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东拐子日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山北青未了

    老炮台听他老婆一番话,心里彻底泄了气。一屁股坐在地上,有气无力的耷拉着脑袋,就跟刚冒了一样。

    余秀娥沉吟了片刻,把老炮台拉起来,两口子回到家里,坐在沙发上,这才让老炮台把事情的经过,细细的说了一遍。

    原来,老炮台吃了早饭。骑着三轮车,来到宝山底下。在一个相识的修车铺子前面,把三轮车放好。特地嘱咐那个熟人,看好他的三轮车。然后,他就顺着小路,一步一步的爬上山来。在离矿洞不远处,他趴下身子。在树枝的掩护下,一点一点的靠近矿洞。在潜行的同时,他的两个耳朵,辩听着从矿洞那边传来的每个细小声音。哪怕是一声普通的喜鹊叫,他也是分外注意。生怕叫穿官服的人逮住。抓他去坐牢。

    老炮台好不容易挪到矿洞不远处。就听见有人在嘻嘻哈哈的说笑。他崩紧了神经,瞪大了眼睛,目不转睛的望过去。你们猜,他看到了什么?好家伙,他看到了几个男男女女年轻人,在往矿洞里头搬一些小小的方木。还有一些装修用的板子之类的东西。

    老炮台心里非常纳闷。实在不解其中奥秘。抬头看时,他惊奇的发现,李二就站在矿洞门口。指手划脚的指挥着那些装修的人干活。还时不时的打些电话。吆吆喝喝的要人家给他送装修材料。

    老炮台本来是想冲上去的。忽然,他想起了京剧沙家浜里的一个场景:阿庆嫂站在她家的春来茶馆外头。把手里的一个破草帽,往面前的河里一丢。刁小三跑出来,冒冒失失的冲着河里就是一阵乱枪,结果就叫刁德一骂了一顿。阿庆嫂就是借刁小三的枪声,来给芦苇荡里的新四军通风报信。老炮台今回学鬼了。他没有和刁小三那样鲁莽,而是悄悄的退了回来,在茂密树叶的掩护下,匆匆的出溜下山。如惊了枪的兔子,骑着三轮车,狂奔回家,把他看到的情景,一一向他老婆余秀娥报了告。这才引起余秀娥一阵的沉思。她假想了好几种可能。最后还是决定,她两口子一起去找李二,当面锣,对面鼓,问个明白。不管好孬,弄出个结果。心里才踏实。就算李二真的夺了蘑菇洞,她也认了!

    李二看见老炮台两口子来了。因为心里有底。并不感到意外。他主动迎上前去,把老炮台两口子让到老炮台先前住的那口小屋里。

    余秀娥进门一看。不由的一楞。为什么?因为她看到,小屋里面已经是焕然一新。从外头看不出来有什么变化。而小屋的内部,已经进行了精密细致的装修。原来老炮台两口子使的那些破烂家具,早已不知去向。代之而来的是,一个宽大的实木桌子前面,放着一个用根雕做成的茶几,茶几上面,放有喝茶专用的工具——叫什么六君子的东西。老炮台看到,一个竹筒子里面。盛着镊子木制小勺等物件。

    余秀娥有些好奇,顺手拿起镊子问道:“你还会当医生么?是不是刘学银偷着教了你医术?”

    李二答道:“那镊子是用来夹茶碗的。还有那小勺,是用来挖茶叶的。你两口子看我操作一下,就知道怎么用了。”他接着问道“:你们想喝什么茶?是绿茶还是红茶?”

    老炮台砸吧了一下嘴,说:“随便喝点什么就行。也不要喝那太高级的茶叶,贵了,按两口子喝不起。”

    李二笑了。告诉老炮台:“茶叶不会很贵,也就一千块钱一斤。放心,我不会收你们两口子一分钱,尽管喝就是。”

    余秀娥捧着李二递过来的茶杯,闻了闻,挺香。随即放在自己面前,认真的问道:“李二,我们两口子,可不是来和你喝茶论道的。我们是来问问,你不动不惊的在蘑菇洞里搞装修,是什么意思?那蘑菇洞,可是我们养蘑菇用的。”

    李二说:“余秀娥,你也许不知道。这矿洞,是我和武装部签的合同。一年下来,要交给武装部三万块钱。还有一点你们不知道,那就是不能破坏原来的所有设施。你们把有毒的费水倾倒在旁边的大洞里,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假如现在来了战争,叫群众往蘑菇洞里撤退,躲避飞机轰炸,能行么?你进去呼吸几口空气试试。不呛死你才怪哩。”

    李二看看老炮台两口子的表情,继续说下去:“要不是我主动承担了责任,叫人家罚了五万块钱,你们两口子,能这么逍遥自在?早叫派出所逮进去了!你们以为,躲在家里或是亲戚家,就行了么?这么做,也太幼稚了吧?”

