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元始玉箓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一炁化三清

    “因为等待和被欺瞒的痛苦,化作的怪物吗?给我断!”李思德见状,身后法相光华大炽,一对吴钩在半空中来回交错,一次次的将彻底化作怪物的女子斩断,分割。

    ‘你这么做是没用的!她虽然只是一个人,但执念深重,已经突破了人道的封锁,同这片土地混合在一起。在过去,她近乎于土地的守护神。你想要诛杀她,除非断绝她和周围地脉的联系,或者同她共情,否则根本没有什么用处。’

    元清微的声音在李思德的心中响起,他看着眼前的女子,眼中再一次闪过惊艳。

    不知道是不是灵界气息的特性,这个世界疯了之后,在有一点上同魔沦大陆非常类似,那就是所有的神祇权柄,统统成为了怪异、怪物的专属。

    比如眼前的女子,在正常的世界,应该是生前执念和誓言诞生的地缚灵。

    可在这个世界,她却依靠恐怖的执念,吸收了足够多的灵界气息,直接将周围的地脉污染,凝聚了近乎于权柄的东西,化作了近乎土地的存在。

    想要诛杀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打断她和地脉的联系,或者是通过特殊的共情方式,将自身灵感同对方结合,从她诞生的根基上入手。

    现在李思德没有足够的实力,在不伤及地脉的情况下,斩断联系,也不愿意共情,想要通过一次次的诛杀,将其泯灭。

    ‘你已经承受不住了吗?’元清微的声音在李思德的心中回荡,点出了他心中的畏惧。

    李思德突然泪流满面,他望着元清微道:‘前辈,为什么大家不能够好好相处?外面已经够危险的了,为什么人们还要互相伤害?’

    ‘因为这里是人间!’元清微言语显得有些冷淡,他也知道李思德的痛苦。

    三天前,他为了诛杀一个堕落的婴灵,通过共情的方式,感受她们过去经历的一切。

    看着“自己”出身,看着“自己”被粗鲁的塞进红色的布包当中,然后撒上童子尿,并且用一根红色的桃木钉子,贯穿头颅,然后埋在地上,被千人踩,万人踏。

    为的就是让“自己”魂飞魄散、灰飞烟灭,告诉周围的孤魂女鬼,不要投胎他家。

    所以,这个婴灵的恨非常可怕,当初要不是元清微及时将他叫醒,李思德恐怕都要被婴灵拖入其中,化作婴灵的傀儡。

    最后,没有办法,李思德只能选择毁灭周围的地脉灵机,以此诛杀婴灵。

    可如此一来,那个村子周围的田地也就差不多毁了。

    毕竟这个天地已经疯了,没有经过处理的地脉根本无法养育出正常的食物。而这种处理过的地脉本身比较垂落,当初哪怕李思德已经尽可能小心,依旧坏了地脉,让那里今年的收成彻底化作泡影,并且也让那个地方在未来几年里,产量降低。

    至于野外的东西,普通人吃多了,也会逐渐疯狂,这是一辈辈流传下来的血的教训。

    第一次,李思德开始怀疑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到底是对是错,自己该不该这么做。

    ‘你听说个各司其职这个词语吗?’元清微想了想,平淡的开口。

    李思德闻言,愣了一下,而后在心中喃喃道:‘听说过,但这和我现在面临的事情,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你现在的职责,是确保更多的人活下去。而这些人做的对或者错,那不是你需要思考的问题。现在这种情况下,你不需要去想那么多,你只需要记住自己是人,你在为了亿万黎民百姓争取生存的空间就是。’

    ‘可他们做的,我就这么看着?’

    面对李思德的愤怒,元清微依旧非常的平淡:‘当然不是……’

    ‘那是什么?’李思德有些沮丧,他凝聚的法相都有些暗淡。

    ‘你看看你的法相,还记得我当初传授你请神之法的时候,告诉你的吗?你行善越多,同神祇联系越紧密,可以请来的神力也就越多,更会越和神祇契合。’

    ‘你虽然不能够惩罚他们,但你可以传授他们请神之法。行恶之人难以请神,让他们这些人看着周围的人越来越好,不正是对他们最大的惩罚?’

    元清微的意见让李思德愣了一下,而后又问道:‘可他们要是因为嫉妒或者愤怒之内的情绪,出现了堕落,怎么办?’

    ‘那不就是你的事情了?’元清微平淡的话语当中充斥着一种淡淡的冷漠,他非常平静道:‘守护人族是你的责任,他们是人族的时候,你没有惩罚的权利,他们不是人族的时候,自然不在你守护的范围呢。而你为了保证人族的安全,诛杀他们也是正常的,不是吗?’

    ‘这样吗?’李思德闻言,又是问道:‘那么,我若是传授众生请神之法,那么众生是否能够超脱?’

