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元始玉箓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一炁化三清

    度厄点了点头,元清微就是就是回到阴曹地府之中,借助化身的力量,将手中的舍利子击碎,然后将这里面隐藏的所有信息,全部碾碎了,传递给元清微本体。

    端坐在蜀山世界太行山涵虚仙府中的元清微,猛地睁开双眼,星星点点佛光从他的眼中浮现,紧接着就是在三十六色霞光之中消散。

    当然,你若是仔细观察,又会发现元清微瞳孔之中有着一对宝镜,镜面上倒影这一座一座巍峨浩瀚,广大无边的神山。

    这神山直上,无所曲折,给人一种高不可量,大不可测的感觉,山中香木繁茂,四面四埵突出,有四大天王宫殿,金光、银光、水晶宝光、琉璃光从中流出,根据东南西北位置不同,分别展露出金、银、琉璃、水晶的质地。

    又有七宝阶道,七重宝墙、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阻隔内外。

    ‘须弥山啊!’元清微看着神山,微微叹息,心中闪过一丝丝的了然。

    主世界的佛教终究是一个传承时间久远的教派,并且从诸天万界的情况看,这一个教派也是一个有着庞大底蕴和后台的势力。哪怕现在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主世界的地盘,但别人想要轻而易举的夺取他们的根基,还是不现实的事情。

    这一点,诸神知道,元清微在拿到舍利子的时候,也是清楚。

    所以诸神才会一次次的选择污染净土,然后一次次的切割纯化。

    一方面是为了反复利用净土,抵抗灵界气息,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消弱佛教的底蕴。

    将心中得到的信息整理了一下,元清微转而就是驾着遁光,向着上方山镜波寺飞去。

    那里是独指禅师修行之地,是元清微打探佛门内部消息的一个好地方。

    进入镜波寺中,元清微很快就是被一个小沙弥带到了独指禅师身前,比起几年前,独指禅师的气息越发微弱,甚至还有一点腐朽衰败的气息散发而出,却是肉身已经到了极致。

    说句实话,以独指禅师的法力境界,他若是本身有心,只要一法力温养一下肉身,就可以恢复青春,增加一甲子的寿元。然后慢慢打磨,用不了多久,一尊地仙之躯便是完成。

    但这和独指禅师本身的修行并不吻合,他的本身还处于历劫之中,平日打磨法力,运转佛法,也是不留下些许温养肉身。

    因此,独指禅师同普通人一样,有着生老病死,寿元短暂。

    看到元清微,独指禅师笑道:“元道友怎么有空来我这”

    “最近突然对佛法略有兴趣,想要来找你询问一下,看什么佛经比较好。”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道友与佛无缘,何必看那佛经缘木求鱼”

    “哦”元清微有些新奇道:“别家和尚巴不得越多人出家越好,你怎么反而劝我不要学佛”

    “你落是真心学佛,贫僧必定代师收徒,传授你佛门**,但你如今心中已经有了大道,如何学的入佛法,佛法落入你的手中,不是化作魔法,就是化作道法。”说道这里,独指禅师拈花笑道:“我又何必浪费这些时间有这功夫,我不如多花费一些时间,翻译经文。”

    “你倒是实诚!”元清微摇了摇头,叹息道:“不过,我借阅你这的经书观摩,没问题吧!”

    独指禅师依旧摇头,道:“你若非要看,也可以。不过贫僧这里倒是有一个小故事,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听。”

    “但说无妨!”

    “话说,大概是四五百年前吧!有一个和尚,他一心向佛,每日念经、打坐、抄写经文。但比起边上的师兄弟,总是慢了一步,也总是学不会佛法精要。久而久之,他就是想到了另外一种方法——燃指供佛。”

    元清微闻言,隐约猜到了独指禅师师傅误会了什么,但也没有点破,继续听他讲故事。

    “第一次燃指,那和尚烧了小半截的小拇指,当天晚上就是佛法大进,几乎超越了所有的师兄弟。但他的老师并不开心,和尚很不理解,《法华经》有云:能燃手指,乃至足一指,供养佛塔,胜以国城、妻子,及三千大千国土山林河池、诸珍宝物、而供养者。”

    “《楞严经》亦云: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




第五百四十九章 金刚般若禅(求推荐,求收藏)
    自从得了独指禅师的同意,元清微就是暂时住进了镜波寺中。

    这上方山镜波寺虽然不是什么名山大寺,可作为独指禅师数世修行之地,也是珍藏了许多珍贵典籍。其中甚至还有一卷达摩祖师的真迹,以及昔日达摩祖师末座弟子归一大师的修行笔录。

