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幸福的小农民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腼腆的胖子

    春天从地里移栽过来的几百棵桂花树,仿佛商量好了似的一夜间轰轰烈烈全开出了细小的白花,气味绵长清爽,那一片都笼罩在清淡甘甜的香氛中。

    那气味跟其他花香都不太一样,似茉莉却比茉莉浓烈,像栀子又不若栀子暖艳。

    孙刚想象中的桂花应该有点栀子的样子,但比栀子花单薄、清冷,因为诗词上提到桂花永远都与秋凉和离别脱不开干系,比如“冷露无声湿桂花”,“桂花秋一苑,凉露夜三更”,比如“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桂花是与中秋、凉露、思念、寂寞、酒与诗联系在一起的。

    孙刚近看桂花长得其实更像草本的茉莉,白瓣四片,花蕊嫩黄。

    孙刚分不清果园里这些是银桂还是四季桂,在果园这片“宝地”得以自由生长,枝叶繁茂,郁郁葱葱,微风过处清香扑面。

    清早再阴郁的天气,在桂花林中,心情也都会明朗起来。

    孙刚也剪过几枝桂花插瓶,放到床头的桌上,满屋的馥郁芬芳,尤其夜晚,枕着花香入眠可真是幸福。

    只可惜离枝的桂花花期不长,虽然绿色的骨朵都能一夜绽开,但凋落得更快,满桌都是落蕊。拣两瓣泡进茶里,花香,茶香,滋味绵长。

    孙刚很喜欢桂花,爱它的默默无闻,爱它的香远亦清。

    在桂花即将把香气灌满五脏六腑的时候,天却成了恶神。阴雨,阴雨,连阴雨,一下子下好几天。桂花的香气被雨丝隔断了,不能悠长起来。即便是凑到桂花树旁,看到那满树的一簇簇枣花样的小黄花,那份香也是断断续续。

    几场雨过,桂花不再,白色的花瓣渐渐泛黄,细细簌簌开始凋落,风吹过,铺得草地小径一层碎雪。

    落下的花瓣也还是香的,人走过,身后一尾若有若无的残香,就好像夏天的影子,在某个角落里幽然而立,固执地不肯离去。

    ( 幸福的小农民  p:///0/430/  )




163. 美味桂花糕
    163美味桂花糕

    果园里,桂树芳香袭人。就是这淡淡芳香的桂花,让孙刚想起了桂花糕。

    桂花糕,是一种可口甜食。是一种以糯米粉、糖和蜜桂花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糕点。言外之意,要把桂花的芳香变成闻得到、吞得下的一种随心所欲的饮食。

    桂花糕的历史悠久,美味爽口,做法简单,种类多种多样,满足人们对于味道的各种需求。并且拥有美丽的历史传说,更增添了桂花糕的历史价值。

    “妈,你会做桂花糕吗?”孙刚在吃饭的时候,问起来。

    “会啊,当年我还是姑娘的时候,经常做,那时候村子里就你外婆家有两棵桂花树。”孙妈自豪的说道。

    “那我去弄点儿桂花,你给我做啊。”

    “好,你个贪吃的家伙。”

    暖暖的秋阳照在桂花树上的时候,孙刚就站在椅子上,扳弯桂花树枝,将金黄色的桂花一点点地捋下来,放进淘米箩里。

    摘下来的桂花需剔除杂质,再用清水漂洗过滤,沥干水分,放在阳光下曝晒。满席黄灿灿的桂花,在阳光下闪着金光,远远地,就能闻到扑鼻的幽香。桂花采集完毕,就可以熬制桂花饴了。

