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帝国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柠檬绿茶2
“乘风兄弟,你让让,让本王来试试。”李孝恭兴奋地抄起一根质地坚硬的桌球杆,走到桌球吧边沿跃跃跃欲试。
杜乘风退后几步,把桌球台让给了李孝恭。
李孝恭先是打了几杆试了试手感,随后便开始放开手脚的活动起来,慢慢地开始渐入佳境了。
还真别说,打了十几杆之后,还真被李孝恭找到手感,渐渐地桌上的球竟然被李孝恭很快地一个一个的击落口袋。
之后又试了两局皆是如此,虽然达不到杜乘风那样一杆清台的效果,但也算很不错的了。
看来这练武之人对力道的掌控能力注定要比普通人高明得多呀。得益于武将出身,李孝恭才能这么快的领悟桌球的技巧。
到时候,有这大唐这些武将的带动,这项桌球运动说不定很快就风靡大唐了。
“不错,不错,非常不错。果真如你所说,既好玩又能放松身心。此物绝妙。”李孝恭放下球杆,非常满意的称赞道。
“那王爷你觉得此物到时放在望江楼酒店的娱乐区,能吸引人不”杜乘风随口问道。
其实杜乘风心知肚明,这些东西都是超时代的,大唐的娱乐活动又少,这些现代娱乐设施只要一经推出,绝对能在长安城乃至各州府形成一股风潮。
之所以这样问,就是通过从李孝恭自己的肯定给他增加点信心罢了。
“能啊,当然能啊!本王敢保证,只要这个桌球出现,望江楼肯定又能成为长安的焦点。”李孝恭自信满满,心花怒放的说道。
“王爷喜欢就好。王爷请随我来,接下来我们再去熟悉一些其它的娱乐设施。”杜乘风说完先走一步,招呼着李孝恭朝其它的娱乐设施的存放点走去。
就这样,直到吃午饭之前,李孝恭一直都乐此不疲地沉浸在各种现代娱乐设施的欢快体验之中。完了又把各种娱乐设施每种敲诈了一套,让杜乘风派人送到他府上。
还美名其曰说,这些都是要献给太上皇的。
杜乘风本来想反驳一下的,不过想到李孝恭深得李渊器重,而被李世民软禁的李渊在深宫中又没有什么乐趣可言。
李孝恭拿着这些东西去借花献佛拍拍马屁,也是人之常情,因此杜乘风也就不介意了。
到了午饭的时候,李孝恭自然而然地被杜乘风留下来一起吃饭。
虽然饭菜不是杜乘风亲手做的,但是现在的厨娘已经深得杜乘风手艺的真传了。因此李孝恭依然吃得甚为满意。
酒足饭饱之后,李孝恭又主动开口,劝说着杜乘风又来到了会客厅。
搞得杜乘风又是苦笑又是无语呀,感觉李孝恭都快把这当成自己的王府了。杜乘风哪里知道这一切都是李孝恭故意的。
借此机会表现得亲近一些,拉近和杜乘风的关系。这样他才好开口说下一件事情。
第143章 李孝恭的拜师决定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之帝国崛起 ”查找最新章节!
这件事情李孝恭已经想了好几天了,就差杜乘风点头答应了。
“乘风兄弟呀,其实本王今天来呢,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希望你能答应本王。”
在会客厅坐定之后,李孝恭抿了一口茶水,郑重其事地开口道。
“什么事呢王爷不妨说说看。”杜乘风淡淡地说道。
李孝恭打量着杜乘风,杜乘风淡淡的语气让李孝恭一时有些打不定主意,似乎没有什么底气,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李孝恭是深思熟虑过的,唯一不确定的就是杜乘风的态度。又或许他想不出什么可以打动杜乘风的,
杜乘风是个难以琢磨透的人。因为这李孝恭犹豫沉思了好几天,直到今天才终于做了决定。
“王爷”杜乘风看到李孝恭似乎还有些踌躇,有些难以启齿,便轻声地提醒道。
“乘风兄弟。”李孝恭从恍然的状态中醒转过来,心中暗下决定正经说道:“是这样的,本王有三个不成器的儿子,成天在国子监瞎混也学不到什么东西。所以本王决定让他们三人拜乘风兄弟为师你看怎么样”
“啊!拜师拜什么师王爷你确定没有开玩笑”对于李孝恭如此突兀的决定,杜乘风表示十分惊讶。
今天打一进府,李孝恭就表现得十分反常。想一出是一出,杜乘风不与他计较。心想着打发了就好。谁曾想到,他又整出这样的一个戏码来。
不过杜乘风从李孝恭的眼神里面看得出来,李孝恭说出这话时眼神很真诚,感觉得出来,他是真心想替三个儿子拜师的。