    通过阅读这两位留下的经文,以及大量的佛门经典,在结合得自主世界舍利子内的信息,元清微倒也是自然而然的领悟了一门金刚般若禅。

    这一门禅法,倒是和元清微记忆当中一门名唤龙象般若功的密宗功法有些类似。

    都是属于一等一的笨功夫,只要肯花时间,都能够有所成就,不过就和龙象般若功大多数人只能领悟龙象大力,却无法领悟般若之妙一样。

    主世界修行金刚般若禅的人数量不少,但能够有所成就的却不多。

    当然,这东西对于元清微而言不算什么,作为参悟元始大道的存在,以元始道心运转金刚般若禅法,没有半年的功夫,元清微便到了金刚不坏,真如不动,六相般若,菩提正法的程度。

    这样的佛光,看的独指禅师越发担忧,这位老禅师也不是一般人,他虽然不知道元清微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修成一身上乘佛法,却也知道不对,唯恐元清微真的堕入魔道,就是几次劝说。

    元清微也有些好奇独指禅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就是有些好奇的开口询问。

    元清微问的非常直接,独指禅师也没有什么隐瞒。

    原来,当年独指禅师做出燃指供佛,并且闯出偌大的名头后,不仅对他自己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还影响到了他的师兄弟无名。

    这无名禅师原本是有名号的,并且天资卓越,是他们师傅认可的衣钵传人。但因为早年的时候,受到独指禅师修行理念的影响,走岔了路。

    三百年前,更是因为试图修行大日如来法身,在采集太阳真火淬炼法身的时候过于急躁,以至于真火入心,走火入魔。

    独指禅师等师兄弟无法,就是在其犯下杀孽之前,先一步将其送入轮回,然后一次次试图将其引入正道。

    可无名禅师天资比起独指禅师要高绝不少,哪怕受到独指禅师的影响,入了旁门,也是修出非常高深的神通,偏执入心三寸,自身力量更是形成了一套理论,让独指禅师一次次的度化,都是功亏一篑。

    因此,在见到同自家师弟同样天资卓越,“同样”放弃大道,追求神通的元清微时,就是产生了一点点的移情心态。

    “老和尚你这心态可不对!”元清微摇了摇头,随意道:“我是我,无名是无名,哪怕我们有些类似,你也不应该将其感情转移到我身上……”

    元清微话说到一般,看向独指禅师,诧异道:“你要得证有余依涅槃了”

    所谓涅槃,乃是佛门修行的一种特殊术语,指代的是修行过程当中的一种特殊状态,可以分为分有染污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无住处涅槃,以及无上大涅槃,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五种涅槃的关系,在独指禅师的修行方法当中,属于层层递进的关系。

    在经过这段时间的阅读佛经,元清微也是大概知道了独指禅师修行功法,说白了就死《华严经》大乘菩萨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的五十二阶位。

    这种修行方法,同样充满了蜀山特有的性质,独指禅



第五百五十章 蜀山仙佛劫数(求推荐,求收藏)
    “有余依涅槃”乃是断一切之烦恼而绝未来生死之因者,即今生之果报尽归于寂灭,五色蕴身尚存的存在。

    此等境界,在小乘佛法中,是即证得阿罗汉之人。在大乘佛法之中,则是变易生死,得佛之常身,成就菩萨法相之人。

    因此,证有余依涅槃,便宛如仙道修士得证天仙位业一般,必然受到天数反噬。

    而蜀山世界,因果网络最是紧密,仙道修行不仅入道艰难,天仙之前还有四九重劫、千三大劫、转入地仙也要每隔两千一百九十年经历三次重劫,并且是周期性循环,无休无止。

    加上魔灾人劫,蜀山仙道修行,可谓是重重磨难,没道理佛门能够落得个清净。

    据元清微所知,佛门虽然在避天劫上研究深入,但修行过程当中,所有人心劫数都是避不开来。

    最典型的就是芬陀大师和天蒙禅师,这两位修为通天彻地,就是因为放心不下弟子和师弟,以至于迟迟不能飞升。

    其次就是涅槃劫数,此劫数源自于人心本性,又受到天地因果牵引,一旦爆发,必然引动域外天魔之力扭曲心神,让人在不知不觉当中堕落。

    此时,独指禅师就是如此,原本按照他的禅定功夫,是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的。

    五十二阶修行之法,十信中不退心,号称‘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十柱之中治地住,号称“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十行之中无嗔恨行,号称‘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嗔恨行。’

    此三者虽然有夸大之语,但也分别代表了佛法修为越高,对于自我心灵把控越发强大。

    因此,对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近乎圆满的独指禅师来讲,不要说是升起怀旧,惋惜之类的情绪,就是太大的情绪波动都不可能出现。

    对于这种近乎于菩萨的存在,真正能够影响他们心灵的也就只有当初所发出的大愿,或者根植于大愿当中的愿心。

    这么一想,元清微突然发现菩萨五十二阶的修行模式,其实有一点点的微妙。

    他们发下宏愿是为了修行,但到了后期,他们的本心的维持几乎要依靠当初的愿心,或许后续还有新的变化。但此时此刻,元清微推演的结果,独指禅师这样的存在,恐怕已经没有正常人的思维模式了。