    桂花饴是制作桂花糕的重要原料。熬制时,在大铁锅里放进洗净的桂花、冰糖和水,并控制好冰糖和水的比例。

    灶膛里架上由树根、杂树剖成的劈柴。劈柴火力旺,燃烧均匀而持久,也易于控制火候,不致于熬糊。

    这时的孙妈很是忙碌。她一会儿到灶膛里添柴火,一会儿到灶台前搅动锅里的桂花和冰糖,防止锅底的桂花冰糖粘锅烧焦。

    孙刚想帮妈妈烧火,孙妈不让他插手,怕孙刚掌握不好火候,熬糊了就会有一股子怪味。

    锅里的水分越来越少,冰糖与桂花渐渐融合成粘稠状,冒出来的蒸汽散发出馥郁的香味,溢满了屋子。站在浓香四溢的屋子里,似乎透心透肺都是怡人的幽香。

    孙妈告诉孙刚,这时香甜的桂花饴便熬好了。

    制作桂花糕需要糯米粉,桂花饴只是配料,糯米粉往往提前备好。

    糯米粉在农村是用来做汤圆的,或者煎糯米饼的,很多家庭都是现成的。

    有了桂花饴和糯米粉,接下来孙妈就开始制作桂花糕了。

    先将糯米粉倒入面盆里,再倒进一些桂花饴,兑凉开水反复揉捏,使其混合均匀。这揉捏的活不用说,是孙刚来干的。

    做好后的桂花糕是白中带一点黄,摸上去粘粘的,好象可以把桂花糕粘在手上。

    接着将揉成绵韧状的糯米粉搓成长条形并切成块,放在蒸屉里,笼屉上铺着干净的细纱布,然后将蒸屉端放在盛水的大铁锅里,盖上锅盖,架上劈柴慢慢蒸熟。

    不一会儿,小院里到处飘满了桂花的香味,仿佛进入了一个人间仙境。

    半个小时后,就可以闻到蒸屉口飘出桂花糕的清香。

    孙妈一拿出锅,孙刚迫不及待捻一块,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也没来的及看看样子。

    起笼后的桂花糕,幽香扑鼻,甜而不腻,咬上一口,吃起来软软的,糯糯的,齿颊留香,一直甜到心里。

    孙妈着急地说:“慢慢吃,小心烫着。”

    在堂屋看电视的爸爸也被这香味引出洞来,大声叫道:“可以吃了吧怎么不叫上我啊”

    他到厨房一见桌子上热气腾腾的桂花糕,拿起一块连忙塞进嘴里,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嘴里发出模糊的声音:“好吃好吃”

    看着他那馋样,孙妈又忍不住笑骂道:“你们爷儿俩一个德性,见到吃的就这样。”

    孙刚和爸爸相视一笑。

    这时候,孙刚才有心情去观看刚出笼的桂花糕。

    刚出笼的桂花糕略呈玉色微透明,晶莹剔透,宛如白玉。周围洒满金黄色的桂花,有时拿在手上,竟不忍心马上将它吃掉。

    拿起一块塞进嘴里。咬上一口,糯糯的、软软的,满嘴都是桂花的清香。这时孙刚觉得,这是人间最美味的糕点。

    “刚娃,别光顾着吃了,给你爷爷奶奶,还有外公外婆送点儿过去尝尝,趁热。”孙妈对着狼吞虎咽的儿子说道。

    “好嘞,”孙刚咽下去最后一口桂花糕,拿着瓷钵装了一些。

    这次孙刚捋下来不少桂花,都晒干收藏起来了,以后想吃就可以直接做。

    孙刚给老人送去之后,就连不怎么吃甜食的爷爷都吃了好几块,直夸孙**手艺不错。

    看着外婆细细的品味着桂花糕,孙刚的思绪回到了小时候。

    印象中,儿时外婆家门口有两棵桂花树最为茂密,听外婆说,这是丹桂,两棵树整体树形茂密,像两把巨大的绿伞。

    一到八月,树上的丹桂悄悄地开花了,它们细细碎碎、轻轻柔柔的样子很招人喜欢,远看,如同满天的繁星,布满桂树每一处的枝头,它们的芳香飘得很远很远。

    于是,心灵手巧的外婆,做起了桂花糕。她先是将桂花采摘回来,经沸水稍烫一下,捞起来晾干,加入白糖,密封于玻璃瓶中待用,名之曰收藏桂花。别小看这一道工序,这是一种原汁原味的桂花保鲜小技。这样一来,无论是做成桂花藕粉还是桂花蜜枣茶,还有桂花糖都可以恰到好处地用得上它。

