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纯阳大道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纸生云烟

    魔神一破,白云道士再也无法施展秘术,他刚逃出几步,就被后面追来的剑光击中,整个**轰然炸开,神魂俱灭。

    ( 纯阳大道  p:///3/3533/  )




第十一章 人死灯灭 山庄巨变
    剑光起,道人陨。

    所有生前的地位,富贵,算计,心愿,统统在这遮天蔽日的剑光下粉碎,天地下不留下半点的痕迹。

    从此之后,没有人记得香火鼎盛的白云观,没有人知道慈眉善目的白云观主居然瞒天过海,暗地里滋养魔头,没有人明白白云道士有一颗向往永生的坚定道心,也没有人懂得白云道长为了求道机缘竟然敢于招惹广陵宗,虎口夺食。

    所有的一切,在如烈日般的剑光下湮灭,如此冷酷,又如此真实。

    景幼南呆呆地望着白云道士化作灰尘消散,久久无语。

    想要长生不死,超脱天地,只有坚韧不拔的坚定心智还不够,唯有力量才是一切的根基。

    没有足够的力量,所有的雄心壮志都是空中楼阁,梦幻泡影,看上去异常的美丽。可是,风一吹,立刻破碎。

    景幼南在思考长生与力量之时,桃花仙子却险而又险地逃了出来,气喘吁吁,狼狈不堪。

    她身上的衣裙被剑光的力量直接绞碎,丰腴美艳的**完全裸露在空气中,上面让剑光划出几道剑痕,鲜血冒出,如盛开的殷红花朵。

    饱满雪白的双峰上,血花盛开,朵朵娇艳,红白映衬间,有一种别样的妖异****。

    桃花仙子能够从剑光中逃出,不是因为她修为比白云道士高,也不是周瑞觊觎她

    201

    78色手下留情,而是周瑞深恨白云道士的魔道秘术,五道剑光中有四道是朝他杀去的,桃花仙子正好钻了空子。

    饶是如此,桃花仙子千辛万苦修炼的桃花秘典也被剑光破去,但是此时此刻,桃花仙子根本顾不上心疼自己的损失,她慌慌张张地祭出一件灵器七粉桃花葫芦,宝葫芦滴溜溜一转,七道粉红色煞气冲天而起。

    七粉桃花葫芦中的煞气是桃花仙子花费上百年的时间,借助灵器炼化地底煞气,与自身的真气融合在一起,是一件似法宝非法宝似道术非道术的存在。

    煞气阴毒无比,只要吸入一点,哪怕修为再高,也会头晕目眩,昏昏欲睡。

    “哼,”

    周瑞出自名门大派,对这种歪门邪道甚是不屑,不过,他也不敢轻忽,连忙闭上口鼻,元清宝灵塔罩住全身,清光如水。

    “桃花遁,”

    桃花仙子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张口喷出一道血箭,七粉桃花葫芦倒转葫芦口,载起桃花仙子,向远方逃走。