    ‘众生超脱是不可能的!’元清微直言不讳道:‘哪怕有着请神之法,但神位就那么多,众生如何一同超脱?最多许给他们死后安宁,予以救赎,并且让活着的人,可以借助教义约束自身,借助神力开拓田地,让老有所依,幼有所养而已。’

    ‘许给死后安宁,予以救赎?让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吗?’李思德沉默了一会儿,手掐法诀道:“至心皈命:三界之上,一炁弥罗。上极无上,天中之天。玉山上京,渺渺金阙。开明三景,化生诸天。十方诸神,亿万仙真。礼赞大罗天清微宫元始之尊!礼赞十方诸神!礼赞亿万仙真!”

    “弟子李思德,今许大愿,愿一心顶礼罗天清微宫元始之尊,及十方一切诸神!愿诸神开示民智,令众生悉得安乐,救护一切众生,弟子愿普称赞一切诸神所有功德!礼赞无上清微元始之尊!礼赞十方诸神!礼赞亿万仙真!”

    随着大愿许下,元清微的本尊那也是生出感应,他垂下目光,面色有一点点怪异,这个大愿听着有点耳熟。

    不过,李思德此愿倒也契合此方天地现在的情况,得到更多的人道气数庇佑,并且他愿礼赞十方一切诸神,自然也是引起元清微周围诸神虚影的共鸣。

    对应李思德的大日神祇虚影之中,分出万千灵光融入诸神虚影体内,诸神也是分出点点神辉,融入大日之中。

    瞬间,李思德身后法相再生变化。

    法相脑后原本如同大日一般炽热的光轮,分化三十二轮光圈,周身五色祥涌动,遍体放光,照耀大千,又有诸神赞歌回荡虚空,隐约之间甚至能在光辉之中看到诸神虚影。

    随着法相变化,化作怪物的女子顿时发出惨叫,身上宛如昆虫或者淤泥的部分不断流淌,落在地上,于万千光辉之中蒸发消失,最终恢复成原本的模样。

    日常求推荐,求订阅,求收藏。




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愿三不朽(求推荐,求收藏)
    安宁镇,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无名村落,只是出了李思德这么一位法师之后,变得越发安宁,越来越多的人汇聚于此,久而久之此地也被成为安宁镇。

    这日,一辆牛车吱吱呀呀的顺着乡道向着安宁镇走来,车上坐着两个黑衣高冠的儒生。

    牛车内时不时还传出一阵阵的咳嗽,赶车的一个儒生,担忧道:“老师,我们是否需要停一停?修整一下?”

    “无妨?”牛车内传出一个略显虚弱,但充斥着凛然之意的苍老声音,

    儒生闻言,虽然担心却也无可奈何,只能继续驾着牛车向前。

    又走了一段路,他们看到了安宁镇外的田地。

    比起其他地方偏向散养的模式,安宁镇附近的田地要整齐许多,田中覆盖着薄薄一层水,许多农夫农妇,蹲在田中,将一颗颗秧苗插的整整齐齐,密密麻麻。

    “咦?”儒生仔细观察,不由轻咦了一下。

    边上的儒生见状,抬眼望去,却是轻笑道:“地气清澈?又是一个欺世盗名之人吗?”

    “牛师兄何出此言?”先开口的儒生有些不悦道:“我观此地地气澄澈,乃是由内而外,并非一般邪术镇压,强行催动地脉而生,如何能够污蔑他人?”

    “什么啊!”牛姓儒生闻言,嗤笑道:“此方天地,除去我等儒家之外,哪家不是邪魔外道?地脉澄澈,就是专攻农学的大儒都难以做到,更何况是一个偏远地带的小法师。”

    二人的争执,引起了牛车内的老者注意,他伸出满是皱纹的手,掀开帘子,看了看外面,同样轻咦一声,而后便是整着衣冠肃容站了起来,肃容细细观望。

    驾车的两位弟子见状,赶忙停下牛车,等待老者吩咐。

    老者观望了好一会儿,正色道:“想不到世间还有此等乐土,若此地地脉非邪术强行催生!此法师堪称天下一等人物,我当为圣上要求其入京传授其学。”

    两个弟子听闻,纷纷露出惊讶之色:“老师何至于此?”

    “我观此地,同样是地脉澄澈,无有浊气,显然不是一般邪术所知。若此地情况可也久存,那么此地法师当为在世圣贤,其法便是我苦寻数年的救世之法。”

    他的两个弟子闻言,面色不由怪异起来。

    刚才那个牛姓的儒生虽然说话难听,却也道出了这个世界的一个事实,除去儒家之外,这个世界原有的修行法门都可以称为邪魔外道。

    毕竟世界已经疯了,哪怕有柳薞子和人道坚持,也难以逆转大势。

    现在这个世界,也就纯粹依靠人道之力的儒家能够保持自身的纯净,剩下的诸多道统,哪怕是专精肉身的武道,走到后期也是难免受到污染。

    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太长时间,所有人都已经将其视作平常。

    可几年前,这位弟子门人上千的大儒却突然提出自己察觉到了救世之法,并且在四处寻找。

    刚开始的时候,他的门人弟子还以为对方是为了考验自己,一个个跟随而来,可如今他身边也就剩下来两个儒生。

    二者互相对视了一样,叹了口气,继续驾着牛车向前,又走了一段路。

    几个孩子在边上蹦蹦跳跳,其中一个站在中间,摆出一副自以为宝相庄严的模样,道:“吾乃十愿上法师,尔等妖魔鬼怪还不束手就擒?”