    作为小孩子的孙刚,还有一些表哥表姐,也特别喜欢吃外婆做的桂花糕。

    糯米粉和粳米粉都是事先磨好了的,将这些糕粉混合之后,进行细筛,加入白砂糖,用清水搅拌均匀,再加上搅拌好了的糕粉放到笼上蒸一刻钟,然后取出来,将糕粉用湿纱布包住,不断地揉捏,直到表面光滑,糕粉细腻为止。

    接下来,把糕粉拉成长条,抹上植物油,轻柔地撒上一层桂花,点点缀缀,桂花之美很养眼,幽幽的香飘满一屋,最后切成任意块形,入口芳香。

    还清楚地记得童年的时候,孙刚常常被表哥表姐带着围着外婆,看她做桂花糕。看她粗糙的大手在层层的桂花瓣和面团间灵活地滑动,然后用勺子从盘中沾上磨碎的芝麻往面团间送,最后用糖丝在金黄色的桂花糕身子上点上美丽的蝴蝶花纹。

    每当外婆把金黄的桂花糕往大蒸锅里一放的时候,孙刚就仿佛听到了它们在蒸锅里“咕嘟咕嘟”喧闹的声音,鼻子间就立刻浮起了一缕缕从桂花瓣里流露出来的花香。

    孙刚和哥哥姐姐们总眨着水灵灵的大眼睛,耸着小肩膀,双手趴在锅盖上,小心翼翼地贴在灶台边上,细细地聆听着里面的动静,静静而耐心地等待着外婆打开锅盖的那一刻。

    每当铁锅中那“咕嘟”的声音又一次响起的时候,他们总把“外婆”两个字叫得清脆而响亮。

    最开心的当然要数开锅的时候了。孙刚这群小鬼早已把灶台围得严严实实了,眼睛早已笑成了一条缝。

    随着外婆一声:“开锅……”顿时,整个灶房都飘散着浓郁的桂花糕清香,大伙们的笑容便立刻浮在了腾腾的蒸气中。

    金黄的桂花糕仿佛在锅里浮动,连同他们的心一起跳动。

    伴随着他们“哗哗”的谗嘴声,外婆便用大手极其娴熟地从滚烫的热水中,把桂花糕连同托盘一起拿起来,然后轻轻地放在孙刚他们面前的大圆竹桌上。

    桂花糕中散发出来的清香又一次浓浓地浮了起来。他们眯着小眼睛,张开大嘴儿,贪婪地呼吸着这一层层散也散不开的香气,试图不放过它们任何一丝溜走的味儿。

    轻轻咬一口,里面的桂花和糖汁便悄悄滑了出来。细细地嚼几下,浓香与思想便一起融化。

    老屋、老人、孩童、桂花糕在无形中组成了一幅恬静的乡村水墨画。那时侯,孙刚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亲情的温馨,更是一种对淳朴乡情的遐想,一种对天真无邪童年的回忆。

    桂花糕和年糕的口味是绝然不能相比的,年糕也是甜食,吃起来总有一种黏糊糊的感觉,桂花糕最大的特色是,温润玉软,口感细腻。

    它朴实、馨香、细腻,最重要的是在这些桂花糕里都沉淀着一缕浓浓的乡村味儿。这缕乡味儿中融合着外婆家中的桂花,田野间的水稻米香,还有村子里清醇的井水。

    吃桂花糕,总是能找到那种陈年细软的感觉,最要紧的是,那股芳香四溢的桂花香,在一张口时就直朝鼻子袭来,桂香是沁人心脾的,孙刚只能说,用桂花做成的糕,真能引人入胜。

    月下桂子太寂寞太孤独,但我们人间一切与桂花有关的美食,如桂花糕、桂花酒、桂花莲藕汤、桂花粟子鱼都是热闹非凡、回味无穷的,吃了与桂花有关的美食,身上便有了一股桂花般的淡淡清幽。

