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帝国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柠檬绿茶2
杜乘风把自己以前在网上看过的治蝗四法娓娓道来。这四条治蝗的方法可是经过无数专家以及历史上的经验总结而来,成效非常明显。基本上只要做好这四点,蝗灾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听完杜乘风的四条蝗虫防治方法,李世民和褚遂良都惊呆了,心情不知道如何来形容了。在他们眼里可怕至极的蝗灾,到了杜乘风口中便如小儿科一般轻易解决了。
他们一帮所谓老臣所谓国之栋梁冥思苦想半天都没有想出一条计策,在杜乘风这里是信手拈来。
唉,只怪自己读书少呀,这一刻,李世民和褚遂良心中都有了同样的想法。
李世民则是感受更深,因为前几天杜乘风才和他谈过独尊儒术的危害性。儒家学说把儒学看成了一切的根源,认为只要把儒学彻底研究透彻了,什么都可以解决了。
现在很明显,儒家书籍里肯定是没有这些更有用的治国知识的。杜乘风能说出这些有效的治蝗方法,多半是博览群书而来。
蝗灾关乎着什么,蝗灾关乎着民生,民生关乎着国运。所以民生也是治国之重,一味的尊重儒术,而忽略了更多的百家思想,人的思维长时间受到限制,还真如坐井观天一般,见识到的始终都是那一片小小的天空。
“杜乘风,你的学识和博学多才再一次让朕惊喜。在你的面前,朕都显得有点孤陋寡闻了自惭形愧了,通过这蝗灾的治理便可见一斑呀!”李世民自嘲道。
杜乘风笑了笑说道:“皇上过奖了,这些都是小事。”
“杜乘风,朕有点好奇,那个蝗虫真的可以吃吗”李世民疑惑地问道。
“皇上放心,非但可以吃,而且炸着吃很是美味,小子年幼时吃过很多。”杜乘风淡然道。
“如此一来,朕就完全放心了。朕会尽快安排关中各地官员把这几条治蝗方案尽快的通告下去,尽可能的在蝗灾来临之前做好这一切。”李世民欣慰地说道。
“皇上,其实只要做好了前三条,蝗灾基本上也就很少发生了。而且这三条也要持久地保持下去,并不是说消灭了一次,蝗灾便永不构成威胁了。只要天气干旱
第38章:褚遂良的请教
倒不是杜乘风故意做姿态,更不是特意为了声望值才把红薯献出来,而是做为一个曾经的军人,在尽一个军人的责任。
或许不是每一个军人都有悲天悯人的伟大胸怀,但是每一个军人都有守护人民守护国家的真心。
杜乘风了解过历史,蝗灾如果不懂得治理,那对受苦难的百姓来说便是毁灭性的灾难。
干旱的时候如果没有粮食,到时一定是饿殍满地,这种凄惨的景象杜乘风自然是不愿意看到的。与这相比,声望值已经只是次要的了。
“杜乘风,你数次有功于朝廷有功于社稷,功劳巨大,朕不会忘记的。朕都一一帮你记着,只是为了服众,待水稻成熟后,朕一并封赏,你没有意见吧”杜乘风几次献上高产作物,又献上治蝗良策,李世民心里十分感激,这么大的功劳如果不封赏,他怕这小子心里肯定会闹意见了,所以先和杜乘风通个气,免得他多想。
“这个皇上做主便好,小子不介意。只是要提醒皇上的是,蝗灾只要做好了那三条预防方法,不足为患。皇上真正要重视的是明年长达半年的久旱天气,干旱并不可怕,只要做好准备,总能解决,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安抚好百姓才是最重要的。”杜乘风语气凝重地说道。
在杜乘风的认知当中,偶尔的干旱几个月只要做好抗旱准备,还是可以应付过去的,最怕的就是长年的干旱和洪灾。
“你说得对,如何安抚好百姓才是最重要的。”对于杜乘风的建议,李世民自然是十分的认同。
