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之帝国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柠檬绿茶2

    “杜县伯客气了,这是下官的份内之事。能给闻名长安的杜县伯带路,下官荣幸之至。不如请杜县伯先到下官的县衙稍做休息一番,再前往铁矿场如何”王县令笑容满面,必恭必敬地回道。




第205章 户县的困境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之帝国崛起 ”查找最新章节!

    按理说王县令是父亲的门生,铁矿场的事情很多方面还是经过王县令,因此对于王县令的示好,杜乘风并没有反对。

    反正现在时间还早,先了解一下情况再去接手铁矿场也是可以的。

    杜乘风点了下头,说了声:“好!”

    得到了杜乘风的同意,王县令暗暗激动了片刻。欣喜之下竟然亲自坐到了杜乘风的马车前面驾起马车来。

    因为昨天晚上失眠的缘故,杜乘风有些小困。因此一上了马车就开始小憩起来。就连沿途的风景也没有心思去观看了。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左右,马车总算进入了户县县城。

    眼前的这个县城景象却让杜乘风有些失望。户县县城看起来有些破旧陈败,到处都是一些斑驳破旧的墙壁,还有黄颜色的地面。

    县城没有城墙,站在县城的主道上,整个县城几乎可以尽收眼底,可想而知户县的建筑规格有多小。

    可以说户县县城就是个放pi都能砸到脚的地方,小得一眼能从开头看到末尾。

    县城中稀稀落落地规划了一些街道,街道上也有一些店铺,当然这些店铺多半也是一些老旧的木房子,也不知道在岁月的风雨中被摧残了多少年。

    街道到处冷冷清清的,也没有几个行人走动。如此景象看得杜乘风是唏嘘不已。

    好歹也是一个县城,差别怎么会这么大呢杜乘风也曾去过杜家村所在的鄠县县城,两者相对比,这户县更像是一个稍好点的村落。

    县城中唯一算得上比较过得去的建筑,恐怕就是县城中间那一处青砖砌成的县衙了。

    “王县令,你这户县县城未免也太落后了一些吧好歹这户县也是临近京城之地,可是却如此破败不堪,你这县令之职是不是做得有些失职呀”

    杜乘风一到县衙的门前,跳下马车,直视着王县令,眉头紧皱,面色有些很不喜地质问道。

    同时也对父亲的这名门生感到了小小的失望。在他看来,这户县临近京城长安,交通地理优势得天独厚。

    即便不考虑其它的一些经济因素,凭着这样的地理优势,这县城的经济和建设也不至于搞得这么差。

    搞成这样子只能说明王县令的执政能力不行,有好的条件不懂得加以利用,所以才会导致这县城经济如此的萧条,城内建设如此的破败。

    看到这样的景象,杜乘风忽然又想起李若兰曾经说过是从户县游玩回来的,甚至就在这之前,还打着散心的幌子把她的手下全部给赶走了。

    “姑娘,我实在很好奇,就这样的地方你还有心情游玩还有兴致散心”杜乘风转头看向李若兰,语气怪怪的,很是费解的问道。

    “我不是来县城游玩的呀!当然也不是来县城散心的呀!杜乘风,你不知道,虽然这户县县城不怎么样,但是户县境内确实有很多风景秀丽的地方。那些地方可都是山清水秀,花红柳绿的,就像一个个世外桃源一样,真的很有特色的!”对于杜乘风的质疑,李若兰不以为然地解释道。

    她自然不会告诉杜乘风自己之所以折返回来,就是为了想在杜乘风的面前刷刷存在感。有机会可以向他展现下自己的魅力。

    “是这样子的吗王县令!”杜乘风凝视着王县令,语气生硬地问道。

    王县令此刻脸色已经吓得苍白,眼神也有些躲闪,生怕杜乘风再盯着他看。

    从杜乘风到达县衙门前的一番质问,到对文阳公主游玩的质疑,都是明摆着在打他脸,指责他能力不行。

    眼前的两位都是他招惹不起的菩萨。文阳公主且不必说,杜乘风虽然也不是他的上级官员,可是身份地位名气摆在那里,更重要的是杜乘风还是恩师的长子,这点在来时的路上他已经向慕容枫证实了。

    恩师现在贵为吏部尚书,掌管着天下文官的任免、考核评定、升降、勋封。这要是杜乘风在恩师那里说几句不好的话,他的仕途就完了。

    虽然他自问尽职尽责,但事实胜于雄辩,他确实没有能力把户县发展好。因此当听说公主遇难,他表现得甚是积极,就是希望凭借救公主的功劳升职调离此地。

    因此对于杜乘风的指责和质疑,王县令内心惶恐不安。他感觉到了杜乘风眼中的失望。

    他不敢有半点的反驳,只好支吾着解释道:“杜县伯,这些话长,下官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不如先去县衙里面歇息一番再听下官给你慢慢说来如何”

    “那行,就暂时依你所说吧!一会我还得问问你铁矿场的一些基本情况。”杜乘风脸色恢复正常,点了点头应道。

    “好的,杜县伯请跟下官来!”说完王县令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战战兢兢地把杜乘风等人领到了县衙的正厅。