    只可惜,后来外婆家盖房子的时候,被石灰烧伤了,慢慢就都枯死了,外公只好把它们给刨了,为此**岁的孙刚还哭了好几次。

    从那以后,直到今天,孙刚才再次吃到这么好吃的桂花糕。

    ( 幸福的小农民  p:///0/430/  )



164.农忙
    164农忙

    金秋的时节,又是农忙的时候,农村的孩子都是要帮忙干活的。但几何时,在孙刚读高中,读大学的时候,农忙似乎已不再和他有关了。

    而今,毕业了,也在外面工作了几年,现在又回到了,所以农忙就又开始了。[]

    秋收之前的庄稼,是乡间醉人的风景。

    一大片一大片的米,把山坡染成一派焦黄。米的叶子已经开始干枯。

    暗红sè的米须软软的,从米

    ān子顶端流出来,像

    斯人的大胡子。

    田野上的稻田层层叠叠,成熟的稻子在灿烂的阳光下,泛滥着耀眼的金黄,散发出清醇的稻香。

    还有那些站立在田边地头的高粱,瘦瘦高高的,撑着一团通红的脸,跟害羞的少n似的。

    夕阳西下的时候,走在田埂路上,烈焰般的晚霞在天边燃烧,暮sè跟身边的稻谷融为一体。

    耳畔是鼓鼓囊囊的蛙鸣,此起彼伏,声东击西。

    庄稼毕竟不是景sè,而农忙确实很忙。成熟的庄稼要抢收,掰米,割谷子,薅ā生,砍高粱,收黄豆,等等。

    还要抢种,得赶紧把收干净的庄稼地整理出来,种上冬小麦。

    抢收抢种,抢的就是个时间。每天天不亮就出工,天黑了才收工。干活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天上日头毒,地上热气蒸,这是一年到头最辛苦最劳累的时节。

    每次农村人忙完这段时间,都要累的休息好几天才能缓过来。

    孙刚家里的田地也不算少了,大田里的田地平整,又是连着一块儿的,所以就请了收割机,养鱼的田里还是得按传统的方式自己收割了。

    先是ā了两天时间把养鱼的田里稻谷收割回来,没有拉到稻场里,放在院子里,等收割机来了顺便脱粒。

    半天时间,几块大田里的稻谷就全收回家了,院子里的稻谷也脱粒了,只等着晒稻谷了。

    晒稻谷,怕是农家孩子都不喜欢干的活,为什么要晒稻谷,当然也只有农家人知道了。为了更好地储存,不使辛辛苦苦耕种出来的粮食变质,变坏,就要晒稻谷,所以晒稻谷就成了农忙中必不可少的工序了。也在没一个农村孩子的人生中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回忆。

    其实晒稻谷也不用太早,早了会有水。

    等水都散去的时候,孙刚和爸爸把稻谷搬出来,扛到房顶上,铺散在平房顶上,并不是很均匀的,而是呈

    àn形的,当然这也是有讲究的,也是祖父辈传下来的经验,增加表面积,更有利于吸收阳光嘛。

    铺稻完后,孙刚颇有成就感,看着满地的金黄,不禁回想起儿时的小事情来,不时宛然。

    也是农忙的时候,大人们多干活去了,留小孩在家,看晒在场地上的稻谷,防止被和鸟吃到。

    那时候的孙刚,以得到一项任务而自豪,并争气要把这项任务做好。

    拿张小板凳,坐在稻谷场边,手里拿根小竹竿,就等着小们来,这样孙刚就可以“建功”了。

    有晒稻谷的,就会有小来吃,不一会儿就有小过来了,孙刚挥舞着小竹竿,还没走过去,小们就跑掉了,心里颇为洋洋得意,像打了一个大胜仗一样。几翻较量之后,小是不敢来了。

    可公,母就不一样了,一只大公带了几只母过来了,孙刚像以前一样,拿着小竹竿,就冲过去了,颇有唐吉诃德战风车的气势,毕竟“敌人”强大了嘛。
1...7980818283...1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