    朵朵桃花开,桃花仙子眨眼间就不见了踪迹。

    周瑞脸色阴沉,他自视甚高,一个浪荡**的桃花妖居然在自己面前逃走,让他怒火高炽。

    略一沉吟,周瑞拿出一道巴掌大小的符箓,青光闪烁,当空燃烧,化为一只火红色的小鸟,清鸣一声,直追桃花仙子而去。

    显然,周瑞施展了某种秘法,打定主意要穷追不舍,彻底击杀桃花仙子了。

    月夜下的这场战斗到此为止,白云观主身死,桃花仙子逃之夭夭,只剩下断壁残垣的白云观沐浴在银辉中,有一种压抑的沉默。

    景幼南慢慢地从角落中转出来,长长出了口气,浑身上下轻松无比。

    修仙者晋升到筑基境界后,与天地交感,贯通天地,心神灵动,感应敏锐。

    要不是景幼南一直处于胎息状态,躺在地上,装成死人,十有**会被两人发现。即使如此,这种迫在眉睫的压力依然沉晃晃的,仿佛压了块大石。

    好在,两人终于离开了。

    白云道士的法宝符箓已经尽数被剑光所毁去,只剩下一只金色的袖囊,巴掌大小,上面绣着晦涩的符文,光华流转,一看就不是凡物。

    或许是周瑞身为大宗子弟不屑于捡取白云道士这样散修的遗物,他并不认为其中有什么用处,或许是周瑞匆匆追杀桃花仙子而去,没有想到白云观中还有人在一旁虎视眈眈,反正不管什么原因,景幼南今天不劳而获了一次,白白捡了次大便宜。

    景幼南收起袖囊,也不敢多看,唯恐广陵宗弟子击杀了桃花仙子回来碰上,匆匆离开。

    直到第二日,前来上香求愿的香客才骇然发现,原本庄严肃穆的白云道观成了一大片废墟,观中的所有道士仆役,全不见了踪影。

    后来,当地官府多次派人来查看,也没有发现一丝一毫的线索。到最后,也只能作为一件无头案处理。

    又一年后,一位游方的和尚在此地建造了金山寺,弘扬佛法,惩恶扬善,教导众人行善安乐,来生必上极乐世界,无尘无垢,超脱天地。

    金山寺的盛名越传越远,就连别的县府众人都纷纷前来许愿上香,自觉作为佛的信徒,积善行德,期待来世。

    白云观已经彻底地被人们遗忘,或许,只有当你见识过白云观鼎盛时候的忠实信徒,方会在午夜梦转之时,记得那桃花盛开,云烟缭绕的山中道观吧。

    三天后,绿柳山庄。

    景幼南呆呆地看着眼前的场景,久久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原本富贵荣华的绿柳山庄居然被人整个抹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洞,山庄的人包括玉真,都不见了踪迹。

    “难道是他们的缘故?”景幼南眉头皱起,不由得想起张家老宅地下诡异的地宫,还有离去时候碰到的华丽的马车。

    这个时候,就听远处传来金钟渔鼓之声,虚空中祥云阵阵,异香扑鼻,一男子乘坐飞辇而来,身后有金童捧笔,玉女研磨,锦绣文章,大放光明。

    他身量颇高,头戴书生巾,浓眉大眼,双手背负在身后,有股子昂然之态。

    看了眼下面的深穴,开口道:“彦师叔近些年只在书院里养气读书,但此一番出手,却是石破天惊,令人敬畏啊。”

    沉默良久,书生打扮的男子一拍顶门,一道数十丈长的白光冲天而起,朝着深穴卷去,霞光千道,灵机盘旋,驱散黑雾。

    足足两刻鈡,男子搜索无果,摇了摇头,上了飞辇离去。

    少顷,一道如岚似幻的烟云急速飞来,走出一名宫裙束腰的少女,豆蔻年华,长挑身材,笑语嫣嫣,观之可亲。

    同样搜索无果,少女驾云烟徐徐升空,消失不见。

    景幼南在下面看得清楚,不少的修士纷纷赶来,或是香车飞辇,或是驾鹤乘鹿,或是飞舟云榻,或老,或少,纷纷进到深穴中查看。

    直到十天后,绿柳山庄恢复了平静,不再有人前来查看。景幼南才从一处山石中转出,默默地凝视着深穴大半天,叹息离去。

    ( 纯阳大道  p:///3/3533/  )



第十二章 燕上成元 得道纯阳
    燕上府,武陵城。

    当第一缕夕照闪进武陵城后,这个依山而建沉寂了一天的城池开始热闹起来,城北叫卖地王家烧饼,城南翠玉楼姑娘们的香袖红裙,城东状元深烟墨的厚重墨香,还有城中孩子们在街道上跑来跑去,清脆而无邪的童音。

