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秀色锦园之最强农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福星儿

    看来他的追妻之路,仍是慢慢难行啊,想要顺利将蕖儿娶回家,还得先搞定未来的岳母大人。

    不多时,江氏就泡好了热茶回到花厅。

    她倒了一杯茶水,伸手递到凌璟的面前,道:“凌公子,山野粗茶,你将就着喝一杯,暖和暖和身子。”

    “有劳伯母,”凌璟伸出修长如玉的手,接过江氏递过来的热茶。

    待凌璟饮了几口热茶之后,江氏才看着他问道:“敢问凌公子是哪里人士,年庚几何?家中可有妻妾,可有兄弟姐妹?”

    江氏突然问凌璟这样的话,卫长蕖听得满头黑线。

    她这个娘是要做什么,是想要调查凌璟家的户口吗?

    出乎卫长蕖意料之外,凌璟不但未有丝毫恼意,竟然还一本正经的回答了江氏的问话。

    “伯母,凌璟祖籍凉国尚京,年十八,乃是家中的独子,至今家中无妻无妾。”

    凌璟悠悠说完,卫长蕖听得,已经不由自主的扶住了自己的额头。

    这尼玛,是丈母娘在相女婿的节奏吗?

    江氏听说凌璟家中无妻无妾,倒是对凌璟的态度稍微有所改观了些。

    待江氏与凌璟说完,卫长蕖才又与凌璟商量了一些建别院的事情,商量好建别院的事宜,凌璟这才起身离开了十里村。

    花了三日的功夫,王老实与人从果子岭砍回来的木材已经足够搭建三座蔬菜暖棚了。

    搭建暖棚时,暖棚的支架必须要做得稳固,才能抵挡得住雨淋,大风刮。

    这几日,卫长蕖趁空闲的时候,已经画好了暖棚的架构图,她画了了图纸之后,便将图纸交给了秋香,并叮嘱了秋香一些注意事项。

    秋香,秋霜,春寒,冬梅四个丫鬟是凌璟手下的人,个个皆有一些本事,让四人去监督搭建暖棚,是最合适不过的。

    搭建暖棚的第一天,卫长蕖去田地里查看了一番,瞧见刚搭建了一半的暖棚,无论是支架,还是柱头都打得很牢固,用手都晃不动,都是按照她所画的图纸一步一步做的,半点也没有马虎。

    卫长蕖见暖棚的搭建事宜,并没有出半点问题,这才放心将搭建暖棚的事情全权交给了秋香,秋霜,冬梅,春寒四人负责。

    这阵子,江云贵带了十多个壮汉子,翻了八十多亩田地出来,过了元宵节,已经接近早春,早春时节正是种植芋头的最佳时候。

    紫芋种一直存放在库房里,卫长蕖还吩咐李安在紫芋种上盖了一层薄薄的细沙,存放了这么长一段时间,如今,紫芋种已经萌出了新芽。

    田地翻松之后,江云贵按照卫长蕖的叮嘱,先用石灰水浇地,杀菌灭虫,晾晒几日之后,再往地里施牛粪,猪粪等一些农家肥,然后才将紫芋种种下了地。

    现下时节,正适合紫芋生长,将紫芋种下地之后,只需要控制好后期追肥,浇水的事情就可以了,倒是不用安排人日日查看。

    卫长蕖将搭建蔬菜暖棚,除草,种紫芋的事情都安排好之后,这段时日,她便专心在宅院里培育蔬菜的幼苗。

    宅院里有地暖,如大棚温室里差不多,找间空屋子,正好可以用于育苗。

    忙起事情来,时间过得飞快,一晃眼就过了十来天。

    三座蔬菜暖棚的支架已在昨日全部搭建好,今日便要将油纸搭在暖棚之上。

    往暖棚上盖油纸,也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想要随时都能控制好暖棚中的温度与湿度,油纸的覆盖方法必须得恰当,方便随时开气窗。