    老炮台两口子互相对视一眼,低下头,好久没有说话。

    他们在心里想:怪不的没有事啊,原来是李二给顶住了呀。

    余秀娥问李二:“你是怎么处理蘑菇洞的?你在里面开饭店,那味儿能好么?你是知道的。连养蘑菇都不行啊。人在里面,恐怕受不了吧?”

    “你们两口子看过地道战没有?”

    “啊?你是用土来隔毒气的呀。”余秀娥恍然大悟。她深深的佩服李二的聪明机灵。向他投去一个赞赏的眼神。她暗暗的说道:“李二果然是人中豪杰,你不服他不行啊。”她看看自己的男人老炮台,再看看笑意盎然的李二。嘀咕起来:“人比人必死,货比货必扔。此话一点不假。这么好的男人,我怎么就摊不上呢?”

    李二早就猜透了余秀娥的来意。所以就明明白白的告诉余秀娥:“你们两口子的意思,我知道的很清楚。也不用拐弯抹角,咱就打开窗子说亮话。你们如果投资,饭店就有你们的股份,是按投资的比例来划分股份的。如果你们两口子没有钱投资的话,对不起,你们就是饭店的员工,只能拿工资,不能分红。先前养蘑菇,好好的一个买卖,叫你们演砸了。怪不得我狠心。假如再叫你们管理饭店,说不定,还会给我闯什么祸呢。明说吧,我是不再相信你们了。因为你们两口子,根本就没有管理企业的能力。”

    听了李二的话,老炮台的头,低的更低了。

    余秀娥也觉着很难过。因为老炮台毕竟是自己的男人。他犯了错误,自己脸上也无光啊。她试探着问道:“假如我来给你打工,工资怎么算?”

    “那要看你对饭店的贡献大不大了,说句实在话,叫你端盘子,你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叫你干厨师,你不会。叫你搞企业管理,我怕你管不好。真的,我这里没有适合你干的工作。依我看,你们两口子,还是回家去拐子集上卖菜比较合适。”

    余秀娥眼里含着泪,喃喃的问道:“难道你这里,就真的不能给我一口饭吃么?”

    李二没有说话。想了好长时间,最后还是决定留下余秀娥给他管理饭店。

    “我们家老炮台呢?”

    “他只要好好干,也可以留下来。”

    “让他干什么?”

    “给我养养鹿孔雀什么的。反正是不能闲着。私人企业,没有闲饭养活闲人。”

    “养鹿养孔雀?饭店里还卖鹿肉孔雀肉哇?”余秀娥顿感新鲜。

    李二解释道:“鹿和孔雀,是让吃饭的客人看的。特色饭店,没有点看头,还叫什么特色?事就是这些了,你们两口子回去,夜里好好的合计合计,要是干呢,明天就来上工,不干呢,明天就不用来了。”

    余秀娥两口子答应一声,下山去了。看着老炮台两口子下山的背影,李二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感觉浑身轻快了不少。(未完待续)

    ( 东拐子日记  p:///1/1196/  )




第五百一十章
    老炮台两口子回到家中,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余秀娥埋怨老炮台道:“都是你干的好事儿!好好的一个企业,虽然不大,可那毕竟是一个企业啊。生意刚刚有了起色。还没来得及赚钱,就叫你砸了。以后要是逮住那个碰瓷的老头,非狠狠的收拾他不行!”

    “叫他赔钱!”老炮台恨的咬牙切齿,从牙缝里挤出这么一句话。

    “不是钱的问题。他如果有钱,还出来坑蒙拐骗么?”余秀娥教育她男人说:“你就是小心眼儿多。贪图一点点蝇头小利。砸了咱家挣钱的好买卖。可惜啊可惜!大好的机会,葬送在你手里,现在想起来,我恨不得咬死你才能解了我心头的恨!”

    老炮台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也是懊恼不已。他知道余秀娥为了这个养蘑菇,倾注了大量心血。为了独吞蘑菇洞,她费尽了心计。为了达到目的,她不惜一切,使尽了所有手段,甚至不惜拿自己的身体做赌注,去使美人计。虽然没有成功,但她毕竟努力过。付出了。好不容易换来了今天的大好局面,眼看着大把的银子就要进来,却不料被自己的小聪明所误,演砸了锅。不但没有挣着钱,把一个大好的企业葬送了不说,还差一点点就进了派出所!现在回想起来,老炮台十分的内疚,更十分的痛心。

    余秀娥知道老炮台心里难过,有些心疼自己的男人。她安慰道:“该当如此莫怨天。天爷爷地奶奶安排好了的事情,就给了你这么个结局,躲是躲不过去的。好好的想一想,李二今下午提的那条件,咱去还是不去?”

