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元始玉箓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一炁化三清

    同时,这段文字也是引起了各方修行势力的注意。

    湶州云盖山上,正好在和刘铭学习一些修行过程当中禁忌的关成,拿着这条消息来找刘铭道:“师叔祖,这条消息有些奇怪啊!”

    “有什么奇怪的”刘铭结果关成的手机看了两眼,眉头紧紧皱起。

    “师叔祖,按照你教导我的知识,当一个消息传播到一定程度后,哪怕最初的时候,只是一句谎话。也有可能引发灵界气息的降临,进而将将虚幻化作现实。那么这个消息传播这么广,会不会也变成现实”

    面对关成的疑惑,刘铭沉默了一会儿,摇头道:“这个还真不好说!”

    “关成!你要知道,现在这个社会的进步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有太多的东西,我们没法用过去的经验来判断。就像是网络这个东西,兴起的时间太短,很多经验都不能作准。不过,就我所知,通过这东西传播造成的影响,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削弱。”

    “打个比方,原本一万个人的情绪,能够引起的变化,在网络传播过程当中,可能需要五万、十万,甚至二十万的人,才能引发。并且,因为这些人位于天南海北,产生的效果,以及后遗症什么的,比起正常的怪谈,都要差一些。”

    “当然,这个谣言传播的信息覆盖面实在是太广,哪怕知道




第二百四十八章 心武世界
    元始界内,元清微高坐天阙之巅,手持一团线状物体,一根根细长的丝线,类似于头发,又似乎是蚕茧,每一根颜色都是黑白分明,十分独特。

    这是关成前世一半魂魄堕落后,衍生出的材料,原本已经被元清微炼制成一件法器,作为关成的本命法器之用。

    不过随着后来,元清微修为精进的速度越来越快,他对于这件早期的作品也是越发的不满意,也就是趁着这次闭关将其要回来。

    如今正好对阴阳之道有了新的感悟,也就是将其拆开,准备重新祭炼一番。

    他伸手一挥,手中丝线一根根拆分开来,化作两个部分,白色的深入天阙之上吸收清气,黑色的遁入大地之中吸收浊气。

    清浊分化,生死变换,阴阳交替。

    渐渐的,两种不同颜色的丝线化作两条游蛇,在天上地下起舞,元始界也是在元清微的催动下,显露出种种四象道则,辅佐清浊游蛇。

    大约过了三日时间,元清微伸手一招:“回来!”

    两条粗长不少的游蛇重新化作无数丝线,在半空中交织,化作黑白线团,落入元清微的手中。元清微又是拿着线团,进入阴世轮回所在,借助冥河之水洗涤,轮回之力磨炼。

    然后,再次回到天阙之巅,祭出黑白丝线,吸收天清地浊之气,以元始界四象之力洗练。

    如此反复七次之后,元清微手中的黑白丝线,每一根都是熠熠生辉,有九道符篆凝结其上。

    “这样一来,这材料在丁等之中,也属于上流,并且和关成的联系也是更加纯粹,作为本命法器的核心材料,堪称一流。”元清微抚摸着手中丝线,细心的将其编织成一条手链。

    在编制每一个结的时候,元清微口中还是默默颂念经文。

    其实,世间佛道两脉的正法经文,大多蕴含异能,哪怕诵读之人无有法力,只要人心坚定,也是各有妙用。

    比如太乙金光咒,作为现在太乙观秘传之法,若是又能能够颂念百万遍,哪怕他无有慧根,无缘仙道,也可以得到一门神通,跨入修行之列。

    这还只是普通人,以元清微如今的境界,以及处于元始界特殊的环境,随意颂念两句,都不次于凡人百万遍的积累。

    如今他一个绳结一段经文,等他将手链编制出来的时候,原本手链上连成一片的篆文内部,又是多出了一篇篇经文。

    这些经文中蕴含着元清微对于道则法理的感悟,也蕴含着他对于关成的祝福。

    ‘额!这股灵光似乎有些太强了。’看着手中的手链,元清微对其威能和潜力都是十分满意,这已经是他现在能够做到的最好程度。

    想要更进一步,必然会让自身气息侵染手中手链,让其原本纯粹的气息,沾染上污垢,不在适合作为关成的本命法器。

    除此之外,这手链还有一个问题,灵光太过于耀眼,不适合现在交给关成。

    想了想,元清微就是将这条手链放置在建木之下,借助建木特有的古老气息,加快手链的沉淀速度,有不至于扰乱其中气息。

    随后,元清微再次回到清微宫中。

    通过帮助关成祭炼法宝的这段时间,元清微也算是得以稍微的消化了一下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所得。

