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烽火戏诸侯
她头戴凤冠,珠光宝气,红巾遮面,外套一件织工精美的绣花红袍,肩披霞帔,红裙红裤红缎面绣花鞋。
看似喜气洋洋,实则鬼气森森。
少年双手撑在粗壮树枝上,轻轻摇晃脚丫,委屈道:“朱红姐姐,你都瞧见了吧,一位仙家剑匠,一位武道宗师,联手欺负我一个孩子,你说这像话吗?”
那红衣女鬼低头,像是娇笑,却无声。
少年对此习以为常,自言自语道:“凉王竟然给此人打开中门?这人却要收我为徒?事出无常必有妖……”
少年自己被自己逗乐,转头望向嫁衣女鬼,“咱们这条鬼街,无常事才是平常事,真好笑,不行不行,朱红姐姐,你得帮我把这个笑话记下来。”
女鬼温柔点头,抬臂拂袖,露出一段白藕般的光洁手臂,一片槐叶轻轻飘落在她嫁衣上,她一手掌心托槐叶,一手手指作笔,指甲极为修长,在槐叶上轻轻刻字。
竟是无丝毫秀妍妩媚之气,筋骨雄健,笔锋如刀。
一人一鬼显然是熟悉至极的旧识,否则不至于如此默契。
千年老槐,少年和女鬼并肩而坐,槐叶题字。
安详。
少年唉声叹气,那个自称“将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刀口舔血挣钱养家糊口”的杨叔叔,有一手泼水不进的厉害刀法,偶尔喝酒喝高了,便扬言迟早有一天要会一会那些飞来飞去的陆地剑仙,到头来,就只是死在了一缕看不见摸不着的剑气之下。
少年坐在老槐枝丫上,百感交集,眼神恍惚。
就在此时,异象横生,只差一笔便能写完的槐叶突然从女鬼手心飞掠而走。
女鬼哪怕一开始就察觉到不妙,试图以拇指食指拈住树叶,仍是没能阻止。
她与懵懂少年一起俯视,只见一名平冠黄帔的清瘦老道人,身材矮小,却仙风道骨,气势巍峨,一根麈尾拂尘搭在手臂上,老人眼神在夜间明亮如火烛,这是道教真人双眼通玄的明证,即俗世所谓的开天眼,夜可见阴冥之物,白天直视阳光而无恙。
正是那位之前在王府掌观天机的老道人,凉王朱鸿赢身后的天字号供奉,朱鸿赢当年封王就藩于西北边关,才在离开京城的西行路上,这位横空出世的老道人就已经出现在众人视野。
老道人仔细端详那片槐叶文字,然后抬头望向那位高坐枝头的红衣女鬼,开怀笑道:“十九年前于凉州佛寺见卿字迹,思之久矣!”
少年低声道:“快走,我来挡住这牛鼻子老道!”
老道人哈哈大笑道:“走?往哪里走?身陷贫道的井字符之中,便是修行千年的魔道巨擘,短时间内也难以挣脱,何况是你们二位。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岂容你这缕残魂之鬼熬过六百岁之门槛,老道来此,正合天理!”
老槐树下,浮现一个硕大井字,古朴庄重,蕴含神意,刹那之间大放光明。
槐树刚好位于井口之中。
一连串大小如稚童手掌的金字符箓,沿着老槐的树干枝桠火速向上漫延,最后连每一片槐叶都熠熠生辉。
女鬼巍然不动。
少年如临大敌。
老道士自顾自打量四周,笑道:“原本只想借刀杀人,试试看那位年轻仙师的根脚深浅,不想阴差阳错,那些刚死之人的精血魂魄,无形中成了诱饵,姑娘虽未如其它鬼魅咬饵上钩,却也难得露面现世了,今夜贫道终于得见姑娘,意外之喜,意外之喜啊!”
老道人沧桑脸庞上尽是不愿遮掩的畅快笑意。
证道一事,最需契机,而机缘一物,是证道之钥匙,此物守株待兔不来,亦是强求不得,讲究一个恰到好处,其中玄机,妙不可言。
当年商湖杀蛟一战,他机关算尽,仍是错过了那桩天大机缘,这次唾手可得的福运,若是再次错过,老道自认被天诛地灭也在情理之中。
少年震惊悚然,颤声问道:“老道士!为何朱红姐姐察觉不到你的气息?你又为何能在够转瞬之间成就灵符?!”