    这一日,天气晴好,已经闻到了些许春天的气息。

    卫长蕖换了一套利索的衣裙,与王老实,秋香,秋霜几人一道来到了田间。

    这时候,做活计的人正将一卷白油纸打开,准备着下剪刀剪开。

    卫长蕖看在眼里,心道:这样未量尺寸就胡乱下剪刀,不浪费材料才叫怪事,幸好她今日专程抽来时间来田地里看看。

    这些白油纸可是来之不易,若是浪费了,岂不是可惜。

    “大叔,你先将剪刀停下,”趁那汉子还未开剪,卫长蕖赶紧唤住了他。

    那汉子听到是卫长蕖的声音,这才将手里的剪刀停了下来。

    卫长蕖看向王老实,道:“王叔,你先带两个人去量一下暖棚的尺寸,”与王老实说完,卫长蕖转动眉目,看向秋霜,秋香四人,接着道:“秋霜,秋香,冬梅,春寒,你们四人亲自着手剪那白油纸,严格按照尺寸剪裁,别浪费了材料。”

    “是,小姐,”卫长蕖吩咐完,四人同时应声去做事。

    王老实与人量好了暖棚尺寸之后,秋霜,秋香四人才按照暖棚的尺寸大小,将白油纸一卷一卷的剪开。

    待白油纸剪裁开之后,王老实这才又与人将白油纸轻轻覆盖在暖棚的支架上,卫长蕖在一旁指导着众人埋土,并示范着帮忙。

    第一次做这样的活计,最初的时候,大伙儿还做得不甚顺手,再卫长蕖叮嘱了一番注意事项之后,这都才渐渐做上了手。

    七八个壮汉子,忙活了半日的时间,总算是将三个暖棚都搭建好了。

    卫长蕖一身孑然的站在田间,她挑眼瞧着眼前的三个蔬菜暖棚,不由得会心的抿唇轻笑。

    活计做完,其他的人都散了。

    唯独王老实一边擦汗,一边迈腿往卫长蕖身边走去,走到卫长蕖的身旁,他憨厚的笑了笑,问道:“长蕖,这些棚子真能种出菜吗?这冷嗖嗖的天气,我在院子里种萝卜可都长不起来呐。”

    卫长蕖听王老实的话在耳边响起,便微微侧头,看了他一眼。

    “王叔,这是暖棚,看见那大灶坑没?”说话间,卫长蕖伸手指着暖棚下挖出的灶坑,然后接着道:“天冷的时候,就往灶坑里添加柴火,灶坑中烧火,暖棚里的蔬菜自然不会冻着,天热的时候,将白油纸掀开透气就是,只要能够控制好暖棚内的温度,湿度,即使是在大冷的冬季,也能种出各种新鲜的蔬菜。”

    卫长蕖说了这么说,王老实却是听得一头雾水。

    见他抓了抓头皮子,憨厚笑道:“长蕖啊,就你这丫头主意多,这样好的法子,叔想破脑子可也想不出来。”

    王老实憨笑着说完,卫长蕖听了之后,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蔬菜暖棚建好了,蔬菜幼苗也育好了,接下来的几日,卫长蕖让王老实,江云贵按照自己的方法将三个暖棚都做了一番消毒,杀虫处理,然后再将暖棚里的土垒成土基状,中间留出一道土沟,最后再往土基上施农家肥。