杜乘风提的建议李世民都记在了心里,虽然杜乘风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但是真正实施起来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最后杜乘风又详细地跟李世民和褚遂良讲解了红薯方法和注意事项,直到两人完全明白才作罢。
而褚遂良因为沾了杜乘风的光,理所当然地成了红薯推广种植的负责人了。虽然这是一份十分辛苦的差事,而且可能在别人眼中还有些上不了台面。
不过褚遂良内心却是十分高兴的,这可是功在千秋的事情,而且如果成功了皇上肯定少不了封赏的,这也是沾了杜乘风的光了。
这一刻他心里是美滋滋的,同时心里也在想着,要进一步的跟杜乘风打好交道了。
不过杜乘风只打算给李世民200斤红薯种育苗,其它的杜乘风打算等杜家村的水稻成熟了再放到杜家村再种上一些。
这200斤红薯也自然先在李世民的皇家庄园先试种,等积累了经验有了足够的红薯才能全国推广。
真正到了明年旱灾蝗灾来临的时候,能够用得上应急的红薯应该不多,毕竟还要留种。
搞定了蝗灾和红薯的种植问题,杜乘风便借口离开了甘露殿,褚遂良也向李世民告退。
离开了甘露殿,褚遂良大步走到杜乘风身边,笑盈盈地说道:“乘风兄弟这是要回府了吗我送送你呗”
经过了这几次的事件,褚遂良对杜乘风的态度愈发客气起来。主要是杜乘风人很随和,虽然年纪小,但是知识阅历却远比他们这些所谓朝廷大臣要丰富得多。
此次的蝗灾处理方法和上次在面见李世民的时候那一番治国之策就是很好的例子。
忽略杜乘风第一次进宫那杀气凛然的样子,杜乘风还是一个平易近人的少年。褚遂良很愿意与这样的天才少年交好的。
“褚大人客气了。”杜乘风淡淡地说道。
他感觉得出来褚遂良这是在套他的近乎,在向他示好了。前些日子还小兄弟的称呼着,今天换成乘风兄弟了,不过褚遂良现在也才三十多岁的,称呼一声兄弟也不算违和。
“乘风兄弟进宫时应该还没吃饭吧前些日子承蒙乘风兄弟指导褚某的书法,一直还没有来得及好好的谢谢乘风兄弟。要不今天就由我请乘风兄弟去望江楼一起吃个饭如何”褚遂良悄悄地看了一眼杜乘风说道。
杜乘风看着褚遂良一脸期待的样子,直觉告诉他褚遂良一定不只是请他吃顿饭这么简单。
他知道褚遂良是有抱负的,而且传闻他博学多才,只是后来魏征死后褚遂良才真正得到李世民的重用。
如今因为杜乘风的介入,倒是让他在李世民的跟前多了很多机会,李世民让他负责红薯的推广种植或许就是一种信号。
“褚大人应该不止请小子吃饭这么简单吧”杜乘风笑着猜测道。
被杜乘风看穿了目的,褚遂良反而从容地笑了笑,大方说道:“乘风兄弟果然是慧眼如炬,褚某佩服之至呀,不瞒乘风兄弟,褚某确实还有一些事情请教,不知道乘风兄弟是否方便”
褚遂良的坦诚杜乘风并不意外,这样的人杜乘风反而更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就像之前的四大才子一样。
至少现在自己还只是一个没有任何身份背景的山野村民,褚遂良能放低身段甚至用到请教二字,足以说明他对自己更加地尊重了。
想到这,杜乘风便爽快地答应了。
到了望江楼,这次店小二眼睛倒是亮得很,见到杜乘风便直接把杜乘风和褚遂良二人领到了天字号包间,倒是把褚遂良惊得一愣一愣的。自己
第39章:逛长安城引发的与京城纨绔的冲突
告别了褚遂良之后,杜乘风独自一个人在长安城闲逛起来。
说起来,来大唐这些日子,还真没有好好的逛过长安城。前几次都是为了采购浊酒,走马观花地看了几个小作坊。
不得不说唐代的长安城规划还是相当不错的,皇城处在长安城的北部居中,皇城以南和宫城、皇城的东西皆为市民居住区,以朱雀门以南的朱雀大街把全城划分成东、西两部;又以城内南北十一条大街,东西十四条大街,把全城居民区分成四方形的一个个小坊,坊的四周建有坊墙,共合114坊。每一个就像现代的花园小区一般,每个坊都是用围墙隔离起来,就像一个个小城。