阳气极度匮乏之人,或者是老人弥留之际,白日见鬼,并非不可能。而修道之人,在鬼魅眼中,遇之如夜见大日,轻则阴气激荡不稳,重则当场魂飞魄散。
在少年看来,以朱红姐姐的修为,以及树下那名老道士的通天本事,如何都能够主动避开,照理是打不过逃得掉的局面。
老道人不念咒不引气,符箓自成,对于制符一事相当熟稔的少年,就更是打破脑袋也想不通了。
老道士叹息一声,始终仰头凝望着那只身披嫁衣数百年的女鬼,以老道士坚韧不拔之心性,仍是忍不住唏嘘道:“这期间的心血耗费,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此可见,这名被一方藩王尊荣供奉的道士,对于已有六百年阴寿的红衣女鬼,志在必得!
一般而言,人之寿命,以一甲子六十年为界线,甲子以后的岁数,是前世福泽绵延至今世,上辈子积攒阴德极多,才有这般长寿。兴许会有人愤懑,今世之诸多苦,生不如死,活得越久遭罪越多,这算什么福气?岂不知依循佛道两家的记载,人死投胎,能够转世再为人,机会之小,超乎想象。所以能够生而为人,而非牲畜草木鱼虫,本就已是天大的幸运。
在阴阳交界之地恋恋不去的鬼魂阴物,往往侥幸逃过冥府拘捕以及诸多天灾,但是天地之间自有八风起于八风,对应四时节气,老话说的八面来风或是耳听八方便出处于此,对于世间阴物,以起于东方、震气所生的融风,和发轫于西北、乾气所生的不周风,最伤阴魂体质,鬼魂被两风拂过,顿时有刮骨吸髓之痛。
在此之外,若是大城大镇之鬼物,更是居不易,每逢牧守一方的官员祭拜文庙,或是报土功祀四郊,以及将士出征、凯旋,阳气最盛之时,阴物哪怕隐蔽于地下数百丈,也要神魂摇曳震颤不止,如置身于沸水之锅,难熬至极。更何况许多信佛崇道之地,会举办许多水陆道场,梵音袅袅,佛法远播,响彻满城,对鬼物来说,无异于天降横祸,所以许多阴魂久而久之,短则头七过后,长则一年半载,便自行烟消云散于天地间,哪怕是怨念至深的冤魂厉鬼,也少有能够扛过甲子阴寿的异类,但能够存世甲子以上,魂魄就会逐渐滋养壮大,阴神逍遥远游,甚至能够自悟神通,习得偏门法术,那些稗官野史和志怪小说中的道士,以桃木剑、符箓等敕令鬼神的手段镇压祸乱宅邸的邪物,多是此类。
女鬼伸手揉了揉少年脑袋,容颜遮掩在红巾之后,不见悲喜。她随后飘然落地,嫁衣裙摆飞扬,像是一朵绽放的殷红牡丹。
她刚好站在那座井口边缘,再没有挪动一步。
老道士眯了眯眼,一根手指轻叩拂尘长柄,讶异道:“贫道虽然已经刻意收敛气息,但是姑娘既然亲眼见到了贫道,为何依然无动于衷?”
女鬼默然无声。
老道士眉头紧皱,语气平和解释道:“姑娘已经死过一次,为何再度心存死志?你放心,贫道并非那种凭借镇杀阴物赚取功德的修行之人,你我有善缘,一方是求真道人,一方是福厚阴物,因缘殊胜,堪称百年一遇!”
老道士笑逐颜开,继续说道:“贫道修行两甲子,早已跨过天人门槛,却一直不曾有结伴修行的道侣……”
跟着跃下枝头的少年站稳身形,听到这句话后,比当事人还要恼羞成怒,尖声骂道:“你这臭牛鼻子,恬不知耻!一百多岁的老头子了,还想要跟我朱红姐姐成亲?!老乌龟王八蛋,要脸不要脸?!”