所谓父爱如山。杜乘风心里分析着:李孝恭想必是看到了杜乘风未来的成就不可以限量,出于父爱,所以提前为自己的三个儿子谋划好后路。
通过师徒关系来把自己的三个儿子绑在杜乘风这个庞大的战车上。
将来杜乘风若是腾飞成龙,看在师徒情况上,总要提携一番吧。
不得不说李孝恭内心真是猴精猴精的。很会把控局势。
“本王是很认真很诚心地在跟你说,乘风兄弟,你看本王像开玩笑的样子吗我是真心想替三个儿子向你拜师的呀。”
见杜乘风一脸惊讶和不相信的样子,李孝恭急忙开口解释道。
“王爷,拜师也是讲机缘的呀!而且最主要的是你得尊重当事人的意愿,看他们三人是否愿意才行呀。最重要的一点是资质和天赋。”
“这并非我歧视普通人,实在是太忙了。王爷你也看到了,那么多重任压在我身上,我是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培养徒弟。”
杜乘风很坦然很认真地解释了一番。若不是看在李孝恭番诚意。杜乘风还真不想去解释什么。
对于收徒,杜乘风并不反对。相反十分赞同。当然前提是资质一定过得去,天赋一定要出众。
这样只要适当地指点引导一下,把徒弟培养出来,也可以帮他不少忙的。
听杜乘风这样说,李孝恭顿时愣了一下。
杜乘风一句话点醒了他,他好像真没有问过三个儿子的意见,只是想当然地觉得让三个儿子跟杜乘风拜师是一件十分明智的事情。
“唉,乘风兄弟,不好意思,这个还没有问过他们三人的意思,要不本王回去就问问他们三人的意思,然后再决定可好”
对于自己刚才的提议,杜乘风也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李孝恭一时还高兴不起来。只好尝试着问道。
“这个到时再说,王爷还是先问问他们本人的意愿吧。这种事情万万不勉强,否则容易适得其反。”
杜乘风的态度依然不确定,有些模棱两可。没有测试过三人的资质和天赋之前,杜乘风自然不会轻易答应的。
“本王明白了。既然如此那本王就先告辞了。”既然美食也尝过了,也得到了杜乘风的态度,李孝恭便打算先回去了。
看起来还十分的急切。李孝恭现在就想着杜乘风的那些话,想着尽快回去看看那三个不成器的儿子回来没有。
如果回来了务必要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拜杜乘风为师。
告辞的时候倒是很干脆,杜乘风也没说什么客套话,只是一句:慢走。算是表示一下基本的礼节。
李孝恭离开以后,杜乘风准备了资料,寻思着下午去一趟户部,把治蝗四策的事情给彻底落实了,这样他才能打发出更多的时间出来筹划自己的事情。
只是国子监的事情可能就要花上挺长的一段时间了,毕竟这是杜乘风很重要的一步棋。
马周有了杜乘风弄来的官凭和官服,也正式地走马上任了。有杜乘风给他的工作安排,相信以他的能力,一定能很快地熟悉起来。
李孝恭坐着马车回来王府的时候,正好自己的三个儿子也散学归来了。
三人一边嘻嘻哈哈谈笑风生,一边朝内院走去。也不知道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能让他们笑得那么开心。
李孝恭从背后看着三人走路没个正形的样子,脸色气得发青。
在杜乘风面前李孝恭表现得十分圆滑,可是一回到王府,做为一个父亲,看着三个毫无建树的儿子,李孝恭立刻就变得冷血起来。
“你们三个臭小子给我站住。”李孝恭站在背后大喊道。
三人闻声一一转过身来,见到是自己的父亲,而且面色发青,一副气势汹汹地样子看得三人不禁有些瑟缩
李孝恭的三个儿子分别是老大:李宗羡,老二李宗杰,老三李宗明。
原本孝恭在给三人取名的时候,就是希望三人可以成为别人眼中羡慕的豪杰,明是非,懂道理。
或才高八斗,或驰骋沙场。只可惜李孝恭对三人的期望都好像失败了。
直到杜乘风的种种天才表现,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加上自己不断和杜乘风走近的关系,这才有了这种强烈的拜师的想法。
“父亲,怎么啦,有什么事情吗”老大李宗羡尽量克制着自己,小声地问道。
第144章 三兄弟的心声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之帝国崛起 ”查找最新章节!