    暖棚里留一道土沟,一来方便人进暖棚管理,采摘,二来方便日后灌溉。

    王老实,江云贵等人又花了三天的功夫,才将暖棚里的土基垒好。

    将土基晾晒了两三日之后,卫长蕖才亲自领人将蔬菜幼苗搬进了暖棚种植。

    此次,卫长蕖培一共育了八种蔬菜幼苗,有青椒,茄子,豆角,黄瓜等等,这些蔬菜的生长周期大约都为两三个月左右。

    暖棚种植,蔬菜幼苗更是生长得快,生长周期更是会缩短,卫长蕖估摸着,若是管理得当,大约在五六十天之后,应该就可以出一茬新鲜蔬菜了。

    卫长蕖盘算着,这暖棚建成,不但可以供应醉香坊,凤翔楼日常所需,待日后扩建,产量再提高之后,她便可以在止水镇开设蔬菜铺子,让农业与商业接上轨。

    因为栽种蔬菜的活计比较轻松,许多女人闲在家里没事干,也来地里帮着干,种一天菜也能拿上六十文工钱,可是轻松得很。

    这不,余氏,杨氏,村长赵德全的儿媳妇李青草也其中。

    妇女手脚麻利,做事细致,种菜本就是手头上的活儿,卫长蕖见余氏,杨氏,李氏这些女人来上工,自然是乐意得很。

    几个大男人用锄头打前刨坑,几个女人便弯着腰板跟在后面种菜苗,倒是配合得刚刚好。

    只见卫长蕖捞起两只袖子,正将一株辣椒嫩苗子放进坑里,然后极为细心的指导其她妇人,怎样将菜苗正确的种下地。

    她一边用手刨土,一边淡淡道:“三婶,春兰婶子,种这辣椒啊,植株间必须保持一定的间隙,若是植株间的间隙太近了,植株就会遮挡彼此的光线,植株采光不好,就容易黄叶,更不容易结出果实,培上土之后,不要用手用力的压拍土壤,这会损坏幼苗的根茎。”

    ------题外话------

    妹纸们,暂时更新五千哈,有些卡文,下午码了再更(18—19点)

    月底,打劫票票!嘿嘿

    加群进来玩哟:263328498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 秀色锦园之最强农家  p:///0/475/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塌方,长蕖被困
    几个女人看着卫长蕖慢慢的将一株辣椒嫩苗种进了土窝里。

    李青草听得卫长蕖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便随口道:“长蕖,你懂得可真是多呢,往常咱们种菜啥的,都是将土夯上之后,再用使劲脚踩几下,深怕幼苗栽不稳似的,原来这样做会弄坏嫩苗子的根茎哟。”

    李青草七嘴八舌的说完,杨氏又笑呵呵的接过话:“咱们这些种了半辈子地的人,还真不如蕖儿懂得多呐,今天听了蕖儿的一番话,可算是长见识了。”

    卫长蕖将一颗辣椒嫩苗种在了坑里,拍了拍手上的泥巴,随手准备再拿另一株。

    “五斤嫂,三婶,你们快别取笑我了,这蔬菜暖棚我也是第一次做,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别让大家听了笑话我,”卫长蕖一边做事,一边顾着与杨氏等人唠嗑。

    此番,卫长蕖培育了八种蔬菜苗,每一种蔬菜大约有一千多根幼苗,八种蔬菜算下来,差不多有一万多根幼苗。

    三座蔬菜暖棚,算下来差不多有三亩地,挖沟将地隔断开来栽种八种蔬菜,面积倒是差不多够用。

    这些菜苗来之不易,十分金贵,卫长蕖害怕栽种时有所损坏,便亲自领了杨氏,余氏,王老实,江云贵等一群人日日在田地里干活。

    一伙十多个人,足足花了六天的功夫,才将那一万多根菜苗子种下了地。

    菜苗种进暖棚之后,卫长蕖便将暖棚的管理技术教给了秋香,秋霜,春寒,冬梅四人,一日里,四个丫鬟要往暖棚跑几趟,倒是十分小心的控制着暖棚里的通风,湿度与温度。

    除开种紫芋,搭建暖棚用去的田地,卫长蕖前阵子购买的地,还剩下一百九十多亩。

    将蔬菜暖棚,种紫芋的事情料理好之后,紧接着,卫长蕖就让江云贵,王老实带着村里人继续将剩下的一百多亩地翻松一遍,剩下的一百多亩地,卫长蕖准备用来种上土豆,红薯,苞米和高粱。

    翻完一百多亩地,少说也得费一个月的时间,再过一个月,便正好能逢上春耕,正是栽种土豆,红薯,苞米和高粱的最佳时节。

    一晃大半个月,卫文水等人也已经将野果林的杂草,荆藤,基本都砍除掉了,接下来的时间,卫长蕖便让他再带人将进山的道路修葺一番,将道路修葺平整,往后进山管理果树的时候,也方便一些,省得山路难行,既费人力,又费时间。