    不过,通过这一次整理和笑话,元清微也是发现了自己的一个问题。

    他的力量和境界提升速度实在是太快,快到他哪怕有着数位前辈留下的遗泽作为填充,也是有些无法掌控自己的力量。

    特别是这一次,仙神世界幽冥天子的位格加持,更是让他的力量进入



第二百四十九章 道祖嫡传
    苍汉末年,分三国。

    三国之争后,司马家篡夺天下。

    司马家得国不正,宗室又多有倾轧,‘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后,司马家西朝体系破灭,外胡入侵,揭开了中原汉族最黑暗的一段历史,三百年岁月,近乎神州陆沉、亡国灭种。

    直到大定元年二月,大丞相杨坚由国公晋封为王,同月甲子日,宇文阐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

    杨坚登基后,立独孤氏为皇后,杨勇为太子,五月,杨坚派人害死宇文阐,谥号静帝,葬于恭陵。

    开皇二年,杨坚以长安城“凋残日久”,在城东南龙首山创建新都,起名大兴。

    而后五年积蓄,并平定内部反叛,于开皇七年,废西梁后主萧琮,偏居江陵一隅之地的西梁灭亡。自此,杨坚统一天下之对手只剩下南方的陈朝。

    而随着杨坚铸就大势,天下佛道势力也是蠢蠢欲动。

    太白山作为道门三十六洞天之一,排名第十一位,自古以来就有着诸多道教高人居住。

    降临于此的元清微也是隐居于太白山上,此时他望着终南山方向,冷笑道:“到现在这群尼姑还有胆子怎么蹦跶,也不想想如今的局势和过去两百多年完全不同。”

    “大一统的到来,意味着中央开始集权,杨坚一统天下后,这尼姑要是还不能转变思想,她们的好日子也算是到头了!帝踏峰,也亏她们有胆子起这个名字!”

    “道兄若是看不惯,当初为何不去阻拦一二以你之能,想要阻拦她们,想来是轻而易举的才对。”站在元清微给身边的一个青年道者闻言,笑道。

    “看不惯是看不惯!但不得不说,这群尼姑看人的本事不差,对天下而言,隋朝的建立,利大于弊啊!当年,我要是阻拦她们帮助杨坚,现在杨坚还不知道怎么恨我!何苦呢”

    元清微说完,就是摇头叹息。

    “哦!既然道兄如此看好大隋,为何不下山一助”

    元清微反问道:“这话你好意思问我那杨坚当初招你前往北周,做国子博士的时候,你又为何拒绝别和我什么做高官太过世故,不能随意,我们当初见面的时候,你的黄天大(防)法已经摸到了第七重的门槛了吧!”

    “炼已明之性,以有投无,以实灌虚。虎向水中生,龙从火里出……先天制后天,性命合而为一,成大还丹功法,七返九还,至此存神明性,道心永不动摇。在当时,放眼天下,能够在比斗当中胜过你的不少,但能够在拼死一战中,稳压你一筹的,不过十指之数。”

    青年闻言,笑道:“贫道不过是继先人遗泽,比不得道兄自成一脉!”

    “得了吧,你的黄天大(防)法,上承道祖之《道德经》,下集两汉道法之大成,渊源自黄老,法授天人,修行到最高境界,可入纯阳无极,超凡入圣之境,未尝没有破碎虚空之日。”

    元清微没好气的回应一句,又道:“更何况你这家伙最近气息变化很大,想来已经有了些新的思路,准备从自家先辈的桎梏中跳出,另走一条道路吧!”

    正在元清微和孙思邈互相恭维的时候,一个老年道者在一个道童的搀扶下,慢悠悠的走过来,望着二人道:“你们两个在这聊些什么呢”

    “见过道主。”元清微和孙思邈微微躬身。

    眼前这人乃是楼观道的道主,此道以道祖为尊,尊尹喜为祖师,立意畅玄皆本“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为根基。内留有传说当中道祖传下的《道



第二百五十章 宇内四奇书
    悠悠岁月,又是一年光阴。

    开皇八年,经过一年的修养,杨坚稳固了自身基业,开始命令自己的次子挥师南下。

    太白山上听闻这个消息的元清微,放下手中杯盏,轻声道:“晖儿,你觉得陈国还有存活下去的机会吗”

    “弟子修为浅薄,尚且无法推算国之大运!”岐晖拱手低头,元清微摇头道:“不要想着观气望运那些事情,你就根据现在的局势,觉得陈国还有存在下去的可能吗”

    “可行性很低!”岐晖想了想,开口道:“如今整个陈国除了作为国都的建康尚有些许反抗之力,其余地方,根本无法对隋军产生有效的拦截。”

    “哪怕如今陈国内部卧虎藏龙几乎半个魔道的高手,都聚集到那里,也不行”

    “不行!”岐晖摇头道:“慈航静斋选择了隋朝,整个南北争斗,其实已经将武林黑白两道扯入其中。而比起正道中人,魔道中人阴险狡诈,互相之间以利用居多。哪怕双方实力相差不大,最终也必然是以正道取胜作为结局。”

    元清微满意的点了点头,又是问道:“你说的不错,但这次魔道必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你却没有说出来是没猜到,还是不敢说”

    “弟子……”岐晖沉默了好一会儿,咬牙道:“还因为和氏璧!只要和氏璧一日还在陈国手中,魔道众人就不可能齐心协力。”

    “哎!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句话骗了多少人”刚刚从外面回来的孙思邈听到岐晖的话语,感慨道:“若此玺真的能够代表天命,那又怎么解释杨坚无此印,依旧建立大隋,陈国得此玺,却大祸临头在我看来,此物最大的作用莫过于是助于武道修炼,辅助禅定的奇异效果罢了!”