虫蚁之间,任你高声如雷的响动,到了人耳朵,自然仍是悄不可闻。
老道人根本懒得理睬少年,只是死死盯住那头苦苦寻找多年的女鬼,因为怕打草惊蛇,整整小二十年的岁月,老道士都没有撕破脸皮,没有刻意搜寻女鬼的藏身之地,尽量保证双方相安无事,否则以他的尊贵身份,以官府名义驱使百姓刮地三尺,没有任何难处。
身材并不高大的干瘦道士,比清秀少年只高寸余,而红衣女鬼离开高枝落地后,身高赫然与西北男儿无异,尤为难得的是身材修长,丝毫不显笨拙,比例极富美感,如壁画飞天,婀娜多姿。
女鬼似有不悦,与此同时,整条街道的阴气立即便浓郁了几分。
老道士眼神中惊艳且贪婪,啧啧道:“身为被天道人道皆厌弃的鬼物,竟还能相由心生,天人感应。好一个‘天生尤物’!了不得,了不得!”
少年涨红着脸,气愤道:“世间竟有此等厚颜无耻之人!”
老道人轻喝一声,“聒噪!”
( 桃花 p:///1/1953/ )
第68章 愿为奴婢
拂尘微动。
砰然巨响。
少年整个人猛然向后飞去,狠狠撞在老槐树干上,若非所背行囊巨大,抵消了大半的冲撞劲道,恐怕这一下就要去鬼门关了。
女鬼没有出手阻拦,冷眼旁观。
老道士心中了然,笑意更盛,“果然,灵智未曾泯灭,姑娘你除去身具气运之外,还定然身怀重器。”
女鬼低下头,望向脚边的井字,金光辉煌,如溪水流淌,她缓缓伸出两根手指,捻住覆面红巾一角,轻轻提起,以便更好观看地面上的字迹。
老道士见到这一幕,只觉得天真有趣,面有得意,捻须笑道:“姑娘,莫要浪费精气神了,贫道此符名井,寓意镇压妖魔于井口之中。天圆地方,井字符契合天道至理,由贫道使出,更是威势浩大,如果不是贫道没有歹念,姑娘你早已神魂俱散喽。”
红衣女鬼松开手指,方巾重新笔直下坠,她望向这位降妖伏魔的道教大真人,没有半点畏缩怯意,大概正如道士所说,既然已不畏死,以死惧之便成了笑话。
“你与赵正阳是什么关系?”
一个沙哑清冷的嗓音在空落落的街道响起,在那棵老槐树下悠悠然飘荡。
不光是嘴角渗出血丝的少年呆若木鸡,连见惯大世面的老道士都愣了愣。
少年眼神呆滞道:“朱红姐姐,你会说话?!”
老道士凝神定睛,仔细观察着那女鬼在咬文嚼字之际,嘴唇张合之时,丝丝缕缕的幽绿之气,从她雪白齿缝间溢出。
听到少年的幼稚问话后,老道人讥笑道:“你这蠢蛋,你这位身穿嫁衣的姐姐,体内蕴含阴气之重,便是练就金刚不败之身的得道高僧,一旦被她吐出的气息吹在脸皮上,也要颤上几颤。以你的那点修为境界,莫说给直接吹拂在脸面上,就是靠近了,也要沦为顷刻间骨肉销融的下场。原本贫道以为足够高估你,不曾想仍是小觑了。不说贫道所在藩王府,就说姑娘你,方才从这里经过的陈姓年轻人,再加上数十年前落脚于此的李牧,和建立那座琉璃坊的观音宗仙师,商湖上那个撑船老叟,这座孤悬边陲的小小凉州城,也真够藏龙卧虎的了。”
老道士突然转移话题,细眯起眼,玩味问道:“姑娘你是如何认识贫道师门的正阳祖师?”
女鬼沉默片刻,“赵正阳还在世?”
老道士哭笑不得,犹豫了一下,耐心解释道:“正阳祖师在四百八十年前,便已在东胜神洲大洪王朝的地窍山骑虎飞升,在被大洪开国皇帝敕封为灵素真君之后,之后三百年间又接连被三位皇帝追封,尤其是那位开国皇帝,对正阳祖师最为推崇,累降圣旨褒扬,并亲自敕令正阳祖师管领王朝之内所有出家善人,正阳祖师香火最为鼎盛之时,天下九洲五湖四海,皆有香火信徒,直到……”
老道士不再继续说下去,神情开始凝神起来。
这份大善机缘,四百年后瓜熟蒂落,最终落在自己头上,难道并非只是自己福泽深厚所致,也有之前不曾水落石出的因果伏线?