整个长安城布局异常整齐,街道宽阔平正,城市绿化、美化都很讲究,有严格要求。长安城形如棋盘,城内各坊都有统一规格。以杜乘风的眼光,这搁在现代也没有几个城市能做到这么严谨的规划。
东、西城又各有一市,称为“东市”,“西市”,专供人民和商贾商业贸易之用。杜乘风逛街的主要目的就是去东西两市了解了解情况。几圈下来,发现可供吃食的肉类也就那么几种,无外乎鸡鸭鹅,猪肉这个时期还少,其它就只是一些野味和普通的水产之类的了,蔬菜倒还有着十几种,总的说来,基本上都有了,对于杜乘风来说,就凭现在的材料起码可以捣鼓出十几二十个招牌菜来了。
了解得差不多了,杜乘风便打算回府了。正走出东市牌坊,脑后便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车声传来,杜乘风回头一看,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只见一辆装饰豪华的马车正冲着杜乘风这个方向急冲了过来,驾车的小厮还在大声地喊着:“驾!驾!”
两旁的行人听到声音只得抱怨着朝后面躲避退让。
杜乘风脸色难看了起来,这是谁家的马车,在这熙来攘往的闹市中毫不顾忌的横冲直撞,也太无法无天了。
杜乘风正要发怒,这时旁边一个小女孩不知道被谁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小女孩脚下一晃瞬间便摔倒在马车前面,眼揪着就要被急驶而来的马车撞上,小女孩被吓得大惊失色,坐在地上大哭了起来。
旁边有几个人本想着跨出去把小女孩拉回来,可是一看飞驰而来的马车又畏惧地缩了回去。
小女孩一个人在街道中间像是被吓傻了一样,茫然地哭叫着:“阿娘!阿娘!你在哪儿”
小女孩悲恸的哭声听得杜乘风心底像揪着一样,来不及细想,杜乘风脚下用力一蹬,身体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
杜乘风瞬间便冲到小女孩跟前,右手顺手一抄,把小女孩抱在身上,左手朝前一伸,脚下一沉,双足死死的钉在地上,一股巨大的力量沿着左手透臂而出,正好抵在拉车的马头上。
嘶!拉车的骏马受不了杜乘风左手巨大的阻力,痛得长叫一声,马车也被杜乘风硬生生的挡住而突然停了下来,马车内的人来不及反应,纷纷撞到马车内壁上,而后又摔倒在马车内。
“谁呀哪个不怕死的敢挡我的马车”一个嚣张的声音从马车内传出。然后便见一个约莫十六岁上下的锦衣青年从马车内气冲冲地走了出来,一脸盛气凌人的样子,横眉冷眼地看着周围的人群,叫嚣道:“是哪个家伙挡我的马车,给本公子站出来。”
“天啦,这个不是蔡国公的长子杜构吗长安一大害呀,无法无天呀,这个救人的少年恐怕有麻烦了呀唉!”杜乘风还没开口,旁边就有百姓对着杜构指指点点了起来。
“在闹市街道驾着马车横冲直撞,除了这个煞星还能有谁呀这个少年看起来只是一个普通百姓,怎么斗得过这长安的纨绔公子呀老天不公呀!”人群中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大爷担忧地说道。
“杜构杜如晦的长子吗呵呵,长安纨绔吗”听着旁边百姓七嘴八舌的议论,厌恶地皱了皱眉头,心中鄙夷道。蔡国公算是唐朝的一代名相了,怎么长子却如此的不堪。
杜构跳下马车,看着杜乘风抱着个小女孩正挡在马车前面,抚着自己的额头,指着杜乘风凶狠地说道:“臭小子,挡我的马车,害得公子我额头都撞青了,今天不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你小子就别想走出东市。”
“立刻下车道歉!”杜乘风无视杜构的威胁,眼神冰冷地瞪着杜构,一字一句地说道。
“小子!你说什么”杜构一手叉腰,气得直喘粗气,飞扬跋扈地接着说道:“你知道我是谁吗你知道我爹是谁够胆再说一次!”