三兄弟都很了解自己的父亲,看到父亲现在的这个样子,就知道父亲8成又是发怒了。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总之三兄弟背锅是肯定的。到时免不了被父亲一顿责骂。当然责骂算是比较宽容的。
比较严重的就是体罚了。李孝恭不像别的当家之人那样,动不动就请出一根古老的藤条来执行家法。
李孝恭的体罚可谓十分的另类,别出心裁。如果被发现三人其中一人犯错,那不好意思,三兄弟一起体罚,还美其名曰是训练团队意识。
体罚的方式也很简单,三兄弟一起并排站在院子中间,双手端一盆水,直到端够一个时辰。如果不幸水晃出来了,或者其它什么原因导致水出来了,那就是三兄弟再加半个时辰。
虽然没有藤条家法打起来痛得那种撕心裂肺的感觉,可是也每每整得三兄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呀。
因此只要有李孝恭在的场合,三兄弟绝对表现得像乖宝宝一样。
以今天的情况来看,父亲九成是碰到什么烦心地事情了,这不又想起让他们三兄弟背锅了。
想到这些,李宗羡就显得更加局促不安。问完以后,他就只能十分谨慎地垂首站着,等候着父亲的训话。
其实两兄弟也是一样,生怕让李孝恭找到缘由来整治他们。
奇怪的是,父亲这次居然并没有发怒的意思,只是冲着他们三兄弟冷冷地叫道:“你们三兄弟,都跟我来书房。”
“是,父亲!”三兄弟异口同声地回道。
李孝恭大步流星地走向书房,三兄弟小心翼翼地在后面跟着。
到了书房,李孝恭回到自己书桌后面的胡椅上坐定,三兄弟则依然是乖乖地站在书桌前,等着父亲开口。
李孝恭看着自己的三个儿子,脸色突然缓和了许多,他想起了杜乘风的那句话:要尊重三人的真实意愿。
“宗羡、宗杰、宗明,你们跟为父说说,今日有没有在国子监仗着身份顶撞夫子和其它官员。”
此刻的李孝恭表情平淡,完全没有了往日在王府上的威严。
“这个……”三兄弟皆是支支吾吾,欲哭无泪。不知道是说还是不说,心底皆是拿不定主意。
父亲的一反常态,反倒让他们三兄弟变得更加拘束起来。
李孝恭见状笑了笑,说道:“今日为父允许你们实话实说,大胆地说,为父不责怪你们。”
李孝恭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受了杜乘风的启发,准备给三个儿子一个吐露心声的机会,这样才能知道他们三人内心的真实想法。
李宗羡见父亲这样说,胆子开始大了起来。“父亲,夫子讲课实在是太闷了,所以我就顶了几句。”
“老二你呢”李孝恭对李宗羡的话不予评论,也没有发火,只是看向老二李宗杰。
见父亲没有责骂大哥,老二李宗杰暗自窃喜。
“父亲,我今日实在是太累了,所以就不小心地在课堂上睡着了,我……”李宗杰实话实说,更多的却不敢再说下去了。
唉……李孝恭没有再问李宗明,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感觉没有再问的必要了。
三兄弟其实不算太坏,只是在国子监课堂上有些懈怠,所以学业一直不太理想。
相比于其它很多权贵子弟整天在外面游手好闲,花天酒地,三兄弟在这一方面倒是表现得还算明理,这也是李孝恭唯一感到欣慰的一点了。
“为父问你们,你们觉得开国县伯杜乘风如何”李孝恭话题一转,忽然提起杜乘风来。
“开国县伯杜乘风父亲,就是那个在朝堂上堵得孔老头哑口无言,让国子监的官员颜面扫地的那个杜乘风吗”
一听父亲提及杜乘风,老大李宗羡似乎就显得特别的兴奋,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口中百无禁忌,连孔颖达的官职名都不叫了,直接唤成孔老头了。
李孝恭满头黑线,轻喝道:“不得对孔大人无礼。”
转念一想,除了称呼有点那个,宗羡提交的关于杜乘风的事迹确实是事实。
当日在朝堂上杜乘风确实凭着惊人的学识弄得孔颖达和国子监的官员无话可说。
李孝恭只好勉为其难地回道:“就是那个杜乘风。”
其实三兄弟早就见过杜乘风了,当日杜乘风去国子监参观的时候,每一个学子可都见到了的。
只是因为当时孔颖达出于嫉妒才并没有当着学子们的面介绍杜乘风的身份,以至于学子们一直对杜乘风的身份都有着不同的猜疑。
能让国子监的最高官员心甘情愿在一旁陪同着的,又这么年轻的,或许就只有年轻的皇子了。当时国子监的学子们还真有不少人是抱着这种猜测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