    ‘所以,所谓的有余依涅槃带来的劫数,会不会就是过去逐渐消退的情绪,开始返回。哪怕这种返回的破解方法是什么接受却不受影响,类似于太上忘情的心境,还是斩断不在理会,唯独留下心中大愿,近乎太上斩情之法和自在天魔之法’

    元清微突然有一种感觉,他觉得自己若是能够参透其中关键,或许就能够将自身所学的所有佛法,斗彻底融入自身元始大道之中。

    本着这样的心态,元清微就是提出在对方涅槃期间,为其护法。

    被点破心态的独指禅师也是迅速把握住问题所在,默默运转禅功,维持定境,此法虽然失去无为法之妙,落入有为法的范畴。却也因为有法可依,而能够时时把控,让独指禅师维持心境。

    “此次却是多谢道友了,若非道友点醒,我恐怕还需要历经百劫方可得道,今日得你点化,却是有望今生证道。”

    “今生证道老和尚你准备温养肉身”元清微非常诧异,他要是没有看错,独指禅师这具肉身已经是寿元无多,若无意外的话,恐怕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

    不想,独指禅师笑道:“我已发无上心,初悟欢喜地,如今只要度过涅槃劫数,便可借死脱身,以阿弥陀九品往生之法,于极乐世界中,得上品三生,到时花开见我,我见人人,刹那间便可复转初地菩萨位,超脱此世。”

    闻言,元清微恍然大悟,前面就说过飞升宛如移民。

    现在的独指禅师就类似于一个“大富豪”,“移民”本来就受到“移民地”的“优待”。现在,只要经过现处世界最后的劫数“审查”,就



第五百五十一章 老怪名幽泉(求推荐,求收藏)
    独指禅师当年的对头,大多是魔道中人和旁门修士,能够活到现在的并不多。

    其中,旁门一系在独指禅师过去几世当中,或是得到得到补偿,或是了解因果,哪怕真的生出因果感应,会来找他麻烦的人也不会太多。

    反倒是魔道一系,同独指禅师有不少属于不死不休的关系。

    当然了,能够活到现在的魔教中人,又没有因为造孽太深,受天诛而死的,大多斗躲在昆仑山脉之中,不敢冒头。据独指禅师所言,最有可能前来的,就是一位游走在外的幽泉老怪。

    说句实话,在知道幽泉老怪这个名字的时候,元清微也是愣了一下,但他毕竟是修行过年的修士,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根据独指禅师所言,这幽泉老怪原本是昔日五方魔教的一位护法,得传授一门《万魂血魔经》,疑似五方魔教前辈参悟《血神经》的产物,不少地方和《血神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万魂血魔经》的修行非常简单,早期同修行《血神经》非常类似,都是通过剥皮,魔针刺穴,魔火锻造的方式,将自身炼制成一团血影。

    而后只需要不断吞噬其他人的魂魄,甚至修行者的元神,铸就一个个血魂骷髅,就可以不断精进。在集齐一千枚血魂骷髅后,又可尝试铸就独属于自己的血魔法身,得到等同于地仙境的修为。

    理论上来讲,修行《万魂血魔经》的人,每凝聚一个血魂骷髅,就等于多了一条命。

    当初独指禅师同这家伙争斗,也只是将其血魂骷髅毁去九成九,留下三四个逃走,功亏一篑。

    因此,这家伙同独指禅师因果纠缠,加上《万魂血魔经》越修行到后面,元神越发不稳定,心中杂念丛生,若想要更进一步,不是借助纯阳之宝,或者佛门舍利洗练,就是寻找至阴之地纯化自身。

    这幽泉老怪在外行走上百年,也没能找到一处能够纯化他元神的至阴之地。因此,独指禅师涅槃之日,老怪必然会来找他麻烦,试图借他佛法,成就自身。

    对此,元清微就是在镜波寺布置了纯阳法阵,在此期间,独指禅师也是没有藏私,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倾囊相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传说当中乃是昔日正法明如来倒驾慈航衍生而出的正法,集合九部《般若经》中六百卷《大品般若》所有精要,以空性为主,能够横跨大小两乘之法。

    独指禅师亲自为元清微讲解,就是让他领悟到许多佛门精要,虽然没有学习新的神通功法,但领悟的金刚般若禅却是不断精进。

    一个月后,元清微举手投足之间,就有金光相随,氤氲莲花相伴,运功之时,周身清香如潮,顶上庆云宝光,金花朵朵,明灯万盏,无量光辉散发,一直延伸到虚空深处的不可测之处,却是得了般若真意。

    但随着元清微的修为更进一步,周身原本耀眼夺目,锋芒难掩,虽也庄严,却难免少了几分佛门慈悲之意的金色佛光,也是化作清亮柔和如水一般的白色佛光,并且逐步化入三十六色霞光之中。

    这一日,独指禅师继续为元清微讲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元清微突然拈花一笑,而后周身佛光大炽,脑后一圈乳白色的光轮浮现,显得宝相端庄,不可侵犯。
1...165166167168169...2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