    整个武陵城仿佛是一副徐徐打开的画卷,每个人在画卷中的着墨或许不同,但人人都为这幅画卷添上了一份色彩,画卷从而生动活泼起来,有了人情味。

    只有城西依然宁谧安适,青翠的竹子扎成密密麻麻的篱笆,一间间古色古香的富贵院落星罗棋布,庭院深深。

    道路两旁,杨柳依依,小院之内,花香馥馥。

    此时正是夕阳西下之时,山林中到处是悦耳的鸟鸣;晚霞低垂而下,条条小道上转过成群的牛羊。偶尔有一两个山客酒足饭饱后,手持青杖,麻衣芒鞋,一路悠然而歌,自娱自乐。

    小桥流水后,一名金冠锦衣少年打开开满野花的柴门,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晚霞映在他俊美的脸庞上,面如傅粉,唇红齿白,好一个俊俏美少年。

    溪边浣纱轻歌的乡下少女们,一双双美目眨呀眨,金冠锦衣少年的俊美让她们怦然心动,小鹿乱撞怀。

    几名大胆火辣的青春少女,露出藕瓜般雪白的玉臂,娇柔的身子随着手臂摇摆,大胆地向5

    2000

    11年暗送秋波,笑语嫣嫣。

    锦衣少年脸上露出温暖如玉的笑容,挥了挥手,转身回到自己的小院,留下一地清纯的少女脆音。

    金冠锦衣少年自然便是景幼南,他察觉到白云观之地大有风云四起之势,果断地远远离开,来到这几万里外的偏僻小城。

    这几个月来,日日诵读经书,闲下来就熬制药膳,壮魂强身,一段时间下来,身子完全长开,由一个懵懂的小道士,蜕变成卓尔不群的美少年。

    更重要的是,上个月前,景幼南成功地打开丹窍,接引其中蕴含的一口先天精元,与丹田内修炼出的内息融合,化为元力,晋升到凡胎境界第二重,成元境界。

    进了小院,向北是一间大厅,帘栊高控。

    屏门上,挂一轴寿山福海的横披画;两边金漆柱上,贴着一幅大红纸的春联:丝飘弱柳平桥晚,雪点香梅小院春。

    正中间,设有一张退光黑漆的香几,几上放一个古铜兽炉,云烟缭绕,异香扑鼻。

    景幼南净手之后,盘膝坐在蒲团上,从袖囊中取出三件法器,一飞剑,一铃铛,一小印。

    法器是与符器完全不同的。

    符器上只有几个零星的符文,主要还是要看符器本身的材质。但法器上却有完整的禁制,能大能小,可以收回修士丹田中温养。

    这三件法器都是景幼南从白云道士的袖囊中得到的,白云道士身为筑基圆满修士,三件法器的品质并不差。

    自从晋升到成元境界后,一直是在巩固境界,现在终于抽出时间来祭练法器了。

    法器上有完整的禁制,只有真气催动才可以发挥出最大的威力。不过,用元力的话,也可以勉强催动,只是威力大小罢了。

    目睹了白云观和绿柳山庄的破灭,景幼南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有三件法器傍身的话,一旦碰到生死危险,起码可以多几分逃命的把握。

    十二天后,三件法器祭练完成,一一收进丹田中温养。

    休息了好一会,景幼南又从袖囊中取出一本道书,开始静心推敲起来。

    道书名为《大阴阳混洞宝生经》,是景幼南从白云道长的袖囊中得到的道书之一,它的材质非金非玉非丝非帛,握在手中,有一股温润的感觉,隐隐之间,有金光透出,堂堂正正,浩浩荡荡。

    其实白云道士的袖囊中不止这一本道书,其他的比如《种魔宝录》,就是白云道士祭炼魔头,一直修炼到筑基期圆满的道书,在外面可谓是有价无市,落在散修手中会被抢破头。况且,有白云道士随手在上面题写的修炼心得,只要循规蹈矩,修炼到天地交感重塑根骨的筑基期应该毫无问题。