    县衙虽然外部看起来青砖灰瓦的看起来还不错,可是内部着实有些萧条。县令平时办公查案处理政事的那张公案,也是油漆脱落,孤零零地摆在县衙的中间,显得极不协调。

    正厅内别说什么装饰品,就连像样的坐椅都没有几把。当然衙役也没有看到几个,估摸着应该是出去办事或者巡街去了。

    杜乘风暗道:县衙是这副模样,想来户县的那个铁矿场效益也好不到哪里去。否则这县衙也就不会这么清贫了。

    要知道铁矿场在没有赐给他杜乘风之前,可是完全属于户县县衙的。县衙组织开采,收益除了一部分作为税收交到朝廷之后,其它的都归县衙了。

    看来这李世民赐给他的很明显是一个烂摊子呀!难怪当初李世民应承得那么爽快。

    因为坐椅不多,杜乘风带来的护卫只能站在一旁,杜乘风示意文阳公主和表哥们坐下之后,杜乘风正色道:“王县令,你也坐吧。跟我如实地说一说这户县的经济情况,还有铁矿场的情况,不得有一丝一毫的隐瞒。如果你表现得好,我还能帮你一把。但如果你避重就轻的话,那我就只能爱莫能助了!”



第206章 训导王县令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之帝国崛起 ”查找最新章节!

    杜乘风的话让王县令顿感压力庞大,让他感觉自己辜负了恩师的期望。王县令不敢直视杜乘风的眼睛。

    只能低着头,猫着腰恭恭敬敬地说道:“回杜县伯,户县目前所辖8千人左右,因为户县多山,可供耕作的耕地极少,因此赋税也不多,每月各种赋税加起来也就是120贯的样子,这还要上缴朝廷一部分。到了县衙手中的也就几十贯而已。”

    “杜县伯,你也知道,这几十贯能做得什么事情。下官即便是有心也无力呀!我知道这县城难入杜县伯的眼,可是下官真的尽力了呀!所以……”

    王县令说到这里眼睛偷偷瞄了下杜乘风,见杜乘风面不改色,没有生气的样子,正准备继续汇报下去。

    杜乘风突然抬手打断他的话,神态严肃,一字一句很是认真地质问道:“王县令,我实在很好奇,我父亲到底教了你些什么能让你把条件这么好的一个县给建设这个样子”

    杜乘风听到王县令居然有脸说真的尽力了这种话实在是很气恼,父亲怎么可能教出这么木讷愚笨的门生出来。

    可是你说他愚笨吧,在营救自己的这件事情,却又办得十分漂亮。

    行动迅速,知道丛林危险,所以果断地自己花钱请上十几个有经验的百姓来。

    如若不然,杜乘风和李若兰要从悬崖底下走出来,着实要费上一点时间。

    杜乘风还不知道王县令之所以这么迅速并且亲自带队,完全是因为表哥慕容枫告知了自己的身份,还有侍卫首领告知了李若兰的身份。如果不是因为两人身份的诱惑,王县令或许还要拖延一番。

    杜乘风的问题把王县令问得有些懵,同时他也捕捉到了杜乘风口中的一个关键字眼:条件这么好的一个县。

    他实在不明白,杜乘风口中的条件这么好从何而来。可是杜乘风是恩师的长子,而且本身见识渊博、才华横溢、博古通今,断然不是他这样的小小县令可以质疑的。

    想起恩师教导过的话,王县令连忙恭敬地回道:“恩师教导过下官:为官要清廉,公私分明,要爱民如子。为此下官一直为官期间,一直谨记着恩师的教导,恪尽职守。只是这户县耕地极少,赋税所余不多,下官就算想有一番作为也无能为力呀!”

    王县令脸上还一副怅然惋惜的样子。在他看来,百姓以耕地为生,天经地义自来以来皆是如此。

    户县耕地面积不多,百姓能在他的治理下,温饱无忧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

    而且户县在他的治理下,也算是民风淳朴,违法乱纪的事情少有发生,不过这样的份内之功他自然不敢在杜乘风面前标谤的。

    “你呀……”听着王县令丝毫不知根源所在,还在说得一副振振有词,心安理得的样子,杜乘风气得手一拍坐椅,嚯地一声从椅上站了起来,指着王县令恨铁不成钢地轻骂道:“王县令呀,你还真是个榆木疙瘩,一点都不开窍。枉费父亲对你的一番苦心教导了。”

    杜乘风实在不明白,父亲当初是怎么会收这样的人为门生的。或许王县令的品性不错,为官本份清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确实应该是一个好官清官。

    但在杜乘风看来,这就是典型的守成有余,开拓不足。放着宝山而看不到,却总是纠结于那些毫无意义的事情。

    “表弟,你这冤枉王县令了,户县条件有限,王县令确实已经尽了他的最大能力了。”

    “而且为官廉洁奉公,对百姓也是爱戴有加,在百姓心中,王县令的声望还是很高的。这一点姨父也是知道的,还几次夸奖过王县令。”

