑道。
“四叔,你说的好听,可我——”
“反正你不想让孩子上不学不是,那你种棚赚钱干啥,没有用,我替你砸光了得了!”李秋喜恨道。
“别别别呀!”老门伸手无措的拦着。
“你建这些个棚,几个丫头上学都够了,何况,你一共就俩丫头不是”周向豪苦口婆心道。
“给我砸!”李秋喜在那边吆喝。
“哎哟喂,我让孩子上,让上,还不成嘛,四叔,秋喜呀,可别跟我砸啊!”老门两口子祈求道。
“这就对了,让孩子上学,是顶好的事!”周向豪笑笑,冲外面举了举手道:“停下吧,别砸了,要不老门拿啥给两个丫头教学费!”
老门的老丈母娘从屋子里抱着一个吃奶娃走出来,指着老门的脑门子骂,“丫头上学咋啦啊,咋啦没棚那会儿,你委屈着丫头,有棚了,你还要委屈着丫头的,你个重田轻女的畜生,你看不上丫头,你咋知道娶媳妇儿,没人养丫头,你上哪娶媳妇!天杀的货!”
老门被丈母娘骂的大气不敢出,蹲在地上不吭声,老门媳妇深受婆家影响,被自己亲娘这么一通骂,脸红脖子粗,也说不出话来。
老太太又骂道:“现在可好,别人家都让孩子上,偏你一个各色玩意儿!省下那点钱,你攒棺材板去你非得让人堵你门口来,逼着你,你这个不识好歹的玩意儿,别忘了,那可你自己的孩子!”
李秋喜被老太太的逗乐了,来时的一腔子火气全消了。
“老太太,别跟他们两口子生气,以后他们要是再敢不让孩子上学,你再来找我,我再收拾他们!”
老太太握着李秋喜的手道:“可是拖了你们的福了,我老太太替孩子们感谢你们,哎哟哎哟”
老太太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李秋喜将老太太上下打量一眼道:“大娘,看您这体格子,蛮好的,平时是不是常嗦啰(喝酒)一口”
老太太有点不好意思,“以前腿不好,总疼,喝点就觉着好点,现在,老了老了,倒添了毛病。”
“这可不是毛病,这是福气,以后有空,到我那屋里,咱娘俩好好喝点”
“哎哟,那可好,那可好。”
“就这么说定了,我那里有好酒,有年头的了!”
“好嘞好嘞!”
周向豪恍然,这小娘子才不傻,她就是个狐狸精,那边打着,这边拉拢着,合着她根本不是得罪人,走到哪结的都是朋友,这不,忘年交酒友来一个。
周向豪看了看秋喜的侧脸,忍不住宠溺一笑。
第322章 你没戏
小学校开学了。
不过,为了迎接秋收,也是为了新建的房屋干一干,开学时间由原本的九月一号改到十月一号。
李镇长联络的教师还没有全部到位,首先来的,是一名教体育的青年男子关老师,一个语文的雷老师,关老师老家在甲王镇,一到周末就回家。
雷老师是个离了婚的中年妇女,娘家也在甲王镇,周末回家,她会回娘家看看分给她的那个孩子,有时候男方的孩子也会来学校找她,为了方便雷老师,李国柱特意把他们安排在一个大的房间,雷老师表示万分感谢。
数学老师由雷老师先兼着,外语老师还没到位,估计得跟着书本一块儿到位,外语书是李镇长向教育部门转达了李秋喜的要求,自费请了外国人拟编,又找了出版社印刷的。
音乐和美术老师由有特长的知青先兼着,这些孩子不论大小起点都一样,所以,不分各个年级,老师人手倒还够用。
孩子们的起点低,上手就是新课程,有点吃力,有些孩子顽皮些,专注于跟老师作对,刚来的新老师不好拉下脸来收拾他们,课程自然跟不上。
知青们感激甲王镇村民对他们善待和包容,所以,他们想为村民们做事,他们们自请为孩子当家教,发自内心的向家长及孩子普及知识的得要性,他们此举,替新来的老师解决了不少难题,至于理解与否,他们做到问心无愧就是了,想着以后孩子们长大了,他们一定能得到真正的感激。
李秋喜到小学校视察了一圈,跟两个新来的老师和兼课的知青,吃了酒菜,酒过三旬,感慨了一下过去,观望了一下今朝,畅想了一下未来,这两个见多识广的老师,对她的见解感到万分钦佩。
体育关老师看向李秋喜的眼睛里面有星星,李秋喜喝的有点多,啥体会都没有。
周向豪来接她的时候,她被雷老师扶在自己屋里睡着了,周向豪把她横抱在怀里放进吉普车里,啥都明白了,再看向旁边的关老师,用眼神告诉他,你没戏。
第三天,老张来找周向英,他想向未来老婆打个报告,他要去乡下把自己的老娘和两个儿子接回来,周向英惊讶道:“那可不行!”
老张吓了一跳,心里面抽进冷风似的寒凉,“咋不行呢”
“哪能你一人去”周向英神秘一笑道:“我陪你一块去!”
正说着话,小学里的雷老师找上门,敲门进来问道:“我找李秋喜,她在这儿不”
周向英突然把手伸进老张的臂弯里面,似笑非笑地道:“秋喜去棚里了,出门左拐,第二十四棚就是,你要找她就去那儿!”
“呃,好,其实我也没什么事,就是昨天她喝了好多酒,我看看她醒酒了没有,谢谢了啊,再见。”雷老师出去了。
老张客气地跟雷老师打着招呼,目送她出了门。
周向英没好气的把老张往回一扽,“瞅吧瞅吧,瞅到眼珠子里挖不出来!”
“哟!”老张想了想,忍不住笑了,“你,你这是干啥”
“我干啥你瞅瞅她,这屋里就你一人吗说话只盯着你看,把我当空气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