    老炮台想也没想。就说道:“老婆,你的脑子比我灵,去不去就你一句话。从今往后,我什么事情也不做主。好心老是办坏事儿,长期下去,不是把这个家毁了么?从此后,家里万事由你一个人做主。由你当家。你是领导,我是群众。”

    “不怕人家说驴驾辕,马拉套,老婆当家瞎胡闹么?男人是要面子的呀。”

    “面子能当饭吃吗?我就跟洪顺学了。他家里不是二英子当家嘛。过的有吃有喝。挺好的。”老炮台下定了决心,要排除万难。去争取他自己的胜利。争当一名合格的家庭成员。他再也不想当那所谓的领导了。过去的事,教训,教训哪。

    李二知道余秀娥,有能力管好他的特色饭店。昨天的那一番话,不过是挫一挫老炮台的傲气罢了。骂道非常明显,就是不想叫老炮台,过多的掺和饭店的事。因为老炮台是个管头不顾腚的家伙,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主。

    余秀娥根据李二的构想,在蘑菇洞里扎了一个铺着红地毯的小舞台。叫几个年轻的姑娘。平时就在饭店里当服务员。端盘子送菜送水。到了饭局基本结束时,就做些小节目表演。有时还表演模特。惹的客人们哈哈大笑。争相观看。

    老炮台自告奋勇,和余秀娥表演猪八戒背媳妇。这个节目是每天的压轴戏。有些人为了看这个节目,特地从几十里地以外赶来,就为了看老炮台两口子那诙谐幽默的表演。特别是老炮台和余秀娥是两口子,一些小动作也不避嫌。亲一口摸一下也不犯法。时常引的人们哄堂大笑。

    还有一些小朋友,星期六星期天不上学,早早的做完了作业。就拉着家长的手,来李二的特色饭店看动物,看鸟。因为饭店不远处的饲养棚里,养着几只梅花鹿。还有一个笼子里分别养着孔雀和野狸,它们在野外是冤家。在这里就成了邻居。

    野狸对孔雀虎视眈眈,时时刻刻想过去吃它。可就是隔着结实的铁笼子,捞不着,急的抓耳挠腮,上蹿下跳,喵喵的叫。孔雀也不示弱,老是拿它那十分厉害的尖嘴,企图去啄野狸的眼。有些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意思。

    野狸。传说一种专门吃猫的野生动物,体型十分像猫,比猫大,野狸和猫的最大区别,就在眼上,普通的家猫,眼睛是黄色的,而野狸的眼睛发蓝,毛色比猫略微深些。样子凶猛,急了还咬人。它吃猫时,通常是先把猫驱赶到水沟边上,逼迫猫喝水,然后再吐出来,反复多遍,等猫把肚子里的东西吐的干净了,它就扑上去把猫咬死,然后吃猫的内脏。作者上中学时,傍晚放学回家,路过野外的一根水沟,曾亲眼看见一只野狸逼着一只猫喝水。就拿石头把野狸和猫打散了,它们各自跑进了水沟旁边的庄稼地里,后来野狸是不是吃了那喝水的猫,就不知道了。前几年,作者在山上的一个饭店里,见过饭店主人养着的一只野狸。样子凶狠,不敢靠近。但不知道它的学名叫什么。

    李二对余秀娥的工作很是满意。给她两口子的工资,比其他人都高。快赶上厨师的工资了,对此,余秀娥十分满意。干起工作来,更加卖力气。

    过了一段时间,李二就把余秀娥叫道他的办公室里,跟她商量道:“余秀娥,村里一些工作等着我去做,我想把特色饭店交给你打理。你觉着行么?”