    不过,景幼南略一思量后,还是选择了看上去薄薄一卷而又晦涩艰深的《大阴阳混洞宝生经》。

    这本道书是白云道士袖囊中所有道书中唯一一本玄门正宗的道诀功法。

    玄门正宗的道诀功法或许修炼速度比不上魔道秘术,但堂堂正正,平和中庸,直指大道。近千年来,玄门能够一直压制魔门,其道书法诀之上,自是玄妙精深。

    至于白云道士修炼的《种魔宝录》是一本魔道秘术,需要滋养魔头才可以发挥出其强横的力量。而滋养魔头,免不了杀戮生灵,或者寻找合适的魔种。

    景幼南倒不是心软之人,只是他知道,魔种并不好培育,更何况,他一路行来,知道玄门势大,魔道之人会被人人喊打的。他不怕事,但也不喜欢像地洞里的老鼠一样躲躲藏藏的生活。

    不过,《种魔宝录》中提到的几种秘术,景幼南倒是挺有兴趣,他手中还有一个将要晋升到灵鬼的鬼物,是一个上好的材料。

    放下《种魔宝录》,景幼南把心神投入到《大阴阳6

    18a5

    7洞宝生经》中。

    整篇《大阴阳混洞宝生经》共有九百九十九个字,个个如龙如蛇,大气磅礴,一笔一划之间,有种独特的韵味。

    白云道士在留下的心得笔记中曾经记载:真正的正宗道书,并不是市面上流出的手抄释义,它们是由真正玄文书写,没有师门教导,不得真传,不明真意。

    玄文是上古大能天人感应,得天地造化之机,而传下的文字,其成功之日,字字浮空,八角垂芒,通传万界,大放光明。

    从此之后,玄文成了仙道中所使用的唯一文字,一字千意,变幻莫测,与凡人使用的文字截然不同。

    在玄门大宗或者是修仙世家中,通常是由师长之辈亲自解读道书,然后传下手抄释义,方便门生后辈修炼。正是因为如此,普通人即使得到真正的道书,也是如同天书一般,完全摸不到头脑。

    由此可见,修仙之道,没有师者传道解惑,即使得到一本真正的道书,也是空怀宝山而无可奈何。

    景幼南手中的《大阴阳混洞宝生经》上的文字便是真正的玄文,别看通篇只有九百九十字,但字有千意,组合起来,真是晦涩艰难,其中蕴含的信息不可想象。

    但不知何等原因,景幼南对于玄文地解读却是异常地轻松如意,仿佛是自己的身体本能一样,在凡人眼中甚至在普通的修仙者眼中恍若天书的文字,他读起来毫不吃力。

    只是,玄文认识,但经书中提到的诸多修炼真语却是相当陌生,很多时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个时候,景幼南从白云道士的袖囊中得到的一本笔记帮了大忙。

    白云道士年轻时候资质不好,但他有一颗坚定的求道之心,四处游历,勤学多思,在游学求道中养成了记录心得体会的习惯。后来,白云道士筑基有成,作了白云观的观主,依然保持了这一年轻时候的习惯。

    白云道士的修炼心得笔记,记得很细,涉猎很广,异兽仙禽,奇闻异事,玄门魔门,丹药道书。景幼南日夜揣摩下,见识和眼光提升很快,就是一般的引气期修士可能也比不上他。

    可以说,景幼南得到白云道士身上的袖囊,实在是天降机缘,对他这种初入仙道的童子来讲,袖囊中的心得笔记实在是无价之宝。

    参悟了几个月,景幼南已经隐隐知道,自己得到的这本《大阴阳混洞宝生经》大是不凡,修炼到高深处,整个人化为亘古存在的阴阳混洞,席卷苍穹,镇压万物。与这本道书相比,《种魔宝录》明显差的太远。
1...678910...6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