    看到表弟把王县令说得如此不堪,心里也是过意不去,慕容枫连忙站了出来替王县令开脱道。

    听到慕容枫替自己说好话,王县令喜形于色,侧身朝着慕容枫感激地作揖道:“在下多谢慕容公子仗义执言。”

    “你这意思是我还说错你了是吗”杜乘风脸色一黑,一甩袖子气恼道。

    若不是看在王县令是父亲的门生的份上,杜乘风才懒得给他指点迷津。毕竟王县令官职虽然比他低很多,但杜乘风没有这方面的管辖权。顶多是在户部和教育两方面会有一些协作。

    表哥过来打抱不平,他没在意。只是这王县令没有一丝明悟的样子着实让他有些生气。

    “不敢,不敢。下官绝对没有这个意思。”王县令勃然大惊,连忙辩解道。

    “算了,这些事等我处理好铁矿场的事情回来再跟你说。你先把铁矿场的情况先跟我说说。”

    “按理说,这铁矿场每月给你们县衙带来的收益应该也不少,你这县衙也不至于这么寒酸。”

    杜乘风收起怒气,坐回椅子上,继续说道。

    见杜乘风提起铁矿场的收益问题,王县令脸上浮现出一丝惭愧之色。“杜县伯,实不相瞒,那个铁矿场虽然在我户县境内,可是铁矿场的收益并不高。”

    “下官统计过,一年也就能产出4000斤左右的钢铁,铁矿场连同工匠和工人约有100人左右。而且铁矿场还是由太原王家的人掌控的,以前铁矿场也有一些户县的工匠,但是多半被他们赶了出来。从那以后,除了每月上缴官衙应得的收益,其它的事务下官就很难插手了。所以……”

    王县令说到后面一脸羞愧之色,不敢再说下去了,他担心再说下去,杜乘风又得发怒了。

    果然,王县令话音刚落,杜乘风的脸色就黑了起来。

    呵呵!太原王家五姓之一呀!貌似比荧阳郑家来头还要大呀,底蕴更为深厚。

    有意思啊,有意思!看来这要收回铁矿场,还得先解决这些王家之人才行。

    既然李世民把铁矿场的经营权给了一半给他(明面上全是属于他,只是按照约定收益要分一半给长孔皇后),那他又怎么可能允许这世家的人搅合在里面。这些人杜乘风肯定是一个不留全部要踢出去的。



第207章 铁矿场守卫的挑衅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盛唐之帝国崛起 ”查找最新章节!

    只是年产量才4000斤,这个铁矿场的产能和效率也太低了些。不过按照唐初全国钢铁产量一年也才100多万斤的产量来算,户县的这个铁矿场也算是中等的了。

    杜乘风的学院和望江楼的重建都需要大量的镙纹钢,还有钢筋,这点产量还不够塞牙缝的。当然有杜乘风的钢铁冶炼技术,产量提高个上百倍肯定不是问题的。

    “行,我知道了,这个产量有点低,日后这个铁矿场的产量我保证保守估计在40万斤以上,太原王家的问题我也会解决。铁矿场这一块的事情以后王县令你就不用操心了,我会交给我表哥慕容枫来打理,县衙就只管收税就可以了。”

    杜乘风眼中波澜不惊,表情淡定,从容自信地说道。

    杜乘风有系统提供的钢铁冶炼技术在手,说出这番话来自然是底气十足。眼前的王县令,一旁的慕容枫,李若兰却是震惊得无以复加。

    李若兰是知道杜乘风有这个技术和能力的,而且那个冶炼技术经过将作监试验已经证实了。

    但是从杜乘风口中亲口说出来,那种强大的自信和淡定还是让李若兰暗暗钦佩不已。

    慕容枫甚至有点怀疑自己表弟是不是在故意吹嘘。他没有官职,是因为他不想为官,但他好歹还是秀才之身,对唐朝的一切钢铁产量还是了解过的。

    按照表弟的这一说法,光凭这户县一个铁矿场,一年的钢铁产量岂不是还要超出全国的三成还多。照这个程度算下来,表弟承诺的一成收益归他,那也是一笔庞大的收入呀!

    慕容枫感觉有些口干,原本以为只是帮帮表弟,顺便就当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升,没有想到表弟这完全是送给了他一份大礼呀。

    “表弟,你说的这个产量应该是真的吧”慕容枫将信将疑地小声问道。不是他不相信自己的亲人,而是这个产量的相差实在太大了,让他有种梦幻般的感觉,不真实。

    “放心吧表哥我说的绝对是真的,只会多不会少!”杜乘风肯定地回答道。

    最震惊和开心莫过于王县令了,若是杜乘风说的那个产量是真的,按照大唐规定的铁矿20%的赋税,户县的经济就能迅速得到改善,他也再也不会是那个清水县令了。

    “下官在此先替户县百姓多谢杜县伯了,不知道杜县伯接手铁矿场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王县令深深地弯腰一施到底,殷勤地说道。
1...7879808182...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