当然,老道士根本不惧那女鬼的修为,退一万步说,哪怕她与自己境界相当,他也是稳操胜券,传承近千年的师门道法,尤其是几手压箱底的本事,最能克制世间一切阴魂鬼物。所以并非这位老道自负,事实上他对付修士之外的鬼魅妖魔,就不仅仅是当下的道教陆地神仙了,而是还要高出陆地神仙大半个境界,才算准确。
只不过老道士向来比较厌烦意外之人和事。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句话真是有道理。
意外之事有了。
然后意外之人,也有了。
老道士扭头望去,在百步之外的屋檐边沿,去而复还的一男一女,一坐一立,正隔岸观火呢。
最过分的是那个年轻男人,盘腿而坐,将当国剑横放在双膝上,他不知从哪里找到的一小袋山核桃,歪着脑袋,磕着核桃,津津有味。
顺着老道士的视线,少年艰难开口,竭力喊道:“师父救命!”
陈青牛没好气回复道:“翻了翻黄历,拜师这事吧,今日不宜,明天再说!”
耍了一手普普通通的聚音成线,开口处嗓音不大,却在老槐树一带相当清晰。
没能成功祸水东引的少年顿时气急败坏,跳脚怒骂道:“拜你祖宗十八代的师!”
陈青牛咬碎一颗山核桃,吐到手心,嘿嘿笑道:“便宜徒弟你放心,明天没有什么祖师爷让你拜祭,因为咱们宗门就你我师徒二人。”
老道士不轻不重叹了口气。
肃杀之意,铺天盖地。
根骨不俗的少年噤若寒蝉,不由自主地遍体生寒。
老人站在陈青牛主仆二人和老槐树下红衣女鬼之间,貌似腹背受敌,怡然不惧,只是这一刻终于恢复道教大真人的威严。
正衣襟,凝气神,诚心意。
最后老道士朗声道:“贫道陆法真,投于五阳派门下,师门五祖,无一不是扬名半洲疆域,自纯阳、少阳、紫阳、重阳至正阳,初代五祖,皆有转斗移星之神通,陆续封为天庭清福正神,时隔千百年,仍是高居神位,享受香火!例如贫道师门真传之井字符,不用口诵字诀,亦无须手指掐诀,心意动则灵符成,放眼整座南瞻部洲,一枝独秀!”
名震一国,享誉朝野,已经不易。
能够扬名数国甚至是半洲版图,足可称为神人,许多陆地神仙都不曾有此声势名望。
就连陈青牛在观音宗都在笔札典籍中,多次看到过赵正阳的道号,由此可见,这位远在东胜神洲的正阳真人,绝对有资格被徒子徒孙用来扯虎皮大旗吓唬人。一位喜好收集道教经典的莲花峰客卿,提及过那桩发生在大洪王朝立国二十余年后的悬案,当时大洪王朝挟立国之势,成为国师的正阳真人赵离岩在皇帝大力扶持下,试图以正阳一派之人力,统率东胜神洲所有大小道门,更希望以一派之宗旨,成为天下道林之张本。说句难听点的,这可是挖别人家祖坟的事情。后来赵正阳便莫名其妙地从朝野视线消失,朝廷对外宣称是飞升了,后边几位皇帝累加追封,倒像是在心虚愧疚,以此补偿那位于开国有大恩的道教神仙。这之间的曲曲弯弯,真相到底为何,都随着大洪王朝的分崩离析,彻底湮没于历史的灰尘之中。
陈青牛好奇问道:“陆真人竟是师出五阳派?”
五阳派,那是当之无愧的道门庞然大物,试想当初正阳真人一人香火就那么夸张,之前四位祖师爷,各有山头道观和传承道法,都可以接受善男善女的香火,只不过主脉承袭,是陆法真所谓的五祖次序,被后世统称为五阳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