    此言一出,边上的几个孩子纷纷闹起来,直言自己要扮演十愿上法师,让其他人扮演妖魔鬼怪,大家互相推闹,一个孩子便不小心被推到了牛车前。

    因为接近城镇,老人已经命人放慢速度,倒也没有出现什么意外。他在在弟子的搀扶下车问道:“十愿上法师是什么人?你们为什么称呼他为十愿上法师?”

    那孩子见状,也不害怕,笑道:“因为上法师许下十大愿行,并且一心修持,比一般法师厉害,所以我们尊称为大【防】法师或者上法师。”

    “那不知这位上法师,许下了哪十大愿行?”

    “这个我知道!”另一个走上前的孩童笑着回应:“其一,礼赞诸神;其二、皈依元始;其三、广修供养;其四、忏悔救赎;其五、随喜功德;其六、传经授法;其七、请神住世;其八、知行合一;其九、常居尘世;十者、普皆回向。此乃上法师许下的十大愿行。”

    “哦!倒也称得上是善人?不知这十愿上法师,现在在哪里?”

    “敢问老者何来?”孩童还没回话,一个老年男子上前询问,他虽然身穿农家服饰,但面容苍老,显然过去并非普通农民,并且如此岁数,在当世实数罕见。

    大儒也不敢称老,直言:“在下江东黄文,这是我弟子牛临和弟子王高!”

    老人活得久了,知道的也多,连忙躬身行礼,道:“江东大儒黄文广,老朽早些年也曾听说过你的声名。不知大儒来此,所谓何事?”

    黄文便是将自己寻找救世之法的想法说了出来,老者闻言,指着后山道:“你若真的要寻求救世之法,李法师倒是颇为可能,你切去看看吧!他就在后山,此时应该还在传道。”

    “多谢!”黄文说完,施了一礼,便命两位弟子驾车,向后山走去。

    来到后山,黄文等人就是看到一幕让人惊讶的场景。

    李思德端坐在一块青石之上,顶上云气环绕,其中端坐着一位神圣虚影,其脑后一轮三十二层光圈旋转,如大日一般炽热,周身五色祥涌动,遍体放光,照耀四方。

    其坐下,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还有不少走兽飞禽听道,这些闻道之人,顶上同样有着阵阵宝光云气,隐约之间也有一尊神圣虚影浮现。

    黄文等人靠近继续听闻,也是心有所得,冥冥之中,黄文更是察觉到一股浩大的力量从天而降,从他的天灵落下,在周身一转之后,又是从天灵之上冲出。

    牛临和王高也是被一股力量挤到边上,他们抬眼望去,便看到黄文头顶之上有着丝丝缕缕的金红云气升腾,其中站立着一位高冠博带,儒服翩翩的老者。

    老者容貌同黄文一般无二,手持竹简,周身绽放白豪,浑身上下流转着浩然正气,一举一动莫不携带天威。

    “这是?”黄文活动了一下手脚,惊讶的发现自己体内充斥着勃勃生机,同衰老的外表完全不同。更重要的是,原本同他联系紧密的浩然正气,此时宛如一体一般,没有丝毫隔阂。

    “恭喜道友凝神聚位,成就大儒尊位。”

    李思德走到黄文身边,躬身贺喜。

    黄文诧异,询问其中缘由,早就被元清微意志“透底”的李思德直言道:“昔日天魔入侵,污染了昊天元气海,清微宫主临危受命,另开新天,庇佑诸神。”

    “在下有幸得授妙法,能恭请诸神重入人间。”

    “只是人间浑浊不堪,诸神神力澄澈,请下真身于诸神无益,便另外传我请神之道。请下诸神之力,庇佑万灵。”

    “哦!”黄文闻言,并没有表现出相信或者不相信,又问道:“那,老夫这是?”

    “当今儒家,本就是昔日儒教,你们供奉的百家诸子,大多也是人道众神,因此儒教法门本就是神道法门。阁下儒学精湛,读书已经读到了骨子里,听闻我之妙法,自然感应到人道众神,凝聚大儒尊位,日后你若是于‘立德、立功、立言’上,在做突破,少不得一尊圣贤尊位。”

    黄文听闻,心生感悟,开口询问:“何为立德、立功、立言?”

    “在下得授妙法之后,曾听闻‘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便一直觉得,我之一脉,同儒家十分相像,都是追求不朽!”

    李思德笑着解释:“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此三者可谓三不朽也,三者皆为造福天下百姓万民。可谓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刚开始的时候,黄文还有些无所谓,等到三不朽和四为之语说出,顿时让黄文感到振聋发聩,躬身道:“文君一席话,更胜十年书。只此两句,当为我师。”

    李思德赶忙让开,连道不敢,直言此等言论皆为昔日大儒圣人所言。

    听闻此等言论,黄文对于李思德的说法,顿时相信大半,又是想到自身异象,再次问道:“不知我等儒道神位如何排序?”

1...194195196197198...2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