    余秀娥说:“眼前饭店已经走上了正轨,按说应该没有问题。可我从来没有当过饭店领导,我怕给你赔了钱,不好交代。”

    李二鼓励她道:“好好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发生。路都是人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大姑娘早晚要上轿。你不是雄心勃勃的要自己开饭店么?先拿我的饭店练练手也不错啊。赔了钱是我赔,你怕什么?只是有一点,你要好好的管好你男人老炮台,只要他老小子不闯祸,不翘尾巴,估计就不会出问题。”

    余秀娥确实把老炮台管的严严实实。不准他动饭店的一分钱。家里的钱就不用说了。老炮台挺识趣,知道自己两口子是给外人打工,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所以夹起尾巴做人。从不敢越雷池一步。他自己不找事,不等于那倒霉事儿不去找他。一天晚上,在喂野狸时,一个粗心大意,叫野狸把手指头给抓了一下,当时那血就下来了,顺着指头滴在地上。老炮台是个粗人,按说乡下人干活受点伤,出点血,是经常的事,老炮台野惯了,压根不拿着这点儿伤当回事。抓起一把土,撒在指头上,也没有包扎,就去干他该干的事了。

    余秀娥也不知道,她男人老炮台的手指头,叫野狸抓伤的事情。忙活到夜里十一点多,累的腰酸背痛,顾不上互相帮助,各自上床歇息睡了。

    第二天,余秀娥发现老炮台脸色通红。好像喝醉了酒一样,还以为他夜里偷着喝了酒呢,就批评道:“你个死鬼,夜里偷着喝酒干什么?,明着喝酒,我又不是不依。干嘛跟做贼似的?”

    老炮台说道:“我没有喝酒哇。”

    “那你的脸色,怎么那么红呢?”余秀娥上去摸摸老炮台的脸,闻一下他的嘴,确实没有酒味。再试一下老炮台的体温,有些热,就关心的说道:“你可能是感冒了,还是去拐子诊所,叫刘学银给你点感冒药吃吧。随便回家看看,咱家里被盗了没有。咱俩可是有半月没有回家了。”

    老炮台回到东拐子,就没有回来。怎么了?(未完待续)

    ( 东拐子日记  p:///1/1196/  )



第五百一十一章
    ( )老炮台到了拐子诊所看病。≈26705;≈33310;≈23567;≈35828;≈32593;≈39318;≈21457;≈32;≈119;≈119;≈119;≈46;≈115;≈97;≈110;≈103;≈119;≈117;≈46;≈110;≈101;≈116;刘学银当然欢迎。上了买卖啊,谁不高兴?更何况她听李二说,最近老炮台两口子在李二的饭店里,干的不错。给李二创造了不少效益。挣了不少钱。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不简单啊。”刘学银这么说老炮台。

    老炮台现在学会了谦虚,微笑着恭维刘学银道:“王八婆子,不对,看我这破嘴,哪能这么称呼我们东拐子的第一美女呢?刘学银,这些年,你变的比当姑娘时,漂亮的多了!小桃红自己号称东拐子第一美女,她比起你来,差远了。她那是自个儿封的,你的美丽,是大家公认的。”

    老炮台话还没说完,就傻了,为什么?原来小桃红就在拐子诊所的药房里,拿着胶布自己在缠指头哩。这下好,老炮台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楞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办好了。中国人就这么邪,说谁谁到。这回老炮台算是碰到了点子上。不光说谁谁到,而且她就在跟前,你说,这事怪不怪?这事巧不巧?

    小桃红拉着长音问道:“老炮台,刚才你说什么?是不是我亲亲哥哥给你吃的好东西多了,撑的忘了姓什么啊?你有什么毛病,叫我给你看看?”

    老炮台连连“啊”了好几声,说不出话来。

    还是刘学银过来给老炮台解了围。问道:“老炮台,你有什么不舒服?说出来我听听。”

    老炮台赶紧说:“我叫野狸抓了一把,昨天晚上好好的,今天突然一下发热,是不是得了猫抓疯?”(狂犬病的俗称——作者注)

    刘学银仔细检查了一下老炮台的身体,初步判断老炮台是叫野狸抓了手指头以后,感染了细菌,得了传染病。立即叫了救护车,把老炮台转移到市传染病医院。给他注射狂犬疫苗,用药水给他清洗伤口,还安排他住院观察三天。这一切开支,都是从饭店里拿的钱。李二说了,老炮台是公伤,钱理应是饭店出。同时,李二还半开玩笑的说,如果老炮台不行了,他还负责给余秀娥赔个男人呢。

    话就怕说在点子上。李二一句玩笑话,到回来。就成了余秀娥手里的把柄。事情赶的巧。老炮台真的就是得了,老百姓说的那种猫抓疯,幸亏救的及时,加上现在的药好,老炮台才没有死,但落下了一个说傻不傻,说怪不怪的毛病。脑子受了巨大刺激一般,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看见了人。不管认识不认识,张嘴就叫爹,你说这毛病,还不要命么?
1...272273274275276...280
猜你喜欢