    元清微嗤笑一声:“你这话可就说错了!和氏璧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孙思邈有些好奇道:“哦!道兄可是知道些什么”

    “孙道友可曾听闻过一句话‘民心即天心,民意即天意’此言虽然偏颇,却也还是有那么三分道理。”说着,元清微就是从袖中取出一块小拇指大小的美玉。

    这美玉整体偏向于三角体,一面呈现不规则,尖锐之处,则略显温润,显然是经常被把玩所致。而随着这块美玉的出现,淡淡的异力以其为中心,向着四周放射散开。

    修为浅薄的岐晖只觉得自己体内真气暴动,面色有些发白,孙思邈则是皱了皱眉头,他同样感觉自己体内千锤百炼的真气出现了细微的波动。

    “这是”

    “正是昔日孝元皇太后怒摔和氏璧时,破碎的那一角。”元清微抚摸着手中美玉随口回答。

    不得不说,这次留下因果的前辈不简单。

    刘根此人在道经之中记载十分模糊,虽然有飞升的记载,但从降临此方天地之初,元清微就是察觉到这个天地没有上属世界,不存在所谓的霞举飞升。反倒是此方天地自古以来所言的破碎虚空,真实性要更高一点。

    而史册之中,因为刘氏枝繁叶茂,相互之间重名之人不少,加上刘根此人并非什么名传天下,青史留名的顶级道人,因此谁也不清楚在飞霞山上隐居的刘根,具体来历为何。

    元清微也是根据刘根留下的一些东西,猜测这家伙是汉朝刘家的宗室,否则不好解释这和氏璧的来历,以及刘根留下记忆当中,对于一些事情的形容词。

    不过,话说回来,刘根的死亡,在元清微知道所有前辈当中,也算是死亡出一个新高度。

    原本,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拥有清微宫这样的神器之后,必然是从各个世界收集各种修行资源强化自身。

    哪怕元清微这样,自身所在世界拥有十分高绝的修行体系,对于其余世界的修行体系,也是本着互相学习的态度。

    &nb



第二百五十一章 静斋传人
    建康,作为陈国国都,哪怕在大隋挥师南下的危机时刻,依旧保持着相对的平稳。

    陈国之主,更是流连于光照殿前的临春、结绮、望仙三阁。

    此三阁乃是国君花费重金打造而成,没一阁都是高十数丈,并数十间,其窗牖、壁带、悬楣、栏槛之类,皆以檀香木雕琢,饰以金玉,配以珠翠,内有宝床、柱帐,瑰奇珍丽,极尽奢华。

    而华夏至宝和氏璧,则是放置在光照殿内。

    作为陈国天命所归的重要依凭,光照殿周围有着数百精兵守护。

    说起这和氏璧,也是坑人,其上带有一股奇特的异能,一切武道修士靠近,都会受到影响!

    根据元清微的推测,完整和氏璧经过两汉二十七位帝王帝气洗练,已经通灵,会随着四季节气变化,日月方位更替,宛如潮汐一般,释放强弱不定,寒热变幻的异能。

    并且,同元清微手中只能对先天武者产生作用的碎玉不同,完整和氏璧对外放射的异能,无论威能,还是涉及面都要大很多。

    根据最新的传言,塞外就有一位宗师境的绝顶武者不信邪,想要将和氏璧偷出来,结果却被那几百精兵乱刀砍死。

    简直让人不知道是说他惨好,还是说他蠢好。

    因此,在陈国国都被破之前,无论正道还是魔道,都不大可能对和氏璧动手。

    因为和氏璧异能笼罩的范围内,武者的力量将会消弱到极致,反倒是经过训练,披坚执锐,配合默契的精兵具有最高程度的威慑力。

    但和氏璧就是在这样一种众人默契,互不干涉的情况下失窃了。

    拿到和氏璧的元清微都有些傻了眼,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这次盗取和氏璧会这么的简单。

    全程没有遇到任何一个宗师境的武者阻拦,而先天境界的武者根本不可能发现元清微的踪迹。

    因为世界品级相差不大,这个世界的武道境界和血脉武道世界的划分方式有些类似。

    前期都是按照后天、先天、宗师和大宗师四个境界,唯独第五个境界,血脉武道是神魔天人,而吃饭天地则是破碎虚空。

    二者在境界上都应该等同于主世界的天师境,但战斗力,元清微个人认为恐怕是破碎虚空略胜一筹。
1...5758596061...2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