    花了大半个月,卫长蕖才将自己手头上的事情料理清楚。

    转眼间,已经到了二月初。

    立春之后,天气越来越暖和,隔三差五的都能见到日头。

    二月六这天,卫长蕖吃过早饭,换了一套简单利落的衣裙,再吩咐春桃将她的头发扎成了辫子,然后背了一把镰刀,就让李安驾马车将她送去九里村。

    不多时,两人就赶到九里村,江云贵拧了一下马缰绳,马车就在江云贵家的门前停下。

    此时,江云贵家院子里阳光明媚,还见着几只山雀在屋檐上跳上跳下,叽叽喳喳的叫不停,江老爷子,吴氏见日头好,便端了椅子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唠嗑龙门阵。

    马车停稳当之后,卫长蕖才提着一只箢篼,动作利落的跳下了马车,然后她一眼就看见了江家二老。

    “姥姥,姥爷,您二老在晒太阳呢?”卫长蕖见了江老爷子,吴氏便笑眯眯的先打了声招呼。

    与二老打完招呼,卫长蕖再看向李安道:“李叔,待会儿咱们要进山一趟,你先将马车牵进院子停放好,”说完,卫长蕖便满面含笑的朝江老爷子,吴氏走去,李安也赶紧牵着马车跟了上来。

    吴氏见是卫长蕖,心里激动得不得了。

    “蕖儿啊,听你二舅说,你家里最近在农忙活儿,你咋还有时间上九里村来呢。”

    “姥姥,我来九里村是有事情要办,”卫长蕖走到吴氏的身旁,然后将自己手里提的箢篼放在了吴氏的脚跟处,接着道:“姥姥,姥爷,我提些鸡蛋来给你们补身体,记得要每日吃一个。”

    卫长蕖说完,吴氏垂目看向放在自个脚跟边的箢篼。

    她瞧见箢篼里装了满满一筐鸡蛋,便将视线移到卫长蕖的脸上,絮絮叨叨说起来:“蕖儿,前阵子你送来的东西可还没吃完呢,你咋又提这么多鸡蛋来呢,瞧这一箢篼,少说也得有五六十个吧。”

    卫长蕖脸色含笑,听着吴氏念念叨叨。

    待吴氏絮絮叨叨的说完,卫长蕖才笑道:“姥姥,我今日就提了一筐鸡蛋来而已,瞧你念叨了半天,我先将鸡蛋帮您提进屋去,”说话间,卫长蕖已经站起了身子,提着箢篼进屋了。

    吴氏见卫长蕖提着鸡蛋进屋,转目看向江老爷子道:“云霞命好,生了蕖儿这么个懂事的闺女,就连我这老太婆也跟着享福咯。”

    “老婆子,你说得没错,蕖儿这丫头孝顺着呢,”听了吴氏的话,江老爷子也跟着道。

    卫长蕖将鸡蛋提进了屋,然后又回到院子与江老爷子,吴氏唠嗑了几句,这才与李安一道朝九里村那片林子而去。

    九里村的这片山林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灵泉山,这座山之所以被称作灵泉山,乃是因为山上有股泉眼,这股泉眼常年不会干涸,就算是遇上干荒年月,从泉眼中流出的水,依旧是潺潺不息,九里村那口古井中的水,也是来自山上的那股泉眼。

    卫长蕖倒是对那泉眼没什么兴趣,听江云贵说,灵泉山上满山遍野都是桑树,这才是她最感兴趣的地方,替凌璟督造好别院之后,灵泉山上的桑树,可就归她管了。

    今日之所以上山,卫长蕖是想先勘察一下地形,然后好回去画别院的施工图纸。

    卫长蕖担心山路荆棘丛丛,还特意带了把镰刀,不曾想,一路上山却是十分好走,想来是,凌璟买下这座山之后,已经让属下的人料理了一番。
1...160161162163164...2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