“我说让你立刻下车道歉!”杜乘风语气越发冰冷了起来,知道对方是蔡国公的长子,杜乘风并不想把事情闹大。
而且看着眼前这个趾高气昂的纨绔官二代,不知道怎么的,杜乘风心底竟然有一点点悸动。真是莫名其妙,下意识地杜乘风不想让杜构太难堪,若是其它人,以杜乘风的个性,估计早就一脚踹过去了。
呵呵,杜构干笑了两声,蹭地一下从马车上跳了下来,指着杜乘风的额头气呼呼道:”你小子还真嚣张啊!”
第40章:杜如晦教训长子和李世民的反思
感觉受了天大委屈的杜构气呼呼地带着几个受伤的家丁回到家中。
回到家中的杜构越想越不甘心,本想着再找上长孙冲等人去找杜乘风的晦气。可是他不知道杜乘风的名字,更别说杜乘风住在何处。
想返回去报仇都没机会,气得他更加暴跳如雷。正好看见脚边有一花盆,正在气头上的杜构想都没想就是一脚踢了出去。
啪嚓!花盆飞了出去撞在前院的一个青石阶上摔得粉碎。下朝回来的杜如晦正好看见这一幕。
“逆子,你又在发什么疯”杜如晦怒不可遏地喝道。
杜构踢碎的花盆是他最喜爱的一盆兰花盆栽,自己花了好多心血心思才把这盆兰花培育成现在的样子。
哪想到被这个逆子这就样踢碎了,还不知道能不能救得回来。杜如晦怎么能不生气。
没想到父亲突然回来,杜构只能心虚地叫道:“爹,你怎么回来了。”
“哼!我要是不回来,你是不是要把我这些珍贵的花草全给弄死呀!”余怒未消的杜如晦气呼呼地说道。
“爹,我不是有意的。都怪东市那个臭小子,打伤了我的人还要我赔钱。我一时生气所以才不小心踢破了爹的盆栽的。爹你要帮我做主呀!”杜构一看自己老爹生气的样子,再傻也知道自己踢破的这盆盆栽肯定值不少钱。于是脑袋一转,果断迅速地转移话题。
杜如晦一听自己的长子在东市被人欺负了,虽然依然有些心痛杜构踢碎的兰花,可还是稍微关心地问道:“怎么回事,你如实说清楚,不许撒谎。”
杜构只好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经过如实告诉了杜如晦。倒也没添油加醋,只是着重强调了自家的马车被杜乘风打碎了,还有几个家丁也受了很严重的伤。
对了还有杜乘风最后说的那句话。那句话一直让他惊魂未定。如果自己不是姓杜,杜乘风或许真的就把他给废了,想想就觉得后怕。
杜构是纨绔了些,可是绝对不傻。
杜构知道自己的老爹虽然平日对他在外面的行为管束不多,可是自己的老爹处事公正。如果随便乱说的话回头被自己的老爹查到,自己更加不会有好果子吃。
杜构把事情经过一说完,杜如晦刚刚压下去的火气又上来了。
“你这个逆子,真是气死我了。朽木不可雕也。平时你在外面胡作非为,没闹出什么大事情,为父也懒得管你。可是你今天差点弄出人命来,要不是人家手下留情,你能不能完好无损的回来还不一定。”杜如晦一巴掌呼在杜构的后脑勺上,怒不可遏地说道。
“爹,是我被那个臭小子欺负了,您不帮我做主就算了还打我。”杜构气不过地说道。心里免不了有一股深深的怨气。
“你还敢说……咳……咳”杜如晦气血上涌,脸涨得通红,不停地咳嗽起来。
看到老爹咳嗽不止,杜构突然有点心慌了。杜如晦的身体已经是一日不如一日,此刻被杜构一激,就有些缓不过气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